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蟲小記】— —中華扁鍬羽化記錄

2021-03-01 多彩生活君

扁鍬Serrognathus titanus ssp.全國分布最廣的鍬甲,該種是經過長期自然選擇具有較強生存能力的種群,在野外成蟲可以存活一年左右。

2018.01.18於陝西漢中漢臺區盆景園附近,當時正好趕在拆遷之前採到幾隻幼蟲,下邊是環境圖。

樹叢中發現一顆朽木,一般對於直立的朽木來說,由於水分受重力影響多聚集在根部,幼蟲也通常喜歡水分充足的部位即近地面。

推到朽木後,第一眼看到的這隻幼蟲就是這次羽化記錄的主人公。

下圖是幼蟲啃食後的痕跡,可以收集一些當作飼料。

當時一共採了這麼多幼蟲,本次記錄的就是下圖畫圈的這隻,當時稱是21.3g

稱量好後做好簡易標籤。

5月10號發現已經羽化好(羽化應該已經有幾天了),取出放入人工蛹室觀察。


5月11號

5月19號

由於人工蛹室挖的有些偏大,幼蟲在其中不好翻身,於是在蛹室裡墊了兩張紙巾。下圖05月25號拍攝,複眼已經變黑。

5月25號

5月26號

5月27號早上7:18

5月27號晚上19:38

5月28號早上6:52

終於羽化了,鞘翅不斷的在伸展。

5月28號晚22:48

此時,腹部的肌肉會收縮,足也會幫助著「撕開」蛹皮。

5.28晚上23:02

鞘翅不斷充血顏色加深,腹部還沒有完全收入鞘翅之下。

5月29號早上7:08

2018.06.07鞘翅著色基本完成。

量的時候沒對齊大約75mm,算是相對較大的個體。

對照了目前比較權威的《中華鍬甲Ⅱ》,該種應該就是中華扁鍬Serrognathus titanus platymelus(Saunders,1854)扁鍬典型亞種。

後記:中華扁鍬由於分布廣、數量相對較多,在圈內經常以「中扁」稱之,也是鍬甲裡最容易飼養的種,有時由於太過普遍甚至遭到嫌棄被戲稱為「辣雞扁」,每個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儘管普遍但應該對這些生靈存敬畏之心。

此時無聲勝有聲!

相關焦點

  • 橡樹林裡的霸主——中華扁鍬
    前天,氣溫30多度,天氣很熱,於是我夜晚出去野採,在紫雲東郡小區邊上的一條河岸上發現了一隻6.9釐米長的中華扁鍬,它的腹部有很多的木屑和泥土
  • 桃花嶺、傅家洲、龍王港,有中華大扁鍬,就有生態的美好
    圖/文 林繼偉2017年9月12日,從長沙河西桃花嶺帶回一隻中華大扁鍬(母)。2017年10月7日下單,為桃花嶺捉的母扁鍬配只公的。哎,哪天我要是捉只9~10釐米的,那我要標388元另外開網店去。三天後收快遞,塑料瓶中裝著一條野生中國大扁鍬(公蟲,5-6釐米),14.90元,另19.90元的鍬甲飼養套餐。從長沙桃花嶺抓的3釐米的扁鍬母蟲,你應該夠"性″福的了,你的伴侶來自河南商丘夏邑縣(至聖先師孔子的祖籍地)。
  • 【盈江鹿角鍬飼育記錄】
    ,現在繁殖出來的這批幼蟲大部分已經完成了化蛹和羽化,所以對這輪飼育的情況作一個記錄和總結。鹿角鍬的母蟲與扁鍬母蟲略有相似,但鹿角鍬母蟲更瘦長一些。隨著這批幼蟲的大多數個體於5月完成羽化,本次飼育也隨之結束。
  • 鍬甲界的狂牛——牛頭扁鍬
    但是我這一次還是來講一下一種名字裡帶牛的具備一對「牛角」的知名甲蟲吧,那就是牛頭扁鍬。這是一種產於爪哇地區的一種大型扁鍬,但它與常規的扁鍬存在若干細節上的差異,那是因為,一般經典的扁鍬,比如中扁、蘇扁和大巴,其實都是同一種,只不過是亞種和產地的不同,但是這牛頭扁鍬,則是同屬的另一物種,好比虎豹之間的差異。
  • 羽化啦!黑鬼豔鍬繁殖飼育實錄和小經驗分享
    前言:7月底的時候,我們曾經上過一篇黑鬼豔鍬和黃邊鬼豔鍬繁殖的文章,今天我們來篇相關後續內容。18年蟲季時我們繁殖了一波赫鬼豔幼蟲,這批幼蟲當時出了一半,剩下的留著自己盤了,本周這批幼蟲迎來了第一隻羽化的成蟲。乘著這個機會,我們今天就來單獨說說黑鬼豔鍬的幼蟲飼育。
  • 上海野採驚遇黃紋鋸鍬 都是物種入侵惹的禍?
    在那次野採中我們從朽木中獲得不少幼蟲,按照上海兜鍬的正常分布來說,也就是中扁、中大,外加獨角仙,這三個是最常見的品種。此外,近年來也有蟲友採集到了天童大鍬,但此種顯然量不多,並非常見,我們至今也未發現過。        驚現黃紋鋸鍬疑似物種當時,我們那批採集的幼蟲,如今基本上都已經羽化了,結果我們驚訝的發現,這其中有3隻竟然疑似黃紋鋸鍬,一公兩母。
  • 中華劍角蝗,為什麼雌大雄小?
    圖/文 林繼偉親愛的同學:昆蟲世界,雌大雄小,其實是主流,即最常見的模式,短額負蝗、中華劍角蝗、螳螂等,都是如此。瀏陽河邊,一對中華劍角蝗蜘蛛,八隻腳,不是昆蟲,屬於蛛形綱,也是雌大雄小。一對中華大扁鍬,有大鉗子的是雄蟲不過在甲蟲(屬於昆蟲綱鞘翅目)中,通常又是雄的大,雌的小,因為雄性甲蟲,要爭奪食物和配偶。
  • 鍬甲界的鬥戰勝佛——巴拉望巨扁鍬甲蟲
    巴拉望巨扁鍬甲蟲【
  • 【泰國黃金鹿角鍬形蟲飼養繁育記錄】
    產地:泰國清邁記錄大小:Bekuwa飼育紀錄67.4mm野外個體紀錄70.0mm親代信息:♂56mm ♀33mm 累代情況:WF22.繁育記錄: 2019年4月底於國內頂尖玩家 大橋 手中購入一公兩母成蟲繁殖組,具體羽化日期模糊,到手兩周後出折服,進食順利。
  • 甲蟲飼育筆記|印尼金鍬形蟲~
    這幾天,一些中小型鍬形蟲陸續羽化開挖出的第一隻高砂母蟲成蟲,正在蟄伏中、剛羽化半天左右的高砂鋸鍬形蟲中牙公蟲中文名稱:高砂鋸鍬形蟲拉丁學名:Prosopocoilus motschulskii產地:中國臺灣體長記錄:65mm?
  • 【養蟲小記】—— 玉帶鳳蝶
    由於蛹接在盒子的頂部,比較光滑,不利於羽化後成蟲爬抓,故取下蛹後,放入如下圖的裝置中。羽化前,顏色加深,隨後蟲體逐漸脫離蛹殼。雄蝶剛羽化後,翅還未完全展開,倒掛著等待充血。
  • 羅氏蟲社知識分享系列之 兇暴霸氣的東南亞巨扁鍬們
    前言:前2期關於扁鍬的文章我們系統的介紹了棲息於日本和我國境內的扁鍬亞種,今天我們再來來聊聊扁鍬中的巨型個體,也就是體型至少可以超過90mm,最大可超110mm的棲息於東南亞地區巨扁鍬們。1、巴拉望巨扁鍬(Dorcus titanus palawanicus) :世界上最大的扁鍬,雄蟲紀錄個體113.2mm(2014),亞種名係指巴拉望島,也是其主要棲息地。巴拉望巨扁外型強壯厚實,配上修長有力的鋸齒狀大顎,成為各地玩家喜愛的扁鍬品種。
  • 手把手教你鍬甲繁殖系列之金牛扁鍬 爆產容易但你得過這一關!
    前言:上周我們分享了所羅門大頭細身赤鍬的繁殖,今天我們接著再來分享一篇扁鍬屬成員:金牛扁鍬(菲律賓亞種)的繁殖記錄。和上次一樣,我們先總的介紹下金牛扁鍬家族的整體知識,讓大家對這一物種有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 羅氏蟲社年終回顧,全年兜鍬新種、飼育紀錄、科普知識一文掌控
    (增華阿鍬)在雲南被發現此外,海外學術屆也有新發現,首先是毛象屬的稀有物種雷康提氏大兜,正式發表了此種的雌蟲記錄,結束了該物種自(1972年)發表以來整整48年雌蟲相關資料不明的狀態。」花金龜的世界這裡再提一下,今年國內兜鍬相關著作比之前略豐富,一是《中華鍬甲》系列學術著作國內也了代理,可以更為方便的購買。
  • 甲蟲飼育筆記|黃金鹿角鍬形蟲
    最近、蟲社的黃金鹿角鍬形蟲羽化完畢但是要養出60mm+大個體的話,建議比較腐朽、且溼度比較高的初級發酵木屑為宜。L3公蟲使用1L容器飼育,母蟲使用0.5L。存活溫度2~30度,最佳溫度16~24度。化 蛹 & 羽 化經歷8~10個月幼蟲期的飼育,黃金鹿角鍬形蟲要開始製作蛹室了。
  • 【翻譯&轉載:金剛大鹿角鍬形蟲】
    以飼育巨鹿鍬形蟲為主的「FE」型菌也有銷售,初次飼養的人可放心使用。公蟲的體重一般能長到20~30g,母蟲為8~15g。20g以上的公蟲能羽化出80mm以上的個體,接近或超過30g的個體則可以期待羽化出90mm以上的大型個體。發酵木屑的飼養可以在孵化後的低齡初期就使用,雖然未經驗證,但我認為只用木屑也能養出成蟲。
  • 《大自然筆記》家有寵物,萌寵扁鍬的故事|百家故事
    前些日子還動過網購一隻幼蟲回來養的念頭,因為各種信息表明在城市裡想找到它的蹤跡太難了,接下來毫不猶豫地把它領回了家。回家路上順手撿了塊兒剛剛脫落的法國梧桐的樹皮,鍬甲喜歡碎木屑,暫時沒處去弄,等等再說。
  • 霸氣甲蟲成寵物 集美小學生颳起另類養寵風 - 中國在線
    建議廣大家長,需做好孩子的引導工作,理性養寵。還記得童年時去田野間抓獨角仙的情景嗎?記者得知,近日,在集美一些小學生中颳起了一股養另類寵物的風潮。和多數孩子們偏愛的蠶寶寶不同,「70後」、「80後」的童年玩伴如中華大扁鍬、兜蟲等霸氣又好玩,也漸漸得到當下一些小學生的青睞。
  • 「養蟲寶典」來了 · 鐵甲鍬蟲 化蛹篇
    鞘翅目門節肢動物門科鍬甲科亞    門有顎亞門屬彩虹鍬屬綱昆蟲綱種彩虹鍬亞    綱有翅亞綱分布區域澳洲北部、紐幾內亞島▼>生活史壽命:1年——1年半;產卵~孵化:約30天;1齡幼蟲(L1)—2齡幼蟲(L2):約20~40天;2齡幼蟲(L2)——3齡幼蟲(L3):約20~40天;3齡幼蟲(L3)——羽化:約2個月~10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