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控制電子一樣,科學家首次創造出:精確控制光子的偽磁力!

2020-12-01 騰訊網

為了開發像量子計算機這樣的未來技術,科學家們需要找到方法來控制光子,光子即光的基本粒子,就像科學家已經可以控制電子一樣,電子是電子計算中的基本粒子。不幸的是,光子遠比電子更難操縱,電子對力的反應,就像孩子們都能理解的磁力一樣簡單。但現在,史丹福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創造了一種可以精確控制光子的「偽磁力」,其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期刊上。

在短期內,這種控制機制可以用來通過光纜發送更多的網際網路數據。其研在未來,這一發現可能會促使基於光的晶片發明,這種晶片將提供比電子晶片更強大的計算能力。研究的第一作者、博士後學者阿維克·達特(Avik Dut)說:我們所做的是如此新奇,以至於可能性才剛剛開始成為現實。從本質上說,研究人員「欺騙」了本質上不具磁性相互作用的光子,使其表現出帶電電子的行為。

研究通過發送光子通過精心設計的迷宮來實現這一點。這種方式使光粒子的行為,就像是受到科學家所稱的「合成」或「人造」磁場作用。電氣工程教授、這項研究背後的資深科學家範善輝(音譯)說:我們設計的結構能夠產生磁力,能夠以可預測和有用的方式推動光子。雖然仍處於實驗階段,但這些結構代表了現有計算模式的進步,存儲信息完全是為了控制粒子的可變狀態。

科學家們通過打開和關閉晶片中的電子來創建數字0和1來做到這一點,使用磁性來控制光子的顏色(或能級)和自旋(無論它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方向)之間相互作用的晶片,會比簡單的開關電子產生更多可變狀態。這些可能性將使科學家能夠在基於光子的設備上處理、存儲和傳輸比今天使用電子晶片可能的更多數據。為了將光子帶到產生這些磁效應所需的附近,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了雷射、光纜和其他現成的科學設備。

建造這些結構使科學家們能夠推斷出效果背後的設計原則。最終將不得不創造納米級的結構,體現同樣的原理來製造晶片。同時,已經找到了一種相對簡單的新機制來控制光子,這是令人興奮的。從超冷原子物理到光子學,創造合成維度已經引起了許多科學分支的極大熱點。這樣的能力為實現有效規範勢和新穎的拓撲物理提供了一個通用平臺,這些在實際系統中可能很難或不可能實現。

本研究還證明了結構化光學環腔可以支撐一個以上的合成維度。在調製下,諧振器內部的不同自由度耦合被用來合成兩個額外維度,然後研究人員模擬許多通常與凝聚態系統相關的複雜物理現象。

博科園|研究/來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

參考期刊《自然》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科學家首次創造出永磁液體:可變多種形狀
    北京時間7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首次創造出了一種永磁液體,這些液滴能夠變成多種形狀,並在操控下四處移動。▲這些永磁液滴能夠「步調一致」地旋轉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高分子科學與工程教授、此次研究的高級作者託馬斯·拉塞爾和他的團隊其實是在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做3D列印液體實驗時、意外創造出這些液滴的,該實驗的原本是為了研發出具有液體性質的固體、以滿足多種能源應用。
  • 德科學家精確模擬電子與光相互作用
    科技日報柏林9月2日電 (記者李山)近日,德國基爾大學發布公告稱,該校實驗和應用物理研究所(IEAP)的納希德·塔勒比教授成功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儘可能精確地描述電子與光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一理論模型將有助於開發新的光譜幹涉儀。相關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德國科學家精確模擬電子與光相互作用,有助開發新光譜幹涉儀
    近日,德國基爾大學發布公告稱,該校實驗和應用物理研究所(IEAP)的納希德·塔勒比教授成功開發出一種新方法,可以儘可能精確地描述電子與光之間的相互作用。這一理論模型將有助於開發新的光譜幹涉儀。相關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 科學家研究發現 太赫茲光波可用於控制量子
    近日據外媒報導,科學家們發現太赫茲光可以用來控制加速超電流,這將有助於在原子和亞原子尺度上打開物質和能量的量子世界,以實現超快計算等實際應用。愛荷華州立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王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在《自然光子學》發表論文指出:「超導性是電流在某些材料中無電阻的運動,通常需要在零下240℃的溫度下進行。而太赫茲光波是具有每秒幾萬億次頻率周期的光波,它本質上是非常強大的微波爆發,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發射。」
  • 新方法可實時控制微波光子與磁振子相互作用
    原標題:《物理評論快報》:新方法可實時控制微波光子與磁振子相互作用   《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近日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
  • 光子晶體
    半導體能夠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是因為半導體這種晶體具有電子的禁帶、導帶。科學家利用電子的能帶結構對電子進行精確的控制。但由於電子是帶電的,相鄰電子之間有相互作用,這給控制電子帶來了困難。尤其是當結構的尺寸非常小時,精確地控制電子變得極為困難。這使得進一步提高晶片的性能也變得極為困難。即存在量子極限的限制。如何進一步提高晶片的性能呢?這時,人們想到了光子。
  • 首次證明:光的產生同時存在一個光子、兩個光子和沒有光子的狀態
    納米科學和納米技術中心的物理學家第一次證明:光的直接產生是同時存在一個光子、兩個光子和沒有光子的狀態。研究指出,使用了幾十年的同一種光發射器也能產生這些量子態,並期望這對任何一種原子系統都適用。量子疊加是量子物理的一種性質,它能讓粒子以不同的狀態同時存在,著名的理論例子是薛丁格的貓,它既是死的又活是的。
  • 邁向新型電子產品:俄專家可控制量子點特性
    俄羅斯國立核能研究大學「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NRNU MEPhI)專家世界上首次展示了量子點輻射的強度和速度的提升。專家表示,其研究成果未來可解決製造電子計算機所面臨的一大關鍵問題,同時將生物醫學監測提升到新的水平。
  • 浙大學者《自然》發文:為光子「築路」 有助研發新型晶片
    科學家的最新研究則能讓光拐彎。浙江大學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合作構建出世界上首個三維光學拓撲絕緣體,在三維材料的「高速公路」上,一束光完美地跑出了「Z」字形。  研究者認為,這或許是人類向光子晶片、光子計算機邁出的一步。未來,在微小的光子晶片裡,光攜帶著信息在縱橫交錯的高速公路上奔跑,為我們創造著更快更好的世界。
  • 美國科學家繪出最精確人類大腦地圖97個大腦皮層區域首次查明
    大腦的運行原理就像生命起源一樣,是人類的終極問題之一。就如同地球儀上描制的不同國家幫助我們了解我們在哪裡以及國家之間的不同,現在科學家對於大腦皮層已經描繪出了這樣的地圖,每個半球的山峰和低谷一樣的褶皺被分成180個獨立的部分。這些區域在結構、功能和相鄰部分的連接屬性上都有明顯的不同,它們其中的97個之前都沒有被描述過,屬於首次公布。
  • 又一利器誕生:科學家發明一種,能觀察到電子運動的技術方法!
    美國能源部SLAC國家加速器實驗室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能觀察電子運動的方法,其強大的X射線雷射爆發只有280阿秒。這項名為X射線雷射增強阿秒脈衝產生(XLEAP)的技術,是科學家們多年來一直在努力的一大進步,它為突破性研究分子周圍的電子如何引發生物學、化學、材料科學等領域的關鍵過程鋪平了道路,其研究成果現發表在《自然光子學》期刊上。
  • 人工智慧可以幫助截肢者更精確地控制假肢
    打開APP 人工智慧可以幫助截肢者更精確地控制假肢 教育新聞網 發表於 2020-03-31 10:43:29 商業假肢,甚至是現代的假肢,也都無法接近自然界創造的假肢,從而使運動感覺脫節而虛假。 在周三發表在《科學轉化醫學》上的一項新研究中,密西根大學的外科醫生和計算科學家組成的團隊報告了一種新程序,該程序可以捕獲截肢過程中被切斷的手臂神經中的電信號,並利用這些信號來指導假手的精細運動。這項工作是將人類生理學與機器人技術更好地整合在一起以改善人造肢體功能的眾多努力之一。
  • 科學家成功將光子拉長了1000倍!光子也能像橡皮筋一樣拉伸
    自然界中最小的部分(例如像電子這樣的單個粒子)幾乎是可以互換的。電子不管它是被困在地球上的實驗室裡,還是束縛在一些月球塵埃中的原子上,或者是從過熱噴流銀河系外黑洞射出的。然而在實踐證明中,能量、運動或位置的差異可以使區分兩個電子變得容易。測試像電子這樣的粒子相似性,一種方法是在相同時間和地點將它們聚集在一起,並尋找幹涉,即當粒子(也可以表現為像波)相遇時產生的量子效應。
  • 光子也能像橡皮筋一樣拉伸?科學家已將光子拉長了1000倍!
    自然界中最小的部分(例如像電子這樣的單個粒子)幾乎是可以互換的。電子不管它是被困在地球上的實驗室裡,還是束縛在一些月球塵埃中的原子上,或者是從過熱噴流銀河系外黑洞射出的。然而在實踐證明中,能量、運動或位置的差異可以使區分兩個電子變得容易。
  • 能被磁力控制的黑色「精靈液體」,有機會免費拿了
    放置在水中時它就像液體可以任意流動,但是當受到磁力控制時,磁流體會迅速收攏聚集並形成許多尖刺,看起來就像是偽裝的刺蝟。磁流體應用在天體物理、工業等方面,除此之外,它在「玩」這方面的應用,同樣引人矚目,這麼好玩的材料當然能開發出許多科學又高端玩法,比如利用它的特性做一盆「磁流體蓮花」。
  • 科學新進展——光子晶體
    半導體能夠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是因為半導體這種晶體具有電子的禁帶、導帶。科學家利用電子的能帶結構對電子進行精確的控制。但由於電子是帶電的,相鄰電子之間有相互作用,這給控制電子帶來了困難。尤其是當結構的尺寸非常小時,精確地控制電子變得極為困難。這使得進一步提高晶片的性能也變得極為困難。即存在量子極限的限制。如何進一步提高晶片的性能呢?這時,人們想到了光子。
  • 弱力如何控制放射性衰變?為什麼我們通常不提這種力的作用方式?
    科學發展的終極目的就是希望能描繪一幅精確的宇宙圖景,這其中包括從最小的亞原子粒子到可測量的最大尺度。而宇宙中除了物質以外,更重要的是作用於這些物質上的四大基本力。我們經常會說強力、電磁力、引力的作用方式,它們有排斥和吸引,但說到弱力上,我相信你除了聽說它控制著原子核的衰變外,沒有聽說過它跟力有什麼關係?
  • 養豬不是搞學術,談談偽狂犬病的控制和清除
    偽狂犬病毒屬於皰疹病毒科甲皰疹病毒亞科,雙鏈線狀DNA病毒。豬是偽狂犬病毒的自然宿主,根據感染毒株的毒力不同、病毒感染量、豬的年齡及豬群免疫力,表現出不同的臨床症狀。該病臨床上易與豬瘟相混淆,應注意鑑別診斷。
  • 納米物理學:打破電子光子信息技術革命的瓶頸!
    他們創造了一種比人類頭髮更小的小型設備,它將電子位(數字語言中的0和1)轉換為光或光子位,速度比現有技術快10倍。「與信息技術的早期發展一樣,這可能會極大地影響我們的生活方式,」華盛頓大學化學教授,光子學研究領導者拉裡道爾頓說。
  • 在電子和原子核之間,還存在什麼物質?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科學家給出了答案人類的科技不斷在進步,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原子是有原子核組成的,而原子的內部除了原子核和電子以外,其它的百分之99.9999都是空的,可以舉一個不精確的例子,如果將一個原子比作一座100層的高樓,那麼原子核就是這座高樓之中一個電梯按鈕這麼大的物質,而電子在這座高樓中就像是漂浮的一粒塵埃一樣,在這麼大的空間中,除了原子核和電子,還有什麼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