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滅美國不過癮,炸仨航母卻是這位大導的第一次滿足

2020-11-29 第一導演官方號

提到羅蘭·艾默裡奇,我的第一反應不是《獨立日》《後天》《2012》,不是他新拍的《決戰中途島》,也不是「好萊塢拆遷專業戶」、「全球地標毀滅者」的名頭。

而是寫在他姓氏裡的「有錢」——Emmerich

艾默裡奇,正經八百的本土富二代,老爸擁有豪華園林機械廠。上大學時,艾默裡奇就憑藉雄厚的後勤保障,遊遍歐洲和北美。

當年看了《星球大戰》,立刻轉到導演系學習,畢業作品要求拍一部短片,因為過分有錢而沒有限制,艾默裡奇拍了一部100分鐘的《諾亞方舟法則》,成為德國有史以來製作成本最高的學生作品。

質量也不錯,成為了1984年第3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開幕電影。

那會本土媒體稱他為「辛德爾芬根(德國城市)的史匹柏」,聽著是好話,實際是熱愛新浪潮的歐洲影評人在擠兌他。

所以艾默裡奇很快進入好萊塢,拍夠爽夠震的科幻災難片。

拍到今天,他連自己都很難超越了,於是帶領拆遷隊穿越到二戰,重點破壞珍珠港、中途島和日本航母。

這是他記掛了20多年的中途島戰役,是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範,扭轉了太平洋戰爭的局勢,避免了美國人民學日語的悲慘結局。

這也是一場拼運氣的戰爭,用艾默裡奇的話說——

美軍幸運地破譯了日軍情報密碼,幸運地確定了AF就是中途島,而不是在南太平洋。最最幸運的是,在當時美軍最大航空母艦,企業號航母迷路之後,一個叫做米克拉斯基的人憑直覺跟上了一艘日本驅逐艦,並認為這艘驅逐艦應該是在歸隊途中。如果不是他,美國人可能就輸了。

但拍電影就沒那麼幸運了,好萊塢已經不愛投資戰爭片了。

2016年的《血戰鋼鋸嶺》基本沒在六大片場拿到一分錢,眾多小片廠湊了4000萬美金,能拍出最後的大場面,全靠導演梅爾·吉勃遜會省錢。

艾默裡奇也挺難,「好萊塢的製片公司當時不願意拍這部電影,所以我滿世界找投資。」

輾轉反覆,直到2017年,艾默裡奇才圓了夢。

他曾在電影裡五次把美國和地球推向毀滅邊緣——《獨立日》《哥斯拉》《後天》《2012》《獨立日2》,但都不過癮。

艾默裡奇告訴我們,《決戰中途島》是他第一次真正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雖然殺青後又重拍重剪了四五十天,雖然一開始幾位日本演員不相信他,但能把電影拍出來,他就視為「突破」了。

我們也聊了時下熱門的話題,他不中意120幀的技術,對漫威電影的火爆十分不解,也分析了好萊塢為什麼不再熱愛戰爭片。

01、滿世界找投資,第一次可以按自己意願行事

Q:20年前你就想拍「中途島戰役」,根源是什麼?

艾默裡奇:我常常都在想,在中途島奮戰的這些人,不能被忘卻。就算在美國,也沒人知道迪克·貝斯特(轟炸機飛行員),他們或許知道尼米茲(美國海軍五星上將,指揮中途島戰役),卻不知道其他大英雄。

迪克·貝斯特

Q:從戰爭片層面上講,你有怎樣的抱負?

艾默裡奇:抱負?嗯,希望能不一樣,能給觀眾新的感受。對我而言有意思的是,不僅僅是去拍攝一場戰爭,而是全面體現這6個月中的情報分析、戰略部署、俯衝轟炸等,俯衝轟炸是美國人能贏的很大原因。

我一直有個感覺,就是戰爭片的拍攝必須非常貼近人物,不能泛泛地講一個大型故事。

我們選了3條主線,情報官埃德溫·萊頓、作戰指揮官切斯特·尼米茲,還有「企業號」航母。6個月的奮戰後,這個航母對贏得戰爭具有關鍵意義。還有日本指揮官的故事,對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他們的很多指示是很大膽的。

Q:之前的《珍珠港》,為了強調影像感,鏡頭會跟著一顆炸彈直接炸到戰艦裡,《決戰中途島》你怎麼去呈現這個戰爭的場面?

艾默裡奇:你說的那個鏡頭我很了解,我覺得那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我不太喜歡那種所謂不能拍的、沒法拍的鏡頭,即使是全數碼模擬出來的鏡頭,我也要想想我要用攝像機拍的話,角度放在哪、怎麼拍,才能夠還原現實。

Q:電影也使用了不少飛行員主觀角度,轟炸機俯衝時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艾默裡奇:不僅僅是主觀角度的問題,雖然這是了解飛行員視角的重要因素。我們在其他方面也做了很多嘗試,比如多角度的俯衝。

後來我把所有鏡頭剪輯好之後,發現不是很滿意,於是下定決心,重拍所有的俯衝鏡頭。之後大概花了六到八周的時間,進行高強度的重拍重剪工作。

每個人都擔心不能按時完成,我跟他們說非重做不可,因為給觀眾俯衝的真實感受才是最重要的,我很高興我這樣做了。

Q:李安在《雙子殺手》中用了120幀的技術,你有沒有想過使用或者開發一些新技術?

艾默裡奇:不會,我不大相信這種技術,價格昂貴,製作複雜。畢竟全世界絕大多數的電影院都只能播放2K的影片,這個比例甚至是99%,你基本是為2K服務,那就要盡全力將2K做到最好。

如果你有非常好的表演,不論是用廣角還是近景,都能拍好。這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比技術更重要。

Q:拍了那麼多商業大片之後,《決戰中途島》對你來說還有什麼大的突破嗎?

艾默裡奇:讓我想一想。就是我終於拍出來了?(笑)好萊塢的製片公司當時不願意拍這部電影,所以我滿世界找投資。

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個突破是,我第一次可以按自己的意願行事,比如我不想走老套路來描繪日軍,也不想要有大的歡呼場面,盡最大可能地進行真實描述。

Q:你會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

艾默裡奇:我可能更極端一點。作為導演,在好萊塢不能聽到「NO」就停下來。

02、日本演員一開始對這部電影表示懷疑,好在我拍的不是日本陸軍

Q:二戰一直是電影創作者重點關注的歷史,但一戰好像不太被人問津,你怎麼看?

艾默裡奇:我認為歷史學家也很難解釋清楚,一戰中大家到底是為什麼而戰,那純粹是民族主義。

二戰更有意思些,當時法西斯勢力上漲,德國有希特勒,義大利有墨索裡尼,西班牙有弗朗哥,日本也可以說是信奉法西斯主義,好像法西斯掌控了整個世界。

而西方的同盟國,比如澳大利亞、美國、英國、法國的部分區域,是與法西斯主義做抗爭的,大家是為「讓什麼統治來世界」而戰,這是相當重要的戰爭。我們必須要教育現在的年輕人,不要忘卻戰爭歷史,否則一切將會捲土重來。

Q:幾位日本演員要呈現自己國家的殘忍和失敗,作為導演,你有跟他們進行特別的交流嗎?他們傳達了什麼觀點和態度?

艾默裡奇:一開始,他們其實是持懷疑態度的,因此我做了相當多的說服工作。最後讓他們相信,我會公平、正確、準確地體現日本海軍的形象。

幸運的是,這部電影講述的並不是日本陸軍,日本陸軍在中國及世界各地都做了非常多的壞事。

據我研究,日本海軍與陸軍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要麼在英國留過學,要麼在美國留過學,所以英語很好,非常了解美國,對同美國開戰一直都持質疑態度。他們始終試著說服當時統治全日本的陸軍,不要跟美國作對。

當時的日本首相東條英機是陸軍大將,根本聽不進去。所以當海軍說贏不了美國時,陸軍的回答是,一定會贏。

Q:電影中出現了一位在中途島拍電影的福特先生,沒有交代結局,你能講一下他的背景信息嗎?

艾默裡奇:約翰·福特是當時好萊塢非常著名的導演(4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為史上之最),拍攝了很多西部片。二戰開始後,一些導演希望通過拍攝戰爭電影,讓人們充分了解到自己的兒子們、父親們都在戰場上的經歷,於是奔赴前線。

福特的一個海軍朋友跟他建議說,如果你真想拍攝一些實況,就應該去中途島。他真的去了,發現中途島調來了多架飛機,接著就突然發現自己身處戰爭。

他沒有去防空洞躲著,而是爬上了屋頂拍攝,並且受了傷。他拍攝的《中途島戰役》時長18分鐘,還獲得了1943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

約翰·福特

03、我不喜歡超級英雄,也不太理解漫威為什麼如此成功

Q:你的多部電影裡都講述了飛行員,你有沒有過成為飛行員的願望?

艾默裡奇:我的家庭是有飛行員傳統的。我有一個未曾謀面的叔叔,是二戰時期的戰鬥機飛行員。

他的肺原本就不是很強健,駕駛戰鬥機上上下下誘發了隱性結核。戰爭結束後,他就一直咳血(影片中有類似情節),後面越咳越多,送到醫院時,為時已晚。我大哥莫夫根·阿莫裡的名字就是取自這位叔叔。

後來,莫夫根和我另一個叔叔海恩斯成了飛行愛好者。我從來沒想過成為飛行員,但我對飛行和飛行員非常尊重,也很有興趣。

Q:你的很多電影都出現了英雄,跟你小時候的經歷也有關係嗎?

艾默裡奇:很簡單。你去回顧我所有的電影,會發現講述的都是非常普通的人,不得不去面對一些難以置信的怪事。比如外星人入侵,洪災等。對我而言,描述普通人如何在非常狀況下應對這些挑戰,從而成為英雄是很重要的。

我不像某些人一樣喜歡超級英雄,因為我根本就不理解這回事。我不明白世界上為什麼會有超級英雄。

我在德國長大,那時候根本沒有漫畫可讀,我很驚訝超超英電影會如此成功,或許是因為人們都希望能成為超級英雄,但我並不理解。

Q:那你怎麼看待漫威電影?

艾默裡奇:早期的某些電影我還是喜歡的,我很喜歡第一部《鋼鐵俠》,還有《蝙蝠俠》。他們之所以能成為超級英雄,是因為才能。而一旦事情變得太不可思議的時候,我就不再能理解了。

04、戰爭片越來越少,是因為耗資巨大而且不能拍續集

Q:1976年的《中途島之役》也是群星雲集,場面很大,對你的影片有沒有什麼影響?

艾默裡奇:並沒有很大的影響。我認為那部電影,在當時的戰爭片中也算不上是較好的,他們用了很多紀錄片的鏡頭,將紀錄片鏡頭和常規鏡頭結合到一起是很奇怪的。

Q:你最喜歡的三部戰爭片是什麼?

艾默裡奇:《遙遠的橋》、《拯救大兵瑞恩》,還有一部50年代末60年代初拍攝的小電影,叫做《橋》。

《遙遠的橋》讓我們了解到組織一場戰爭是多麼困難。它對敵我雙方的描述是均衡的,在基本想法上跟《決戰中途島》很相似。

《拯救大兵瑞恩》是我看過的電影中,最讓人沉浸的一部,尤其是英國、美國軍隊從海灘登陸的一幕相當好。

《橋》很酷,反映了希特勒對軍隊的思想灌輸,即使德國人當時已戰敗,他們卻還要去捍衛那座橋。

Q:跟八九十年代不一樣的是,傳統的戰爭片越來越少了,你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艾默裡奇:原因很簡單。戰爭片的拍攝越來越難,耗資巨大,又拍不了續集,所以好萊塢的興趣也越來越低。

Q:這樣說戰爭片的未來好像一片慘澹?

艾默裡奇:我想戰爭片始終都會有人拍,只是規模縮小而已。我目前所知的就有兩三部正在製作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歷史事件就是二戰。

Q:你接下來的創作計劃是什麼?還是戰爭片嗎?

艾默裡奇:我的下一部影片是科幻片,有災難成分。

同時我還在籌備一部講述1511年起,也就是16世紀初,關於瑪雅人的電影,有點類似《與狼共舞》。

還有一個大型電視節目,是關於古羅馬體育運動的,有格鬥者、火戰車等。我一直都在嘗試糅合各種元素。我對歷史片一直都有濃厚興趣,現在拍這些片子,將人們帶入到一個已經消失的世界,是相對容易一些的。

*文 / 空山

相關焦點

  • 《鹿鼎記》《半生緣》脫靶,大導拍傳奇劇即「失靈」?
    一遇上傳奇劇,大導就「失靈」?形散神滅「內核」脫靶,「選角」失衡大導們改編經典傳奇,口碑崩塌的悲劇大多在於德不配「材」。細數兩位導演過往履歷,現實主義題材居多,獲贊劇評多有「接地氣」。此番掌鏡傳奇劇,恰巧與「接地氣」背道而馳,是脫離兩位導演原有審美的一次探索。
  • 電磁航母來了:我國首款彈射艦載機完成航母彈射,採用國產發動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裡·卡申表示貴航研發生產的殲教9改進版已經可以在航母上完成彈射起降。現在,我國已經是美國以後,世界上第二個可以製造出電磁彈射器的國家。殲教9新改型媒體稱之為「海山鷹」, 將進氣道改為兩側布局,對機翼、尾翼等方面進行了改進。
  • 2萬噸當量核彈深水爆炸,摧毀整個航母艦隊,附近生物全部死亡
    眾所周知,目前海上最厲害的重器就是航母,然而航母要想發揮最大的作用,就是形成一個航母編隊,很多人認為,打航母一個飛彈過去航母就沉了,或者一發魚雷過去航母就沉了。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的事情,按理論計算,就算一艘驅逐艦要把它給弄沉了也得需要至少7枚反艦飛彈。
  • 美國曝光中國為何懼怕尼米茲級航母
    雖然新的福特級將陸續取代正在服役的尼米茲航母,但它們仍然為美國海軍服役了半個世紀以上。  1961年美國海軍第一艘核動力航母企業號服役後,由於其造價實在太過驚人,是前一型傳統動力的福萊斯特級航空母艦的2.5倍,一度使美國停止繼續建造核動力航空母艦;因此,之後美國海軍建造了三艘傳統動力的小鷹級航空母艦,之後美國海軍打算放慢訂購新航空母艦的速度,直到1965年越戰爆發。
  • 這位怪咖大導終於出書了!
    儘管書裡的內容非新鮮出爐(韓國於2005年出版),但對於中文世界的影迷來說,能一次打包集中閱讀這位怪咖導演的隨筆、對談及影評文字,已經很滿足了,況且這還是關於樸贊鬱的首本中文書。正是這些因種種外部現實壓力被迫「榨」出的文字(不限於電影),恰恰讓我們得以在暴力/邪典/怪趣味這些作品標籤外,對樸贊鬱本人有了更加生動、多側面的認識。
  • 俄媒盤點「讓藍鯨嫉妒」的航母 遼寧艦上榜(圖)
    現在已經不是按天而是在按小時計算時間,對於軍隊來說,沒有什麼比航母效率更高。比航母更好的可能只有大和超大的航母了。在「俄羅斯報紙」的文章中介紹了這些甚至讓藍鯨都感到嫉妒的海船。  「信濃」號  日本的這艘航母勉強可以被列入現代武器,要知道在1944年它在完成自己的第一次任務的時候就沉沒了。
  • 從炸沉的航母死裡逃生後,他成了引力波探測先驅
    在這場戰役中,美國的萊剋星敦航母被日本海軍的魚雷和炸彈擊沉,萊剋星敦號航母上200多名士兵死亡。而一位名為約瑟夫·韋伯(Joseph Weber)的士兵跳海逃生,最後獲救。 27年後,《物理學評論》(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的一篇論文引起了轟動。文章的標題是《引力波已經被探測到的證據》,作者只有一個人,正是約瑟夫·韋伯。
  • 戰艦少女R航母養成攻略 哪些航母值得培養
    戰艦少女R中航母的數量相對較少,不過隨著活動的越來越多,航母的數量也蒸蒸日上了,所有金色和航母都很稀有(僅僅只是稀有,比如赤城、大鳳),而且有很多已經絕版了,不過幻萌爸爸說不定哪天心情好來個活動復刻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遊戲中哪些航母值得重點培養吧!
  • 圍繞伊朗「核老闆」之死,美國航母戰鬥群突然返回伊朗的「後院」幹...
    伊朗高級核科學家去世後,美國「尼米茲」(CVN-68)號航母戰鬥群幾乎立即駛入了波斯灣,仿佛早就準備好了似的,它突然返回伊朗的「後院」究竟要幹什麼? 但是,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稱,此舉旨在加強其軍事能力,因為根據川普的命令,美國正在從該地區撤出軍隊,這與暗殺事件無關。
  • 航母上老鼠泛濫如何處理?美國養貓、用紅外線,我國笨方法最治本
    導語:航母上老鼠泛濫如何處理?美國養貓、用紅外線,我國笨方法最治本在日常生活中,由於環境、清潔等問題處理的不到位,老鼠就會出來作祟。這個時候我們往往都會用老鼠藥、老鼠夾、會是家裡養了貓的進行「抓捕」。我們也都知道在航母上工作的士兵們,會很久才返航一次,就會在上面進行用餐。
  • 美國男孩吸電子菸被炸傷 為何電子菸會發生爆炸?
    美國男孩吸電子菸被炸傷 為何電子菸會發生爆炸?不久前,一根VGOD牌電子菸在這位十七歲的男孩嘴裡爆炸,他的嘴唇被燒傷,多顆下牙被炸平,下巴也因爆炸而破碎。家人不得不送他去五小時車程外的醫院治療。南都記者注意到,這已經不是電子菸第一次爆炸傷人了。今年二月,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名男子在電子菸爆炸後死亡。電子菸的碎片撕裂了他的頸動脈,據他家人稱,在醫院時,電子菸的一部分仍嵌在他的喉嚨裡。
  • 在西雅圖我登上了尼米茲號航母
    ,美國穩住了美國國防部27日宣布,今年夏天要部署到太平洋的尼米茲號航母離港出海,將進行一次綜合訓練部隊演習(COMPTUEX),目的是完全整合航母打擊群的部隊,同時測試打擊群整體從海上執行持續作戰行動的能力。
  • 多少噸的航母最為合理?美國軍事專家:排水量越大性價比就越高
    在正牌航空母艦之外,日本,韓國等國家甚至建造了"準航母"用於作戰,充當主力艦來使用。不過,與正牌航母相比,日韓"準航母"的排水量都不大,滿載排水量普遍低於4萬噸。不過,從現在的眼光來看。4萬噸級"準航母"並不好用,內部空間小,載機數量有限,沒有安裝電磁彈射器,無法操作先進固定翼常規起降艦載機。實際上,針對航母排水量多少噸才合理這一問題,美國早有軍事專家作出了回應,那就是噸位越大,性價比就越高。
  • 核彈水下爆炸,11艘戰艦沉沒航母被折斷,引發30米大海嘯
    核武器是人類研發威力最大的武器,而航母則是威力最大的常規武器,很多軍迷都對核武器和航母究竟誰更厲害很感興趣,並提出疑問,一枚核彈可以炸沉航母嗎?事實上,軍方也曾有類似的疑問,並親自動手做了一次實驗。美軍用核彈轟擊水面艦艇,測試包括航母在內的水面艦艇,能否承受核武器的威力。
  • 美國電磁彈射航母是騙局?外強中乾不實用,數十億美元打水漂
    眾所周知,美國的新一代航母「福特」號因為電磁彈射器等先進裝置的原因一直沒有形成完整的戰鬥力,此前,美國軍方曾透露這一時間大概會延長至2024年左右。此前,電磁彈射技術一度被吹捧到很高的地位,確實,它註定是未來航母發展的主要方向,但即便是軍工技術非常先進的美國也沒有完全吃透,直到現在還有很多需要磨合的地方,所以,「福特」號航母遲遲無法形成戰鬥力也成了外界詬病美海軍的痛點。難道美國此前吹噓的電磁彈射技術真是騙局?
  • 水中飛毛腿,大洋黃金魚——與美國航母賽跑的蘇聯661核潛艇傳奇
    然而美國五角大樓一間會議室裡氣氛卻很緊張,一群軍官和專家正一臉嚴肅的討論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原來不久前,美國第六艦隊「薩拉託加」號(CV-60)航母特遣艦隊發回一條信息:它在大西洋從地中海向邁阿密方向返航,發現一艘神秘蘇聯潛艇尾隨跟蹤。艦隊按慣例加速擺脫,然而一直提速到30節都未能甩開。
  • 航母編隊的攻與防如何實現?
    在整個海灣戰爭中,美國航母艦載機日平均出動量在220-720架次之間,F-14艦載戰鬥機大顯神威。經過30幾天的狂轟亂炸,伊拉克付出了十幾萬人的死傷之後,戰敗求和。戰前很多專家認為海灣戰爭將會是一場持久戰,但戰爭天平卻完全倒向了美國那一邊,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震驚全世界,也實戰驗證了美國航母恐怖的攻擊能力。當然,伊拉克雖然號稱「中東第一強國」,但其軍力實力還只是一個區域強國,並不具備打擊美國航母的實力,所以美國航母敢於如此肆無忌憚的開入伊拉克近海,最大程度的發揮了航母的攻擊能力。
  • 技術水平超過美國!港媒稱第二艘國產航母動力系統獲突破
    報導稱,這些消息人士說,綜合電力系統的研發將提高航母作戰效率,為電磁彈射器提供充沛動力,從而不再使用在技術上較為落後的蒸汽彈射系統。報導稱,在中國自行研發的第二艘航母上,可能將配備電磁彈射系統。與滑躍起飛方式相比,電磁彈射系統對飛機的損耗更小,能夠在短時間內放飛更多架次戰機。
  • 如何對付航母?這種海洋生物比反艦飛彈更厲害,曾癱瘓美國航母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航母不僅富有很大的攻擊力,而且一般的武器也是不能傷到航母的。非要給那些能給航母造成傷害的武器排個名的話,首當其衝的就是反艦飛彈了,這個飛彈對航母的傷害是非常大的,但是有一樣東西比反艦飛彈對航母的傷害還打,這個東西曾一度使美國的一艘航母陷入了「昏迷」。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東西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對於那些沒有航母的軍事強國,研製航母也就成了一件迫在眉睫的事了。
  • 你所不知道的航空母艦各種世界之最,你不一定全知道?
    ,舷號CVN-78,滿載排水量11.2萬噸,艦長332.85米,艦寬40.84米,吃水深度12.4米,它也是航母建造史最貴的一艘航母,僅建造費用就高達130億美元,這還不包括研發配套設備和訓練人員等等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