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溫槍準不準?有沒有輻射?為什麼要對著額頭打?聽聽專家為你解答

2021-01-11 澎湃新聞
額溫槍準不準?有沒有輻射?為什麼要對著額頭打?聽聽專家為你解答

2020-02-27 15: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額溫槍準不準?

為什麼要對著額頭打?

輻射會不會把腦袋打壞?

會不會把眼睛灼傷?

這麼多問題

聽聽專家來解答

1.

每天多次用額溫槍測量體溫,會不會輻射過度?

不會。

幾乎任何物體都會向外散發紅外線(你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因為它的頻率範圍在人眼球可見頻率範圍以外)。當保安大叔拿著額溫槍對著你額頭點一下的時候,槍裡的傳感器就可以根據你額頭散發的紅外能量,將紅外輻射信號轉變成電信號,再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並按照一定的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後,最終可轉變為被測目標的溫度值。

2.

額溫槍是怎麼計算出體溫值呢?

通常人體溫度在(36℃~37℃)放射的紅外波長為9~13微米。不同的測溫位置,標準溫度範圍也就不同,比如:

肛門(36.6℃~38℃)

口腔(35.5℃~37.5℃)

腋下(34.7℃~37.3℃)

耳蝸(35.8℃~38℃)

額頭(35.8℃~37.8℃)

據此原理通過檢測人體額頭的表面溫度,修正額頭與實際體溫的溫差便能顯示準確的體溫。通常兩眼中間部位相對測體表溫度來說是最接近正常體溫的放射源,把額溫槍放於距此3-5cm處測溫最合適(一般是成人食指厚度即可,不可以直接接觸額頭)。

總體來說,相對於水銀溫度計,額溫槍的精度是差了點,但是方便易行,作為篩查是足夠了。畢竟咱們沒法小區回一次、超市去一次、單位進一次,次次都在腋下塞根水銀體溫計吧……

3.

進口和國產額溫槍,該怎麼區分呢,標準是什麼?

目前國內額溫計產品尚無專門的技術標準及指南,技術要求參照GB/T21417.1-2008《醫用紅外線體溫計 第1部分:二耳腔式》要求;國外參考ASTM E1965-1998(2016)《間歇測定病人體溫用的紅外溫度計的標準規範》、ISO 80601-2-56-2017《醫療電氣設備.第2-56部分:人體體溫測量用體溫計的基本安全性和主要性能的詳細要求》,要看清楚產品說明書上執行標準是否符合人體使用。

工業用的紅外測溫計嚴禁用於人體測試。

4.

如何正確使用?

使用額溫槍計量測量溫度似乎很簡單。對準、按動按鈕、讀出溫度數值,但是如果不掌握測量原理和方法,測出的溫度結果則會出現較大的誤差。

首先需要被測人額頭無汗水、毛髮、灰塵、帽子等雜物遮擋;保證儀器正常的工作環境(高於16°C),在室外天氣寒冷的情況下,測溫儀測出的溫度不具有參考性,屬於非正常工作。

另外使用進口的測溫儀的模式和單位,部分測溫儀有表面溫度與體溫兩種功能,在選擇模式時不能選擇錯誤,計量單位應為攝氏度°C,而非華氏溫度°F,兩者反映在數字上的差異可謂是驚人。

最後,額溫槍的每日清潔也很重要,可以用洗耳球或者去頭的針管吹去探頭灰塵,再用75%的醫用酒精深入探頭內部進行清潔,然後擦拭儀器的外表面後再使用。

5.

由於緊張,體溫升高怎麼辦?

測量體溫前20-30分鐘要避免劇烈運動、進食、喝冷水或熱水,不要冷熱敷,要保持情緒穩定,不要緊張。

溫度可以多測幾次,如果懷疑溫度不準確,可以再重複測量幾次。額溫槍如經常出現異常溫度,需要對溫度計進行量值溯源,否則建議停用。可以前往法定計量技術機構進行校準。

如果在車輛卡口排隊等候測溫時,建議車內人員應至少提前五到十分鐘開車窗,使人體與外界環境溫度保持熱平衡後再測量。

6.

可以測手腕來代替額頭嗎?

最近有些地方用測手腕溫度來代替額頭溫度,事實上這樣測溫並不可取。

首先,從手腕的生理結構看,血管密集,皮下組織薄,血管處與非血管處有明顯的溫差,經常會超過正負1度,無法輸出穩定的測量值,單獨評價手腕溫度,這本身不具備測量價值。人體體溫波動時,會調節外周血管舒張或收縮,以調節體溫。體溫上升過程中,由於外周血管收縮,手足(包括手腕足腕)的溫度都應該比平時涼,而體溫達到低熱穩定時,皮膚血管擴張,皮膚表面溫度升高,故手腕處的溫度有可能比平時高。

所以,手腕溫度無法準確表達機體在發熱時的狀態,臨床上也從未把手腕溫度作為臨床判斷依據,也沒有一個產品是用手腕溫度來標示體溫的。

進入公共場所用額溫槍測體溫只是篩查發熱的第一道防線。確定自己是否發熱,最好再用更精準的水銀體溫計或耳溫式紅外溫度計測量。

新冠肺炎防控指南也提及, 許多病人並不一定出現發熱症狀,所以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勤洗手、常通風、出門戴口罩才是當前正確的預防措施。

作 者 | 陸燁 浙江省疾控中心傳防所

編 輯 | 賴大師

原標題:《額溫槍準不準?有沒有輻射?為什麼要對著額頭打?聽聽專家為你解答》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額溫槍測溫準嗎?有沒有輻射?疾控專家這樣解答
    額溫槍準不準?為什麼要對著額頭打?輻射會不會把腦袋打壞?會不會把眼睛灼傷?針對市民近期所關心的熱點問題,浙江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陸燁副主任醫師進行了詳細解答。1.每天多次用額溫槍測量體溫,會不會輻射過度?不會。幾乎任何物體都會向外散發紅外線(你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因為它的頻率範圍在人眼球可見頻率範圍以外)。
  • 額溫槍有輻射嗎?測額頭還是測手腕?眾多疑問,今兒一起解答
    「離譜」的數值是不是需要多次反覆測量呢那麼,額溫槍測得究竟準不準?近日,市民蘇女士在「溫州網絡問政」提問:在各個卡口,用額溫槍測量體溫時,有時測額頭,有時測手腕,會不會有輻射呢?而且溫度有高有低,感覺不太準確,能不能有人科普下額溫槍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 額溫槍測體溫究竟準不準?這個很多人都好奇的問題 專家來揭開謎底了
    但是問題來了,額溫槍測得究竟準不準,我們在測的時候應該跟額頭保持多遠的距離?315臨近,杭州網和浙江省標準化研究院、杭州市消保委聯合推出315特別欄目——《防疫用品怎麼選?專家教你辨別真偽》,通過評測對比小實驗,告訴大家在購買時注意避開哪些消費誤區,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防疫用品。
  • 額溫槍測體溫準嗎如何使用 記者直擊「溫度計實驗室」
    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日前,溫州網絡問政平臺的後臺,有不少市民留言,表示在日常測溫中,額溫槍有時會測出「離譜」的數值,需要多次反覆測量。那麼,額溫槍測得究竟準不準?
  • 額溫槍測量體溫準嗎?購買時該如何挑選?《第一實驗室》給你答案
    日前,溫州網絡問政平臺的後臺,有不少市民留言,表示在日常測溫中,額溫槍有時會測出「離譜」的數值,需要多次反覆測量。那麼,額溫槍測得究竟準不準?我們在測的時候應該跟額頭保持多遠的距離?購買時該如何挑選?3月18日,記者直擊市計量技術研究院「溫度計實驗室」,請來該研究院檢定校準部副主任、熱工實驗室負責人高級工程師林雁給出權威建議。
  • 額溫槍測量的準不準呢?為什麼必須用額溫槍測量呢?
    那個和額溫槍是一個道理。其實,幾乎任何物體都會向外散發紅外線。額溫槍就是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的。在微博上隨便翻翻,就可以看到各路網友對額溫槍的吐槽。其實在非典期間,額溫槍就被廣泛使用了。有網友說:我覺得水銀體溫計最準!好,假設我們換成水銀體溫計。保安大哥會說:「朋友,請脫下外套把體溫計放到腋下測量,等5分鐘之後告訴我溫度。」那,每天早上公司門口都會出現一條帶著體溫計的「長龍」。
  • 額溫槍測手腕更準?會傷眼睛?權威解答來了
    從一「罩」難求變成了一「槍」難求。額溫槍這種平時不太熟悉的體溫計,如今成了我們進入小區、工作場所的第一道關卡。額溫槍是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的,它的準確性卻遭到很多網友質疑。在微博上隨便翻翻,就可以看到各路網友對額溫槍的吐槽,有人曾被測出42℃的情況。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額溫槍不準呢?一、額溫槍容易受到氣溫、風速等外界因素幹擾。
  • 總是測不準,體溫忽高忽低?一圖get額溫槍正確使用方法
    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工作人員都會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有網友說,有的工作人員測額頭,有的測手腕,也有網友反映說額溫槍總是測不準,忽高忽低。那麼額溫槍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該如何正確使用額溫槍呢?小編來給你解答。為什麼要用額溫槍?
  • 額溫槍測體溫不準確?如何正確檢測?看看專家怎麼說
    「開車時車裡打了空調,一定要下車來涼快一下,否則每次測出在發熱!」  「測了好幾次體溫,都不到35℃,我這是體溫過低嗎?」……  最近一段時間,「體溫」成了很多人最關注的熱詞,每天進出小區、辦公樓、超市,都會被門口的工作人員對著額頭來一個「嗶」的溫柔一槍。但額溫槍測量出的體溫經常不穩定,讓人對自己的真實體溫狀況吃不準。
  • 額溫計測不準?有無輻射? 專家解析使用方法及疑點
    中新網北京3月7日電 (記者 杜燕)紅外額溫計測不準?溫計會不會產生產生對人體有害的輻射?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院長姚和軍在今天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紅外額溫計一般要求的使用溫度是16℃至35℃,一般在20℃左右最好。當前是冬季,室外比較寒冷,要注意工作環境、注意測量模式、注意測量部位。
  • 小體溫槍背後的大學問:測額頭還是測手腕?專家解釋來了
    近一段時間,進入小區被體溫槍指著額頭時,你是不是腦補過《無間道》的臺詞?在疫情防控期,進門量體溫成了必選項,門崗大叔成了最「威風」的人。不管你是去上班、逛超市、回家,總有保安大叔或工作人員對著你的額頭「來一槍」。
  •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專家:受多種因素影響
    楊潔規 攝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3月4日,因為額溫槍監測體溫為37.7℃,長沙市民劉先生差點被留置觀察,複測後才證明自己沒事。事後,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消息。 疫情當前,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都要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
  • 你的紅外耳溫槍、紅外額溫槍準嗎?
    往往是有人拿著非接觸式測溫計,包括紅外耳溫計、紅外額溫計、紅外篩檢儀等,靠近額頭或者手上,隔空量一下……這種非接觸式測溫真的準確嗎?到底應該怎麼使用呢?據專家介紹,排除質量原因,非接觸式測溫計對環境要求比較高,最好是在室內無風環境下使用,如果溫度驟然變化,就容易出現偏差。比如說,小區傳達室開著空調,溫度在20℃左右。
  • 頻繁使用額溫槍對身體有無危害?
    專家:正確使用不會影響身體,不會傳染病毒,建議每天定時消毒    「你好,測體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額溫槍成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必備的「武器」。出入小區、超市、單位,總有人拿著額溫槍幫你測體溫,但頻繁被額溫槍測體溫時,不少市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會不會對身體有害?會不會間接造成病毒傳播?
  • 額溫槍你衝著我手腕來?沒錯!測體溫常見誤區了解下!
    額溫槍就是利用這一原理,通過探測器感應人體皮膚表面的紅外輻射,再結合大量的實驗數據,通過一定的數學模型推算出人體相應實際體溫,屬於非接觸式測溫儀的一種。 Q: 額溫槍測出的結果為什麼不準了呢? A: 額溫槍測量出的體溫經常不穩定,讓人對自己的真實體溫狀況吃不準。事實上,額溫槍測量的是人體表面溫度。
  • 為何有時額溫槍測溫數據很低?拿來測手腕可以嗎?答案在這裡
    進出小區、商場、寫字樓,各大車站、菜市場,都有專人舉起一把槍型的測溫儀,對著額頭隔空操作,這種儀器也因此被稱作「額溫槍」。不過有網友反映,額溫槍測出的體溫並不準確,不僅測出了不符合常理的極端低溫,而且幾分鐘內多次測試的數據都會有出入。明明叫額溫槍,為何有的人卻對著手腕、脖子等部位測試,數據真的準確嗎?↑額溫槍測試手腕溫度準確嗎?
  •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3月4日,因為額溫槍監測體溫為37.7℃,長沙市民劉先生差點被留置觀察,複測後才證明自己沒事。事後,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消息。疫情當前,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都要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自己的體溫並不是傳說中的37℃,更有人陷入為何明明身體健康、體溫卻忽高忽低的疑惑中。
  • 水銀體溫計預計5年後將禁產 有市民擔心額溫槍測不準
    水銀體溫計預計5年後將禁產 有市民擔心額溫槍測不準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4日 09:41 來源:楚天都市報   水銀體溫計預計5年後將禁產 有市民擔心額溫槍測不準  專家建議多次測量取均值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曾凌軻 見習記者周浩)氣溫驟降,感冒機率增加,體溫計的使用也更加頻繁。
  •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_額溫計顯示LO怎麼辦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額溫計來測量體溫,那麼額溫計的正常體溫範圍是多少呢?   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恆定在一定的水平,額頭部位的體溫應該在36℃到37℃之間,超過37.5℃就屬於發燒。   其實正常溫度有腋下、口腔、肛腸溫度三種,一般正常波動在36.3-37.2℃之間,超過屬於異常,額溫一般也採取這個範圍,具體需要看額溫槍的詳細說明。
  • 醫用額溫槍測溫儀生產廠家
    萌鍵科技的友倍康紅外線體溫槍在外觀設計上非常簡潔大方,裝上電池後機身僅有一個實體按鍵,獨特的3D探頭技術,不僅能測耳溫,也能秒變額溫計。只需對準額頭,安全又快捷,當然也能夠識別耳道的彎曲及入耳的方向,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智能自動校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