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

2020-11-29 東楚網

  本報訊(記者 程長珠 文/攝)「我們灣子發現一隻大蟒蛇,被凍僵了,村民不知怎麼救護?」12月22日14時許,市野保站接到群眾電話,稱在金牛鎮南城村下吳偉灣發現一條來路不明的大蟒蛇。
  隨後,該站工作人員帶著記者驅車前往該灣村民吳時昌家中,見到客廳地板上的一個透明蛇皮袋裡裝著一條大蟒蛇,它頭較軀體小,吻端扁平,身體棕褐色,並滿布不規則棕色大斑。
  「當天上午,我和大兒子在灣子後背山發現了這隻大蟒蛇,便將它撿回家。」吳時昌介紹,當時,很多村民聞訊跑到他家看稀奇。經大家現場測量,該蟒蛇長約2米,重達16斤。
  市野保站負責人黃旭現場勘驗,認為蟒蛇在冬季出現屬於反常現象,且這條蟒蛇可能是緬甸蟒。緬甸蟒生長速度極其驚人,只要食物充足的話,它會迅速長成龐然大物。
  由於市野保站救護條件有限,為了保證凍僵的蟒蛇的生命安全,經請示,該站將蟒蛇交由殷祖鎮高升專業馴養戶寄養,並將此情況向省野保總站作了匯報,請求他們派人來鑑定和救護。
  23日,省野保總站專家一行來到殷祖鎮高升專業馴養戶家中,經過現場再次勘驗,確認該蟒蛇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雌性),年齡在4歲左右,體格健壯光滑,精神狀態良好,建議送往救護條件好、設備齊全的省野生動物救護研發中心進行餵養保護。
  24日,市野保站工作人員安全地將緬甸蟒護送至省野生動物救護研發中心。
  截至12月31日記者發稿時,該蟒蛇生命體徵正常。
  
  連結——
  緬甸蟒也有人稱為緬甸巖蟒,又叫南蛇、琴蛇、雙帶蚺,是蛇亞目蟒科蟒屬亞洲巖蟒的亞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種蛇類之一。
  它是東南亞地區的本土品種,多居於熱帶雨林裡。在一些接近水源的地方較容易接觸到它們,有時也會出沒於樹木上。緬甸蟒以體型巨大著稱,在亞洲緬甸蟒是第二大蛇,僅次於網紋蟒。

相關焦點

  • 內伶仃島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長約為4米
    ——緬甸蟒,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內伶仃島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長約為4米&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不少人都知道內伶仃島生態物種極其豐富,最近廣東內伶仃福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內伶仃島管理站巡護人員在保護區內發現了一條蟒蛇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溜進校園 森警及時出擊捕蛇
    央廣網西雙版納12月14日消息(記者李騰飛 通訊員常宗波 王嘉琪)近日,一條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悄悄溜進了西雙版納職業技術學院勐侖新校區。接警後,西雙版納州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隊勐侖大隊民警迅速出警,將闖進學校的緬甸蟒及時捕獲。  民警趕到現場後,發現兩名保安停留在工地旁。
  • 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受重傷 警民愛心齊救助
    中新網昆明10月24日電 (馬騫 田仁梅 陸宏章)一條大蟒外出尋食被不明物體刮傷,幸好被民眾發現及時報警,身受重傷的大蟒方才獲救。記者24日從雲南省文山州森林公安局獲悉,該州麻慄坡縣警民23日共同救助了一條緬甸蟒。
  • 雲南森警放生3條一級保護動物緬甸蟒,最大的長3米重42斤
    春城晚報 圖春城晚報10月16日消息,10月15日,在西雙版納納板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雙版納州勐海縣森林公安局放生了3條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緬甸蟒,其中最重的一條巨蟒達21公斤。此次放生的3條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緬甸蟒,最大的一條長3.2米、重21公斤,另兩條分別長2.1米、1.8米,重16公斤、12公斤。3條緬甸蟒中,兩條是上個月由邊防武警戰士在邊境巡護時查獲移交的,另一條是群眾勞動時在農田發現的,幾位傣族村民齊心協力將它從水田中捕獲並連夜帶到勐海縣森林公安局,交給森林公安民警。
  • 賣4條保護動物緬甸蟒要判10年以上
    「去了以後發現犯罪嫌疑人劉某某租用了一個約20平米的房間,房間有十幾個木質保溫箱,裡面有蟒蛇蜥蜴這些動物,他無法提供合法的來源證明。」商洛市森林公安局刑警大隊副教導員趙招說。  民警當天依法扣押劉某某非法收購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蟒蛇13條、蜥蜴類21條、陸龜7隻、金剛鸚鵡1隻。
  • 黃金大蟒蛇驚現合肥環城路 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
    黃金大蟒蛇驚現合肥環城路 黃金大蟒蛇落網   9月14日21時,合肥市一名男子在環城北路散步時,突然發現前面有個金黃色物體在蠕動   經網上查找資料得知,此蛇為海波蟒,是緬甸蟒的變異種類,無毒,且性格溫順,不主動攻擊人類,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婁山關附近有分布
    10月31日下午,一位村民在遵義匯川區板橋鎮景觀大道旁發現一條大蟒蛇,嚇得忙報警求助,當地消防部門及時撲捉。據了解,這是一條緬甸蟒,在婁山關景區內首次發現如此大的蛇。目前,也將此蛇「安家」在遵義動物園。
  • 甘肅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
    11月17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甘肅管理局張掖分局祁豐保護站祁青資源管護站工作人員在轄區頭道溝巡護中發現了一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雪豹,並用手機近距離拍攝記錄下活動畫面。
  • 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
    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圖)2017-05-30 09:44:00來源:中國青年網作者:佚名責任編輯:高靜字號:T|T【摘要】【家裡發現保護動物 原麝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陝西延安黃龍縣水磨灣村的趙師傅剛剛起床
  • 重大發現!蕪湖發現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
    7月17日上午,在南陵縣何灣鎮幸福村發現一隻國家一級瀕危保護動物鷹嘴龜。當天,何灣鎮幸福村幹西組外出經商的向勝兵,正開車回老家支援防汛,在途經幸福村民一組時,無意發現了一隻外形極為奇特的烏龜,尖尖的喙、猛一看上去像是老鷹,他意識到這不是一隻普通的烏龜,很可能是國家保護動物,便立即與何灣鎮派出所取得聯繫。後經何灣鎮派出所聯繫相關部門,認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學名為平胸龜。
  • 阿幹林場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
    掌上蘭州·蘭州晨報記者9月21日從蘭州市林業局獲悉,近日,蘭州七裡河區阿幹林場工作人員在整理野外視頻資料的時候,發現了一隻雌性馬麝的身影。這是繼上世紀80年代以來,該區域再次出現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於9月14日拍攝到的近一分鐘的馬麝完整影像,阿幹林場中級林業工程師陳金賢表示,因為這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對生存環境要求高,是森林生態系統的指示物種,只有在森林質量好、人為幹擾越小的地方,馬麝資源才豐富。「馬麝生性膽小,通常以家庭為單位生活,人的盜獵給馬麝的種群分布造成的壓力最大。」
  • ...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宣判涉案一級、二級野生保護動物700...
    據法官介紹,這些野生保護動物中,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野生保護動物19隻,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野生保護動物552隻。被告人黃某政、餘某、張某等人相互聯繫或單獨非法收購、出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從劉某望及他人手中非法收購、出售野生動物及製品200餘只,其中一級野生動物7隻。崇州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劉某望非法收購、運輸、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被告人黃某政、張某等人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均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條的規定。
  • 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
    磴口縣森林公安局民警近日在烏蘭布和沙漠巡查時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11月21日,磴口縣森林公安局組織民警對候鳥遷徙重點區域進行巡查。當日上午,民警巡查到烏蘭布和沙漠二十裡柳段時,發現空中飛過一隻「老鷹」,便迅速用相機記錄下它在空中飛翔的瞬間。巡查結束返回單位後,民警仔細察看圖片辨認,發現這隻「老鷹」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民警進一步查閱資料,了解到此前磴口縣沒有白尾海雕行動痕跡的記載。這次發現刷新了磴口縣境內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種類數量。
  • 廣州現2米長緬甸蟒死屍 疑因非法放生致死
    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通訊員張亮  專家分析可能是放生後誤入濾網被卡死或者飼養死亡後被棄於此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達2米的緬甸蟒驚現生物島!昨日,廣東省生物資源應用研究所(原廣東省昆蟲研究所)的專家告訴廣州日報記者,日前接到街坊報料,在生物島發現一條緬甸蟒死屍。
  • 寶雞森林公安元旦節日期間救助兩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元旦小長假期間,我市森林公安機關按照市局總體安排部署,紮實做好林區安保維穩和值班備勤工作,在接到群眾報警後,迅速出動,及時救助了黑鸛和羚牛兩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月1日10時許,隴縣固關森林派出所接到轄區群眾報警,稱本鎮水灘村一組村民家院子裡出現1隻受傷的黑鳥,請求處置。
  • 四十年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重返阿幹林場
    時隔四十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重返阿幹林場。近年來,通過天然林保護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林業工程,該林場覆蓋率大幅提升,生態環境進一步轉好,以前的乾溝出現了細水長流的景象,幾乎絕跡的動物也陸續出現。阿幹林場中級林業工程師陳金賢說,2018年,他們聯合市林業局及蘭州大學開展野生動物監測和保護工作,並在植被較好、人為幹預較少的地方布設了8臺紅外相機。
  • 2男子微信上買賣「寵物蛇」 結果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些事...
    案例一:販賣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另類「寵物商人」被抓獲今年年初,榮昌警方接群眾舉報稱:榮昌區有人在網上售賣蟒蛇。榮昌區公安局經初步調查發現,肖某(女,30歲,榮昌人)、晏某(男,31歲,榮昌人)2人通過微信方式收購、販賣蟒蛇,涉及四川、河南、甘肅、遼寧等多地。
  • 仙居發現罕見的桃花水母 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浙江在線9月3日訊 仙居國家公園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經相關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8月30日下午,在國家公園遊玩的仙居市民小朱,發現了一種罕見的水生動物,其全身透明,身體中間像有四個花瓣形狀,周圍有很多細小觸角,疑似桃花水母。  為了確定這個小動物是不是就是具有「活化石」之稱的桃花水母,仙居國家公園管委會的工作人員前來核實後,又請台州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博士、副教授齊鑫親臨觀看,根據形狀,確定了這個就是淡水水母。
  • 環江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近日,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木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監測首次發現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雉類——白頸長尾雉,這是在廣西西部石灰巖地區首次監測到該物種。
  • 永州雙牌陽明山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鷹嘴龜
    5月24日,經林業部門專業人員鑑定,此龜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平胸龜,因其嘴似鷹,既尖且大,又俗稱鷹嘴龜、大頭龜。據發現這隻龜的村民介紹,兩天前,他路過一條溪流時看見了這隻與眾不同的龜,當時這隻龜行走很慢,他撿起來一看,發現龜殼有傷。奇怪的是,這隻龜的嘴竟然像老鷹一樣有勾,以前從沒見過這樣的龜。於是,他將這隻龜上交到了陽明山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