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時額溫槍測溫數據很低?拿來測手腕可以嗎?答案在這裡

2021-01-09 紅星新聞

疫情之下,紅外測溫儀被派上了大用場。進出小區、商場、寫字樓,各大車站、菜市場,都有專人舉起一把槍型的測溫儀,對著額頭隔空操作,這種儀器也因此被稱作「額溫槍」。不過有網友反映,額溫槍測出的體溫並不準確,不僅測出了不符合常理的極端低溫,而且幾分鐘內多次測試的數據都會有出入。明明叫額溫槍,為何有的人卻對著手腕、脖子等部位測試,數據真的準確嗎?

↑額溫槍測試手腕溫度準確嗎?

說法一:額頭溫度受環境影響大

額溫槍又稱紅外線測溫儀,由於與人體非接觸、測量時間短等特點,在公共場所篩查發熱人群時被廣泛使用。近日,記者在走訪地鐵站和超市等公共場所時發現,檢測人員在使用額溫槍時,針對市民監測的部位並不統一,額頭、手腕、脖子甚至耳背都有涉及。

而紅星新聞記者在某住宅小區門口用額溫槍測試發現,同樣是測試額頭,一分鐘之內,兩次測試的數據不一樣,隨後,紅星新聞記者又選擇用測額頭和測手腕做對比,結果額頭測出34.1℃,手腕測出34.9℃。

對此,紅星新聞記者聯繫上生產紅外測溫儀的廣東某電子科技公司負責人。據對方介紹,這種紅外測溫儀,對人體測試部位並沒有絕對的要求,只是額頭皮比較薄,額頭測試出的溫度會更加接近於人體的體溫,並且額頭是一個比較公共性的部位,不會涉及到他人的隱私。

↑額頭的部位裸露在外,其體溫會受環境溫度影響

不過,由於額頭的部位裸露在外,沒有任何遮擋和保護,溫度會受環境溫度影響,比如在冬季氣溫只有5℃,那麼人站在室外,額頭溫度大概只有30℃左右。而手腕和頸部有衣物遮擋,受環境溫度影響較小,因此出現了用額溫槍測試手腕和脖子的情況,「這樣的操作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在室外,測手腕的數據可能比測額頭更加準確。」

對方建議,通常環境溫度在25℃左右時,測試額頭的數據才是最準確的。因此在氣溫較低時,可選擇測試手腕等部位,如果額頭有汗液,也應將汗擦乾再進行測試。

2月16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如果要用額溫槍測量從室外進入室內的人的體溫,或者在室外進行體溫測量時,最好測量被衣服覆蓋的部位,比如手腕或者脖子,讀數會更準確。

說法二:紅外線測體溫沒有輻射

當下,每天出門挨幾「槍」已經成為常態。一聽到紅外線,不少網友火速將其與輻射聯繫到一起。

同樣是一家額溫槍生產商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人體對外發出紅外線能量,額溫槍通過採集紅外輻射能量測試體溫。由於接受紅外線是被動式的,不是發射式的,因此額溫槍對人體不存在輻射。

↑額溫槍對人體不存在輻射

對方同時提醒,由於受環境溫度、人本身的運動等影響,額溫槍的數據也只能作為一種參照,如遇感覺發燒,最好用更精準的水銀體溫計或電子體溫計,測出更準確的結果。

紅星新聞記者 逯望一 攝影報導

編輯 於曼歌

相關焦點

  • 明明是額溫槍,為啥測手腕?體溫忽高忽低正常嗎?
    ●關於測體溫這些事防疫期間,進出小區、單位、地鐵等場所,測體溫成了必選項~為啥體溫忽高忽低?究竟體溫多少為正常?發熱意味著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同體溫計有何區別?拿額溫槍測手腕溫度合理嗎?方便快捷但測量受方向、手法和耳內盯眝影響,存在測量誤差,多次測量後,取平均值可以提高準確性,推薦使用。04明明是額溫槍,為啥對著手腕測溫?防疫期間,額溫槍因避免交叉感染、測溫速度快等優點,被廣泛使用。
  • 進商超,額溫槍測手腕是什麼操作?有用嗎……答疑來了!
    近期新冠疫情散發,大家可能發現最近進入一些商超也要戴口罩、測體溫、掃健康碼……但也有人疑惑,測體溫時用額溫槍測手腕這是什麼操作?這有用嗎? 常用的紅外體溫測溫儀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紅外耳溫計、紅外額溫計和紅外篩檢儀。除了公共場所用的紅外篩檢儀外,紅外耳溫計和紅外額溫計是目前使用最多的體溫計。 耳溫槍是伸進耳洞裡測量鼓膜溫度的溫度計,測出來的溫度也比較精確。但在實際操作中,耳溫槍難避免會碰及狹窄的耳洞。
  • 明明是額溫槍,為啥測手腕?體溫忽高忽低正常嗎?附1個最新涉疫點
    拿額溫槍測手腕溫度合理嗎?1分鐘了解5個關鍵問題劃重點01測出的體溫為什麼忽高忽低?方便快捷但測量受方向、手法和耳內盯眝影響,存在測量誤差,多次測量後,取平均值可以提高準確性,推薦使用。劃重點05明明是額溫槍,為啥對著手腕測溫?防疫期間,額溫槍因避免交叉感染、測溫速度快等優點,被廣泛使用。
  • 額溫槍測手腕更準?會傷眼睛?權威解答來了
    從一「罩」難求變成了一「槍」難求。額溫槍這種平時不太熟悉的體溫計,如今成了我們進入小區、工作場所的第一道關卡。額溫槍是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的,它的準確性卻遭到很多網友質疑。在微博上隨便翻翻,就可以看到各路網友對額溫槍的吐槽,有人曾被測出42℃的情況。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額溫槍不準呢?一、額溫槍容易受到氣溫、風速等外界因素幹擾。
  • 額溫槍測體溫準嗎如何使用 記者直擊「溫度計實驗室」
    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日前,溫州網絡問政平臺的後臺,有不少市民留言,表示在日常測溫中,額溫槍有時會測出「離譜」的數值,需要多次反覆測量。那麼,額溫槍測得究竟準不準?
  •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3月4日,因為額溫槍監測體溫為37.7℃,長沙市民劉先生差點被留置觀察,複測後才證明自己沒事。事後,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消息。疫情當前,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都要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自己的體溫並不是傳說中的37℃,更有人陷入為何明明身體健康、體溫卻忽高忽低的疑惑中。
  • 額溫槍你衝著我手腕來?沒錯!測體溫常見誤區了解下!
    表面溫度自然最受環境溫度的影響,所以可以知道,額溫槍最大缺點是易受環境溫度影響,誤差較大。比如外界溫度、灰塵、溼度、測試部位、被測人員運動、汗液、新陳代謝、皮膚清潔度等,都會給額溫槍測量準確度帶來幹擾。 Q: 額溫槍很「嬌氣」,應該怎麼使用?
  • 額溫槍有輻射嗎?測額頭還是測手腕?眾多疑問,今兒一起解答
    雖然現在不少場所取消了測溫+亮碼但大家依舊不能掉以輕心除規定以外的公共場所額溫槍測溫「打卡」必不可少不可少但不少人也會發出疑問為什麼額溫槍有時會測出我們在測的時候應該跟額頭保持多遠的距離?購買時該如何挑選?近日,市計量技術研究院檢定校準部副主任、熱工實驗室負責人高級工程師林雁給出權威建議。●市民點題 ●額溫槍測體溫準嗎?工作原理是什麼?
  •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專家:受多種因素影響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 不少人遭遇體溫過低情況,人類在「變涼」?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自己的體溫並不是傳說中的37℃,更有人陷入為何明明身體健康、體溫卻忽高忽低的疑惑中。 額溫槍量體溫準嗎?天冷時和天熱時,在戶外測出的體溫,會不會有變化?三湘都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潔規 【經歷】 體溫忽高忽低,「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 頻繁使用額溫槍對身體有無危害?
    專家:正確使用不會影響身體,不會傳染病毒,建議每天定時消毒    「你好,測體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額溫槍成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必備的「武器」。出入小區、超市、單位,總有人拿著額溫槍幫你測體溫,但頻繁被額溫槍測體溫時,不少市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會不會對身體有害?會不會間接造成病毒傳播?
  • 額溫槍測量體溫準嗎?購買時該如何挑選?《第一實驗室》給你答案
    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日前,溫州網絡問政平臺的後臺,有不少市民留言,表示在日常測溫中,額溫槍有時會測出「離譜」的數值,需要多次反覆測量。那麼,額溫槍測得究竟準不準?我們在測的時候應該跟額頭保持多遠的距離?購買時該如何挑選?
  • 紅外額溫計「躺槍」,測體溫有啥可怕的?
    非接觸式溫度計包括紅外額溫計、紅外篩檢儀、紅外耳溫計等。沒錯,紅外額溫計就是現在進小區時檢查人員手裡拿的測溫槍了。紅外篩檢儀就是大家在車站、機場等大型公共場所看到的紅外攝像頭並配合大屏幕的較為大型的測溫儀。還有一種用的比較少的紅外耳溫計。上述三種非接觸式溫度計的測量原理是怎樣的呢?
  • 額溫槍測溫準嗎?有沒有輻射?疾控專家這樣解答
    當保安大叔拿著額溫槍對著你額頭點一下的時候,槍裡的傳感器就可以根據你額頭散發的紅外能量,將紅外輻射信號轉變成電信號,再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並按照一定的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後,最終可轉變為被測目標的溫度值。2.額溫槍是怎麼計算出體溫值呢?通常人體溫度在(36℃~37℃)放射的紅外波長為9~13微米。
  • 測溫槍尚無統一標準 該怎麼測?專家:室外測手腕 室內測額頭
    然而,測溫數值有誤差、測溫部位不一致,也經常讓被測人全程蒙圈。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尚無針對額溫槍的國家標準,業內呼籲應對該行業加大監管力度,規範市場準入,促使額溫槍行業回歸正常。差異大體溫測出33攝氏度明明是同一個人,單位門口測出來的體溫是36攝氏度,到了小區門口竟降到了33攝氏度。
  •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
    紅外測溫槍體溫34.2?教你怎麼測更準確今天,你被「槍」擊了嗎?疫情當前,測體溫成為了日常常態,進小區要測,進公司要測,進商場要測,只要是不同場合,必須要經歷的一定是露出手腕或額頭,隨著企業的陸續復工,額溫槍也緊隨腳步,成為口罩,酒精,消毒水同級別的緊俏防疫物資。
  • 額溫槍測量的準不準呢?為什麼必須用額溫槍測量呢?
    大家還記得由熱感攝像機拍下來的彩虹屁嗎?那個和額溫槍是一個道理。其實,幾乎任何物體都會向外散發紅外線。額溫槍就是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的。在微博上隨便翻翻,就可以看到各路網友對額溫槍的吐槽。
  • 額溫槍測體溫究竟準不準?這個很多人都好奇的問題 專家來揭開謎底了
    工業測溫儀、額溫槍、耳溫計、玻璃體溫計……這些測溫計有什麼不同?這幾款測得究竟準麼?出於小小的好奇,記者現場用兩款測溫計測了測體溫,首先是工業測溫儀,它的測溫範圍-30℃——400℃。你可能會想,400℃的高溫都可以,測人體溫度還不是九牛一毛?
  • 額溫槍測體溫不準確?如何正確檢測?看看專家怎麼說
    「第一次測37.5℃,吹幾秒鐘冷風再測,立刻就成了35.5℃了。」  「開車時車裡打了空調,一定要下車來涼快一下,否則每次測出在發熱!」  「測了好幾次體溫,都不到35℃,我這是體溫過低嗎?」……  最近一段時間,「體溫」成了很多人最關注的熱詞,每天進出小區、辦公樓、超市,都會被門口的工作人員對著額頭來一個「嗶」的溫柔一槍。
  • 每天要被紅外線額溫槍射好幾次,我需要擔心眼睛受傷嗎?
    會傷到眼睛嗎? B:聽一個有醫生家庭背景的朋友說,紅外線頻繁照射眼睛會造成玻璃晶體混濁和白內障,厲害的會導致不可逆的眼底黃斑變性!測脖子因為靠近甲狀腺也不好,比較穩妥的是測手腕。 C:測手腕?但測量人員很多都沒有接受過專業培訓,如果要求一定要額頭測溫,我們該怎麼保護自己呢?
  • e查到底|額溫槍測出33℃體溫 如何管好這支「槍」?
    疫情防控期間,能夠快速測量體溫的額溫槍成為復工復產和社區防控的「標配」。人們上下班、進出小區、乘坐地鐵,都要被它來上「溫柔一槍」。然而,不少人發現,額溫槍測出來的體溫忽高忽低,測量結果與實際體溫偏差較大。新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