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最新公布:光子與光子之間可以相互作用

2020-08-05 博科園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2020年第40屆國際高能物理會議上,公布首次對光子碰撞產生W玻色子對的觀測結果,W玻色子是攜帶四種基本力之一弱力的基本粒子。這一結果為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應用提供了一條新途徑,即作為高能光子對撞機直接探測電弱相互作用。它證實了弱電理論的主要預測之一,即載流子可以與自己相互作用,並提供了新的方法來探索它。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最新公布:光子與光子之間可以相互作用

根據經典電動力學定律,兩束相交的光束不會相互偏轉、吸收或破壞。然而,量子電動力學(QED)的效應,即解釋光和物質如何相互作用的理論,光子之間是可以相互作用的。事實上,這並不是大型強子對撞機第一次研究高能光子相互作用。例如,光對光的「散射」,即一對光子通過產生另一對光子相互作用,是量子電動力學最古老的預測之一。早在2017年,ATLAS報導了第一個光散射的直接證據。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最新公布:光子與光子之間可以相互作用

利用了高能鉛-鉛碰撞中鉛離子周圍的強大電磁場,在2019年和2020年,ATLAS通過測量其特性進一步研究了這一過程。這次國際高能物理會議上公布的新結果,對另一種罕見的現象很敏感,在這種現象中,兩個光子通過四個載流子的相互作用(其中包括)相互作用,產生了兩個電荷相反的W玻色子。來自質子束的準真實光子相互散射,產生一對W玻色子。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最新公布:光子與光子之間可以相互作用

ATLAS和CMS之前在2016年從大型強子對撞機第一次運行期間記錄的數據中:報告了對這一現象的第一次研究,但需要更大的數據集才能明確觀察到它。該觀測數據具有8.4標準差非常顯著的統計證據,對應於由於統計波動而產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Atlas物理學家使用了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於2018年結束為期四年的數據收集,第2輪期間採集的一個相當大的數據集,並開發了一種定製的分析方法。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最新公布:光子與光子之間可以相互作用

由於相互作用過程的性質,中心探測器中唯一可見的粒子軌跡是兩個W玻色子,一個電子和一個帶相反電荷的µ子的衰變產物。與光子-光子相互作用相比,碰撞質子中夸克和膠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可以直接產生W玻色子對,但這些都伴隨著來自強相互作用過程的額外軌跡。這意味著ATLAS的物理學家必須小心地解開碰撞軌跡才能觀察到這一罕見現象,ATLAS發言人卡爾·雅各布斯(Karl Jakobs)說: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最新公布:光子與光子之間可以相互作用

這項觀測開闢了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使用初始態光子進行實驗探索的新局面,它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它只涉及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強相互作用主導環境中弱電作用力載體之間的耦合。隨著未來數據集的增加,它可以用來乾淨地探測弱電規範結構和新物理可能的貢獻。事實上,新結果還證實了弱電理論的一個主要預測:即除了與普通物質粒子相互作用外,力載體,也被稱為規範玻色子(W玻色子,Z玻色子和光子)也相互作用。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最新公布:光子與光子之間可以相互作用

光子碰撞將提供一種新的方式來測試標準模型和探索新物理學,這對於更好地理解宇宙是必要的。

博科園|研究/來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相關焦點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理論粒子研究再次取得進展!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理論粒子研究再次取得進展!NA64實驗(圖片: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一種未知粒子可能攜帶著第五種自然力的新證據,這為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NA64合作項目提供了繼續進行研究的新動力。2015年,一組科學家在核躍遷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故障,或者說「異常」,這個「異常」可以解釋為產生了一個未知的粒子。大約在一年之後,理論家們認為這種新粒子可能是一種新基本自然力的證據。這些發現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吸引了許多研究人員進行相關研究,並促進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NA64合作機構對該粒子進行了直接研究。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繼續搜尋「暗光子」 希望能發現暗物質的「蛛絲馬...
    據外媒報導,暗物質是一種似乎滲透到宇宙中的神秘物質,但由於它不經常與常規物質相互作用,因此檢測它是棘手的。科學家此前已經縮小暗物質粒子篩查範圍,將一些疑似暗物質粒子排除在外。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實驗已經排除了某些類型的暗光子,使他們更接近尋找難以捉摸的暗物質。
  • 將光子湮滅,兩個原子核的中心碰撞:產生夸克、膠子等離子體!
    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上,重離子碰撞中洛侖茲收縮的鉛核電磁場充當高能光子或光粒子的強源。這種環境讓粒子物理學家研究光子誘導的散射過程,這是其他地方無法研究的。ATLAS實驗物理學家研究的一個關鍵過程包括將光子湮滅為一對帶相反電荷的 子。
  • 光子準粒子: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收錄於話題#量子光學3個撰稿 | Charlie(浙江大學 博士生)光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在光譜學、傳感、量子信息處理和雷射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 兩光子間強相互作用系統建立
    原標題:兩光子間強相互作用系統建立  科技日報訊 (記者華凌)在自由空間中的兩個光子之間不相互作用,光波彼此擦身而過不會相互影響。然而,對於量子技術的許多應用,光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卻至關重要。奧地利維也納理工大學的一個科學家團隊現成功在兩個單光子之間建立起強大的相互作用,朝著輕拍校驗(tap-proof)量子通道或建立光學邏輯門發送信息邁出了重要一步。該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光子學》雜誌上。   這次研究人員建造成只有兩個光子之間的強相互作用系統。這種相互作用是如此強烈,以至於光子的相位發生了180度的改變。
  • 新的粒子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這意味著什麼?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有許多國家和組織參與,在這裡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基本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也在進行最後的理論潤色。原子內部是亞原子,基本粒子包括電子,兩種類型的夸克和膠子。此外,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量的其他粒子被發現。
  • 如果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了一種新的粒子,這意味著什麼呢?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有許多國家和組織參與,在這裡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共有六種類型的夸克及其對應的反粒子(反夸克),每一種都有三種顏色(或反色),三個帶電的輕子和三個中性的、低質量的中微子,每個都有自己的反粒子和玻色子:光子(用於電磁力)、八種膠子(用於強核力)、W+、W-和Z(用於弱力),以及希格斯玻色子。
  • 極端光學團隊在強雷射光子的自旋軌道相互作用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劉運全教授和龔旗煌院士等結合高分辨光電子成像技術,對光場調控對強雷射場中光子自旋軌道相互作用進行了開創性研究。該研究以「Photoelectronic mapping of the spin–orbit interaction of intense light fields」為題於近日發表在《自然·光子學》上。 微觀粒子的自旋角動量和軌道角動量是描述粒子複雜動力學行為中最基本的兩個物理量,這兩個角動量之間的耦合普遍存在於自然界之中。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測量到反物質中的量子效應
    來源:中國證券網新華社日內瓦2月19電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19日發布公報稱,首次成功對反氫原子能量結構中的某些量子效應展開測量,測量結果與「正常」氫效應的理論預測相符,為今後更精確地測量這類量子效應和其他基本量鋪平了道路。
  • 新方法可實時控制微波光子與磁振子相互作用
    原標題:《物理評論快報》:新方法可實時控制微波光子與磁振子相互作用   《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近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
  • 就像控制電子一樣,科學家首次創造出:精確控制光子的偽磁力!
    為了開發像量子計算機這樣的未來技術,科學家們需要找到方法來控制光子,光子即光的基本粒子,就像科學家已經可以控制電子一樣,電子是電子計算中的基本粒子。不幸的是,光子遠比電子更難操縱,電子對力的反應,就像孩子們都能理解的磁力一樣簡單。
  •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比「上帝粒子」少有的事件
    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們在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LHC)用大型強子對撞機(LHC)進行了最新的觀測,該對撞機是目前規模最大、功能最強的粒子加速器,並通過其緊湊的螺旋管(CMS)實驗,可以幫助物理學超越目前對世界的理解。
  • 最新研究為光子晶體中光的俘獲開闢了新途徑
    圖片來源:機械與光學大學 上圖為光在拓撲晶體內部空間中相互作用和拓撲糾纏的圖示。 一個由紐約市立大學領導的團隊提出的一種在人工光子材料中捕獲光的新方法,可能會極大地提高在線數據傳輸速度。 由紐約市立大學物理學家Alexander B.Khanikaev領導的拓撲光子超材料研究表明,超材料中的長程相互作用改變了光波的共同行為,迫使它們在空間中局部化。
  • 英特爾助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發現上帝粒子
    事實上,真正發現上帝粒子、做出具體實驗工作的還有位於瑞士日內瓦近郊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簡稱 CERN)。他們20多年來的努力並最後發現新粒子,為理論學家們獲獎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支持。
  • 光子晶體
    但由於電子是帶電的,相鄰電子之間有相互作用,這給控制電子帶來了困難。尤其是當結構的尺寸非常小時,精確地控制電子變得極為困難。這使得進一步提高晶片的性能也變得極為困難。即存在量子極限的限制。如何進一步提高晶片的性能呢?這時,人們想到了光子。光子不帶電,光子之間沒有相互作用。控制光子比控制電子更簡單。
  • 《物理評論快報》:新方法可實時控制微波光子與磁振子相互作用
    《物理評論快報》:新方法可實時控制微波光子與磁振子相互作用  CHEN • 2021-01-14 14:00:43 來源:前瞻網 E1114G0
  • Nature:記錄光子流動的新型量子顯微鏡
    超快自由電子和光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進展引入了一種以前未知的量子物質,量子自由電子波包。基於此,Ido Kaminer教授團隊提出了一個用於納米級電子-腔-光子相互作用的平臺。在該平臺中,研究人員實驗獲得了迄今為止報導的最強的相干電子-光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強度使我們能夠通過自由電子探針測量腔內光子的壽命,並使用低到皮焦耳級別的脈衝能量獲得PINEM相互作用。
  • 光子反衝成像:觀察分子內部的新方法
    圖片來源:網絡(mbi-berlin.de)近日,德國和瑞典科學家利用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XFEL),通過創新的「光子反衝成像」(Photon-recoil imaging)技術,研究X射線與原子之間相互作用的基本過程。該方法可以使人們更好地了解原子級的化學反應,將成為探索非線性X射線物理學的有力工具。
  • 光子與電子的相互作用的幾種情況
    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在與電子相互作用中主要體現的是粒子性,粒子性也就表現為一對一,自然光子數越多,電子被撞到的概率也就增大了!金屬中的電子有被原子核束縛,按從近到遠的一定規律排列,也有自由電子,可以在金屬內部大範圍轉移,有離金屬表面近的電子,知道了電子的分布情況,我們就來看看光子和電子相互作用的情況!
  • 光子反衝成像:觀察分子內部的新方法
    圖片來源:網絡(mbi-berlin.de)今日視點近日,德國和瑞典科學家利用歐洲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XFEL),通過創新的「光子反衝成像」(Photon-recoil imaging)技術,研究X射線與原子之間相互作用的基本過程。該方法可以使人們更好地了解原子級的化學反應,將成為探索非線性X射線物理學的有力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