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重量級科學家獲2020年度邵逸夫獎

2020-12-04 北京日報客戶端

今天(5月21日)下午,邵逸夫獎基金在香港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2020年度邵逸夫獎獲獎者名單。格羅米森伯克等6位外國科學家分別獲得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邵逸夫天文學獎和邵逸夫數學科學獎三個獎項。

2020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頒予格羅米森伯克、彼得黑格曼和格奧爾格內格爾,以表彰他們所研發的光遺傳學,這是一項徹底改革了神經科學發展的技術。格羅米森伯克是英國牛津大學韋恩弗萊特生理學講座教授暨神經迴路與行為中心主任。彼得黑格曼是德國柏林洪堡大學神經科學赫蒂講座教授暨生物物理系系主任。格奧爾格內格爾是德國維爾茨堡大學分子植物生理學教授。

要明白大腦的運作,需要了解神經細胞交流時所使用的語言。鑑於人類大腦中有860億個神經細胞,它們之間的交流異常複雜,要了解其中過程是極富挑戰性的。每個神經元可以與其他神經元進行多達近萬次接觸,導致萬億個突觸連接。格羅米森伯克、彼得黑格曼和格奧爾格內格爾近年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發現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讓人類能夠追蹤和控制實驗動物的神經網絡。

2020年度邵逸夫天文學獎頒予羅傑布蘭福德,以表彰他對理論天體物理學的根本性貢獻,特別是在活躍星系核的基本理解、相對論性噴流的形成和準直、黑洞的能量提取機制和激波中的粒子加速及其相關的輻射機制。羅傑布蘭福德是美國史丹福大學文理學院盧克布魯森講座教授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教授。

2020年度邵逸夫數學科學獎頒予亞歷山大貝林森和大衛卡茲丹,以表彰他們對表示論以及許多其他數學領域的重大影響和深遠貢獻。亞歷山大貝林森是美國芝加哥大學大衛和瑪麗溫頓格林講座教授。大衛卡茲丹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數學教授。

兩位數學家對被稱為表示論的數學分支作出了深遠貢獻,他們也為許多其他領域帶來根本性的影響而聞名,例如算術幾何學、K理論、共形場論、數論、代數和複數幾何、群論以及廣泛的代數領域。除了證明重要定理,他們還創造了一些概念性工具,這些工具對其他數學家取得突破至關重要。他們的工作既深且廣,促進了諸多數學領域的長足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任敏

編輯:王海萍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2020年度「邵逸夫獎」得獎者名單揭曉 6位科學家獲獎
    中新社香港5月21日電 (記者 曾平)邵逸夫獎基金會21日公布2020年度「邵逸夫獎」得獎者名單,6位科學家獲獎。5月21日下午,邵逸夫獎理事會主席及評審會副主席楊綱凱(左三)等人出席發布會。邵逸夫獎基金會於香港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第十七屆「邵逸夫獎」得獎者名單。天文學獎頒予羅傑·布蘭福德;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平均頒予格羅·米森伯克、彼得·黑格曼、格奧爾格·內格爾;數學科學獎平均頒予亞歷山大·貝林森、大衛·卡茲丹。
  • 2020年度邵逸夫獎頒布 6名科學家獲獎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北京5月21日訊(記者 林煥新)今天,邵逸夫獎基金會公布了2020年度邵逸夫獎獲獎者名單,6名科學家獲獎。2020年度天文學獎頒予美國科學家羅傑·布蘭福德,以表彰他對理論天體物理學的根本性貢獻,特別是在活躍星系核的基本理解、相對論性噴流的形成和準直、黑洞的能量提取機制和激波中的粒子加速及其相關的輻射機制。
  • 2020年「邵逸夫獎」獲獎名單公布 6位科學家獲獎
    【解說】5月21日,邵逸夫獎理事會在香港公布2020年度「邵逸夫獎」獲獎名單,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和以色列的6名科學家獲得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獎,每項獎金為120萬美元。邵逸夫獎理事會主席楊綱凱宣布,由於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度「邵逸夫獎」頒獎儀式延期到2021年舉行,具體日期另行通知。
  • 2020年度「邵逸夫獎」得獎者名單公布,6名科學家獲獎
    邵逸夫獎基金會於今天5月21日(星期四)在香港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今屆共有六位科學家獲頒獎項,得獎者名單如下。所有資料於香港時間 15:30 (GMT 07:30) 在 www.shawprize.org 網站上載。
  • 2020年度邵逸夫獎獲獎名單揭曉
    5月21日,在香港九龍香格裡拉大酒店,邵逸夫獎理事會主席、評審會副主席楊綱凱(中)在記者會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新華社香港5月22日電 邵逸夫獎基金會21日在香港公布2020年度邵逸夫獎獲獎名單,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和以色列的多位科學家分獲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3個獎項,每項獎金為120萬美元。
  • 2019年度「邵逸夫獎」公布 三位科學家獲獎
    邵逸夫獎基金會於5月21日(星期二)在香港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今屆共有三位科學家獲頒獎項,得獎者名單如下。
  • 光遺傳學先驅榮獲2020年度「邵逸夫獎」!
    邵逸夫獎基金會21日公布2020年度「邵逸夫獎」得獎者名單,6位科學家獲獎。「邵逸夫獎」為國際性獎項,表彰在學術、科研或應用上取得突破性的科學家。他們的成果對人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邵逸夫獎」自2004年起每年頒獎一次,每個獎項包括證書、金牌和120萬美元獎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度「邵逸夫獎」頒獎禮將延期至2021年舉行。
  • 中國的邵逸夫獎應大力宣傳
    ,由邵逸夫獎基金會有限公司管理及執行的國際性獎項,旨在表彰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或應用上在近期獲得突破性的成果,和該成果對人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科學家。 2002年11月,按邵逸夫先生的意願而設立邵逸夫獎。近期在科研上有傑出成就且仍活躍於該學術領域的候選人將獲優先考慮 截至2020年5月,邵逸夫獎共評選十七屆,頒發了十六屆。 邵逸夫獎提名及評審程序於每年九月開始,該獎評選的原則主要考慮候選人之專業貢獻能推動社會進步,提高人類生活質素,豐富人類精神文明。
  • 著名華裔天文學家徐遐生獲2009年度邵逸夫天文獎
    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邵逸夫獎10月7日晚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本年度的頒獎典禮,5名來自英美重要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分別獲頒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數學科學三大獎項。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徐遐生獲頒本年度天文學獎,他是獲得這一獎項的首位華人科學家。
  • 「邵逸夫獎」今年頒獎禮或延期至2021年舉行
    楊綱凱近日,邵逸夫獎基金會公布了2020年度「邵逸夫獎」得獎者名單,6位科學家獲獎。據悉,「邵逸夫獎」是按邵逸夫先生的意願而設,於二零零二年十一月宣告成立,並由「邵逸夫獎基金會有限公司」管理及執行,基金會辦事處設在香港。根據章程,「邵逸夫獎基金會」(設在香港)由董事會、理事會、評審會和秘書處四個部分組成。評審會負責選出得獎人;其下設3個獎項委員會,各設一名首席評審和4位評審,負責候選人的提名及評選工作。
  • 2020年度邵逸夫天文學獎公布
    2020年度邵逸夫天文學獎頒予羅傑·布蘭福德 (Roger D Blandford)以表彰他對理論天體物理學的根本性貢獻,特別是在活躍星系核的基本理解、相對論性噴流的形成和準直、黑洞的能量提取機制和激波中的粒子加速及其相關的輻射機制
  • 2018年度邵逸夫獎名單公布
    2018年度邵逸夫獎基金會5月14日在香港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第15屆「邵逸夫獎」得獎的三位科學家
  • 香港舉行「2020邵逸夫獎展覽」向公眾介紹獲獎科學家及其貢獻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電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22日消息,香港科學館和香港太空館23日起舉行「2020邵逸夫獎展覽」,介紹本年度邵逸夫獎得主情況及其貢獻,並會簡要闡述有關學術領域的基礎科學知識「邵逸夫獎」為國際性獎項,於2002年11月成立,每年設有三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和「數學科學獎」。獲獎者須仍活躍於有關的學術領域、在學術和科學研究及應用上有傑出貢獻、在近期獲得突破性的成果或在其他領域有卓越成就。2020年度邵逸夫天文學獎獲獎者為美國科學家羅傑·布蘭福德(Roger D Blandford)。
  • 香港舉行「2020邵逸夫獎展覽」 向公眾介紹獲獎科學家及其貢獻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電據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22日消息,香港科學館和香港太空館23日起舉行「2020邵逸夫獎展覽」,介紹本年度邵逸夫獎得主情況及其貢獻,並會簡要闡述有關學術領域的基礎科學知識,旨在讓公眾放眼國際,了解世界各地頂尖科學家在科研路上默默耕耘的成果。
  • 2019年度「邵逸夫獎」在香港頒獎,3名科學家獲獎
    9月25日晚,2019年度「邵逸夫獎」頒獎典禮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
  • 英美6名科學家獲邵逸夫獎 今年獎金增至120萬美元
    新華社香港5月31日電(記者張雅詩)邵逸夫獎基金會31日在港公布2016年度邵逸夫獎名單,來自英國和美國的6名科學家獲獎。自今年起,每項獎金增至120萬美元。    邵逸夫獎設有3個獎項,分別為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以及數學科學。每年頒獎一次,今年開始每項獎金由100萬美元增至120萬美元。
  • 邵逸夫獎名單公布 頒獎典禮將於9月26日在香港舉行
    「邵逸夫獎」2018年度得獎者名單今天下午在香港揭曉,三位科學家分別獲得天文學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和數學科學獎。頒獎典禮將於2018年9月26日在香港舉行。創立於2002年的「邵逸夫獎」今年走進第十五屆。自2004年開始,該獎項每年頒獎一次,表彰在學術及科學研究或應用上獲得突破性成果,並對人類生活產生深遠影響的科學家,每個獎項包括獲獎證書、金牌,以及獎金一百二十萬美元。
  • 美國華裔科學家徐遐生榮獲「邵逸夫天文學獎」
    中國僑網消息:據香港中通社報導,邵逸夫獎基金會6月16日在香港公布2009年度邵逸夫獎名單,5名分別來自中國、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因在天文學、生命科學與醫學和數學科學領域取得卓越成就而獲獎。  邵逸夫獎評審會主席、首位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和邵逸夫獎評審會副主席楊綱凱等,16日在發布會上公布得獎名單。
  • 2020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公布
    2020年度邵逸夫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平均頒予格羅•米森伯克(Gero Miesenböck)、彼得•黑格曼 (Peter Hegemann)和格奧爾格•內格爾 (Georg Nagel),以表彰他們所研發的光遺傳學
  • 2017年邵逸夫獎公布,5名科學家獲獎
    來源:教育部、邵逸夫獎官網2017年度邵逸夫獎頒獎典禮於9月26日晚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5位科學家因科研成就突出分獲天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