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物種卻能在我國享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待遇。隨意放生的惡果

2020-06-23 敬畏知識科學科普

由於加入了《華盛頓公約》(又名《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原因,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某些外來物種在我國能夠享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待遇。而這些外來物種一般是被人們當做寵物飼養,隨後任意丟棄造成的。

今天要說的就是我們的主角——綠鬣蜥!

入侵物種卻能在我國享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待遇。隨意放生的惡果


綠鬣蜥,從名稱來看,它是綠色的蜥蜴。不過,實際上綠鬣蜥只有幼年時期是綠色的,它身體的顏色是會因為外界環境(溫度、健康狀況等)和自身年齡等發生改變,因此可以說地方不同,綠鬣蜥顏色就不同。其體型也較為龐大,成年綠鬣蜥從頭到尾可達2米左右。綠鬣蜥一般棲息在熱帶雨林之中,因此其原生棲息地主要為美洲和部分熱帶島嶼。

綠鬣蜥之所以會成為入侵物種,則是與其自身特點有關。一就是能吃,幼年時期以蟋蟀等昆蟲為食,成年後則是一名素食主義者,植物的嫩莖、葉子、花瓣、水果等都能成為其食物。綠鬣蜥的日常除了睡覺,也基本只有兩件事,要麼在曬太陽,要麼就在大吃特吃之中。二就是能生,一次能夠誕下30-50顆卵,75-90天以後破殼而出,基本兩年後就成年了可以加入下一代的繁殖大業之中。

入侵物種卻能在我國享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待遇。隨意放生的惡果


另外,綠鬣蜥又常常作為寵物被人們飼養,尤其是歐洲、日本等地,這就使得綠鬣蜥成為了一種入侵物種。

在我國實際不止綠鬣蜥如此,因為許多主人的粗心甚至隨意放生,導致在我國野外頻現某些外來物種。甚至有新聞進行了報導,比如「合肥一校園出現北極狐……」;「東鳳小姐姐家中驚現巨蜥……」(此處巨蜥就是綠鬣蜥)。這兩則新聞是因為這些動物位於城區之內才有的,不難想像,在野外也可能會有著他們的身影。

入侵物種卻能在我國享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待遇。隨意放生的惡果


因為《華盛頓公約》的約束,這些寵物都能享受保護動物的待遇。在某些國家或地區,綠鬣蜥已經基本成為入侵物種了。在我國的臺灣省,綠鬣蜥就已經是一種入侵動物了

不得不說隨意放生的危害之大,還有那些粗心大意的飼主。巴西龜、羅非魚、小龍蝦、牛蛙……已經在我國真正紮根了,因為隨意放生等。本土的烏龜和一些魚類甚至本土龍蝦(蝲蛄,là gǔ)……卻越來越少見了。在紀念以前,我們這裡經常能夠見到一群又一群的麻雀,現在卻變得很難;夏天的晚上也經常聽到蛙類的叫聲,現在卻很少了。

入侵物種卻能在我國享受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待遇。隨意放生的惡果


因此,切記,養有某些外來動物的人不要隨意放生,可以交給專業機構處理。那些進行放生儀式的人也最好弄明白你放生的到底是不是本地物種,不要瞎放。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

參考資料:

《華盛頓公約》

詞條——綠鬣蜥

相關焦點

  • 放生「怪鳥」?還是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將猴面鷹帶到了千家峒國家森林公園林中,進行了放生,讓它們回歸自由的大森林中。站長 周小林表示,「通過這次猴面鷹的放生事件,提醒廣大市民朋友,要提高野生動物保護意識,在野外遇到一些受傷的野生動物,要及時報告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切實做好野生動物保護工作。」
  • 叫聲似牛叫,名列全球最危險百種入侵物種,在我國被吃成保護動物
    導讀:原產自美國,叫聲酷似牛叫,入侵我國卻被吃成保護動物近些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交通運輸條件的大大改善,人類活動和經濟貿易交流越來越頻繁了,各國和地區也會有意無意引入一些不屬於本地的生物,而它們也就是外來物種。馬上就要進入夏季了,有一種外來物種就又要成為搶手貨了,它就是小龍蝦。
  • 邕江發現生性兇猛的外來物種鱷龜,千萬不要隨意放生外來生物
    據粗略統計,其中入侵南寧市的魚類外來物種有7-8種,林業害蟲類外來物種有5-6種。福壽螺福壽螺又名大瓶螺,蘋果螺,原產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引入我國,2003年3月被列入首批入侵我國的16種外來物種「黑名單」。
  • 正例 北京空運野生鳥來贛放生 反例 鄱陽湖曾現外來兇猛魚種
    2015年8月,深圳鹽田海灘曾有男童被放生的海鰻、石鱸咬傷,雙腿縫了100多針……    隨意放生和飼養成外來物種入侵重要途徑    採訪中,劉秘書長告訴記者,有部分人只注重「放」的形式,沒有注意到動物的習性、保護級別、分布地區和放生應該注意的事項,也不關心動物的死活,導致「放生」變「放死」。
  • 加劇外來物種入侵 從"食人鯧"看"非法放生"之憂
    柳州市漁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楊軍介紹,柳州境內大約有10多種外來水生動物,常見的有巴西龜、牛蛙、食蚊魚、清道夫、鱷龜、鱷雀鱔等,「外來物種隨意放養野外,會破壞生態環境的完整與平衡,所以柳州市一直禁止向柳江河放流外來水生物種。」     來自北美洲的「鱷雀鱔」與「食人鯧」齊名,其嘴類似鱷魚嘴,有著鋒利的牙齒,生性兇猛,生存能力強,對當地漁業危害巨大。
  • 這個外來入侵物種要在雲南涼了
    針對當地「放生」等習俗,當地還根據《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在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內禁止放生或丟棄非本地水生物種,一經發現,相關部門將依法給予相應處罰。此外,在人為引種傳入我國臺灣和南方部分地區及東南亞國家後,福壽螺失去了原有天敵的制約,而這些區域,恰恰是水稻的主產區,秧苗是其喜食的植物,氣候條件又十分有利於其生長繁殖,因此對這些地區的水稻生產造成了嚴重危害。應對外來動物物種須打「持久戰」外來入侵的動物物種不止福壽螺一個。
  • 釣友意外釣起「怪魚」,發現是國家保護動物胭脂魚後隨即放生
    為儘快查明情況,確保國家保護的珍稀魚種免受傷害,嘉魚所民警經過大量走訪調查,確認視頻中男子為羅某,鹹寧市嘉魚縣人,是一名資深釣魚愛好者。隨後民警立即與羅某取得聯繫。經查,10月10日上午,羅某在長江嘉魚段神洲堤岸邊使用手杆釣魚,從江中釣起一尾約長約20公分、重約8兩的胭脂魚,羅某知道胭脂魚為國家保護珍稀魚類,立即將該胭脂魚放回江中放生。同行釣友用手機對整個過程進行了拍攝。
  • 「異寵」好看不好養,隨意放生破壞生態,盲目飼養有可能違法
    李理播放了幾段由野外紅外相機拍攝到的視頻,視頻裡的華北豹貓不僅捕殺小動物,甚至還獵食山羊,「飼養野生動物,不僅可能違法,還違背動物天性。隨意放生,更是影響生態平衡。」世界動物保護協會首席科學家孫全輝博士介紹,我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以及《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列入一級、二級名錄的物種不可以買賣。各省還有一級、二級的保護名錄,按照地方條例,如果交易也會違法。此外,中國已加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其附錄一、二的物種等同於國家一級、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 萬寧市森林公安局放生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
    本報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引發了全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 2月8日上午,萬寧市森林公安局民警將一隻救助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蛇雕放歸大自然。據了解,2月7日下午,萬寧市森林公安局接到萬寧市萬城鎮番村社區街道楊先生電話稱,屋外飛來的一隻「老鷹」捕食了自家的鴿子,老鷹已被抓住,因為知道捕食野生動物是違法犯罪行為,希望民警儘快過來處理。接報後,民警迅速趕到楊先生家裡,對老鷹的身體狀況進行檢查,並餵食水、豬肉等食物。
  • 麻雀竟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你知道原因嗎
    麻雀竟是我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你知道原因嗎 今日頭條 | 2020-06-19 14:32:27 還記得在我們很小的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沒有那麼多的娛樂項目。對於我們而言,快樂的源泉主要來自於大自然,比如說抓麻雀、抓昆蟲以及捕魚等。
  • 物種入侵!釣友在長江釣到「食人鯧」,無序放生該停一停了
    釣友在長江水域釣到的「食人鯧」如今,這種可怕的「食人鯧」,在我國的長江鄱陽湖水域中也被發現了。物種入侵!很多釣魚人將這種怪魚視為外來入侵物種,釣起後就索性扔在一邊,讓其自生自滅。對於釣友來說,可不能讓這些可怕的外來物種,侵佔了本土水族的生存空間,那無疑將是一場生態災難。這是放生族的傑作?那麼,長江水域中這些外來的「食人鯧」,究竟從何而來?有網友稱,這很可能又是放生族的傑作。
  • 道縣: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遊隼
    紅網時刻永州11月26日訊(通訊員 蔣曉國 熊昌勇 彭志強)「1小時前,在我家屋後發現這隻受傷的老鷹,不知道怎麼保護它,就撿起送到林業局來,麻煩請你們處理。」據陳女士講述,當天下午,她去自家屋後清理衛生時,發現地上有一隻老鷹並且已經受傷,她想到林業部門在農貿市場發的宣傳手冊和電視裡野生動物保護宣傳,馬上把老鷹裝進自家小狗籠,及時送到道縣林業局來。經道縣林業局森保站鑑定,陳女士送來這隻大鳥學名為遊隼,是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屬瀕危物種。遊隼是中型猛禽,共有18個亞種。
  • 這個入侵物種來到我國卻成為保護對象,現在一斤48
    國家在進步,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要遠遠比很多年以前好了,比如說外出旅遊。以前可 能很多人想要出行的話還只能依靠雙腿走路,可是現在我們卻可以隨意選擇各種交通工 具,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交通工具,我們才得以能夠去到那麼多地方旅行遊玩。 但是凡事都是有正反兩面的。在帶來好處的同時,它也產生了一定的不好的影響,比如 說物種的入侵。
  • 這種龜,曾被誤當成國家保護動物,後來發現竟然是入侵物種
    旅行隨筆:嗨,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圖報,每天帶你看見不一樣的世界,本期,我們百家號:圖報將帶你一起來了解一種奇怪的龜類,話說它和我們常見的烏龜,大體上相似,但是其頭頂後部兩側有2條紅色粗條紋,類似於它的兩隻耳朵,所以又叫紅耳龜,話說當年它曾一度被誤認為是國家保護動物。
  • 「中國大黃」入侵澳洲,上能捕兔下能抓鯊,如今混成二級保護動物
    物種入侵大家都不陌生,中國也遭受過了許多物種入侵,比如小龍蝦,牛蛙等,其實都是入侵物種 只不過中國吃貨的力量太強大,才讓它們都成為了中國人的盤中餐,因此中國的入侵物種現象不是很嚴重,但是有的地區的生態系統十分脆弱,非常容易遭受物種入侵,比如澳大利亞就是如此,澳洲是一個孤立的島嶼,整個澳洲只有澳大利亞這一個國家,這也造成了一個不好的現象,就是澳洲的生態系統和其他大洲比起來,聯繫不多,因此生態系統也十分不同
  • 熱心群眾主動上交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隨著福貢縣森林公安局對保護野生動物資源及相關法律法規宣傳範圍不斷擴大和宣傳力度不斷加強,我縣群眾對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得到大幅提高,在非法獵殺、傷害野生動物的現象日益減少的同時,群眾自發保護野生動物的現象日益增多。
  • 世界最大魚被活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或面臨刑責
    鯨鯊是世界上最大的魚,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一般情況下,漁民不會特意捕殺鯨鯊,因為經濟價值並不高。並且依據法律漁民在捕獲鯨鯊後應該放生,捕獲並販賣鯨鯊,漁民可能將被追究刑事責任。世界最大魚被活宰,網友看到視頻後表示太殘忍了,看著很心痛。
  • 我國麝類動物瀕危 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升為一級
    麝牛  千龍新聞網訊(記者 貞子)由於我國麝類動物的數量急劇減少,麝類動物已經瀕危,國務院日前批准,麝類所有種類由「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調整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這是自1988年12月10日國務院批准《國家重點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之後,第一批由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升為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的物種。
  • 信眾們,別胡亂放生了!入侵物種危害環境觸目驚心
    福壽螺和田螺的區別據本地清潔工表示,這些福壽螺的都一些信眾和遊客放生而來的,而且每次放生數量很多,目測能有個幾百斤。本地居民也稱,幾乎經常有宗教群體來湖邊或是郊外放生,放生的動物有烏龜小龍蝦,但以福壽螺居多,每次都是幾大桶往小河溝裡面傾瀉。有關專家也表示,福壽螺這種入侵物種從某種意義上說,福壽螺就像水生界的「加拿大一枝黃花」,它繁殖能力極強,危害水中植物、農作物,且缺少天敵。希望放生者不要將這類入侵生物隨意放生以免給當地生態造成更大的破壞。
  • 廣東放生者亂放外來物種 漁民稱珠江清道夫魚成災
    這條微博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大部分網友認為放生毒蛇不是在行善而是在作惡。雖然博主事後刪除了微博,但還是引來了公安部門介入調查。  在廣東,很多人有購買動物放生的習慣。放生地點和物種選擇不當還是小問題,而亂放外來物種、超負荷放生等行為,已經危害了廣東生態安全。而在市場上,外來物種隨意買賣,缺乏監管,讓人們更容易「好心辦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