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田山嶺之韻:秋重色愈濃

2021-01-08 耒陽鄉土

儘管時令早進入了初冬,耒陽鄉間卻是一派深秋的色彩。山嶺之韻,田野之景,一片連著一片,是山巒那一抺溢光流彩的五顏六色,紅黃相間,秋重色愈濃。

位於肥田鎮仙嶺山莊附近的山嶺,覆蓋著一襲紫色頁巖,那是一種寸草不生的灰黃色土地。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土地有一方土地的用途。紫色頁巖適合一些生命頑強的樹木和植物生長,譬如松樹、桐子樹、白楊樹、梓樹、樟樹,還有野菊花、柿子、雞冠花等就適合這種土質,就能在一片片光禿禿的頁巖之中,茁壯成長。

近年來,肥田鎮通過多方努力,在原來那些寸草難生的紫色頁巖上大力種植花草樹木,讓荒山披上綠妝,讓素有「禿子腦殼「之稱的紫色頁巖,煥發出青春活力。如今,走進這裡,曾經的荒山野嶺,處處青山綠水,昔日寸草不生的山坡陡嶺,遍地蔥蔥翠綠。特別是秋天,漸漸熟透的田野,在色彩斑斕的樹木映襯下,顯得風姿綽約,一派自然風光。那山那水那村莊,儼然是一幅絢麗的畫卷,詩意纏綿,令人賞心悅目。

我是在初冬季節的一個晴朗天氣來到這裡。相比於耒陽西鄉的坳上風光,肥田鄉的山嶺又是另一片風景。極目遠眺,層層疊疊的低矮山巒,覆蓋著一色的茅草和各類樹木,層次分明,厚重有度。那種深秋的韻味,正印驗著一位詩人的詩句,霜重色愈濃。只是如今的霜,很難在早晨飄落下來,但秋卻是實實在在來了,秋重色愈濃,大概比喻得更恰當一些。

肥田山嶺上的秋,的確韻味十足。柿子樹上的柿子,像一盞盞大紅燈籠,掛在光禿禿的樹枝上,搖搖欲墜。從遠處看,橙紅的柿子就像圓圓的西紅柿,散發芳芬;從近處看,又似大紅的大辣椒,懸掛在樹梢上,沁人心脾。其實柿子就是柿子,紅裡透明,只是掛在樹上的柿子還未成熟,據說要"漚"一段時間才會熟透,變成所謂的軟柿子。軟柿子才好吃,一位在柿子樹邊做事的老農說。他告訴我,現在鄉下的柿子,一般沒人採摘,主要賣不上價格,一般都是被城裡來休閒的人摘走了。

在仙嶺山莊,柿子樹上的柿子,大多數會被前來消費的人摘走,而柿子旁的桔子,卻鮮有人問津。物以稀為貴,城裡人見多了桔子,所以對它不感興趣,但柿子見得少,又紅彤彤的,因此採的人特別多。至於採回家後會不會吃,那就因人而異了。我看到很多女遊客拼命往包裡塞,還跳躍著往柿子樹上採摘,生怕採少了。

柿子樹和柿子樹上的柿子,將秋色塗上彩色,令人心曠神怡,但真正讓彩色塗抹秋色的,還是紫色頁巖上那一片片樹木中坦露的斑瀾圖畫。那才叫秋,那才叫秋重色愈濃。

站在一片山谷之中環顧四周,楓樹葉飄逸著紅韻,那種紅,是一種秋的沉甸,於葉片之間,可以窺視季節的變換,可以感受秋天的力量。從春到夏,從夏到秋,時令的轉換,就像人的臉色,少年與青春,中年與老年,都可以從臉上光韻與皺紋中去看見年輪,去看見朝氣和暮氣。楓葉從春天的嫩綠中,走過酷熱的暑節,當進入深秋後,更顯得暮色蒼茫,但這種暮氣,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氣餒,而是突然煥發出一種紅紅的色彩,仿佛比春天的嫩綠更加大氣,更加彰顯其無窮的魅力。人與自然,相得益彰,進入暮年的老人,何嘗不是如此?只要有一種朝氣,褶皺的臉色就是滄桑歷程,就是一種成熟,就是紅韻的楓葉,更是煥發活力的勇氣。

漫山遍野的梓樹、樟樹,也在秋的腳步中,走向成熟。梓樹是肥田山嶺上見得最多的樹木,頑強的生命力,與紫色頁巖連為一體,它不僅點綴了山嶺的翠色,尤其在秋天,用斑瀾的樹葉樹梢,擁抱有些蕭瑟的山嶺,將秋色渲染得更加迷人。

肥田鎮的秋天最與眾不同的是山嶺上偶爾可見的白楊樹,那才是一種秋的醉美,那才叫秋的韻味,那才叫秋的意境,那才叫秋重色愈濃。怎麼說呢,反正在我印象中,耒陽秋天的絢爛,沒有一種樹木可以與之比美,恐怕很多旅遊風景之地的秋色,大體也不過如此吧。

我站立在一條鄉村公路上觀賞秋之白楊。在一片松樹相偎的山巔之間,十幾株高大的白楊樹,如鶴立雞群,聳立在山與村之中。一邊是青磚瓦屋,一邊是空蕩的田野,白楊樹似一幅天然彩虹,掛在天地之間。遠遠望去,那是一片比畫更美的風景。淡淡濃濃,濃墨重彩。陽光下,深黃色彩的葉片,如同展翅欲飛的鳥類,舞動著醉美的身姿,翩翩起舞。一株株數十米高的白楊,渾身金黃,黃得有些耀眼,黃得有些醉人,盡顯秋天色彩的神韻。那是一種動人心弦的色彩,於視野中,盡顯秋的遼闊,於細微中,享受秋色的絢麗。白楊樹之黃,在秋天色彩中,極為彰顯,它瑰麗、大氣而又氣勢恢宏。那種與無倫比的黃,讓人想起滿園關不住的菊園,讓人想起微信朋友圈永州桐子坳上的黃。

在我看來,肥田白楊樹之黃,是鑲嵌在耒陽鄉村大地的一卷秋色圖,儘管有些單調,但確是不可多得的秋日勝景。而位於肥田仙嶺山莊不遠處的這片白楊樹,擁有十幾株高大白楊,錯落有致的排列,點綴著群山峻岭。這種渾身上下一片金黃的樹姿,在丘陵山地之中,顯得極為妥切,有點渾然天成的意味。如畫龍點睛,廖廖數筆之中,突顯秋天色彩的豔麗。這種豔,是一種自然之美,沒有刻意雕刻,也不像某些風景點上的秋色,有些濃妝重彩。肥田山嶺白楊樹之美,在這個初冬的時節,尤為風採迷人。站在這種秋重色愈濃的白楊樹邊,碧空與曠野,樹木與茅草,田園與村莊,渾然天成,一氣呵成,讓人有一種心潮澎湃的感覺。從內心讚美秋天的斑瀾壯觀,讚美耒陽秋天的多姿多彩,讚美原來寸草不生的肥田紫色葉頁巖,如今華麗轉身,由荒山披上綠妝,由綠色的春天,迎來五彩繽紛的秋天。(歐陽先生)

編輯 周紫紅

來源 耒陽手機臺

相關焦點

  • 濟南高新區小杜家小學開展「秋之韻」主題系列實踐活動
    11月14日-17日濟南高新區小杜家小學語文教研組藉此機會,以培養學生發現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靈為目的,開展了「秋之韻」主題系列實踐活動。本次活動共分四個篇章:第一篇章——賞秋。同學們利用周末時間或課外活動時間走出家門、走出教室,觀賞秋天的美麗景色,孩子們或親手挑選樹葉,或仔細觀察,或邊走邊拍,用相機拍下了最自然、最豐富的畫面,成功留住了秋天。
  • 最不想錯過遂昌層林盡染、色彩斑斕的驚豔之秋!
    露氣重而稠,稠而將凝。寒露後,白日幽晦,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霧結煙愁。蕭蕭秋意重,依依寒色濃,歸鴻將急於南飛,哀鴻遍野,秋殘如血。  寒露三侯  ┃一候,鴻雁來賓。  白露節氣開始,鴻雁南飛,此時應為最後一批,古人稱後至者為「賓」。  ┃二候,雀入大水為蛤。  鳥雀入大海化為蛤蜊,飛物化為潛物,古人對感知寒風嚴肅的一種說法。
  • 《吟秋》原創詩詞集錦;蒹葭岸,木蘭舟,西風掃碎一江秋
    無名調-秋意融融作者:王東軍朱果赤,金罌紅,桂花菊蕊味馨濃。田園水,楚辭風,情湧霜楓景一程。潑墨新村秋寄賦,和諧幸福曲歌隆。七絕-秋日登高作者:艾方成菊色漫坡融翠薇,楓紅西嶺伴芳菲。登高一嗓心旌醉,老酒三壺樂不歸。
  • 鐵竹偉的《霜重色愈濃》
    讓後輩的我為之敬佩!
  • 沁園春 詠彩葉桂 (詞林正韻第七部平)
    沁園春 詠彩葉桂(詞林正韻第七部平)文/葛霞 圖/蔣銀明變幻多姿,嬌妍清幽,誘詠嘉篇。看沁園春暖,千山紅豔 堤邊秋冷,萬裡嵐煙。樹樹柔情,枝枝翠色,婉曲悠悠惹鳳鸞。臨宮闕,成玉漿佳釀,香醉塵寰。
  • 步韻《感秋》21首,誰提明月上高樓,欲把清輝鋪滿秋
    曉東詩刊42期曉東有約2期步韻羅工《感秋》21首誰提明月上高樓,欲把清輝鋪滿秋編輯:羅工入眼枯黃換新色,寒霜不再掩風流。二,秋思/天馬行空明月孤獨照碧樓,寒風蕭瑟又逢秋。欲書愁緒知牆外,紅葉隨波自去流。
  • 2020湖北賞秋最佳觀賞地,這些地方你去過嗎
    秋天真的太溫柔了是啊,一到秋天荊楚大地儼然成了最美的地方一旦去到那裡其他地方就成了將就秋天經過三峽寒山翠色變得溫暖有人喜歡秋色斑斕有人鍾情於莊嚴與浪漫紅牆銀杏不止在故宮當陽市玉泉寺秋光合著鍾韻,嫋嫋不絕
  • 大別山巍巍山嶺萬千重,為何只有這裡叫巍嶺
    大別山中巍巍山嶺萬千重,此鄉獨佔巍嶺之名。 松毛尖山巔高度一千五百米,色黑氣冷,巍巍乎挺入九重碧霄第一層,生生戳破彩霞衣。其山銳利蒼黛若松針,如玄鐵重劍,高古持重又似一管晉唐巨筆。山已不知幾千幾萬歲,其上歸雲肥,白如奶油雪糕,團團簇簇繞山而飛,像成群孝順子孫承歡高祖跟前。在山外遠遠仰望,生畏心,生敬心,生仙想,也叫人俗念遁跡骨骼清奇。薄醉裡數次起意,想扛起那一管筆,研聖井河之水以為墨,以遼闊青天作紙張,仿北碑《楊大眼造像記》筆意,寫八個擘窠大字:高山大澤,實生龍蛇。
  • 「關公故裡秋意濃,秋高氣爽賞紅葉」 主題攝影大賽獲獎名單公示
    「關公故裡秋意濃,秋高氣爽賞紅葉」 主題攝影大賽獲獎名單(排名不分先後)李新3、三等獎(五名)《曬秋》(組照) 代全業《秋繪蓮池豐收圖》(組照)李改香《鸛雀樓之秋》 張滿成《望仙路漫漫》 康輝《平陸秋色甲天下》 劉文禮《深秋的雲海》 陳春明《柿業興旺》 王春喜《秋水韻》
  • 古詩詞裡的中國色,美得不可方物
    昨日也同花下飲,終有恨,不曾濃。在中國有「黃生陰陽」的說法,把黃色奉為彩色之主。是居中位的正統顏色,為中和之色,居於諸色之上,被認為是最美的顏色。,用擬舟航,長為稱首,日殿月宮,金池珠叢,七重迢遞,千柱玲瓏,虹橋左跨,雁苑南通。
  • 美術新聞 | 「北江韻·廣府情」詩書畫作品展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徐潤書--李經綸詩  北江韻    06.歐錦華--王者之風    15.吳泳之詩並書    28.何浩林書--朱春紅詩  29.梁豔芳--春意濃  30.吳立林書-鄭賢永詩  31.李玉春畫--孕育之花--鄭學能書--邱秀蓉詩
  • 秋天開花花卉之球根秋海棠
    、假龍頭花、金魚草、晚香玉、萬壽菊、康乃馨、孔雀草、宿根福祿考、叢生福祿考、虞美人、仙客來、彼岸花、旱金蓮、牽牛花、翠菊、勳章菊、藍眼菊、非洲菊、麗格海棠、竹節秋海棠、球根秋海棠夏天開花花卉:萱草、再力花、鳶尾、梭魚草、雞冠花、鳳仙花、四季秋海棠、常夏石竹、波斯菊、紫花地丁、大麗花、藍花鼠尾草
  • 芒寬四季時時美,民族風情處處濃
    秋的韻味很是撩動人登山的欲望。在芒寬,要尋找秋的情意,最好的方法就是登山望遠或翻越山嶺了。如果精力充沛,可以從百花嶺經南齋公房翻過山頂到達騰衝江苴,或從西亞村八羅田過北齋公房到達騰衝界頭,無論哪條道,都有你看不盡的風景,想不到的收穫;如果體力稍差,也可以從芒寬街上三疊水生態公園,一觀「三滴水」的奧妙。秋日登山,登的是一種意境、一種思緒。
  • 不同季節造就風味各異 春冬秋夏茶葉的基本特點淺析
    春茶 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經過了寒冬期的休養生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季節。 葉片多呈濃綠色肥大而柔軟,分別有滋味濃,香氣高及農殘少的特質。正正因為經過休息,令其得以累積充足的養分與維生素,滋味更加醇厚濃鬱。常有「一兩春茶一兩金」的說法哦。 此外,由於春茶季節氣溫相對較低,使其芳香物質和茶氨酸含量提高,香高鮮爽。同時經過嚴寒的洗禮,害蟲難以生長,農藥使用較少。在春季裡,依不同節氣採收的茶,也可劃分為「明前茶」,「雨前茶」和「穀雨茶」。
  • 古今七月唯美的別稱,情濃蘭秋赴七夕,秋風撫弄情人淚
    情濃蘭秋赴七夕秋風撫弄情人淚七月通常稱:巧月、瓜月、蘭月、蘭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蘭月解說:就是農曆七月,農曆一年第七個月份(如果之前沒有閏月),在中國是夏季最炎熱的時候,孟秋,蘭月,建申之月(猴月),律中夷則。 民間俗稱鬼月,傳說這個月鬼門打開,到七月二十九的時候又重新關上。(這個民間俗稱鬼月,有需考證,之所以成為鬼月就是農曆七月十五的中元節,在一些陰陽術士的渲染下成為鬼月。)農曆七月在古代是一個很美好的月份,它代表著希望與開始。
  • 盆景球根秋海棠超好種植
    盆景球根秋海棠超好種植球根秋海棠花朵華麗為其最主要的特色,有著盆花女王的美譽,原生地在南美洲的安地斯山脈一帶,是藉由多種原種的球根秋海棠相互雜交,而得到這般華麗的花色。花朵顏色從淡紫色至黃色、桃紅、白,形態有直立型與懸垂型,花瓣有單色的,也有絢麗的雙色。
  • 我不說你肯定不知道水墨畫的「墨」是色的意思
    顏色的最早使用是圖騰、壁畫,常用色為赤、黑、赭紅色。而現在考古出土的圖騰、壁畫最早的時期是遼寧牛河梁紅山文化女神廟遺址,在遺址中出土的殘片上,有赭紅、白、黃等顏色的圖案。所以顏色對於中華民族來說,應該和文明的起源同時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來的。
  • 水芙蓉之於夏,木芙蓉之於秋
    不 為 無 用 之 事 · 何 以 遣 有 涯 之 生 中式 於夏有水芙蓉之,於秋有木芙蓉,可謂二季功臣矣。茂叔之好,徒有其心而已。木木芙蓉則隨地可植。 況二花之豔,相距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