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19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卻痛恨考試幾乎「逢考必掛」

2020-11-30 騰訊網

他不僅在數學領域取得不凡業績,而且用他自己的奇特經歷告訴所有對數學感興趣的人:即便你不能通過數學考試,你仍然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數學家。

如果我說一位造詣精深的數學家從小討厭考試,你也許並不詫異,可我要接著告訴你,他痛恨考試的原因是由於自己的數學成績屢屢不合格,很多人一定會覺得納悶:這怎麼可能呢?數學家會考不好數學,這簡直令人難以理解。不過這既非國際玩笑也不是天方夜譚,國際數學史上確有其人,他就是19世紀最偉大的代數幾何學家——埃爾米特。

埃爾米特(1822—1901年)出生在法國東北部的一個小村莊,在家裡七個孩子中他排行第五,生下來右腳就有殘疾,但這並不影響他繼承父親聰明、百折不撓的基因和母親敢作敢、直言不諱的性格,這奠定了埃爾米特不凡生涯的基調。他從小就是個「問題」學生,上課時老愛找老師辯論,尤其是對一些基本的問題刨根問底,讓人無法應對。同時埃爾米特對考試不以為然,甚至是切齒痛恨,因為每次他一旦考糟了,老師除了羞辱,還用木條打他的腳,每次數學考試後受到的奚落和懲罰,讓他加深了對考試的不屑一顧和仇視。埃爾米特在後來的文章中寫道:「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是用頭腦,又不是用腳,打腳有什麼用?打腳可以使人頭腦更聰明嗎?」如果你由此認為埃爾米特的數學素養平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他的數學天賦使他始終保持著對數學的濃厚興趣,他花了大量時間去閱讀如牛頓、高斯等數學大師的經典名著,並在這樣的閱讀中發現了數學本源性的東西,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發現了數學的美,飲到數學興奮的源頭之水」。

儘管如此,埃爾米特異於同齡人的叛逆表現仍讓父母憂心,為了讓他把書念好,父親把他送到巴黎的路易大帝中學。可由於擁有超人的數學天分,加上他對當時數學教學和考核的看法與當時的社會、學校要求格格不入,倔強的他始終無法融入傳統數學教育的培養模式之中。在他的眼中,數學教學氛圍死氣沉沉,令人索然無味,數學課本也不過是一堆無用的廢紙。一般人認為的那些所謂數學成績好的人,是些只懂得生搬硬套但頭腦二流的人,這可不是他自己所追求的結果!但是為了順從父母的意願,他又必須每天面對那些細微繁瑣的計算,以致痛苦不堪。數學是他一生的摯愛,但是數學考試卻成了他無法迴避的折磨和噩夢。為了考上巴黎綜合工科技術學院,18歲的他考了5次才勉強通過。期間,在幾近絕望的失落中,一位名叫李察的數學老師給了他足夠的鼓勵,這位慧眼識才的伯樂說:「我相信你是自拉格朗日以來的第二位數學天才,但你需要堅持完成學業,才不會被你認為是垃圾的傳統教育犧牲掉。」因此,一次又一次落榜的埃爾米特沒有放棄。

埃爾米特進入大學後由於殘疾的原因被迫轉到文學系。按說文科裡的數學相對淺顯,過關也要容易得多,可他的數學成績竟然還是不及格。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同期的他在法國數學研究期刊上發表了論文《五次方方程式解的思索》,震驚數學界。在人類歷史上,三世紀的希臘數學家就發現一次方程與二次方程的解法,之後,眾多一流數學家埋首苦思四次方程以上到n次方的解法,卻始終不得其解。沒想到這個1000多年來懸而未決的數學難題,被一個數學考試常常不及格的文學系學生首先攻克,所以這絕不僅是文學青年寫出一篇精彩的小說那樣引人關注,而是數學史上大書特書的不朽傳奇。然而耐人尋味的是,這樣一個具有開拓性和創新精神的數學天才,直到24歲時,才以令人尷尬的成績勉強從大學畢業。由於同樣的原因,埃爾米特大學畢業後考不上任何研究所,他只好到一所學校做個批改學生作業的助教,而且一做就是25年。

在這貌似平庸甚至失敗的25年裡,這位默默無聞的助教發表了關於「代數連分數理論」、「函數論」、「方程論」等方面的研究論文,由此邁開了在數學道路上疾步快進的步伐,數學也成為他盡情施展才情的花園和一生的至愛。所幸的是,埃爾米特傑出的數學才華和研究成果,得到了在數學界享有盛名的數學家柯西、雅科比等人的欣賞和關注,他們的惺惺相惜,給了這位助教巨大的精神支持,使他對數學的信仰更為堅定。當命運女神終於眷顧這位在當時法國數學界名列前茅的天才時,被巴黎大學聘請擔任教授的埃爾米特已經49歲。此後的25年,幾乎整個法國的大數學家都出自他的門下,這似乎又是一個冥冥註定的奇妙輪迴。人們已經無從得知他在課堂上的授課方式,但是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確定的——沒有考試。

埃爾米特在數學領域的傑出成就早就奠定了他自己卓越的地位。比如課本上「共軛矩陣」是由他首先提出的;人類1000多年來無法解決的「五次方程式的通解」是由他首先攻克的;自然對數的「超越數性質」是他第一個證明出來的……同時,他又是一位熱心的數學傳播者,他經常無保留地通過書信、便條以及講演向數學界提供他的知識、想法以至創造性的思維火花。例如,他與T·J·斯蒂爾切斯兩人從1882年到1894年間至少寫過432封信。只要認真閱讀埃爾米特的著作就會發現,他提供了許多可以作為別人發現序幕的例子,他的數學傳播工作極大地促進了數學的發展。因此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貝爾在對歷史上的數學偉人進行回顧時,曾這樣描述他:「歷史上的數學家愈是天才,愈是好譏誚,講話愈多嘲諷。只有一個人例外,那就是埃爾米特,他擁有真正完美的人格。」

埃爾米特在晚年,回顧少年時的輕狂時寫道:「傳統的數學教育,要學生按部就班地,一步一步地學習,訓練學生把數學應用到工程或商業上,因此,不重視啟發學生的開創性。但是數學有它本身抽象邏輯的美,例如在解決多次方方程式裡,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美感。數學存在的價值,不只是為了生活上的應用,也不應淪為供工程、商業應用的工具。數學的未來仍需要不斷地去突破現有格局。」這或許才真正道出了這位視考試為噩夢的數學家奇特一生的內涵。

現在我們應該明白,埃爾米特的偉大之處在於:他不僅在數學領域取得不凡業績,而且他用自己的奇特經歷告訴所有對數學感興趣的人:即便你不能通過數學考試,你仍然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數學家。他的一生證明「一個不會考試的人,仍然能有勝出的人生」。不會考試是他成為數學家的前提和基礎,也成為他非凡一生的預兆和祝福。

相關焦點

  • 19世紀的偉大數學天才,可是他卻不會考試,幾乎是「逢考必掛」
    他不僅在數學領域取得不凡業績,而且用他自己的奇特經歷告訴所有對數學感興趣的人:即便你不能通過數學考試,你仍然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數學家。如果我說一位造詣精深的數學家從小討厭考試,你也許並不詫異,可我要接著告訴你,他痛恨考試的原因是由於自己的數學成績屢屢不合格,很多人一定會覺得納悶:這怎麼可能呢?數學家會考不好數學,這簡直令人難以理解。
  • 不會考試的數學家埃爾米特
    ,他就是法國著名的數學家埃爾米特。        埃爾米特是19世紀最偉大的代數幾何學家,他的出現給數學界注入了新的血液,可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數學家,卻在數學考試中屢屢受挫。        埃爾米特從小就不是一個讓老師喜愛的學生,他總是會纏著老師,喋喋不休的探討問題,哪怕是最基礎的知識,他也會說上半天,把老師們煩的夠嗆。
  • 最偉大的女性數學家
    在數學課堂上,諾特將爭為人先的態度表現的淋漓盡致,每次上課,總是坐在最前排,認認真真聽課,踏踏實實學習。每天來的最早,回的最晚。她勤奮好學的精神引起了主講老師的注意,後來,史無前例地允許她參加考試。 1903年7月,諾特順利通過了畢業考試。遺憾的是,她卻沒有畢業文憑當然,究其原因,她最大的過錯是生為女性。畢業之後的諾特決定繼續深造,於是,他來到了素有「數學界的麥加」的哥廷根大學。
  • 語文老教師:中小學90道四大名著常識題,逢考必有,抓緊收藏一份
    語文老教師:中小學90道四大名著常識題,逢考必有,抓緊收藏一份四大名著是語文常考的知識點,無論在小學還是初高中都是逢考必出的題型。這類題其實是最容易拿分的,只需要你平時去積累閱讀,然後多去總結歸納記憶,考試肯定是不會丟太多的分數。
  • 法國著名數學家埃爾米特:考試這門藝術我還得在研究一下……
    在眾多數學家中,有一位對數學貢獻巨大,卻連數學考試都通過不了的奇怪數學家,他就是法國著名的數學家埃爾米特。埃爾米特是19世紀最偉大的代數幾何學家,他的出現給數學界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可就是這樣一個偉大的數學家卻在數學考試中屢屢受挫。
  • 20世紀最偉大數學家弗拉基米爾逝世(圖)
    環球網實習記者馬秀鈺報導  據法國《世界報》6月4日消息,俄羅斯數學家、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弗拉基米爾·阿諾德 (Vladimir Igorevich Arnold)於6月3日在法國因病逝世。弗拉基米爾·阿諾德主要研究常微分方程與動力系統。1982年獲首屆Crafoord獎,2001年獲Wolf獎。
  • 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歐幾裡得竟然排不進前3,第一名必然是他
    公元前300年,歐幾裡得完成了他的巨著《幾何原本》,一舉奠定了幾何學的基礎。歐式幾何直到今天,依然是全世界各國學校的必修課。從小學一直到大學的高等數學裡,都有它創作的定律、公式、原理和各種應用。在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裡面,歐幾裡得本來是有希望排進前3,但另外一位天才的橫空出世,生生地把他擠出了前三的行列。
  • 人民日報「力薦」:語文常考文學常識題,逢考必出,建議收藏一份
    人民日報「力薦」:語文常考文學常識題,逢考必出,建議收藏一份「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這句話充分體現了積累的重要性。眾所周知,語文一直是一門厚積薄發的課程,想要在考試中拿高分,那麼一定離不開對各種知識的積累。
  • 她終生未婚 愛因斯坦說她是"最偉大的女數學家"
    幾乎清一色的男性裡,出現了唯一的一位女性數學家百年前,在歐洲,在那個沒有女性地位的學術世界裡有著這樣一位女性她身材不高,體態微胖,膚色黝黑 她終生未婚,將全部的精力都獻給了自己熱愛的數學事業她是愛因斯坦口中「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數學家
  • 高中化學核心考點,逢考必出,這就是你和學霸的距離!
    可是年級前幾名的學霸每次都考得很好,似乎他們考高分就很容易。其實萬事萬物都是有套路的,學習、考高分也是一樣。學霸們之所以考得好,是因為他們不只是死讀書,而是活讀書,會讀書,具體表現就是學霸知道考試重點是什麼,哪些題型常出,而掌握了這部分的知識點,就相當於知道了考試「考什麼」,分數高也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 阿基米德的天才——他憑什麼被評為最偉大的數學家?
    出生於蘇格蘭的數學家埃裡克·坦普爾·貝爾在他廣受歡迎的數學史著作《數學人》中寫道:歷史上最偉大的三位數學家中,阿基米德(Archimedes)一定榜上有名。另外兩個常與他聯繫在一起的是牛頓和高斯。阿基米德(公元前287-212年)是希臘數學家、物理學家、工程師、發明家和天文學家。他被廣泛認為是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在他的許多成就中,以下是特別重要的:他從現代分析和微積分中預見到了各種技術,得出了π的近似值,描述了阿基米德螺旋(具有多種實際應用),建立了靜水力學和靜力學(包括槓桿原理),他是最早使用數學研究物理現象的思想家之一。
  • 不擅長數學考試的數學大師,向我們昭示了什麼?
    法國人埃爾米特是世界上一位偉大的數學家,但是他一生中的數學考試,卻從來沒有及格過。埃爾米特曾任法蘭西學院、巴黎高等師範學校、巴黎大學教授,是法蘭西科學院院士,在函數論、高等代數、微分方程等方面都有重要發現。
  • 每年被引上千次,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卻從未存在
    尼古拉·布爾巴基被譽為 20 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已經活躍了八十年,發明了許多標準數學術語,文章至今每年被引用上千次。布爾巴基從未存在,又將永遠存在。這個名字是一戰後一群法國數學家的集體化名,此後一代代年輕的數學家加入其中,又在年滿 50 歲時退出。
  • 初中語文:100道重點文學常識題(附答案),逢考必有,建議收藏
    初中語文:100道重點文學常識題(附答案),逢考必有,建議收藏!語文是同學們需要重點學習掌握的學科,但是在學習語文時又不能一蹴而就,語文的學習需要同學們長久的積累和運用。語文的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
  • 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家,我們都學過他的知識,卻少有人知其姓名!
    這些人的名字大家都非常熟悉,就算不是數學領域的人多少也是聽說過的,但是有一位數學家的名字很多人卻沒聽說過,他就是歐拉。就是這樣一個很多人都不認識的數學家,卻是一位非常牛的人,牛到什麼程度?現如今數學課本上的很多知識,其實都是出自於他手,也是因此,他甚至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
  • 中小學人手一份,四大名著文學常識100題,逢考必有!
    在語文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無論是日常小考還是中高考,四大名著也幾乎是逢考必有。從小讓孩子讀四大名著,不僅能夠開闊孩子眼界,汲取其中的精神養分,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還能借鑑名著中的文字瑰寶,學以致用,提高語文素養。很多學生是通過影視劇了解的四大名著,很少仔細閱讀原著書籍。小學關於四大名著的內容主要考常識填空。
  • 高中物理逢考過篩子內容:125個常考知識點+55道常考題!
    每年的物理試卷都有很多必考的知識點,要善於總結這類內容,做一個較好的歸納,其次要對各類物理模型與各類解題方法進行歸類,探究適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形成自己的破題套路與答題技巧,這樣在考試的緊張時間下你會更加從容。除此之外還要熟悉各類試卷的常考必考題型,了解出題思路與題型常規和一般的解題竅門,做到心中有數,這能有效地提升自己解題速度與準確率!
  • 偉大的數學家歐拉,瑞士、俄國、德國都把他視為自己國家的數學家
    一七七年四月十五日數學史上傑出的數學家歐拉(Euler)誕生在瑞士第二名城巴塞爾(Basel)的一個殷實的家庭。父親保羅.歐拉(Paul Euler),是個基督教加爾文派的教長,喜愛數學,是歐拉啟蒙的數學老師。歐拉幼年早慧,在家庭的教養下,聰穎過人。保羅希望歐拉學習神學,繼承父業。一七二零年秋,把歐拉送進瑞士最古老的大學巴塞爾大學,學習神學、醫學、東方語言。
  • 人民日報:中華五千年文學常識200題,逢考必有,老師一般都不教
    人民日報:中華五千年文學常識200題,逢考必有,老師一般都不教文學常識是語文必考的知識點,無論在小學還是在初中。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語文各題型知識難度都提升上來。文學常識題型越來越受到重視,分值也越來越大。所以語文想要拿到高分,那麼文學常識題一定要掌握好。
  • 夏爾 埃爾米特:一位數學不及格的"天才數學家"
    他差點再次栽在巴黎綜合工科學校的數學考試上。這已經是埃米爾特第5次參加考試了。這個20歲的年輕人數學天分過人,在數學雜誌上發表文章《對五次方程代數解的探討》,震驚了數學界,也為他贏得了數學家的名聲。在課堂上,埃米爾特卻不是好學生。他經常閱讀高斯、歐拉和拉格朗日等人的數學著作,然後找老師辯論,還毫不掩飾自己對考試的痛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