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波爾與愛因斯坦之爭的由來

2020-11-25 科學網

 

■趙魯

「微觀理論和經典世界的矛盾是顯然的,這也導致愛因斯坦與玻爾的爭論。」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光燦近日在「量子力學『二次革命』論壇」上如是說,量子力學發展至今,這場爭論仍沒有分出勝負。

波、愛兩人都是偉大的物理學家,對量子理論的發展都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二人分別因為解決光電效應問題和量子化原子模型而獲得1921年、192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然而,這兩位劃時代的科學家竟在量子論問題上爭論了半個世紀。

誕生於實驗室的量子力學理論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理論。在其誕生一百多年來,還沒有任何實驗事實能夠違背這個理論。

微觀粒子「波粒二象性」的實驗事實,導致了人們無法再用經典物理描述微觀粒子,只能用波函數(量子力學中用來描述粒子的德布羅意波的函數)來描述。

波函數是概率波(或稱機率波),用波函數描述的微觀世界是概率性的、不確定的。它導致了量子力學理論的誕生,同時也造就了量子世界與經典世界的根本區別:經典世界是確定的,量子世界是概率性、不確定的。

世界是概率的?愛因斯坦並不贊同,他用宗教術語來表達他對量子力學描述的客觀物理世界的看法:「上帝永遠不會擲骰子。」

愛因斯坦所謂的「上帝擲骰子」,不同於人擲骰子。當今的科學技術領域中,統計和概率是常用的數學工具。人們應用統計方法來預測氣候的變化,股市的走向,物種的繁衍……幾乎在各門學科中,都離不開「概率」。然而,我們在這些情況下應用概率規律,是由於我們掌握的信息不夠。比如說,當人向上丟出一枚硬幣,再用手接住時,硬幣的朝向似乎是隨機的,但這種隨機性是因為硬幣運動不易控制,從而使我們不了解硬幣從手中飛出去時的詳細信息。如果我們對硬幣飛出時的受力情況知道得一清二楚,就完全可以預知它掉下來時的方向,因為硬幣實際上遵從的是完全確定的宏觀力學規律。

而量子論不同於此,量子論中的隨機性是本質的。換句話說:人擲骰子,是外表的或然;上帝擲骰子,是本質的或然。

愛因斯坦確信自然界本質上是確定的,只是量子力學理論不完備導致產生概率性。

消除概率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找到更完備的理論,如果有新的理論能把世界準確的狀態描述出來,不需要概率,量子力學也許只是這個理論中特殊的一條。不過,愛因斯坦始終沒有找到能被實驗證實的、更為普適的理論。

對於「世界應該是局域的、確定的」這一論述,波爾與愛因斯坦是有共識的。然而波爾堅持實證論,他提倡眼見為實,他認為量子世界是虛幻的、不真實的,只有對量子世界進行了測量之後的結果才是真實的。所以波爾認為,在測量以前,量子世界是不真實的,測量以後才是真實的。

測量是關鍵。但是測量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以波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的解釋是,測量中發生了波包塌縮,波包塌縮讓「不確定的」變成了「確定的」,「非局域性的」變成了「局域性的」。

然而,怎麼會發生波包塌縮?波包塌縮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波爾並沒有回答。也正是由於對這些問題的迴避,波爾的理論並不能令人完全信服。

愛因斯坦長期反對量子論,他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思想實驗,企圖證明量子論的不完備性和荒謬性。但遺憾的是,直到目前為止,每次的實驗結果似乎並沒有站在他這一邊。

因此,一百年來,以波爾為首的哥本哈根學派仍是量子力學最為「正統」的詮釋。別的企圖替代它的理論(如平行世界等等),其「漏洞」不比這套理論少。

幾年前,在歐洲一個眾多理論物理和數學家參加的大會上,與會者對「所有量子力學的詮釋中最相信哪個理論?」這一問題進行投票,結果40%的科學家選擇了哥本哈根學派理論。

愛因斯坦與波爾的爭論,前者始終沒有佔到上風。不過,這並不代表愛因斯坦對物理學的推進貢獻不大。相反,無論是開創還是質疑,無論是披荊斬棘地朝前帶領大軍,還是回頭轉身來一場唇槍舌劍,其結果都將使物理這隻猛獸不停地衝出困境,向前邁進。

《中國科學報》 (2015-06-19 第6版 歷史)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與波爾關於光的本質的世紀之爭
    然後愛因斯坦和玻爾就槓上了。原因是薛丁格說他關在自家箱子裡的的貓,貓的死活他還不知道。在某一個時刻打開箱子,貓有可能是活的,在另外一個時刻打開箱子,貓有可能是死的,二者都以一定的概率存在。愛因斯坦說,上帝絕不以擲骰子的方式來決定貓的生死,波爾勸他不要管上帝的閒事。
  • 愛因斯坦與哥本哈根派之爭鹿死誰手,薛丁格的貓扮演了什麼角色?
    這是一段歷史,是愛因斯坦質疑哥本哈根詮釋的一段爭論史。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會擲骰子」;波爾說:「別去管上帝能做什麼!」這是網絡上流傳的愛因斯坦與波爾之爭的精闢語言。其實這都不是原話,但意思差不多。那麼這個被號稱為世紀之爭的科學理論大戰具體是怎樣一個過程,最終鹿死誰手呢?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段歷史,看看這些科學大師們的風採。哥本哈根詮釋是什麼?
  • 「開心網」之爭懸而未決 「科學網」糾紛又起
    據了解,對於科學時報旗下科學網(sciencenet.cn)在其編輯部博客上,以《謹防冒牌「科學網」》為題發布的關於科學網(kexue.com)的文章,6月29日和6月30日,科學網(kexue.com)在其首頁顯要位置分別發表兩篇聲明予以了回應。
  • 愛因斯坦VS波爾、海森堡,誰對誰錯呢?
    相對論的橫空出世給這個世界一個不同方法去觀察這個宇宙,它偉大之處在於人們已經習慣了牛頓的經典理論後還能提出一種完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這個世界,同時也是人們發現牛頓定律的局域性,可以說相對論是應運而生的,順勢而來的。
  • 愛因斯坦的「上帝不會擲骰子」與「薛丁格的貓」有什麼聯繫?
    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會擲骰子」;波爾說:「別去管上帝能做什麼!」這是網絡上流傳的愛因斯坦與波爾之爭的精闢語言。其實這都不是原話,但意思差不多。爭論的兩邊都知道這個世界沒有上帝,他們爭論的「上帝」是指自然規律。那麼這個被號稱為世紀之爭的科學理論大戰具體是怎樣一個過程,最終鹿死誰手呢?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這段歷史,看看這些科學大師們的風採。
  • 愛因斯坦作為量子力學的奠基者為何卻又反對波爾等人的量子理論?
    愛因斯坦對於量子力學的態度一直沒有變,只是愛因斯坦認為量子力學發展到後期幾乎變成的玄學,他認為波爾、海登堡等人提出的哥本哈根式量子力學釋義是不完備的,只是接近真理而已,還不是真理。愛因斯坦愛因斯坦雖然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之一,但其實愛因斯坦等人對於量子力學的認識仍舊局限於經典的物理學
  • 玻爾和愛因斯坦的世紀之爭
    第五屆索爾維國際會議(1927)人們普遍認為,波爾-愛因斯坦之爭始於第五屆索爾維國際光子和電子會議愛因斯坦堅持不懈。愛因斯坦再次提出了哥本哈根解釋所隱含的不確定性問題(即缺乏明確的因果關係,可預測性下降),提出:思維實驗:燈箱考慮一個裝有電磁輻射的盒子和一個控制百葉窗打開的時鐘,該百葉窗操作得如此之快,以至一次只能讓一個光子逸出。首先將盒子精確稱重。然後,在一個精確的時刻,快門將打開,從而使光子逸出。然後將再次對盒子稱重。
  • 南無愛因斯坦南無海森堡,觀自在波爾,行深量子物理時,照見薛丁格貓……
    ,觀自在波爾,行深量子物理時南無愛因斯坦南無海森堡,觀自在波爾,行深量子物理時,照見薛丁格貓,測一切不準,二象性,波不異粒,粒不異波。由NGYxYmQ改寫的「量子理論心經」,像所有賽博空間的口訣、箴言、段子、金句、唱詞一樣,讓我們尷尬,又讓我們歡笑,最終讓我們引之為我們時代的真面。它們是否是文學,答案或許很明朗,它們被確認是文學,被幾億位網友,被同樣數量的讀者,被我們時代的無意識。有時候,我們稱之為網絡文學,但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明白,這就是文學。
  • 李小文院士之科學網博客
    李小文院士科學網博客【點擊進入】 李小文院士最後一篇博文: 【地圖之問】答田青博主不過對您陷入與蔡小寧博主關於挺轉和反轉之爭有些遺憾 - 那問題容易「站隊」(或被視作站隊),一旦如此,就很難扯清了。
  • 「愛因斯坦」對「哥本哈根學派」發起的第一波攻擊:光子箱實驗
    上一期文章中我詳細介紹了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認知,以及愛因斯坦與「波爾等哥本哈根學派」觀點的差別,我們可以知道:其實愛因斯坦認為量子力學還「不完備」,並非全盤否定量子力學。基於這個觀點愛因斯坦開始了他對「哥本哈根學派」的第一次攻擊:光子箱思想實驗。這個實驗主要是反對哥本哈根學派的「測不準原理」,這個原理如果你沒看之前的文章我再簡單說明下,就是說你無法同時精確測量出一個粒子的「速度」和「位置」,這裡重點在於「同時」,換言之你可以先精確測量出速度,再精確測量出位置,這是沒問題的。
  • 原來「波爾山羊」長這樣,別再追求純種波爾山羊,國內買不到
    大家好,我是小羊,今天我們聊一聊原種波爾山羊。如果您見過原種波爾山羊,對波爾山羊有一定的學習了解。那麼,您一定會知道,當年我們國家引進波爾山羊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引進波爾山羊?我們農民朋友在養殖波爾山羊的過程中,波爾山羊公羊主要用作雜交終端的父本,與本地山羊品種雜交可以提高後代的生長速度和產肉的性能。波爾山羊作為父本與國內外很多的本地山羊品種雜交改良相比的情況來看,波爾山羊的表現明顯具有更優良的雜交優勢。
  • 波爾山羊是著名的「肉用山羊品種」,波爾山羊未來發展前景咋樣?
    波爾山羊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肉用山羊品種,被譽為「肉用山羊之王」。尤其是國外,利用波爾山羊雜交改良當地山羊向肉用山羊方向發展,已經取得了明顯的進展和成就。國內各地養羊戶在引進波爾山羊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改良的方向,自身能夠提供波爾山羊營養水平以及了解波爾山羊品種特性。
  •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波爾
    波爾1885年10月7日出生於丹麥的哥本哈根。1903年,波爾順利地中學畢業,進入了哥本哈根大學自然科學系。在1912年春轉到了曼徹斯特大學的盧瑟福實驗室工作。1912年9月,波爾到哥本哈根大學擔任編外副教授,主講熱力學的力學基礎。
  • 證據顯示愛因斯坦對量子理論懷疑是正確的
    儘管愛因斯坦本人對量子理論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他認為量子理論是不完善的。愛因斯坦不喜歡量子理論中違背直覺的內容——例如量子的不確定性,他說:「上帝不是在拋硬幣。」愛因斯坦認為事物的背後隱藏著更為深刻的本質,而量子理論是無法揭示的。波爾則不同意愛因斯坦的觀點,「上帝不僅是在拋硬幣,而且會把硬幣拋到我們看不到的地方。」
  • 波爾山羊適合農民養殖嗎?養殖效益咋樣?怎樣選購波爾山羊?
    今天我們聊一聊波爾山羊,大家現在看到的,是農戶家中的波爾山羊基礎母羊,在小羊看來,這隻波爾山羊母羊體型特別好,頭版和耳形也很漂亮,大家喜歡這隻波爾山羊嗎?接下來看這兩隻波爾山羊基礎母羊,耳朵很大也很漂亮,但是頭版小羊看來怪怪的,是拍攝角度問題嗎?這隻波爾山羊小羊羔,是大母羊的後代,小羊覺得很漂亮,也很喜歡,養殖戶們喜歡嗎?
  • 交直流電之爭,不僅是愛迪生和特斯拉之爭,還犧牲了大象託普西
    他為了推廣直流電而打擊交流電,從而引發了和特斯拉之間的交直流電之爭,他們之間的故事還要從開頭講起。起初特斯拉還是愛迪生的手下工作,當時愛迪生面臨著推廣直流電的一個難題,那就是直流電不能勝任長遠距離運輸的任務,於是他把這個難題交給了特斯拉。讓愛迪生出乎意料的是特斯拉不但想出了解決方案,而且方案數量多達二十幾個。
  • 愛因斯坦-薛丁格VS玻爾-海森堡,誰的量子理論是對的?上
    耶魯大學要知道量子力學是否被推翻,我們首先來簡單理解一下量子力學它有什麼特殊之處。愛因斯坦這一派和波爾這一派就有了一對截然相反的解釋。首先說波爾跟海森堡這一派,波爾跟海森堡這一派認為這一個量子系統的轉變,它的發生是瞬間轉變,也就是說沒有一個中間態,它直接從一個狀態1加上狀態2的狀態,直接變成了狀態1或狀態2的狀態。
  • 愛因斯坦:「上帝不會擲骰子」玻爾:「你別指揮上帝該怎麼做!」
    「上帝不會擲骰子」這句話最早在出現在1926年愛因斯坦寫給波爾的一份信中!但是被眾人所熟知卻是在1927年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上,這屆索爾維會議被稱為史上最著名的一屆。這屆會議上出席了我們所熟知的愛因斯坦、波爾、普朗克、居裡夫人、康普頓等等17位著名的諾貝爾學獎得主,被稱為最強大腦的雲集,號稱當時全球三分之一的智慧匯集於此次會議。並且此次會議是量子力學發展階段非常重要的一次辯論會,被稱為微縮版的量子力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