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測體溫這些事
防疫期間,
進出小區、單位、地鐵等場所,
測體溫成了必選項~
為啥體溫忽高忽低?
究竟體溫多少為正常?
發熱意味著感染了新冠病毒?
不同體溫計有何區別?
拿額溫槍測手腕溫度合理嗎?
1分鐘了解5個關鍵問題
測出的體溫為什麼忽高忽低?
專家介紹,體溫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體溫會隨環境、時間、狀態、年齡、生理等因素而忽高忽低。
氣溫高則體溫高,氣溫低則體溫低
體溫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在高溫環境下(比如開暖氣的車內),體溫可能會稍有升高,在低溫環境下(比如冬天的室外),體溫則可能稍有降低。
早上體溫低,下午體溫高
早上起床,體溫處於低谷,下午接近傍晚,體溫處於高點,兩點之間的峰值差距大約在 0.5 ℃左右。
運動和進餐後,體溫高
在劇烈運動、勞動或進餐後後,體溫也可略升高,波動範圍不超過 1 ℃。
嬰幼兒體溫高,老年人體溫低
嬰幼兒因代謝率高,體溫通常高於大齡兒童和成人;老年人因代謝率較低,體溫常低於青壯年。
女性排卵期、妊娠期體溫高
女性在排卵期體溫大約會升高 0.6 ℃。妊娠期體內激素水平變化,也會使體溫升高。
01
體溫多少為正常,超37℃很危險?
通常定義的正常體溫範圍在 36℃~37 ℃左右,但由於測量方式及工具的不同,體溫正常範圍不盡相同。
●肛門溫度:36.6℃~37.8℃
●口腔溫度:36.3℃~37.2℃
●腋下溫度:36℃~37℃
●耳蝸溫度:35.8℃~38℃
●額頭溫度:35.8℃~37.8℃
如果果測量值高出正常範圍一點,也不必驚慌,儀器可能存在誤差,可以多測量幾次。一般來說,如果多次測量體溫依然過高即為發熱。
02
發熱就意味著新冠病毒感染?
發燒不等於就是新冠肺炎!在這個特殊時期,除了新冠肺炎肆行,普通感冒或者流感也是容易出現發熱症狀的。
專家建議,如果你在發熱的同時,還涉有以下 4 種情況之一,建議馬上戴好口罩去附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發病前 14 天內有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其他有病例報告社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發病前 14 天內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接觸史;
發病前 14 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來自有病例報告社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發病前 14 天內,參與過聚集性活動,且聚焦性活動中有 2 例及以上確診。
如沒有上述情況,可以按照普通感冒進行吃藥觀察並主動居家隔離,期間要多喝水,勤通風,以及保證充足睡眠。
若在家觀察了三天,症狀加重,則建議前往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更多發熱問題諮詢,可以撥打「上海市發熱諮詢平臺」24小時熱線電話33672885、33682885。
03
不同體溫計有何區別?推薦哪種?
不同工具的測量方式不同,結果也會有差異。
目前常見的測溫工具有——
最傳統的測量工具,因容易斷裂而發生水銀洩漏中毒,不推薦使用,特別是兒童。
安全、經濟、溫度波動小、性價比非常高,是替代水銀體溫計的首選,推薦使用。
測量快速、便捷、無身體接觸,適合公共場合廣泛使用。
方便快捷但測量受方向、手法和耳內盯眝影響,存在測量誤差,多次測量後,取平均值可以提高準確性,推薦使用。
04
明明是額溫槍,為啥對著手腕測溫?
防疫期間,額溫槍因避免交叉感染、測溫速度快等優點,被廣泛使用。但額溫槍的弊端也很明顯,容易受到氣溫、風速、汗水、油脂汙垢等因素影響而產生體溫測量誤差。
額溫槍測額溫不準怎麼辦?
試試手腕測溫!
在近期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如果要用額溫槍測量從室外進入室內的人的體溫,或者在室外進行體溫測量時,最好測量被衣服覆蓋的部位,比如手腕或者脖子,讀數會更準確一些。
所以,使用額溫槍測溫時,可以請被測人員露出被衣服覆蓋、沒有暴露在空氣裡的手腕部分皮膚(左右均可),在距離手腕6~8釐米處進行測量,這樣測量出的溫度更接近人體真實溫度。
05
信息來源:申工社
編輯:孫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