雷射印表機的設計靈感來源於上世紀80年代末的雷射照排技術,是將雷射掃描技術與電子照相技術相結合的一種列印方式,具有列印速度快,精度高、質量好的特點。那麼雷射印表機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呢?
雷射印表機的工作原理大體上可以分為:曝光、顯影、轉印、定影4個階段,但是不同的品牌在不同階段的處理方式會存在一定的差別。
曝光:是雷射印表機工作的首先步驟,雷射發生器發射的雷射束在光偏轉調製器、字形發生器、高頻振蕩器、頻率合成器、聲光調製器等各部件的協調工作下,在已預先充電獲得電位的感光鼓上進行曝光,形成我們需要列印的內容。
顯影:感光鼓在雷射的作用下形成的具有我們需要列印的內容表面形成靜電潛像,在機構部件的帶動下與碳粉倉來一次親密的接觸,有靜電潛像的部分通過吸附碳粉,潛像即轉變成可見的碳粉像,從而將我們需要列印的內容呈現出來。
轉印:碳粉像在經過轉印區時,在轉印電極的電場作用下,碳粉便轉印到普通紙上。在轉印時,轉印電極會使紙張帶上與感光鼓相反的電荷,在電荷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作用下,將碳粉吸附到紙張上面。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乾燥季節通過雷射印表機列印的文件會存在明細的靜電感的原因。
定影:轉印時紙張吸附過來的碳粉只是物理現象的電荷作用,在電荷消失的情況下碳粉和紙張會存在剝離的情況,所以需要經過預熱板及高溫熱滾定影,即在紙上熔凝出文字及圖像。將碳粉溶解到紙張纖維中,從而形成牢固的列印圖像或文字。
在列印完這一頁圖文信息後,雷射印表機裡面的清潔輥會將未轉印走的碳粉清除,消除感光鼓上的殘餘電荷,再經清潔紙系統作徹底的清潔,迎接即將到來的新的一輪工作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