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額溫槍,為啥測手腕?體溫忽高忽低正常嗎?

2020-12-06 騰訊網

●關於測體溫這些事

防疫期間,

進出小區、單位、地鐵等場所,

測體溫成了必選項~

為啥體溫忽高忽低?

究竟體溫多少為正常?

發熱意味著感染了新冠病毒?

不同體溫計有何區別?

拿額溫槍測手腕溫度合理嗎?

1分鐘了解5個關鍵問題

測出的體溫為什麼忽高忽低?

專家介紹,體溫波動是一種正常現象,體溫會隨環境、時間、狀態、年齡、生理等因素而忽高忽低。

氣溫高則體溫高,氣溫低則體溫低

體溫會隨著氣溫的變化而變化,在高溫環境下(比如開暖氣的車內),體溫可能會稍有升高,在低溫環境下(比如冬天的室外),體溫則可能稍有降低。

早上體溫低,下午體溫高

早上起床,體溫處於低谷,下午接近傍晚,體溫處於高點,兩點之間的峰值差距大約在 0.5 ℃左右。

運動和進餐後,體溫高

在劇烈運動、勞動或進餐後後,體溫也可略升高,波動範圍不超過 1 ℃。

嬰幼兒體溫高,老年人體溫低

嬰幼兒因代謝率高,體溫通常高於大齡兒童和成人;老年人因代謝率較低,體溫常低於青壯年。

女性排卵期、妊娠期體溫高

女性在排卵期體溫大約會升高 0.6 ℃。妊娠期體內激素水平變化,也會使體溫升高。

01

體溫多少為正常,超37℃很危險?

通常定義的正常體溫範圍在 36℃~37 ℃左右,但由於測量方式及工具的不同,體溫正常範圍不盡相同。

●肛門溫度:36.6℃~37.8℃

●口腔溫度:36.3℃~37.2℃

●腋下溫度:36℃~37℃

●耳蝸溫度:35.8℃~38℃

●額頭溫度:35.8℃~37.8℃

如果果測量值高出正常範圍一點,也不必驚慌,儀器可能存在誤差,可以多測量幾次。一般來說,如果多次測量體溫依然過高即為發熱。

02

發熱就意味著新冠病毒感染?

發燒不等於就是新冠肺炎!在這個特殊時期,除了新冠肺炎肆行,普通感冒或者流感也是容易出現發熱症狀的。

專家建議,如果你在發熱的同時,還涉有以下 4 種情況之一,建議馬上戴好口罩去附近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發病前 14 天內有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其他有病例報告社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發病前 14 天內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接觸史;

發病前 14 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及周邊地區,或來自有病例報告社區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發病前 14 天內,參與過聚集性活動,且聚焦性活動中有 2 例及以上確診。

如沒有上述情況,可以按照普通感冒進行吃藥觀察並主動居家隔離,期間要多喝水,勤通風,以及保證充足睡眠。

若在家觀察了三天,症狀加重,則建議前往醫院發熱門診就診。更多發熱問題諮詢,可以撥打「上海市發熱諮詢平臺」24小時熱線電話33672885、33682885。

03

不同體溫計有何區別?推薦哪種?

不同工具的測量方式不同,結果也會有差異。

目前常見的測溫工具有——

最傳統的測量工具,因容易斷裂而發生水銀洩漏中毒,不推薦使用,特別是兒童。

安全、經濟、溫度波動小、性價比非常高,是替代水銀體溫計的首選,推薦使用

測量快速、便捷、無身體接觸,適合公共場合廣泛使用

方便快捷但測量受方向、手法和耳內盯眝影響,存在測量誤差,多次測量後,取平均值可以提高準確性,推薦使用

04

明明是額溫槍,為啥對著手腕測溫?

防疫期間,額溫槍因避免交叉感染、測溫速度快等優點,被廣泛使用。但額溫槍的弊端也很明顯,容易受到氣溫、風速、汗水、油脂汙垢等因素影響而產生體溫測量誤差。

額溫槍測額溫不準怎麼辦?

試試手腕測溫!

在近期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表示,如果要用額溫槍測量從室外進入室內的人的體溫,或者在室外進行體溫測量時,最好測量被衣服覆蓋的部位,比如手腕或者脖子,讀數會更準確一些

所以,使用額溫槍測溫時,可以請被測人員露出被衣服覆蓋、沒有暴露在空氣裡的手腕部分皮膚(左右均可),在距離手腕6~8釐米處進行測量,這樣測量出的溫度更接近人體真實溫度。

05

信息來源:申工社

編輯:孫詩佳

相關焦點

  • 明明是額溫槍,為啥測手腕?體溫忽高忽低正常嗎?附1個最新涉疫點
    ●關於測體溫這些事防疫期間,進出小區、單位、地鐵等場所,測體溫成了必選項~為啥體溫忽高忽低?究竟體溫多少為正常?發熱意味著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同體溫計有何區別?拿額溫槍測手腕溫度合理嗎?劃重點05明明是額溫槍,為啥對著手腕測溫?防疫期間,額溫槍因避免交叉感染、測溫速度快等優點,被廣泛使用。但額溫槍的弊端也很明顯,容易受到氣溫、風速、汗水、油脂汙垢等因素影響而產生體溫測量誤差。
  •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
    「體溫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3月4日,因為額溫槍監測體溫為37.7℃,長沙市民劉先生差點被留置觀察,複測後才證明自己沒事。事後,他在微信朋友圈裡發了這樣一條消息。疫情當前,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都要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自己的體溫並不是傳說中的37℃,更有人陷入為何明明身體健康、體溫卻忽高忽低的疑惑中。
  •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專家:受多種因素影響
    體溫監測忽高忽低,額溫槍靠譜嗎 不少人遭遇體溫過低情況,人類在「變涼」?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自己的體溫並不是傳說中的37℃,更有人陷入為何明明身體健康、體溫卻忽高忽低的疑惑中。 額溫槍量體溫準嗎?天冷時和天熱時,在戶外測出的體溫,會不會有變化?三湘都市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潔規 【經歷】 體溫忽高忽低,「槍壞了,還是我『壞』了?」
  • 總是測不準,體溫忽高忽低?一圖get額溫槍正確使用方法
    每天上下班、進出小區,工作人員都會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也變成了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有網友說,有的工作人員測額頭,有的測手腕,也有網友反映說額溫槍總是測不準,忽高忽低。那麼額溫槍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該如何正確使用額溫槍呢?小編來給你解答。為什麼要用額溫槍?
  • 使用紅外額溫計測溫忽高忽低怎麼辦?專家給出解決辦法
    3月7日,在北京市召開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針對紅外額溫計測溫忽高忽低、溫度不準怎麼辦?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院長姚和軍給出解釋。對於測出體溫有時會忽高忽低,姚和軍表示這有可能是因為被測者所在的環境影響了讀數。
  • 為何有時額溫槍測溫數據很低?拿來測手腕可以嗎?答案在這裡
    進出小區、商場、寫字樓,各大車站、菜市場,都有專人舉起一把槍型的測溫儀,對著額頭隔空操作,這種儀器也因此被稱作「額溫槍」。不過有網友反映,額溫槍測出的體溫並不準確,不僅測出了不符合常理的極端低溫,而且幾分鐘內多次測試的數據都會有出入。明明叫額溫槍,為何有的人卻對著手腕、脖子等部位測試,數據真的準確嗎?↑額溫槍測試手腕溫度準確嗎?
  • 紅外額溫計「躺槍」,測體溫有啥可怕的?
    這種溫度計的準確度比較高,誤差一般為0.1℃-0.2℃。非接觸式溫度計包括紅外額溫計、紅外篩檢儀、紅外耳溫計等。沒錯,紅外額溫計就是現在進小區時檢查人員手裡拿的測溫槍了。紅外篩檢儀就是大家在車站、機場等大型公共場所看到的紅外攝像頭並配合大屏幕的較為大型的測溫儀。還有一種用的比較少的紅外耳溫計。
  • 進商超,額溫槍測手腕是什麼操作?有用嗎……答疑來了!
    近期新冠疫情散發,大家可能發現最近進入一些商超也要戴口罩、測體溫、掃健康碼……但也有人疑惑,測體溫時用額溫槍測手腕這是什麼操作?這有用嗎?……小編這就帶大家再來了解下量體溫的一些學問吧~ 正常體溫是多少 人類的體溫會恆定在37℃左右,但37℃只是體溫的一個大概數字,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使用不同的測量工具,測量不同的部位,體溫也有差異。人體體溫在清晨比較低,近傍晚則會稍高。所以一天內體溫測量結果有輕微差距,這是正常的。
  • 額溫槍量出34℃,是我不行了,還是體溫計壞了
    為什麼有時測出體溫忽高忽低? 什麼類型的體溫計測量結果最準確? 體溫的正常範圍是多少?自己量體溫注意些什麼會更精準? 顏姐查了一些資料也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些問題。
  • 額溫槍測手腕更準?會傷眼睛?權威解答來了
    從一「罩」難求變成了一「槍」難求。額溫槍這種平時不太熟悉的體溫計,如今成了我們進入小區、工作場所的第一道關卡。額溫槍是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的,它的準確性卻遭到很多網友質疑。在微博上隨便翻翻,就可以看到各路網友對額溫槍的吐槽,有人曾被測出42℃的情況。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額溫槍不準呢?一、額溫槍容易受到氣溫、風速等外界因素幹擾。
  • e查到底|額溫槍測出33℃體溫 如何管好這支「槍」?
    疫情防控期間,能夠快速測量體溫的額溫槍成為復工復產和社區防控的「標配」。人們上下班、進出小區、乘坐地鐵,都要被它來上「溫柔一槍」。然而,不少人發現,額溫槍測出來的體溫忽高忽低,測量結果與實際體溫偏差較大。新華社圖片。
  • 額溫槍測體溫準嗎如何使用 記者直擊「溫度計實驗室」
    劉偉攝溫州網訊 這段時間,「體溫」成了很多人最關注的熱詞。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
  • 額溫槍測量的準不準呢?為什麼必須用額溫槍測量呢?
    大家還記得由熱感攝像機拍下來的彩虹屁嗎?那個和額溫槍是一個道理。其實,幾乎任何物體都會向外散發紅外線。額溫槍就是根據人體發射的紅外線輻射能來測定體溫的。在微博上隨便翻翻,就可以看到各路網友對額溫槍的吐槽。
  • 額溫槍你衝著我手腕來?沒錯!測體溫常見誤區了解下!
    Q: 額溫槍測出的結果為什麼不準了呢? A: 額溫槍測量出的體溫經常不穩定,讓人對自己的真實體溫狀況吃不準。事實上,額溫槍測量的是人體表面溫度。
  •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_額溫計顯示LO怎麼辦
    打開APP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_額溫計顯示LO怎麼辦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2-27 09:11:36   額溫計正常體溫範圍
  • 頻繁使用額溫槍對身體有無危害?
    專家:正確使用不會影響身體,不會傳染病毒,建議每天定時消毒    「你好,測體溫。」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額溫槍成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必備的「武器」。出入小區、超市、單位,總有人拿著額溫槍幫你測體溫,但頻繁被額溫槍測體溫時,不少市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會不會對身體有害?會不會間接造成病毒傳播?
  • 額溫槍測溫準嗎?有沒有輻射?疾控專家這樣解答
    當保安大叔拿著額溫槍對著你額頭點一下的時候,槍裡的傳感器就可以根據你額頭散發的紅外能量,將紅外輻射信號轉變成電信號,再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並按照一定的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後,最終可轉變為被測目標的溫度值。2.額溫槍是怎麼計算出體溫值呢?通常人體溫度在(36℃~37℃)放射的紅外波長為9~13微米。
  • 額溫計測不準?有無輻射? 專家解析使用方法及疑點
    這種溫度計的準確度要低一點,一般為0.3℃-0.4℃。  紅外額溫計該如何使用?  姚和軍表示,第一,要注意工作環境。紅外額溫計一般要求的使用溫度是16℃-35℃,一般在20℃左右最好。當前是冬季,室外比較寒冷,而且各疫情防控監測點又一般設在室外,如果紅外額溫計長時間在戶外低溫環境下工作,所得數值容易產生偏差。
  • 額溫槍測量體溫準嗎?購買時該如何挑選?《第一實驗室》給你答案
    這段時間,「體溫」成了很多人最關注的熱詞。疫情期間,我們出入小區、超市、車站、公園、市場、單位等公共場所時,總會有工作人員使用額溫槍對我們進行體溫測量,額溫槍成了我們每天必經的戰「疫」防線。日前,溫州網絡問政平臺的後臺,有不少市民留言,表示在日常測溫中,額溫槍有時會測出「離譜」的數值,需要多次反覆測量。那麼,額溫槍測得究竟準不準?
  • 測溫槍尚無統一標準 該怎麼測?專家:室外測手腕 室內測額頭
    然而,測溫數值有誤差、測溫部位不一致,也經常讓被測人全程蒙圈。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尚無針對額溫槍的國家標準,業內呼籲應對該行業加大監管力度,規範市場準入,促使額溫槍行業回歸正常。差異大體溫測出33攝氏度明明是同一個人,單位門口測出來的體溫是36攝氏度,到了小區門口竟降到了33攝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