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器流變中品味茶文化

2021-01-17 今日惠州網

《中國茶器》一書是一部全面展示中國茶器流變史的書籍。通過對不同時期、不同年代茶器變化的講解,讓人看到一幅前所未有的中國茶文化的多彩畫卷!

本書由「邢窯白瓷、越窯青瓷、北宋汝瓷、不獨建盞、南宋官窯、青花之瓷、單色釉器」等七章組成。全書以朝代更迭為順序,以茶器顏色為線索,以史料實物為佐證,講述從隋唐開始到清末這一千餘年中國社會的茶風民情、帝王茶事、茶路瓷政、國瓷貿易、海外影響等諸多茶文化的逸聞趣事。

作者在「邢窯白瓷」一章中指出,短命的隋王朝,是聯結中國茶文化史的一座虹橋,這個時期,在河北內丘的邢窯裡,出現了「一種胎質細膩堅硬、釉色潔白瑩潤、造型莊重大方、製作精良巧妙的隋代白瓷」。這種「白瓷」,應該是中國最早用來飲茶的器具。到了唐朝,隨著社會安定,人們開始追求精緻的生活,於是茶具與酒具二者分離了,便有了專門的「茶碗」。隨著茶器的品種變化,飲茶習俗也從貴族向士大夫和普通文人階層普及流行。唐王朝,成為中國茶文化的第一個高峰。

《中國茶器》一書在「北宋汝瓷、不獨建盞、南宋官窯」這三章中用大量的史料,讓人們看到,由於宋代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商業活動日益繁榮,茶文化也進入更加興盛的時期。茶器隨之變得多元、豐富了起來。在這樣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了「胎質堅硬細膩、呈香灰色、釉色潤澤、釉中據說加有瑪瑙末的瓷器」——「汝瓷」。「汝瓷」的釉色有「月白、天青、豆青」等多種顏色。中國茶器也由單色調變成了複合色調。接著,在「青花之瓷、單色釉器」這兩章中,作者對元、明、清這三個朝代茶器的流變進行了解讀。

透過《中國茶器》一書的敘述脈絡不難看到,看似普普通通的茶器,卻蘊含著變幻莫測的神秘。正是茶器裡的神秘,成就了前所未有的茶文化世界。由於在相當的歷史階段,茶器只是一種供皇族們享用的奢侈品,無法「飛入尋常百姓家」,所以不少茶器在歷史長河中曇花一現,便湮滅在時空的塵埃中。最典型的,當數汝窯。它存續的時間只有20餘年,即從宋哲宗元祐年間到宋徽宗崇寧年間。隨著北宋的滅亡,汝窯消亡了,這種「介於藍綠之間,淡淡的冷暖適中的天青色,光澤似玉,內斂又溼潤」的瓷器也就再也沒人能夠燒制出來了,所以,「至今存世的汝窯完整器不足百件」。當然,也有一些茶器,是創造者獨特心血凝結而成的,任何人也不可能複製。如明宣德青花器。這是由明宣宗朱瞻基一手打造的。這位文藝天賦出色的皇帝,對茶器有與眾不同的要求,一改過去茶盞四平八穩、敦厚古老的傳統,進行大膽突破,使茶器的造型更加豐富,紋樣更加細膩,釉色更加晶瑩,形成獨特的韻味。不過,當38歲的他突然病逝後,藝術味十足的宣德青花器就此終結。到了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這三朝帝王不計工費,不計財力,企圖重現宣德青花的神韻,但最終燒制出來的,也只是形似神難似的仿製品而已。

(賈登榮)

相關焦點

  • 日式茶文化交流 ASUKA SEICHA飛鳥製茶帶你感受日本茶道
    而日本作為我國隔海相望、一衣帶水的鄰邦,自古以來就在多個領域與中國有著頻繁的往來與交流,茶文化方面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脫胎於中國茶文化的日式茶道,在結合了日本當地的地理環境、人文習俗等,漸漸發展出了不一樣的風貌,讓茶文化中又多了一種分支。  對此,許多對日式茶道感興趣的人都來到了日本,像是ASUKA SEICHA飛鳥製茶的負責人就是其中之一。
  • 匠心無邊,創意無限 |「鼎承杯」 第五屆深圳國際茶器原創設計大賽...
    國級大賽,超高規格  大賽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領銜主辦;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深圳市華巨臣實業有限公司承辦;景德鎮陶瓷大學、景德鎮市瓷局、龍泉青瓷寶劍產業局、宜興市陶瓷行業協會、安吉竹產業局、廣西欽州市坭興陶行業協會、汝州市汝瓷協會、建水縣紫陶協會、雲南陶韻建水陶博物館(排名不分先後)協辦
  • 世界茶文化介紹,了解亞洲茶文化,印度|斯裡蘭卡|日本
    大家好,我是茶人滿常覺,今天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世界茶文化之亞洲茶產區,重點介紹印度、斯裡蘭卡和日本。一,亞洲茶文化之印度在世界五大洲中,茶樹種植面積最大的是亞洲,約佔全球的90%,產量約佔全球的84%,有22個國家產茶。印度茶葉生產發展始於19世紀30年代。
  • 茶文化在各國的文學,民俗,藝術,思想理論等分支文化中都有體現
    茶文化在各國的文學,民俗,藝術,思想理論等分支文化中都有體現茶文化在各國文化分支結構中佔有位置。文化是由眾多的分支組成,包括思想理論體系、文學、藝術、宗教、建築、服飾等等,每個分支都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茶文化自從傳到西方諸國,便很快普及並且滲透融合到各民族分支文化中,如茶文化在各國的文學、民俗、藝術、思想理論等分支文化中都有體現。茶文化還在許多國家形成了類似中國的一些關於茶的諺語,如英國、俄國關於茶的諺語都豐富了他們的語言體系。
  • 綜述:非晶中的動力學缺陷——流變單元
    在晶態材料中,由於周期性長程有序的原子排布,結構缺陷可以很好地被定義,並且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材料的性能。例如,基於經典的位錯理論,人們已經實現了對許多傳統晶態合金體系的按需調控並將其應用於極端服役條件,如航空航天、國防領域等。
  • 進展| 非晶中的動力學缺陷——流變單元研究
    近年來,人們在非晶體系中發現不同微觀區域具有迥異的動力學行為表現,體現為時空的不均勻性。這種不均勻性的存在以及玻璃態中動力學弛豫行為的特性,不符合經典的無序理論和範式,指出了在無序體系中存在動力學缺陷的可能性。非晶合金(或稱金屬玻璃)不僅具有優異的性能,同時其具有相對簡單結構和價鍵結合,很適合作為模型體系進行研究。
  • 茶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茶文化是高雅文化,社會名流和知名人士願意參加。茶文化也是大眾文化,民眾廣為參與。茶文化覆蓋全民,影響到整個社會。所以茶文化在社會中具有多種功能,按照其對社會、人的作用可分為生活實用功能、養生保健功能、陶冶情操功能、修身養性功能、社會和諧功能。
  • 用旋轉流變儀測量聚合物的流變性能
    因此,在塑料生產中,優化工藝和質量控制顯得尤為重要。 通常,通過流變學測試可以對許多相關的性能做出表徵。利用流變儀測定材料流變性能(如流動性、彈性和斷裂特性等)的主要目的在於: 1、對材料結構的表徵,包括:對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對聚合物的支化性能、填充性能、拉伸性能和玻璃化轉變溫度等的分析。
  • 茶文化,就是茶葉生產在社會生活中的物質體現和意識形態的反映
    茶文化,就是茶葉生產在社會生活中的物質體現和意識形態的反映《辭海》中對文化的解釋是:廣義是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於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
  • 河北省隆堯縣第三實驗小學弘揚茶文化
    近日,河北省隆堯縣第三實驗小學學生在進行茶藝表演。河北省隆堯縣第三實驗小學學生在進行茶藝表演。河北省隆堯縣第三實驗小學學生在進行茶藝表演。隆堯縣第三實驗小學以「崇禮重文」為核心,通過「茶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學生學習茶藝,了解茶文化,學習待人接物的禮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升文化氣質和藝術修養。 (趙永輝)
  • ...我國茶文化推動功不可沒,茶葉中兒茶素、葉酸、泛酸等成分有益...
    茶葉中含有兒茶素(兒茶素又稱兒茶精,茶單寧。因為最初由兒茶中提取出所以取名兒茶素。無色結晶體;能溶於水,和咖啡因同屬茶葉中的兩大重要機能性成分,兒茶素可以通過血液循環進入全身,加強新陳代謝,增強脂肪的氧化和能量消耗從而達到抑制肥胖的作用。)、膽甾烯酮、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進人體健康。茶葉飲品-茶被譽為"世界三大飲料之一"。
  • 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和發展,茶藝博大精深,品茶悟道,修身養性
    中國是茶類最為豐富的國家,被譽為茶的祖國和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是茶的故鄉,從古至今中國人對茶的熟悉程度範圍之廣,上至帝王將相,文人墨客,諸子百家,下至挑夫販竹,平民百姓,無不以茶為好。中國人的祖先飲茶經歷了口嚼生食、火生煮熟當菜吃、烹煮飲用當羹湯喝和後來衝泡當飲料飲的過程。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茶的發現與飲用,證實了飲茶對身體健康的是有好處的。
  • 【剪紙經典】流變中的吐故納新——高鳳蓮剪紙的時代自覺 / 朱亮
    ① 之所以被稱為「一個歷史活化石」,一方面是因為高鳳蓮對自己作品中的圖像都會通過古老的諺語、民歌、傳說等等口傳的文化形式,給出一個「生成」的解讀;另一方面則在於她在古老文化傳承的流變規律中能夠自覺地吐故納新,進行反映時代的藝術表現。這也是高鳳蓮能夠從不識字的鄉村婦女變身為剪紙「藝術家」的重要原因。並且,她對圖像、圖式的個性發展依然能夠體現出一種古老文明的最初意義和表現法則。
  • 語言流變沒那麼可怕
    原標題:語言流變沒那麼可怕【摘要】 日前,全國及北京的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發布,其間透露出的某種變化引人關注。這只是科幻想像,但暗含的道理卻是一致的:語言流變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擁抱時代首先要學會擁抱時代的語言。 日前,全國及北京的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發布,其間透露出的某種變化引人關注。
  • 專家PPT分享 | 汙泥流變特性分析
    汙泥這樣一種原料流體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從流變特性這個角度把我們做的工作和大家交流一下。從汙泥的流變特性來講,比如我們講某一個指標,或者某一個評價的體系,如果是既具有反映物料的理化性質,同時也從工程的層面來加以描述,我們覺得流變特性是一個兼具這兩個特性的指標。
  • 宗馥莉:流變時代的品牌不變式
    流變時代,如何將自己的品牌刻印在消費者腦海中?如何使品牌成為一種文化在歷史洪流中奔湧向前?2020年12月5日,在《銷售與市場》舉辦的以「奪冠:新生態,新算法,新賽道」為主題的「第18屆中國營銷盛典暨中國企業營銷創新獎頒獎典禮」上,我們邀請到了宏勝飲料集團總裁、娃哈哈集團品牌公關部部長、銷售公司副總經理宗馥莉做了以《流變時代的品牌不變式》為主題的演講。
  • 【書訊】近當代中國年畫流變研究
    《近當代中國年畫流變研究》出版日期:2020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