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利用歐洲核子中心的粒子探測器鑑定文藝復興大師畫作

2020-12-04 帝都大閒人

研究人員藉助歐洲核研究組織(CERN)的粒子探測器,幫助藝術界揭開了遺失已久的文藝復興時期大師拉斐爾的一幅畫作的秘密。

拉斐爾已經去世500年了,留下了油畫、壁畫、版畫等多種作品。和同時代的達文西、米開朗基羅等大師一樣,拉斐爾的畫作也是後來人們熱衷於臨摹、仿製的對象。經過代代相傳,來自那個時代的作品很多已經真假難辨。要確定哪些是真跡、哪些是仿製品並非易事。

一幅名為《聖母瑪利亞與聖子》(Madonna and child)的作品就是如此。這幅作品先是由多個教宗所收藏,後來成了拿破崙的戰利品,再後來輾轉了好幾手後,在上世紀30年代抵達布拉格。

鑑於它漫長的歷史,加上經過多項鑑定都沒有明確的結論,這幅作品的真偽在藝術界一直存在爭議。

現在,一個獨立專家組終於得出結論,這幅作品是拉斐爾的真跡。

這個專家組用於判斷的關鍵信息,就來自由歐洲核研究組織設計的晶片組成自動X射線掃描儀。

研究者花了三天的時間掃描這幅畫作,得到不同波長X射線的11張高解析度圖像,為專家研究畫作提供了精確的信息。

研究者表示,這種掃描設備不僅可以掃描很大的畫作,像這幅畫,有2平方米這麼大,也可以掃描形狀不規則的物體,比如雕像。

研究者之一物理學家烏赫(Josef Uher)說,這種成像技術專門用於藝術技術研究,很快將被廣泛採用。

相關焦點

  • 英特爾助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上帝粒子
    事實上,真正發現上帝粒子、做出具體實驗工作的還有位於瑞士日內瓦近郊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簡稱 CERN)。他們20多年來的努力並最後發現新粒子,為理論學家們獲獎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支持。
  • 探訪「上帝粒子」發現地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大型強子對撞機的重離子注入器 《參考消息》駐日內瓦記者 王昭 劉洋報導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位於瑞士和法國兩國邊境,從日內瓦市中心駕車不過20分鐘車程。CERN不僅是著名情景美劇《生活大爆炸》中男主角「謝爾頓」、「萊納德」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理論粒子研究再次取得進展!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理論粒子研究再次取得進展!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NA64實驗(圖片: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一種未知粒子可能攜帶著第五種自然力的新證據,這為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NA64合作項目提供了繼續進行研究的新動力。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計劃耗資數百億美元建造「未來圓形對撞機」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是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它於2003年開始修建,周長約為27公裡,全球共有8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科學家參與了這一項目。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於2010年開始對撞粒子,在27公裡長的LHC環內,質子束以接近光速運動,並在四個相互作用點發生碰撞。這些碰撞產生了新的粒子,這些粒子由周圍的探測器捕捉並進行測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物理學家們通過研究和分析這些碰撞,加深了我們對自然規律的理解。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這裡有詩意的機器 看不見的舞蹈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這裡有詩意的機器   義大利導演瓦雷裡奧·加隆果(Valerio Jalongo)還記得自己在大學哲學系時,曾讀過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一句話,「自然喜歡隱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支配我們所見的一切的法則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還是說,每件清楚呈現在眼前的事情,同時也在躲藏我們?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正式啟動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於當地時間10日9時30分(北京時間10日15時30分)左右正式啟動,將第一束質子束流注入對撞機。開啟物理學新黃金時代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強子對撞機項目相關負責人9月8日對外宣布,當地時間10日上午9時30分,該中心正式啟動世界最大的強子對撞機,開始對注入的第一批質子進行加速測試。約一個月後,相對運動的質子束將進行碰撞。
  • 新的粒子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這意味著什麼?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有許多國家和組織參與,在這裡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也在進行最後的理論潤色。原子內部是亞原子,基本粒子包括電子,兩種類型的夸克和膠子。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的其他粒子被發現。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最新公布:光子與光子之間可以相互作用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2020年第40屆國際高能物理會議上,公布首次對光子碰撞產生W玻色子對的觀測結果,W玻色子是攜帶四種基本力之一弱力的基本粒子。這一結果為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應用提供了一條新途徑,即作為高能光子對撞機直接探測電弱相互作用。它證實了弱電理論的主要預測之一,即載流子可以與自己相互作用,並提供了新的方法來探索它。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稱,希格斯玻色子衰變時,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事
    意外的分解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剛剛看到希格斯玻色子做了一些奇怪的事情:當它衰變時,它似乎分解成了一種意想不到的粒子組合。根據本周在高能物理學會議上分享的研究,這是他們第一次看到希格斯玻色子。這種被認為能賦予其他基本粒子質量的粒子,分解成一對μ子。這一發現進一步強化了物理學的標準模型,而標準模型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新粒子發現的挑戰。希格斯玻色子衰變為μ子物理學家研究希格斯玻色子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觀察它是如何死亡的。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測量反氫原子光譜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反氫雷射物理裝置項目組在新一期《自然》雜誌發表論文說,他們對反氫原子光譜進行了首次測量。據稱,這是繼該小組去年成功長時間束縛反氫原子之後,在研究反物質原子道路上又邁出的重要一步。反氫原子和氫原子碰撞湮滅後,會在「陷阱」周圍的粒子探測器中留下特有印記。反氫雷射物理裝置項目組發言人傑弗裡·杭斯特說:「我們證明了我們可以探測反氫原子的內部結構,這令人非常激動。現在看來通過設計實驗精確測量反氫原子是可能的。」物理學基本原理認為反氫原子和氫原子的光譜應該是一樣的,而測量反氫原子光譜是該項目的最終目標。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新粒子 找到希格斯玻色子有望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2日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日前發現全新粒子,該粒子數年來一直被物理學家們懷疑存在,但此前卻從未得見。超面環儀器(ATLAS)是LHC的兩大粒子探測器之一,它在LHC內數萬億的碰撞中捕捉到了這個名叫「Chi_b (3P)」的粒子。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比「上帝粒子」少有的事件
    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們在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LHC)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進行了最新的觀測,該對撞機是目前規模最大、功能最強的粒子加速器,並通過其緊湊的螺旋管(CMS)實驗,可以幫助物理學超越目前對世界的理解。
  • 如果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了一種新的粒子,這意味著什麼呢?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有許多國家和組織參與,在這裡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也在進行最後的理論潤色。原子內部是亞原子,基本粒子包括電子,兩種類型的夸克和膠子。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的其他粒子被發現。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發現:比「上帝粒子」還罕見50倍的事件
    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家使用位於瑞士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這是現有最大、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以及其緊湊µ子螺線管(CMS)實驗,對非常罕見的事件進行了新觀測,這可能有助於使物理學超越目前對世界的理解。
  • 歐洲科學家再證實超光速粒子存在 顛覆愛因斯坦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1月18日報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物理學家們日前再度推翻「光速最快」的說法,他們通過實驗反覆證明中微子的飛行速度的確可以超過光速,這很有可能會顛覆支撐現代物理學的愛因斯坦相對論。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認為,光速是宇宙速度的極限,沒有任何物質可以超越光速。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繼續搜尋「暗光子」 希望能發現暗物質的「蛛絲馬...
    科學家此前已經縮小暗物質粒子篩查範圍,將一些疑似暗物質粒子排除在外。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實驗已經排除了某些類型的暗光子,使他們更接近尋找難以捉摸的暗物質。幾十年的天文觀測表明,宇宙中暗物質的質量可能大於所有可見物質的總和。被稱為暗物質的這種額外質量對我們來說實際上是不可見的,只能通過它與正常物質和光的引力相互作用來觀察。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首次觀測到希格斯玻色子衰變為兩個渺子
    首次觀測到希格斯玻色子衰變為兩個渺子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第40屆國際高能物理大會上宣布,「ATLAS超環面儀器」和「CMS緊湊型繆子螺線管探測器」已經觀測到希格斯玻色子衰變為兩個μ子(渺子)的過程。自從2012年發現希格斯玻色子以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物理學家一直在研究它,希望探究這種非常特殊的粒子的特性。希格斯玻色子是由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質子對撞產生的,它幾乎在瞬間分解(衰變)成為其它粒子。研究希格斯玻色子特性的主要方法是分析它如何衰變為各種基本粒子,以及衰變的速度。
  • 「上帝粒子」找到了!
    位於瑞士與法國邊界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4日宣布,根據最新的初步研究成果,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的粒子,但這種粒子的特性還有待進一步確定。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沒有明確證實新發現的粒子就是物理學界長期尋找的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但是這一發現顯然對於粒子物理學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正開發一種可運輸的反質子阱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正開發一種可運輸的反質子阱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重子反重子對稱實驗項目」(BASE)正在開發一種可運輸的反質子阱,以對反物質的特性進行更高精度的測量。減速器(AD)產生的反物質運送到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另一個設施或其他地方,進行更高精度的反物質測量。
  • 自然科學基金最高資助千萬,攻關粒子物理、CMS探測器升級
    8月1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官網發布了2020年度與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合作研究項目指南和2021年度與英國皇家學會合作交流項目指南。在最新發布的這兩批項目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擬對與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合作研究項目,給予單項最高1000萬元人民幣的直接費用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