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研究了一個假的lncRNA

2020-12-06 承啟生物

近期,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何慶瑜教授、張弓教授(承啟生物首席科學家)、王通教授團隊在Nucleic Acids Research上發表論文,發現了大量 「非編碼基因」可以表達蛋白質(暨南大學發現隱藏的蛋白質組:大量「非編碼基因」可以表達蛋白質);小夥伴們都震驚了,紛紛後臺留言想要更多內幕。

或許本文能滿足你們的求學心!(溫馨提示:文末有大量講解視頻)

你研究的lncRNA很可能是編碼的

除了部分非編碼基因可以表達為小肽行使調控功能外,當諸如CLUU1, ESRG等這樣的、能翻譯成>50胺基酸的蛋白質的lncRNA出現時,人們就開始思考:它們是個例嗎?還是確實存在部分「編碼基因」被錯誤地標註成了「非編碼基因」?

這可是個嚴肅的問題——若lncRNA可編碼蛋白質並非少數個例,將意味著人基因組需要被系統性地重新注釋。

早在2013年,人類基因組計劃發起人之一的Eric Lander發文認為lncRNA不能編碼蛋白質,但拿不出蛋白質層面的證據。而次年,他們又發了篇文章認為lncRNA可能編碼蛋白質,但依然沒有蛋白質實驗證據;2014年,人類蛋白質組草圖在Nature上發表,聲稱發現千餘個lncRNA所編碼的「新蛋白質」,但使用較嚴格的標準進行質控後,這些所謂的「新蛋白質證據」幾乎都被認定為假陽性。

蛋白質組學質譜技術難以避免的固有缺陷,導致研究者們難以提供獨立的蛋白質編碼信息源,也致使了該問題多年來一直處於猜測卻無法證實階段。

翻譯組發現新蛋白

其實在2013年,暨南大學團隊就使用翻譯組測序這一新技術,在肺癌細胞中發現了1397個有可能被翻譯的「非編碼RNA」(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3, 41, 4743),其中不少在肺癌細胞和正常細胞中存在著差異表達。

翻譯組測序(RNC-seq,測序正在翻譯的全長mRNA)是由暨南大學張弓教授課題組首先研發於2012年,由於該項技術能準確監測翻譯,精度比質譜高很多,可用於指導蛋白質組學,規避上面提到的問題,因此很快被作為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的核心支柱之一,並在2014年被人類蛋白質組組織列為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的首要突出貢獻。

經過6年的繼續探索,暨南大學教授團隊從9株人細胞系中共鑑定到約4700種lncRNA正在被翻譯,且可能以經典翻譯起始方式翻譯出>50胺基酸的蛋白質。利用目前公認的驗證標準,他們提供了其中314個新蛋白質的證據。這些蛋白質是穩定存在的,並且有著明確的細胞定位,功能實驗也證實它們以蛋白質形式(而非RNA形式)行使著明確的生物學功能。

而這已不是他們第一次發現原先認為的「非編碼RNA」能翻譯成蛋白質。

就在2018年,中山大學張弩教授、暨南大學張弓教授等人利用翻譯組測序技術,發現了人細胞內8000多個環狀RNA可能翻譯出蛋白質,顛覆了「只有極少數環狀RNA才能翻譯成蛋白質」的傳統觀念,並確證了其中一個蛋白質LINC-PINT具有明確的抑癌功能,顯示了翻譯組測序技術在尋找新蛋白方面有著難以比擬的優勢。

也因此,翻譯組測序為人類基因組的可能注釋錯誤提供了大規模校正的有效手段。

「隱藏的蛋白質組」為何「隱藏」

為何這些「新蛋白」長期以來一直被認為不存在?這是因為人類基因組的注釋一般是算法預測的結果,而任何算法預測都不會完全準確。通常,編碼基因都有多個外顯子,且在進化上相對保守,算法便是根據這兩個「經驗」進行判定。

但此次暨南大學團隊發現的新蛋白,大部分只有一個外顯子,而且進化上出現得非常晚,大量新蛋白只在靈長目才出現,連小鼠基因組中都沒有。因此,算法可能錯誤地將這些編碼基因歸為了「非編碼基因」。當然,這些新蛋白在轉錄、翻譯、蛋白質各水平上表達量都較低,理化性質也比較特殊,因此也增加了檢測的難度。

為了能更好地用質譜去檢測新蛋白,當今世界上兩大質譜儀生產商Thermo和AB Sciex的技術人員在本次研究過程中都給予了技術支持,幫助優化了質譜方法以及質譜儀上的數據收集;安徽國平藥業的技術人員在重同位素標記的MRM實驗上給予了幫助。這些幫助使得研究組能夠拿出滿足當前最嚴苛標準的高質量質譜證據。

這些新蛋白有什麼功能?本次發現的這些新蛋白,由於此前在人們視野中一直是」隱藏「著的,對其的功能預測便十分困難。對此,深圳承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系統生物學數據分析的幫助,在無法通過序列直接預測其生物學功能的情況下,通過序列準確預測了這些新蛋白的亞細胞定位,並得到了實驗驗證,從而引導了功能研究的大致方向;再通過翻譯組測序數據的定量分析,進一步推測其功能。

由此,研究組選擇了一個在肺癌細胞中翻譯比率(Translation Ratio, TR,反映翻譯起始效率)升高的「新蛋白」UBAP1-AST6進行功能實驗,結果證明過表達這一新蛋白就會增強細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說明UBAP1-AST6這一新蛋白是一個癌基因。因此,它可能是肺癌發生發展的一個重要分子,而此前人們從來不知曉其存在!

—————————————

本次發現可能存在的新蛋白就有4700多個,這些新蛋白質可能含有與人類生理病理相關的重要分子,因而打開了一個新的人類蛋白質的寶庫,開闢新的研究領域。兩年前,這項工作的進展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廣東新聞聯播》也對此作了專門報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今後,再有人聲稱研究了一個「lncRNA」,首先還得證明它是不能被翻譯為蛋白質的。

由於目前質譜的固有缺陷,直接從質譜數據中證明蛋白質不存在難度較大,因而翻譯組測序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暨南大學張弓教授建立了全國第一個「翻譯組學實驗室」,開發出從整體上研究翻譯中各物質成分的各種組學技術,可實現細菌、真菌、動物、植物等各物種各組織的翻譯組測序,並通過承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多項服務,掌握有大量翻譯組學的核心技術專利。2017年,承啟生物宣布為國際人類蛋白質組計劃(Human Proteome Project)免費提供翻譯組測序,助力人類蛋白質組計劃早日完成。

有興趣深入了解這項工作、又不想去啃論文的朋友們,可以搜索承啟生物首席科學家、暨南大學張弓教授2017年4月應邀在人類蛋白質組計劃會議(伊朗 德黑蘭)上做的演講。需要注意的是,當時學界的標準還不甚嚴苛,所以報告中的新蛋白數量會多一些。

英文不好的小夥伴們還可以搜索張弓教授2017年6月在廣州醫科大學的中文版演講。

更多前沿新發現、新技術,歡迎關注承啟生物!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全的lncRNA資料庫大全及心得分享
    miRNA研究熱度正在消減,lncRNA卻熱火朝天。雖然老談一直默默覺得部分lncRNA就是伸長了的miRNA,其作用機制比較類似,但有關所有lncRNA全方面的功能研究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小夥伴們更需要裝配研究的利器,幫助我們在尋求相關lncRNA信息時能夠手到拈來,不費吹灰之力!今天老談就跟大家分享一些研究lncRNA的資料庫,幫助大家做好科研準備工作。當然lncRNA資料庫較之於miRNA可能相對較少,畢竟後者的研究已經非常成熟。
  • 盤點那些你可能學過的假英文
    原標題:盤點那些你可能學過的假英文 那些年,我們學過的「假英文」,你還記得嗎?有些英語短語你用字面意思翻譯,你就錯了哦。 假英語:你別說 46.You can say that again=說的好 假英語:你再說一次 47.What a shame! =多可惜,真遺憾!
  • 你吃的「每日堅果」可能是假的!
    你吃的「每日堅果」可能是假的!背後,牽出一個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接到報案後,警方將樣品送去廠家,經鑑定為假冒產品。經警方調查發現,犯罪嫌疑人自己採購原材料、生產加工、售賣,還在多個購物平臺開起了網店,並在全國發展了20餘個代理,形成了網上接單、廠家直發的銷售模式。
  • 研究lncRNA的常見技術及原理 | LncRNA專題
    原理為PCR擴增時加入一對引物的同時加入一個特異性的螢光探針,該探針為一寡核苷酸:5』端標記一個報告螢光基團,3』端標記一個淬滅螢光基團。利用mRNA的3'末端的poly(A)尾巴作為一個引物結合位點,以連有SMART寡核營酸序列通用接頭引物的Oligo(dT)30MN作為鎖定引物反轉錄合成標準第一鏈cDNA.然後用一個基因特異引物GSP1(gene specific primer,GSP)作為上遊引物,用一個含有部分接頭序列的通用引物UPM(universal primer,UPM)作為下遊引物,以cDNA第一鏈為模板
  • 這件事讓你懷疑人生,世界可能真是假的
    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                                                                                                                                                           其實,早從20世紀末開始,網絡上就流傳著很多有關於世界末日的說法,包括一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相信2012年世界末日是真的發生了,雖然如今時間已經進入到2021年,我們仍然安然無恙,但是,一些後來發生的事情,仍然是令人細極思恐的,在懷疑人生的同時,也懷疑世界可能是假的
  • 可能中了「假數學」的毒!
    你可能中了「假數學」的毒!生活中人們對數學的恐懼很普遍,英國《衛報》稱,全世界約1/4的人患有「數學焦慮症」。即使這個數據打個折扣,恐懼數學的人數也十分驚人。而在中國,據調查,超50%的中小學生為數學焦慮痛苦、失去笑臉!然而,數學真的有這麼恐怖嗎?德國數學家協會媒體獎冠軍、前奧數冠軍霍格爾·丹貝克用40年數學心得告訴你:當然不是!
  • 就問你怕不怕!新研究發現假指紋解鎖手機通過率高達80%
    事情還要從Talos Security Group 的一項研究成果說起。假指紋通過率高達 80%近日,據外媒報導,Talos Security Group 做了一個研究,他們花了 2000$ 在幾個月內測試了蘋果、微軟、三星、華為和三家鎖製造商提供的指紋認證。 結果顯示:假指紋能夠以 80% 的成功率騙過你的手機,成功解鎖。
  • 我懷疑,你看到了「假」植物
    好吧,就當交了智商稅~ 燃鵝,有些被冠上了「假」印記的植物,卻是珍珠那麼真的,當別人和你說「看!那是假連翹!」植物命名時常因為一個植物與另一個植物形似而本質不似而安放一個「假」字,可我沒看出來假連翹和連翹哪裡形似了,不過我對植物學命名系統知之甚少,不知道其中的奧妙也正常。
  • LncRNA相關研究這麼多,這些策略你知道嗎?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1777天   對於乳腺癌來說,MALAT1到底是抑制了轉移還是促進了轉移呢?   目前大多數的功能性研究都集中在使用siRNAs、shRNAs或者ASOs,這些RNAs只能干擾已經生成的RNA轉錄本,不能有效的消耗lncRNA的靶標,並且可能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後果。siRNAs/shRNAs主要在細胞質中活化來介導RNAi,而lncRNA的靶標通常在核裡。
  • 假網站,假郵箱,假編輯部……期刊騙子們還要蹦躂多久?
    只是,把版面費打給編輯部後,對方就再無動靜——後來王麗才知道,她投了一個假郵箱。王麗不知道這篇論文最終會去往何方。可能會被賣掉,署上另一個人的名字在某本期刊上發表。在學術論壇上,在社交網絡上,你常能看到像王麗一樣的科研新手的求助——我把論文投給了一個假期刊,我該怎麼辦?
  • 平行宇宙中真的有另一個你?研究發現:另一個時空的你有無限可能
    平行宇宙中真的有另一個你?研究發現:另一個時空的你有無限可能當你提到平行宇宙時,每個人都非常興奮。我們不知道另一個世界發生了什麼,但另一個世界的自己卻生活得很好,在這個時空中我們不能做的事可能不知道平行世界經歷了多少次。平行宇宙一詞聽起來有點荒謬,但它確實出現在科學家研究宇宙的過程中。在這個世界中存在的不同的你於平行世界中存在的世界,並且多個平行的宇宙有不同的你。平行宇宙不是我們原始宇宙的副本,存在的形式可能不同,那可能有一些我們做不到的事情。
  • 這幾件事讓你懷疑人生,世界可能真是假的
    其實,早從20世紀末開始,網絡上就流傳著很多有關於世界末日的說法,包括一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人相信2012年世界末日是真的發生了,雖然如今時間已經進入到2021年,我們仍然安然無恙,但是,一些後來發生的事情,仍然是令人細極思恐的,在懷疑人生的同時,也懷疑世界可能是假的。
  • 最新研究稱宇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循環:你從一個點直線運動最終會...
    據美國媒體11月5日報導,周一(11月4日),發表在《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稱,我們的宇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循環。
  • 不久的未來,你在海洋館可能看到假海豚,這種機器海豚即將出現了
    不久的未來,你在海洋館可能看到假海豚,這種機器海豚即將出現了在眾多海洋哺乳動物中,海豚被認為是與人類最為親近的動物之一,這是因為海豚大多數時候表現出溫和的一面。也正因為海豚的這一性格特點,人類建造的海族館、海洋樂園裡很早就有海豚出現。經過專業人員長期的馴化和訓練之後,海豚身上的商業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開發。
  • 給牛塗上假眼睛可阻止獅子襲擊?科學家研究了2061頭牛找到好方法
    如果人類不能忍受貓科動物帶來的損失,就可能採取下毒、設陷阱等方式將其殺死。這項研究的結果表明,在牛的身上上塗上假眼睛,可以有效降低獅子攻擊的欲望。但作為一個體型龐大的捕食者,它們卻有一個劣勢:相對於各種有蹄類獵物而言,獅子的奔跑速度並不夠快,而且耐力較低。這註定獅子不能像獵豹那樣成為一個追擊型獵手,而只能成為一個伏擊型獵手。
  • 你買的磷酸二氫鉀,可能是假的!教你如何辨別真偽,不再受騙上當
    真品磷酸二氫鉀價格比較高,與磷酸二氫鉀外觀非常相似的白色顆粒物質比較多,和磷酸二氫鉀相比較,在價格上超便宜,這就給制假販假留足了暴利空間。受巨大利益驅動,有一部分人不惜冒著違法犯罪的風險,走上制假販假售假之路。市面上出售假的磷酸二氫鉀成分多為硫酸鎂、硫酸銨、硫酸鈉、氯化銨、碳銨、工業廢鹽等原料。
  • 擺脫「假我」控制,你就自由了
    假我(小我)真我,真我是智慧永恆的,假我是肉體,是負責體驗的,行動的,有生死的。我們所有的情緒都來自於假我。我們也通常被小我控制。如何不被小我控制呢?小我的最大的特徵是固著於一個特定的身份,當這一身份受到威脅時,它就進入防禦和反擊,進入對立。這是一個沒完沒了的痛苦輪迴,生命的能量大大耗費。在《新世界》中,埃克哈特•託利說:「痛苦的強度(程度)取決於你抵抗當下時刻的程度,而抵抗當下時刻的程度又取決於你和自己的大腦(mind)認同的程度。」2.
  • 研究稱:這種假手指可以使指紋掃描儀更安全
    據外媒報導,科學家現在創造了一個更逼真的假手指,他們希望其能幫助他們改進指紋識別技術。指紋識別現在幾乎無所不在,但它們仍然是手機最大的安全漏洞。此前假手指已經存在,但密西根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創建了一種更高級的版本,可用於測試指紋掃描儀,並使其更難以被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