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子和原子核之間,還存在什麼物質?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人類的科技不斷在進步,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原子是有原子核組成的,而原子的內部除了原子核和電子以外,其它的百分之99.9999都是空的,可以舉一個不精確的例子,如果將一個原子比作一座100層的高樓,那麼原子核就是這座高樓之中一個電梯按鈕這麼大的物質,而電子在這座高樓中就像是漂浮的一粒塵埃一樣,在這麼大的空間中,除了原子核和電子,還有什麼東西呢?進入微觀世界,我們就不能夠以宏觀世界的眼光來看待它,通常我們都會認為,原子核和電子之間的關係就像地球和月亮一樣!
電子圍繞著原子核穩定的旋轉,但是事實卻不是如此,在微觀世界中,電子並不是穩定的圍繞原子核旋轉,而是在高速的,隨機的出現在原子的核外空間的任意位置,根據正統哥本哈根學派的描述,由於電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它會以概率波的形式彌散在整個原子裡,當有觀測者時,它就會在某個位置坍塌成一個點,通過對這些點所在的位置進行不斷的記錄,就可以發現電子的分布概率,這個分布概率圖被稱之為「電子云」。因此我們可以大概的理解為,在原子的核外空間裡,並不是一無所有,而是充斥著這種電子隨機運動所組成的電子云。
那麼在原子裡除了原子核和電子云之外,就真的沒有其它物質了嗎?科學家認為還有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又被稱為「上帝粒子」,在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中,基本粒子通過一種由希格斯玻色子構成的「希格斯場」獲得了質量,簡單的講正是因為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使物質具有了質量,因此,希格斯玻色子是無處不在的,包括原子內部空間。還有光子,光子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物質,光子是傳遞電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當原子處在電磁場中的時候!
光子就能夠進入原子內部空間,科學家通過實驗能夠觀測到光子幹擾電子的運行軌跡,還有中微子,中微子質量非常小,一般是電子的幾十萬分之一,速度非常的快,幾乎不和其它的物質發生相互作用,在現在生活中,每秒鐘都會有數以萬計的來自宇宙中的中微子穿過我們的身體,而我們卻沒有感覺,所以在原子的內部,中微子也是能夠自由穿行的,科學家認為還有一種粒子就是引力子,不過現在引力子還沒有被科學家證明,它是一種物理學假設的一種粒子!
這種理論認為引力子是萬有引力載體,如果它真的存在,那麼原子的內部空間肯定也有引力子的影子,除了這些物質之外,還有多出來的電子,當具有放射性的原子在衰變的時候,它的原子核會發射出電子或者是正電子,這些多出來的電子會在原子的內部空間中短暫的出現,所以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已經知道了在原子和電子之間還存在這麼多的物質,宇宙真的是非常神奇的一種世界,科學家在不斷地研究宇宙中的奧秘,但是宇宙實在是太大了!
而且宇宙中有很多我們沒有辦法解開的奧秘,這些奧秘都是需要人類不斷地努力,這樣我們才能夠解開宇宙中的奧秘,科學家認為在宇宙中還有很多我們看不見的物質,這些物質在宇宙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雖然現在科學家還沒有發現這些物質,但是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找到這些物質,人類探索宇宙已經有很多年了,而且人類已經對宇宙有了大概的了解,科學家認為宇宙是起源於宇宙大爆炸,而且宇宙大爆炸之後產生了恆星和行星!
宇宙從大爆炸開始就不斷地擴散,一直到現在都沒有停下來,而且科學家通過觀察發現,宇宙現在的膨脹速度比之前還要快很多,如果宇宙一直這樣膨脹下去,那麼人類就很難探索到宇宙的邊緣了,所以科學家一直都在研究超光速運動,雖然根據愛因斯坦的理論,有質量的物質是沒有辦法超越光速的,但是如果人類的科技達到一定的程度,我們還是有可能超過光速的,希望人類的科技能夠越來越發達,這樣我們就能夠有一天超越光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