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溫槍量出34℃,是我不行了,還是體溫計壞了

2020-11-24 騰訊網

現在各地嚴防疫情期間,就顏姐這裡上海來說:

每天上班,地鐵、辦公樓、公司、小區都要嘀一下,有時候看到自己的體溫34℃、35℃.....心裡不免犯嘀咕,什麼情況?

為什麼有時測出體溫忽高忽低?

什麼類型的體溫計測量結果最準確?

體溫的正常範圍是多少?自己量體溫注意些什麼會更精準?

顏姐查了一些資料也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些問題。

常見的體溫計類型及特點

水銀體溫計

水銀體溫計由玻璃製成,內有隨體溫升高的水銀柱。在醫療領域和普通家庭被廣泛使用。

優點是測量結果準確、穩定性高、價格低廉。

缺點是測量慢,一般需要五分鐘才能測出體溫,易碎,摔碎後水銀揮發存在安全風險。

電子體溫計

電子體溫計由溫度傳感器,液晶顯示器,紐扣電池,專用集成電路及其他電子元器件組成。

測量時間短,讀數方便。尤其是電子體溫計不含水銀,對人體及周圍環境無害,可測量部位有口腔、腋下、肛門直腸。

從醫學角度來說準確度對比,肛門直腸溫度>口腔溫度>腋下溫度。

紅外線測溫

最近進小區,進地鐵等地方時,工作人員都會拿紅外線測溫儀測體溫,它通過接收被測人的紅外波段的熱輻射強度來確定其溫度,與電子式體溫計相比測量速度更快、時間更短,目前常見有耳溫槍和額溫槍。

但缺點是受外界溫度影響較大,在室外進辦公樓、進小區時用額溫槍測溫時,測溫結果會受冷氣影響而導致測出的體溫偏低,這時也可測量手腕溫度,相對來講會更精確些。

我們人體的正常體溫:

肛溫:36.5℃~37.5℃之間;

口腔:36.2℃~37.3℃之間;

腋窩:35.9℃~37.2℃之間

通過測量後,凡超過正常範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不超過38℃稱為低熱,超過39℃者為高熱。

在家自己測體溫需要注意:

1. 選腋窩測量時應確保腋下乾燥無汗,若腋窩有汗,則測量結果有偏差。

2. 用水銀溫度計,應檢查有無破損,水銀柱頂端應該在35℃以下。要夾緊體溫計,若夾的狀態很鬆,體溫計顯示的只是自己本身的值並不是測量人的溫度值。

3.口腔測溫30分鐘前不能吃任何食物、吸菸或者喝水,防止結果不準確。

4.若測量值高出一點(0.1℃或0.2℃),先別急,可能是存在誤差。可以多測量幾次。

Ps:當下疫情期間若有發熱情況顏姐不建議直接去醫院,避免出現交叉感染等情況。若沒接觸過可疑傳染源並且不是高燒可在家自己觀察。若接觸過可疑傳染源,並伴有呼吸困難等症狀應及時去醫院就醫。

相關焦點

  •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3月4日,因為額溫槍監測體溫為37.7℃,長沙市民劉先生差點被留置觀察,複測後才證明自己沒事。事後,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消息。疫情當前,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都要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自己的體溫並不是傳說中的37℃,更有人陷入為何明明身體健康、體溫卻忽高忽低的疑惑中。
  •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專家:受多種因素影響
    楊潔規 攝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3月4日,因為額溫槍監測體溫為37.7℃,長沙市民劉先生差點被留置觀察,複測後才證明自己沒事。事後,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消息。 疫情當前,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都要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
  •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_額溫計顯示LO怎麼辦
    打開APP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_額溫計顯示LO怎麼辦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2-27 09:11:36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
  • 振海康 精準電子體溫計 額溫槍
    振海康 精準電子體溫計 額溫槍 2017年09月09日 23:15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振海康 精準電子體溫計
  • e查到底|額溫槍測出33℃體溫 如何管好這支「槍」?
    疫情防控期間,能夠快速測量體溫的額溫槍成為復工復產和社區防控的「標配」。人們上下班、進出小區、乘坐地鐵,都要被它來上「溫柔一槍」。然而,不少人發現,額溫槍測出來的體溫忽高忽低,測量結果與實際體溫偏差較大。新華社圖片。
  • 額溫槍測量的準不準呢?為什麼必須用額溫槍測量呢?
    那個和額溫槍是一個道理。其實,幾乎任何物體都會向外散發紅外線。額溫槍就是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的。在微博上隨便翻翻,就可以看到各路網友對額溫槍的吐槽。其實在非典期間,額溫槍就被廣泛使用了。有網友說:我覺得水銀體溫計最準!好,假設我們換成水銀體溫計。保安大哥會說:「朋友,請脫下外套把體溫計放到腋下測量,等5分鐘之後告訴我溫度。」那,每天早上公司門口都會出現一條帶著體溫計的「長龍」。
  • 額溫槍測體溫準嗎如何使用 記者直擊「溫度計實驗室」
    劉偉攝溫州網訊 這段時間,「體溫」成了很多人最關注的熱詞。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
  • 水銀體溫計5年後將禁產,額溫槍測量擔心不準確,專家...
    、額溫槍、耳溫槍等多種產品。 漢口解放大道一家健康人大藥房的售貨員告訴記者,除了家裡有小孩的家長選擇額溫槍或者電子體溫計。還是水銀體溫計賣得最好。該藥店售貨員說因為有老年人嫌水銀體溫計數字小看不清,店裡還有數字更大的賣。雖然也聽說了水銀體溫計要禁產,但售貨員說:「說是這樣說,很多人還是選擇經濟、實惠的。」
  • 額溫槍測手腕更準?會傷眼睛?權威解答來了
    從一「罩」難求變成了一「槍」難求。額溫槍這種平時不太熟悉的體溫計,如今成了我們進入小區、工作場所的第一道關卡。額溫槍是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的,它的準確性卻遭到很多網友質疑。在微博上隨便翻翻,就可以看到各路網友對額溫槍的吐槽,有人曾被測出42℃的情況。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額溫槍不準呢?一、額溫槍容易受到氣溫、風速等外界因素幹擾。
  • 紅外額溫計「躺槍」,測體溫有啥可怕的?
    非接觸式溫度計包括紅外額溫計、紅外篩檢儀、紅外耳溫計等。沒錯,紅外額溫計就是現在進小區時檢查人員手裡拿的測溫槍了。紅外篩檢儀就是大家在車站、機場等大型公共場所看到的紅外攝像頭並配合大屏幕的較為大型的測溫儀。還有一種用的比較少的紅外耳溫計。上述三種非接觸式溫度計的測量原理是怎樣的呢?
  • 額溫計、耳溫槍「秒成」網紅 體溫檢測產品需求暴漲
    值得關注的是,記者詢問的這些耳溫槍、額溫計的銷售平臺都是一定的數量起售。記者從一家銷售平臺展示的存貨視頻中看到,耳溫槍的庫存數量達十幾箱。為何消費者稱買不到貨,而供應端卻有大量存貨呢?「一個月以來,我微信上每天都有超過100萬臺的尋貨量。」九安醫療董事長劉毅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外稱有成千上萬把額溫槍的平臺,肯定是騙子!市場上不是倒貨,而是根本沒貨。
  • 額溫槍測量體溫準嗎?購買時該如何挑選?《第一實驗室》給你答案
    這段時間,「體溫」成了很多人最關注的熱詞。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日前,溫州網絡問政平臺的後臺,有不少市民留言,表示在日常測溫中,額溫槍有時會測出「離譜」的數值,需要多次反覆測量。那麼,額溫槍測得究竟準不準?
  • 額溫槍測溫準嗎?有沒有輻射?疾控專家這樣解答
    額溫槍準不準?為什麼要對著額頭打?輻射會不會把腦袋打壞?會不會把眼睛灼傷?針對市民近期所關心的熱點問題,浙江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陸燁副主任醫師進行了詳細解答。1.每天多次用額溫槍測量體溫,會不會輻射過度?不會。幾乎任何物體都會向外散發紅外線(你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因為它的頻率範圍在人眼球可見頻率範圍以外)。
  • 額溫槍、耳溫槍、水銀體溫計哪種更好?我來告訴你
    各大公共場所的入口也設置了臨時的崗點,由專人對每位進入的人員測量體溫,體溫正常方能入內。 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測溫儀有額溫槍、耳溫槍、水銀體溫計,究竟哪一個更好?下面我來給大家詳細分析。
  • 醫用額溫槍測溫儀生產廠家
    在疫情當下體溫槍成為非接觸式測溫儀,成為疫情防控的重點物資。和家裡日常用的水銀體溫計、電子體溫計不同,「體溫槍」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所以也被稱作手持紅外體溫檢測儀。是一種利用現代傳感器測量技術、微電子技術等技術手段對被測對象進行溫度測量的新型儀器。
  • 額溫槍準不準?有沒有輻射?為什麼要對著額頭打?聽聽專家為你解答
    輻射會不會把腦袋打壞?會不會把眼睛灼傷?這麼多問題聽聽專家來解答1.每天多次用額溫槍測量體溫,會不會輻射過度?不會。當保安大叔拿著額溫槍對著你額頭點一下的時候,槍裡的傳感器就可以根據你額頭散發的紅外能量,將紅外輻射信號轉變成電信號,再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並按照一定的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後,最終可轉變為被測目標的溫度值。2.額溫槍是怎麼計算出體溫值呢?通常人體溫度在(36℃~37℃)放射的紅外波長為9~13微米。
  • 進商超,額溫槍測手腕是什麼操作?有用嗎……答疑來了!
    體溫測量是診斷疾病時常用的檢查方法。經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人人對量體溫印象深刻,只要進門,就有人對著前額或手腕來上一槍。 有人說2020年量體溫的次數超過了前幾十年之和。作為初篩手段,體溫檢測確實是疫情防控中重要的一環。
  • 頻繁使用額溫槍對身體有無危害?
    專家:正確使用不會影響身體,不會傳染病毒,建議每天定時消毒    「你好,測體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額溫槍成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必備的「武器」。出入小區、超市、單位,總有人拿著額溫槍幫你測體溫,但頻繁被額溫槍測體溫時,不少市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會不會對身體有害?會不會間接造成病毒傳播?
  • 額溫槍測體溫不準確?如何正確檢測?看看專家怎麼說
    「測了好幾次體溫,都不到35℃,我這是體溫過低嗎?」……  最近一段時間,「體溫」成了很多人最關注的熱詞,每天進出小區、辦公樓、超市,都會被門口的工作人員對著額頭來一個「嗶」的溫柔一槍。但額溫槍測量出的體溫經常不穩定,讓人對自己的真實體溫狀況吃不準。額溫槍測出的溫度為什麼會出現不準確的情況?  為什麼會出現溫度不準?
  • 耳溫槍、額溫槍、電子體溫計 哪個更準?親測發現這樣用最科學
    耳溫槍、額溫槍、電子體溫計、水銀體溫計,是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四種測體溫工具。它們中,哪個最準確呢?今天,《360實驗室》就來為大家測一測。> 3號體驗員 經過三組測試,我們發現數據最高的都是額溫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