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伶仃島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長約為4米

2020-11-29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人工智慧朗讀: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不少人都知道內伶仃島生態物種極其豐富,最近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伶仃島管理站巡護人員在保護區內發現了一條蟒蛇——緬甸蟒,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內伶仃島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長約為4米

&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不少人都知道內伶仃島生態物種極其豐富,最近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伶仃島管理站巡護人員在保護區內發現了一條蟒蛇——緬甸蟒,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專家提醒,如市民在野外發現蟒蛇,不要輕易驚動它,並及時匯報給當地林業部門。因為蟒蛇在受到外界因素幹擾時,會因受到驚動,而做出攻擊反應。如果不慎被蛇咬傷,應第一時間趕往醫院就醫。

&nbsp&nbsp&nbsp&nbsp現場:緬甸蟒獵殺野狗

&nbsp&nbsp&nbsp&nbsp日前,保護區管理局內伶仃管理站工作人員在上山收取野外動物監測設備紅外相機時,在紅外相機安裝點(專家樓後山海拔150m處)附近發現一條緬甸蟒。

&nbsp&nbsp&nbsp&nbsp當時,發現時緬甸蟒正在吞食一條野狗,據肉眼觀測,緬甸蟒身長約為4米,體重20-25kg,野狗體重約為5kg。

&nbsp&nbsp&nbsp&nbsp工作人員發現緬甸蟒後,對緬甸蟒進行觀察,並拍攝影像留存記錄,據觀察緬甸蟒健康狀況良好,最後工作人員將相關情況上報保護區管理局。另外工作人員提醒:"如市民在野外發現蟒蛇,最好還是不要去接觸這些蛇,不要輕易驚動它,抓它還是有一定危險性的。"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有保護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的義務。禁止違法獵捕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如果在野外發現不知名動物,應先觀察辨別,並及時匯報給當地林業部門。

&nbsp&nbsp&nbsp&nbsp科普:什麼是緬甸蟒?

&nbsp&nbsp&nbsp&nbsp提到緬甸蟒,不少市民還是比較陌生的,那麼什麼是緬甸蟒呢?

&nbsp&nbsp&nbsp&nbsp緬甸蟒,也有人稱為緬甸巖蟒,又叫南蛇、琴蛇、雙帶蚺,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亞洲巖蟒的亞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種蛇類之一。緬甸蟒以體型巨大著稱,平均身長可達7米,體重可達91公斤。

&nbsp&nbsp&nbsp&nbsp緬甸蟒畢生會不斷成長,而且雌性的緬甸蟒比雄性更為巨大。頭較軀體小,無毒。吻端扁平,有3對唇窩 (熱感應器官 )。體棕褐色,頭背有棕色箭頭狀斑,背面黃色,滿布不規則棕色雲狀大斑,腹部白色。洩殖腔兩側有一對退化的爪狀殘肢。

&nbsp&nbsp&nbsp&nbsp這種蛇分布範圍很廣,包括中南半島、馬來半島、印度北部等地,我國見於廣東、廣西、福建、雲南、海南、貴州、湖南等地。

&nbsp&nbsp&nbsp&nbsp讀創/深圳商報記者文燦

相關焦點

  • 我市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
    本報訊(記者 程長珠 文/攝)「我們灣子發現一隻大蟒蛇,被凍僵了,村民不知怎麼救護?」12月22日14時許,市野保站接到群眾電話,稱在金牛鎮南城村下吳偉灣發現一條來路不明的大蟒蛇。  「當天上午,我和大兒子在灣子後背山發現了這隻大蟒蛇,便將它撿回家。」吳時昌介紹,當時,很多村民聞訊跑到他家看稀奇。經大家現場測量,該蟒蛇長約2米,重達16斤。  市野保站負責人黃旭現場勘驗,認為蟒蛇在冬季出現屬於反常現象,且這條蟒蛇可能是緬甸蟒。緬甸蟒生長速度極其驚人,只要食物充足的話,它會迅速長成龐然大物。
  • 雲南森警放生3條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最大的長3米重42斤
    春城晚報 圖春城晚報10月16日消息,10月15日,在西雙版納納板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森林公安局放生了3條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緬甸蟒,其中最重的一條巨蟒達21公斤。此次放生的3條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緬甸蟒,最大的一條長3.2米、重21公斤,另兩條分別長2.1米、1.8米,重16公斤、12公斤。3條緬甸蟒中,兩條是上個月由邊防武警戰士在邊境巡護時查獲移交的,另一條是群眾勞動時在農田發現的,幾位傣族村民齊心協力將它從水田中捕獲並連夜帶到勐海縣森林公安局,交給森林公安民警。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溜進校園 森警及時出擊捕蛇
    央廣網西雙版納12月14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常宗波 王嘉琪)近日,一條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悄悄溜進了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勐侖新校區。接警後,西雙版納州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勐侖大隊民警迅速出警,將闖進學校的緬甸蟒及時捕獲。  民警趕到現場後,發現兩名保安停留在工地旁。
  • 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受重傷 警民愛心齊救助
    中新網昆明10月24日電 (馬騫 田仁梅 陸宏章)一條大蟒外出尋食被不明物體刮傷,幸好被民眾發現及時報警,身受重傷的大蟒方才獲救。記者24日從雲南省文山州森林公安局獲悉,該州麻慄坡縣警民23日共同救助了一條緬甸蟒。
  • 賣4條保護動物緬甸蟒要判10年以上
    販蟒:通過網絡全國販賣  2014年6月4日,有群眾向商洛市森林公安局舉報:有外地人在商南縣金絲峽景區開辦寵物店,養殖大量蟒蛇和蜥蜴供遊人參觀。接到舉報後,民警趕到位於金絲峽景區的「萌寵觀賞園」調查。  「去了以後發現犯罪嫌疑人劉某某租用了一個約20平米的房間,房間有十幾個木質保溫箱,裡面有蟒蛇蜥蜴這些動物,他無法提供合法的來源證明。」
  • 遵義匯川大路旁現3米巨蟒!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婁山關附近有分布
    10月31日下午,一位村民在遵義匯川區板橋鎮景觀大道旁發現一條大蟒蛇,嚇得忙報警求助,當地消防部門及時撲捉。據了解,這是一條緬甸蟒,在婁山關景區內首次發現如此大的蛇。目前,也將此蛇「安家」在遵義動物園。
  • 安嶽村民發現近3米長「黃金蟒」,專家鑑定為國家一家保護動物!
    在兩板橋鎮軍民村村委會,掌上君看見了這條「大蛇」,通體呈金黃色,約有十多斤重,兩米多長。安嶽縣森林公安局副局長唐坤忠介紹說,根據會商,結合多年的辦案經驗,再結合相關專家的意見,基本可以確定這條「大蛇」是黃金蟒。掌上君查詢百度百科了解到,黃金蟒為脊索動物門,是緬甸蟒蛇的白化突變種,是一種十分稀少的變異品種。
  • 廣州現2米長緬甸蟒死屍 疑因非法放生致死
    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通訊員張亮  專家分析可能是放生後誤入濾網被卡死或者飼養死亡後被棄於此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達2米的緬甸蟒驚現生物島!昨日,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原廣東省昆蟲研究所)的專家告訴廣州日報記者,日前接到街坊報料,在生物島發現一條緬甸蟒死屍。
  • 昆明一在建公園內驚現3米長白色巨蟒 森警:系繁殖變異的緬甸蟒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實習生 吳姣)近日,昆明一在建公園內驚現一條長約3米的白色巨蟒,它盤踞在草地中,讓人不寒而慄。經官渡森林公安民警處警查證,該蟒蛇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繁殖變異的緬甸蟒,雖然性格比較溫和,但不排除其具有攻擊性。
  • 黃金大蟒蛇驚現合肥環城路 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
    黃金大蟒蛇驚現合肥環城路 黃金大蟒蛇落網   9月14日21時,合肥市一名男子在環城北路散步時,突然發現前面有個金黃色物體在蠕動   只見它1.5米左右長,杯口般粗細,渾身金黃色,大約30斤左右,就在小路邊,看起來著實嚇人。   為了避免危害到路人,合肥市消防救援支隊特勤一中隊趕到後,對其進行抓捕。   消防隊員小心地靠近蟒蛇,利用捕蛇器將蟒蛇的七寸位置控制住,徒手控制住蛇頭,然後在其它消防員的協助下將蟒蛇抓獲並放入包內。
  • 兩米長蛇公路漫步,原來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7月26日凌晨,劉女士下夜班經過三鄉鎮白石村白石市場路段,發現有一條兩米長的蛇在馬路上遊走,劉女士報警求助,三鄉消防中隊立即趕赴現場處置。據悉,該蟒蛇為南蟒,約2米長,10餘斤重,屬於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目前,該蟒蛇已移交三鄉林業部門,如健康狀況良好會將其放歸野外。
  • 4米長大蟒蛇現身蛇口山 疑是「深圳本地蛇」
    原標題:4米長大蟒蛇現身蛇口山 疑是「深圳本地蛇」 深圳晚報記者 曾賢平 攝   深圳南山區蛇口山發現4米多長的大蟒蛇!12月18日,有工人在蛇口山施工初次發現大蟒蛇,20日下午3時該大蟒蛇再次現身,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趕到現場,將其抓捕。   據了解,12月18日下午3時,市燈光工程的工人正好在蛇口山上作業,突然看見一條大蟒蛇盤踞在一洞口曬著太陽,於是立即向上級公司及相關部門反映情況。
  • 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
    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2017-05-30 09:44:00來源:中國青年網作者:佚名責任編輯:高靜字號:T|T【摘要】【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陝西延安黃龍縣水磨灣村的趙師傅剛剛起床
  • 潮州又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穿山甲,已經有4次發現穿山甲
    6月14日上午,潮州市湘橋區磷溪鎮蘆莊村村民發現一隻穿山甲。湘橋區農業農村局接報後,迅速聯合市野保辦及西湖動物園野保救助站前往救助,並上報上級相關部門。現該穿山甲已被救助到西湖動物園野保救助站,由專人照料、保護。
  • 麝類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麝類成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2003年1月3日08:19  華商報   我省約有麝類四千多隻
  • 海洋執法船錨泊 緬甸蟒來借宿
    &nbsp&nbsp&nbsp&nbsp執法人員正準備打開止鏈閘刀,發現錨鏈導鏈輪底座孔內正睡臥著一條長約兩米的大蛇。執法人員用掃把輕輕拍打,把蛇叫醒。蛇醒來,發現有人接近,緩慢地往錨鏈筒裡試探爬行。過了一會,蛇緊緊地纏在錨上不動了,似乎還想打個盹兒。考慮到起錨收錨鏈會夾傷蛇,執法人員輕輕地放鬆一點錨鏈後停住,蛇緩緩地順著錨鏈下了海。
  • 江豚將「晉升」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13日一大早,省環保廳廳長繆學剛,便與星報記者取得聯繫,進行了長達20分鐘的電話談話。據繆學剛透露,江豚有望在新版國家動物保護目錄上,晉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搜尋遺憾:3天未發現江豚  11日,兩艘科考船從武漢起航,40名科考人員將用7周時間對長江江豚「普查」。其中,將經過我省安慶、銅陵等地,最後到達上海江段,全程尋找蹤跡。
  • 重大發現!蕪湖發現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
    7月17日上午,在南陵縣何灣鎮幸福村發現一隻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當天,何灣鎮幸福村幹西組外出經商的向勝兵,正開車回老家支援防汛,在途經幸福村民一組時,無意發現了一隻外形極為奇特的烏龜,尖尖的喙、猛一看上去像是老鷹,他意識到這不是一隻普通的烏龜,很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便立即與何灣鎮派出所取得聯繫。後經何灣鎮派出所聯繫相關部門,認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學名為平胸龜。
  • 阿幹林場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9月21日從蘭州市林業局獲悉,近日,蘭州七裡河區阿幹林場工作人員在整理野外視頻資料的時候,發現了一隻雌性馬麝的身影。這是繼上世紀80年代以來,該區域再次出現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於9月14日拍攝到的近一分鐘的馬麝完整影像,阿幹林場中級林業工程師陳金賢表示,因為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生存環境要求高,是森林生態系統的指示物種,只有在森林質量好、人為幹擾越小的地方,馬麝資源才豐富。「馬麝生性膽小,通常以家庭為單位生活,人的盜獵給馬麝的種群分布造成的壓力最大。」
  • 巨鱷將4米緬甸蟒當玩具 空中狠甩後拖進沼澤溺斃
    近日,在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大沼澤地國家公園,自然生態攝影師威爾森拍攝到鱷魚玩弄巨蟒的罕見視頻。據畫面顯示,一條美國短吻鱷將長達4米的緬甸蟒咬住以後,在空中左右亂甩,最終將其拖進沼澤中溺斃,整個過程歷時不到3分鐘,場面十分驚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