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浪漫土耳其到國中哈士奇,奧斯曼帝國到底經歷了什麼?

2021-01-15 騰訊網

近來,土耳其的境況山河日下。先是因為敘利亞部署飛彈,意圖攪局敘利亞局勢,並尋機東擴佔據中亞。大有對著五常「開炮」的架勢。然而隨之而來的,就是美國聯合29個國家,對土耳其發難,作為一個北約國家,被北約成員國孤立。是真的「悽悽慘慘戚戚」了。

其實,他們的祖先,也曾耀武揚威的佔據著歐亞十字路口,切斷東西交流。那時,在歐洲,他們是誰也打不過。如今,他們還是「誰也打不過」。但並不妨礙他們重拾起民族自信,高喊著「再現奧斯曼領土輝煌」。

在他們的記憶中,祖先的祖先,也是相當厲害的。事與願違的是,如今卻收穫了「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的「美名」,屢屢放上檯面調侃。也確實,人家的祖上確實牛過了幾百年,但對於這個世界的歷史來說,從「奧斯曼」到「土耳其」也只是短短是一瞬。

一、歐亞路口的「攔路虎」還有個大大的背景

在伊斯蘭國家中,土耳其可以說是那個世界最強大,最成功的一個國家了。說到底,這還要歸功於「地主家的傻兒子」有個好家底。那就是他們有個曾經縱橫歐亞大陸幾百年的祖先——奧斯曼帝國,也因此,造就了他們如今的「大國情結」。

說到奧斯曼帝國,就不得不說說,土耳其人歷史課本中的祖先的祖先。因為有奧斯曼帝國這一層關係,土耳其人自我感覺就與祖先的祖先近了起來(儘管血緣上並不相近,實際上更接近喬治亞人)。

說起他們祖先的祖先,那就是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突厥。在他們九年級的歷史教科書中,就有關於祖先,匈奴到突厥的描述。

由於篇幅太長,筆者在這裡概況一個最主要的,就是土耳其人認為,他們的祖先,曾經逼迫中國的漢人王朝建起長城,而這個長城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多次被他們的祖先攻入。

並且他們還說,之所以要從中國古籍中了解他們祖先的歷史,也是因為漢人自古有記錄典籍的習慣,而遊牧民族沒有這個傳統。如果了解他們民族史的,大概都會笑著往臉上貼金。故妄言之,咱們也就故妄聽之了。

時間回到公元5世紀,中國北邊的草原之上,生活著一群「好勇鬥狠」的民族。然而天天守著羊兒,驅逐水草的日常,顯然過膩了。保不齊哪天來了個「寒潮」,就讓所有族人縮在風中懵逼,這顯然不符合發展戰略。

當時正值南北朝亂世,於是他們趁機吞併各部發跡成為了草原霸主。史書上對於突厥人的起源,記載多樣,其中就有「匈奴後裔說」「平涼雜胡說」「索國後裔說」,在現在看來,土耳其人顯然是要將自己的歷史,再加長點,也就是認可「匈奴後裔說」了。

然而稱霸的日子還沒過夠,就被「天可汗」隋文帝用計,並出兵促使統一的突厥汗國分裂成為東西兩部。公元628年到630年,厲兵秣馬的唐朝,在唐太宗執政時期,滅亡了東突厥。此後,殘存的西突厥在唐高宗時期,先後由程咬金,蘇訂房率軍討伐。

隋文帝

前後兩次打擊,從此一蹶不振,西逃的沙缽羅可汗被唐將蕭嗣業擒住,西突厥也由此滅亡。故事到這裡,按以往慣例,就該掐住了。然而對於土耳其來說,故事還遠遠沒有結束。

中國有句老話叫「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儘管突厥「大部」涼的差不多了,還有一支西突厥人,在後來離開故土,流亡到如今的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一代,並逐漸向西南遷移。最後建立了塞爾柱帝國,他的疆域遍布了如今的中亞西亞。

直到後來被蒙古帝國滅亡,這裡分裂成為了12個國家,後來突厥人首領奧斯曼一世就趁著其中一個蘇丹國鬧分裂,開始獨立出去。

公元1299年,這一支與塞爾柱突厥人在其民族認同上同屬於突厥的遊牧民族,經歷了幾百年的遷徙,在「認大哥、認塞爾柱、認花剌子模」之後,開始了自己翻身「做大哥」的光輝歲月。這就是奧斯曼帝國了。

都說「東邊不亮西邊亮」,被漢家天下趕出去的這支民族,沒想到在他鄉,又迎來了嶄新的一頁,只不過,最終落差還是大了點。

二、虎落平陽被犬欺的國家版本

剛剛建立的奧斯曼帝國,正巧趕上了東羅馬帝國開始走下坡路。都說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送上門來的死駱駝,作為野蠻的遊牧民族,餓瘋了也是要啃的。於是他們的矛頭開始直指日漸衰微的東羅馬帝國,並隨後佔據巴爾幹半島全境。

巴爾幹半島

終於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奧斯曼帝國攻陷,將其更名為伊斯坦堡。從此,東羅馬帝國千年歷史終結,另一個遷徙幾百年的民族,在「異國他鄉」興起,那就是奧斯曼土耳其人。

後來,經過100多年的徵戰,在蘇萊曼一世,也就是公元16世紀中葉達到鼎盛。其疆域東起波斯灣,西至匈牙利,北抵高加索,南達地中海沿岸的北非,成為一個橫跨歐亞非的軍事帝國。

蘇萊曼一世

因為奧斯曼的存在,通往東方的要道被攔腰截斷。於是西歐國家的君臣們一拍即合:既然陸路沒了,那就走水路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人人都在尋求通往東方的道路。而奧斯曼帝國,只能老實在地中海練「海軍」了。

地中海

隨後,大航海時代開啟了殖民時代、工業時代。一個又一個鋼鐵之城在奧斯曼的「臥榻之側」拔地而起。如果說,十六世紀奧斯曼的強大,給了歐亞各國留下深深的忌憚。那麼十七世紀開始,奧斯曼的衰弱,則要引得眾人漸漸「放肆」了起來。

隨著帝國政權的鞏固,當時的政府官員越來越腐敗。而國家經濟上,更是停滯不前,缺乏當時西歐國家變革社會、提高生產力的活力。從十七世紀直到克裡米亞戰爭前夕,奧斯曼在經濟技術領域,無論是手工業還是農業,都沒有得到根本的變化。

而曾經一度勝利的奧斯曼,也助長了國人驕傲自滿、固步自封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的態度,造成的後果,也就是在工業時代的落後。奧斯曼土耳其人與西方世界之間,尤其是工業、科技領域,愈發樹立起一道無形的屏障。

後知後覺的奧斯曼帝國,在享受了巔峰的「紅利」之後,開始以極快的速度走向衰弱,並在衰弱中,度過了兩個世紀。十九世紀初,希臘的獨立,克裡米亞戰爭,促使了奧斯曼這個曾經一度輝煌的帝國以極快的速度,走向了衰弱。並在一戰以前,領土就已大量喪失。

而奧斯曼並非從不求變,在國內一直有著改革的聲音。然而這一點點求變,並不能改變積重難返的局勢。20世紀初的世界局勢,顯然已經不是這個老牌封建帝國能夠把持的了。

當時國際上列強虎視眈眈,東邊一個清朝,西邊一個奧斯曼,面對著兩個老大疆域的弱國,任誰都不忍不住要給他們來上一刀。你一刀我一刀,下面就是宣布入土環節了。虎落平陽被犬欺,大概就是如此了。

三、要虎,還是要狗?雙項選擇取其中間值——終成哈士奇

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奧斯曼土耳其站在了德、奧的一邊,最終因為戰敗而瀕臨滅亡。戰後被迫與協約國籤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帝國的領土幾乎喪失殆盡。幸運的是,土耳其人在凱末爾的領導下,開始了革命。並於1923年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

至此,延續了600多年的奧斯曼帝國,壽終正寢了。然而帝國壽終正寢,但光輝的歲月,卻成為土耳其人民放不下的心結。

能不能像祖先那樣「虎」?顯然在戰後的世界格局下,是不能夠實現的。如果不能虎,那就得「狗」。可祖上曾闊過的土耳其人,是「頭可破血可流」也不願如此苟且。於是,他們取了個「中間值」。

對強大的人「狗」,依仗強大的勢力,對自認為是軟柿子的人「虎」。然而這恰恰就讓他們成為了「國中哈士奇」。在外交形勢上,一直以來都認為土耳其是美國的小弟,就連土耳其人也有這錯覺。畢竟有大哥一口飯,就有自己一口湯底。

這不,二戰后土耳其就納了投名狀。在韓戰中,土耳其派出了5000餘步兵參加「聯合國軍」遠徵東方,名為「土耳其旅」。說起這土耳其陸軍的輝煌歷史,那必須要有土耳其旅的一席之地。這是一支「聯合國軍」中比較頑強的軍隊,在朝鮮戰場三戰皆有「斬獲」。

只是一次認錯人打了盟友南朝鮮殘兵,一次繳納獲的是青天白日旗,最後一次送上三千「人頭」。想來此時土耳其方面還可以自我安慰,至少沒有打錯人,只怪時運不濟實力不足。

青天白日旗

當然,土耳其方面的騷操作絕非僅此而已,什麼砸錯大使館之類的烏龍事件,都能在哈士奇屬性的土耳其身上發生。只是想想,如今的土耳其人自認突厥後裔,可突厥要是知道自己會有這樣的「倒黴子孫」,恐怕更願意老實併入唐朝,過安穩日子了。

其實,嚴格上土耳其人說還是突厥語族語言的希臘人。非說與突厥有關係,那也只是土耳其中的一小部分人了。包括領導土耳其獨立的民族英雄「凱末爾」,也就是個希臘人。

在泛突厥主義的當下,將與突厥的關係,拔高到祖先的位置上,顯然更有利於凝聚如今土耳其的民族自豪感。畢竟,一個國家若是能有個「闊過」的祖先,那是真的很容易培養民族自信的。

如今的土耳其,在埃爾多安的領導下,積極實現「奧斯曼帝國夢」,他們試圖複製他們想像中的故土——「從亞得裡亞海到長城」,乍一看,這個領土面積比俄羅斯還大。在今天的格局之下,這樣的幻想在不考慮大國阻力的情況下,單就多民族糾紛,都是無法實現的。

但是對於政客來說,這樣的夢想,用來保持自己支持率,也是順手牽羊的事和上下一心的策略。然而在大國場合下,被調侃成為「國中哈士奇」,也是因為他太跳卻又常常辦砸事情的緣故了。

眼高於頂,又不掩鋒芒,迎接他們的恐怕就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了。這在一個沒有五千年文明洗禮的國家來說,讓他們掩飾鋒芒,顯然還是太一廂情願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國內有「狗有哈士奇,國有土耳其」的說法?
    大家都知道,哈士奇號稱寵物界的戰鬥機,論拆家的本領可謂無人能及。但是在國內有這麼一個說法,那就是「狗有哈士奇,國有土耳其」,土耳其何德何能和哈士奇相提並論呢?它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奇葩國家呢?
  • 國中土耳其,與五常各國之間的恩怨情仇
    但是在現代社會的今天,依然存在著一個搞笑的國家,它就是: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 土耳其士兵 和俄羅斯的小恩怨 之所以將土耳其和哈士奇相比較,是因為土耳其軍民的愚蠢和搞笑沒有邊際,我們先說一段土耳其和俄羅斯出現了一次比較搞笑的事件
  • 土耳其博覽 | 土耳其與摩蘇爾省及庫德人的關係: 從奧斯曼帝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 ( 1914 ~ 1918 年) 前, 如今的土耳其共和國領土一直是橫跨三大洲的奧斯曼帝國的中心區域。由於法國、英國和俄國的殖民掠奪, 以及帝國內基督教臣民的民族主義浪潮, 奧斯曼帝國在 19 世紀失去了大部分歐洲、非洲領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 許多阿拉伯民眾聯合起來反對帝國, 並與英國或法國結盟。
  • 全世界開戰的土耳其能否再現昔日奧斯曼帝國的輝煌?
    ,展開「春季盾牌行動」;2020年7月將自己的海軍和勘探船部署到地中海以東的地區,並展開「地中海之盾」軍事演習,同時向法國和希臘放出「狠話」,以此宣示對該地區的主權;2020年至今,在利比亞北部展開軍事行動,名義上為對抗「恐怖主義武裝團體」;現如今,土耳其的大量軍隊進入到亞塞拜然,幫助其作戰!
  • 這個國家堪稱狗中哈士奇,曾經自家空軍把自家海軍擊沉了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沒有聽說一句話叫做「狗中哈士奇,國中土耳其」,今天白澤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土耳其這個國家~在前幾年發生過一次土俄衝突,當時土耳其人民雄赳赳氣昂昂上路遊行,直奔俄羅斯大使館,旁邊的芬蘭大使館工作人員正泡著咖啡看熱鬧,突然遊行隊伍雞蛋,石頭衝著芬蘭使館一頓招呼,砸完就撤,完好無缺的俄國使館工作人員和滿目瘡痍的芬蘭使館人員面面相覷,事後芬蘭政府表示理解
  • 反擊土耳其,亞美尼亞興奮:敘利亞譴責奧斯曼帝國實施種族大屠殺
    根據亞美尼亞方面報導稱,亞美尼亞與敘利亞政府軍正式結成同盟關係,兩國開始了歷史上最為關鍵的時期:共同面對著土耳其,或者土耳其陣營中的國家,瘋狂挑釁!亞美尼亞表示稱,這不是亞塞拜然第一次對亞美尼亞進行武力挑釁,在土耳其支持下,亞塞拜然近幾年軍事實力大漲,土耳其為亞塞拜然運來了大批土耳其國產武器,包括西方先進武器。
  • 藍色土耳其可以很浪漫 只是鐵血帝國不需要該死的溫柔
    提到這土耳其。想必許多人都吐槽過一首口水歌。《帶你去旅行裡》裡的那句:「我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土耳其哪浪漫了?這不清真呀!其實拋開國家和宗教的偏見,土耳其還真的挺浪漫的。比起口水歌《帶你去旅行》,真文青歌曲《藍色土耳其》。那真的是曲美詞美,而土耳其之所以是藍色的。是因為土耳其有座著名的藍色清真寺。而敕令建藍色清真寺的蘇丹艾哈邁德一世,本身就有很多浪漫細菌。
  • 土耳其加入克裡米亞爭奪戰?奧斯曼帝國時代,這裡確實屬於它們
    根據俄羅斯方面報導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正在根據自己的興趣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建立軍事技術合作。這位土耳其總統對克裡米亞有自己的計劃。他在2020年10月中旬說,土耳其以保護克裡米亞韃靼人的權利為由,不承認俄羅斯控制半島,支持烏克蘭的領土完整。
  • 世界上唯一一個橫跨兩個大陸的城市,就在土耳其這個浪漫的國度
    作為一個浪漫的國度很多人對土耳其的印象都停留在《帶你去旅行》這首歌裡面也停留在熱氣球和棉花堡當中實際上這裡不止有熱氣球1、地理與氣候土耳其人賴以生存的土地西起巴爾幹半島,東至高加索地區、北臨黑海、在這個有平原、有牧場、有雪松林和空曠的草原的地方,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植物,其中3000多種都是土耳其特有的。最初在奧斯曼帝國(現在的土耳其)種植的鬱金香土耳其氣候差異很大。
  • 奧斯曼帝國是怎樣從霸主淪落為歐洲病夫的?
    我們只有了解奧斯曼帝國的整個歷史,才有可能理解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卡羅琳·芬克爾教授試圖打破人們的刻板印象,儘量以一種更加中立的角度敘述這段歷史,她推出了自己的著作《奧斯曼帝國:1299-1923》。這是英語世界第一本大量運用奧斯曼土耳其語原始材料寫成的奧斯曼通史,在土耳其大受歡迎。 卡羅琳·芬克爾是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奧斯曼史博士,奧斯曼研究專家。她在伊斯坦堡生活了15年之久,對土耳其有著深刻了解。
  • 【解讀土耳其政變】激進的政治伊斯蘭不是多數土耳其人的選擇
    土耳其沒有出現ISIS這種伊斯蘭極端主義組織的基礎,就算是一小撮人想搞個這樣的組織,它也成不了什麼氣候,世俗主義者、反對黨、司法系統、軍隊都可能是它的制約者。上海書評:如果將土耳其的現代國家形成視為「土耳其模式」的話,最早可能應該追溯到奧斯曼帝國晚期。
  • 「永遠在幹架路上的中東平頭哥」——天生優越感的「浪漫」土耳其
    比如我們的鄰居日本、韓國,這種自我認同感上升到優越感時有時會潛移默化的體現在名稱上,例如大韓民國,還有曾對亞洲犯下滔天罪過,罄竹難書的「大日本帝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國家民族優越感同樣非常強烈,它就是土耳其共和國。
  • 黑金博弈:土耳其希臘的愛琴海風雲
    地中海的中心是愛琴海這還不算完,哈士奇土耳其還「咬」上了法國,10月24日埃爾多安抨擊馬克龍說「那個人跟伊斯蘭與穆斯林有什麼過節① 舊矛盾未解,聚焦新爆點這是一對鄰國冤家,土耳其和希臘之間的矛盾衝突,簡直就是天生的一樣歷史悠久,土耳其脫胎於奧斯曼帝國,希臘曾經是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一部分。
  • 關於土耳其的10個冷知識,揭曉「國中二哈」土耳其!
    土耳其,一個神奇的國度。從傳說中的特洛伊,到奧斯曼的君士坦丁堡,再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堡。亞歐大陸在這裡碰撞,東西方文明在這裡交匯。這裡留下了太多的歷史滄桑也有著太多風格迥異的生活習俗與建築。1、土耳其也有十二生肖,其中沒有龍土耳其跟中國一樣,也是有著十二生肖,他們的順序是:鼠、牛、虎、兔、鱷魚、蛇、馬、羊、猴、雞、豬、狗。但是不同的是,土耳其的十二生肖中沒有中國的龍,他們把龍換成了鱷魚,其餘則跟中國完全一樣。
  • 我想要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
    如果讓我選出一處今年最火爆的海外旅遊目的地,那一定是一首《帶你去旅行》唱火的浪漫土耳其,這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國度古老又年輕,以童話般的景致和濃厚的異域風情吸引著大批遊客的造訪。參觀完可以前往考古博物館,然後去大巴扎來場激起你選擇恐懼症的購物,簡單的休整之後可以參觀蘇萊曼清真寺,感受奧斯曼帝國時代最偉大、最權勢、最富有的蘇丹蘇萊曼大帝下令修建的清真寺。
  • 奧斯曼帝國:橫跨六百年的帝王將相、外交、軍事
    一位德國裔的奧斯曼史家曾說過,大部分關於奧斯曼帝國歷史的單卷本通史作品,都是由非該領域的專家寫給非專業人士看的。我想,很多領域可能都是這樣。因為,對那些專業的史家來說,他們可能贊成如下這樣一種觀點:「在今天西方,寫通史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那根本是教科書。一般專家不大願意寫教科書,這是服務性質,而且你不可能在研究的每一個方面都是專家,要了解其他專家的意見。
  • 「帶你去浪漫的土耳其」……土耳其真很的浪漫嗎
    不知道為什麼,「土耳其」總是出現在我們的歌單裡,從周傳雄的「憂鬱藍色土耳其」到周杰倫的「土耳其冰淇淋」以及抖音神曲「帶你去旅行」……在百度上搜索,帶有「土耳其」的歌不下百首;而經常和土耳其對應的那個詞居然是「浪漫」、「神秘」?
  • 「帝國」概念的獨特標本:奇怪的奧斯曼帝國
    ,影響了當今人們對於奧斯曼帝國的理解。這種誤解和偏見,隨之而來產生了兩個問題:第一、我們一貫將土耳其和奧斯曼帝國等而視之,但二者幾乎不可同日而語;第二、奧斯曼帝國也不是一個以宗教立國的國家。首先,奧斯曼帝國與當前的土耳其並非同一概念。奧斯曼帝國內部多種族、多文化,土耳其人只是帝國治下的其中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