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體溫槍背後的大學問:測額頭還是測手腕?專家解釋來了

2020-12-05 大河網

體溫槍

額溫槍測量位置在人體額頭正中央、眉心上方

開/欄/話

「站住,別動!」

「阿Sir,我想做個好人!」

近一段時間,進入小區被體溫槍指著額頭時,你是不是腦補過《無間道》的臺詞?

在疫情防控期,進門量體溫成了必選項,門崗大叔成了最「威風」的人。不管你是去上班、逛超市、回家,總有保安大叔或工作人員對著你的額頭「來一槍」。隨著復工復產的全面推進,原來較少見的體溫槍成了全民需求,變成稀缺資源。體溫槍如何正確使用?體溫槍對著額頭檢測,會不會有輻射危險?工業用測溫儀跟人用體溫槍該如何分辨?即日起,大河報推出系列報導「小體溫槍背後的大學問」,帶您解讀關於體溫槍的冷知識。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郭兵文許俊文張琮攝影

體溫是人體生命體徵的一個重要表徵,一位正常成年人的體溫相對恆定,約為37℃,當體溫超過正常值時被稱為發熱。發熱也是SARS、禽流感、甲型H1N1型流感等傳染病的重要首發症狀,而體溫檢測則是診斷此類病例的首要環節。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體溫超過37.3℃的必須如實報告,併到發熱門診就診。如今,鄭州各小區、商超、單位入口處都設置有疫情檢測點,測量出入人員體溫。

但為何某些體溫槍檢測出的溫度比人正常體溫低?體溫槍測額頭和手腕哪個更接近人的真實體溫?紅外體溫槍對著額頭測溫,是否有輻射風險,對人體有害嗎?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來到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尋找答案。

省計量科學研究院專門負責相關計量器具的檢定校準工作,3月10日下午,在該院的熱學計量研究所,工程師慕媛正在對鄭州地鐵集團送來的120臺紅外測溫槍進行校準。據了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所的體溫槍校準業務量暴增。就公眾關心的體溫槍是否存在輻射危險等問題,記者採訪了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熱學計量研究所工程師陳永強。

體溫槍,也叫「額溫槍」「測溫槍」,學名是「紅外線測溫儀」或者「紅外線輻射測溫儀」。陳永強介紹,目前我們使用的體溫測量儀器主要分為接觸式的和非接觸式的,接觸式的主要有水銀體溫計、醫用電子體溫計等,非接觸式的有紅外耳溫計、紅外額溫計、紅外篩檢儀等。兩者最大的區別是是否接觸到皮膚,從測量精度來說,接觸式測溫計(水銀體溫計)要高於非接觸式(體溫槍)。在這次疫情防控中,主要使用的是紅外額溫計和紅外篩檢儀,其優點是使用方便,無接觸,效率高,能起到初步篩查的作用。

【問題一】

為什麼有的體溫槍測溫不準?

就市民關心的體溫槍測溫存在誤差問題,河南省計量科學研究院熱學計量研究所工程師陳永強認為主要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一是冬季溫度低,人員長時間在寒冷環境下,額頭熱量損失較多,測出來的溫度偏低;二是紅外體溫槍對環境要求較高,例如其要求的使用環境為16℃—35℃,而當前室外比較寒冷,各疫情防控監測點又均在室外,長時間暴露在外的體溫槍,易出現偏差;三是測量方法不當,如緊貼著額頭,反而會測不準。

陳永強建議,使用額溫槍時,探測頭距離額頭一般為3—5釐米,測量位置在人體額頭正中央、眉心上方,並保持垂直。額頭無毛髮等遮擋物,無汗水。「也有額溫槍要求探測頭距離額頭0—3釐米,有的是5—10釐米,所以建議使用前仔細閱讀額溫槍的使用說明書,按照規範來操作。」陳永強介紹。此外,針對當前疫情防控監測點均在室外的實際情況,為防止測溫誤差較大,陳永強建議一是防止體溫槍長時間暴露在外,一般不超過3分鐘;二是如出現較大誤差或體溫異常時,及時使用水銀體溫計複測體溫。

【問題二】

體溫槍測額頭和手腕哪個更準?

在疫情防控點,工作人員通常用體溫槍對準人體的額頭、手腕、脖子、腦後來測溫,哪個位置最接近人體體溫?

陳永強告訴大河報記者,「在正常環境中,我們首選額頭進行測溫,因為額頭的溫度最接近人體腋下的溫度。」而在室外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額頭長時間暴露在外,溫度偏低,測量的溫度一般比正常體溫低,這個時候可以選擇對衣物覆蓋的地方進行測量,比如手腕、耳後、脖子等,「這也是不得已的辦法」。

【問題三】

紅外體溫槍是否有輻射?是否有損人體健康?

「在大自然環境中,任何物體都會對外產生一定的紅外熱輻射。」陳永強告訴大河報記者,我們的身體無時無刻不在向外擴散輻射能量,紅外測溫儀也就是體溫槍的工作原理是,接收人體擴散的熱量,然後把它轉化為溫度值。簡單地說,體溫槍在測溫的過程中,在被動地吸收人體的紅外輻射能量,而不是發散輻射。「所以,體溫槍其實是個接收器,而不是發射器,也因此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陳永強請大家放心接受檢測。

但有市民反問:我明明感覺到體溫槍測溫時有個紅點打到我額頭上了。別擔心,這個紅點是定位用的,沒有危害。

相關焦點

  • 測額頭還是測手腕?體溫槍究竟測哪裡更準確?
    目前,在公共場合最常用的測溫儀就是體溫槍,只需要將被測者攔下對著額頭或手腕「嘀」一下就能獲知體溫。不過許多人在多次外出後發現,許多測溫者在測量額頭溫度後還會測手腕的溫度這不禁讓人產生疑惑:體溫槍究竟測哪裡更準確?        其實體溫槍的測溫原理就是根據接收到的紅外能量快速檢測出相應位置的溫度。
  • 測額頭還是測手腕?眾多疑問,今兒一起解答
    小編也收集了大家最關心問題來一一解答問題一公共場所、經營場所、公共運輸和企事業單位等都有哪些具體防控舉措?我們在測的時候應該跟額頭保持多遠的距離?購買時該如何挑選?近日,市計量技術研究院檢定校準部副主任、熱工實驗室負責人高級工程師林雁給出權威建議。●市民點題 ●額溫槍測體溫準嗎?工作原理是什麼?
  • 測溫槍尚無統一標準 該怎麼測?專家:室外測手腕 室內測額頭
    疫情防控期間,無論是進出小區、單位、超市還是地鐵、火車站,測體溫都必不可少。但不少人卻發現,不同場合測出來的體溫能差出一二攝氏度甚至三攝氏度。趙女士如今想要進入單位寫字樓上班,必須要通過兩道「關卡」測溫。由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和物業保安組成的第一道防線位於園區大門口。測溫員將額溫槍對準她的手腕,幾秒鐘後,額溫槍上顯示出35.9攝氏度的數值。
  • 總是測不準,體溫忽高忽低?一圖get額溫槍正確使用方法
    有網友說,有的工作人員測額頭,有的測手腕,也有網友反映說額溫槍總是測不準,忽高忽低。那麼額溫槍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該如何正確使用額溫槍呢?小編來給你解答。為什麼要用額溫槍?額溫槍通過吸收和判斷人體發出的紅外線能量來測量體溫,所以一些網友提出的「額溫槍是否會帶來輻射」的問題也就無需擔心了。那麼,相較於我們平時更常見的水銀體溫計,額溫槍有什麼優勢呢?如何正確使用額溫槍?
  • 體溫槍測額頭和測手腕哪裡更準確?
    玩懂手機網消息,雖然近期多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較之前都所有緩解,外出少了部分的限制,不過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好口罩。去公眾場合,像超市這類人員聚集的地區,依舊要接受體溫檢測,疫情正式結束前,依舊不能掉以輕心。
  • 體溫槍顯示:LO、34度、32度……測得到底準不準?
    王先生:我去北京建行辦業務的時候,保安要測我的體溫,那個體溫槍離我太近,都碰到我了,而且測了三次都測不到體溫,我看體溫槍顯示的是LO,這個LO的意思就是低,我認為它低是因為環境溫度低,測不準。
  • "全腦開發"培訓用額頭吸鐵勺 專家:僅因產生摩擦力
    ▲6月19日,北京雙優貝貝公司,記者體驗額頭吸附硬幣。專家表示,此種現象僅因為摩擦力產生,沒有所謂磁場一說。「這是為了商業目的,我們不會去宣傳這些,但有些代理商來了就會看一看。」張偉向新京報記者解釋道。自學後培訓 出於商業目的的「分享」張偉介紹,自己通過自學,掌握了快速記憶的辦法,在言語中,他現場主動向記者展示快速記憶的方法。記者在白板上隨機寫下了三十多個數字,他花了不到兩分鐘的時間看完並背誦了下來,其中有兩處記憶不準之處,在修正之後,又倒著背誦了一遍。
  • 防疫測體溫:額頭、手腕、耳道…哪種測量更準確?
    今天,人民網邀請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的三位專家,帶您更加深入的了解紅外線體溫計的各項特點。紅外線體溫計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先介紹一個物理常識:自然界中的絕大多數物質(高於絕對零度-273.15℃),都在向外界不斷的發出紅外能量。通過對這種能量的測量就可以實現讀取物質表面的溫度。這就是紅外線體溫計的工作原理。
  • 專家:受多種因素影響
    專家:測量方式、環境、設備都會影響數值 ▲3月4日,羅女士使用額溫槍測量額頭溫度,顯示36℃。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潔規 【經歷】 體溫忽高忽低,「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3月4日中午,家住長沙市嶽麓區梅溪湖國際新城的劉先生向記者講述了早上遇到的囧事。早上上班乘坐地鐵時,地鐵安檢人員給他測體溫,顯示37.7℃。隨著體溫槍的報警,他在慌亂中被要求複測。
  •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
    記者 楊潔規 攝經歷體溫忽高忽低,「槍壞了,還是我『壞』了?」3月4日中午,家住長沙市嶽麓區梅溪湖國際新城的劉先生向記者講述了早上遇到的囧事。早上上班乘坐地鐵時,地鐵安檢人員給他測體溫,顯示37.7℃。
  •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教你怎麼測更準確今天,你被「槍」擊了嗎?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
  • 為什麼要對著額頭打?聽聽專家為你解答
    為什麼要對著額頭打?為什麼要對著額頭打?輻射會不會把腦袋打壞?會不會把眼睛灼傷?這麼多問題聽聽專家來解答1.每天多次用額溫槍測量體溫,會不會輻射過度?不會。當保安大叔拿著額溫槍對著你額頭點一下的時候,槍裡的傳感器就可以根據你額頭散發的紅外能量,將紅外輻射信號轉變成電信號,再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並按照一定的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後,最終可轉變為被測目標的溫度值。2.額溫槍是怎麼計算出體溫值呢?通常人體溫度在(36℃~37℃)放射的紅外波長為9~13微米。
  • 小細菌背後的大學問:微生物竟然也能「作畫」
    是致人死亡的疾病,還是有益於腸道健康的菌群?在科學家的眼中,微生物有了另一個用途:「畫畫」的好材料。  色彩絢麗的嫦娥奔月圖、季節變換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近日,瀋陽藥科大學生命科學與製藥學院的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培養皿做畫布,微生物做「顏料」,完成了一幅幅精美的藝術作品——其實,這些絢麗的色彩,是微生物自己「長」出來的。
  • 體溫檢測方式有多種,室外測手腕比測額頭更科學?幾點需注意
    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紅外額溫槍本身屬於非接觸式測溫儀器,它主要是利用物體熱輻射以及物體溫度之間的關係來進行測量的。如果不掌握測量原理和方式,那測試溫度也會出現較大的誤差!被測人的額頭和耳道也應避免汗水、毛髮以及灰塵、帽子等遮擋物;另外,測量體溫還需在室內無風流通的環境下進行,也要保證儀器使用不能有較大的溫差,也就是說儀器工作環境應維持在16℃以上。在室外天氣寒冷的情況下,測溫儀測量出的溫度並不具有參考性。
  • 額頭、手腕、耳道…哪種測量更準確? 了解紅外線體溫計的「一二三」
    今天,人民網邀請到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藥學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的三位專家,帶您更加深入的了解紅外線體溫計的各項特點。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測再測」。  不同的測量位置有哪些區別?
  • 小知識 | 「紅外測溫槍」為什麼測不準?
    自從各地復工以後,在出入公共場所都需要先測量體溫,現在常見的測溫槍一般都是手持式紅外測溫儀,於是有好奇的網友提出疑問,被這個「紅外線」每天照額頭這麼多次會不會對身體有害呢?有時候體溫槍測量出的體溫忽高忽低也不是特別準確,這又是為什麼呢?雖然現在很多公共場所已經將額頭測溫改成了手腕測溫,但是今天我們還是想和大家一起來研究一下,「測溫槍」的原理到底是怎麼回事兒。
  • 測溫槍測出來的體溫低於36℃」,這個體溫正常嗎?
    測完體溫後,要求大家填寫表格。這時,我隨口問了一句保安:「我的體溫是多少?」保安回答說:「32℃。」我一下子暈了,這個體溫正常嗎?保安說:「正常」。我問他:「你知道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嗎?」保安直接回答:「不知道」。於是,我與他理論起來……工作人員過來幫腔說:「今天外面下雨,天氣冷,32℃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