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邀請其他人參與,也沒有什麼圈內大佬露面,就是簡簡單單的一場內部發布會,發布主角是ASIStudio。
了解ASIStudio的用戶可能知道我們在今年1月份時候,就已經正式發布了ASIStudio。那為什麼到現在才舉行發布會呢?因為沒有經費。
因為從開年到現在我們一直都處於非常忙碌的狀態,大家都在埋頭開發硬體和軟體,加上疫情摻和,發布會於是一拖再拖。最近我們尋思著ASIStudio新版本即將發布,公司今年也來了不少新的小夥伴,是時候和大家講講我們ASIStudio的開發故事,順便聊聊我們開發進展,給各位老鐵一點交代。
雖然對比其他老牌軟體,我們還是很糊,不少天愛表示查無此軟體。
一出生就掀起腥風血雨的軟體
好吧,認真回憶起來,18年2月我們在ZWO國外論壇上正式發布ASICap,ASIStudio的第一個軟體的時候,原以為可以收穫一些掌聲和支持,但是沒想到劈面而來的卻只有爭論、嘲諷。
從一年前寫下第一行代碼到正式發布,過去了約一年的時間。作為ZWO研發的第一款桌面軟體,ASICap電腦端在初期的研發進度不得不說有些緩慢。因為人員少(大概只有1-2個人),經驗少,精力不足等原因,雖然2018這年ZWO的品牌已經遠揚內外,成為了天文攝影領域真正的鑽石王者,但是桌面軟體研發成果卻堪堪只能拿出一個ASICap。
而18年的時候,市面上已經存在比較優秀的行星攝影軟體,比如SharpCap和FireCapture。國內天文攝影愛好者可能接觸得少,但國外用戶對這些軟體算是耳熟能詳。
直接地講,狹路相逢勇者勝,誰是弱雞誰被噴。
在首次嘗試了ASICap 1.0版本後,海外用戶親切地像我們表達了他們的想法:
「說實話,讓ASICap假裝是一個天文攝影軟體是一個非常可笑的事情。」
「就像兒童玩具一樣,你們是認真的嗎?」
「為了節省你們的時間,建議你們立刻停止研發。」
「你們永遠也無法達成目標,ASICap將永遠沒有任何用處。」
「搞點創新吧,雖然我覺得你們可能不懂創新。」
……
哇太氣人了,吃我們研發人員一拳吧你!
開玩笑的,我們當時雖然傷心,也有些不平,但是考慮到我們和SharpCap和FireCapture等軟體的差距,還是不難理解用戶在對比軟體後形成的落差情緒。因此我們派出我們的硬體工程師,和對方進行了友好地溝通,雙方雖然就「到底值不值得繼續研發ASICap」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探討。
結果可想而知,雖然ASICap的誕生背負著ZWO的美好願景和長久規劃,但是海外用戶並不買帳,他們比較看重實際效果。在他們的理念中,你現在的能力不行,那就沒什麼存在的價值,不可能趕超你的競爭對手,講理想有什麼用?
這是ASICap的第一次沉痛碰壁,從之後的經歷來看,這還僅僅是個開始。
這裡不得不提到中西方的思想差異,中國人骨子裡經常有 「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孤勇,以及「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定。但是西方人就很難理解,為什麼要做一件看起來對當前情形,沒有任何好處的事情呢?他們更多是實用主義的,而我們或多或少卻有一些理想色彩留存身上。
總而言之,這是一場註定沒有結局和勝負的爭論。沒過幾天,我們按照實力說話的原則,果斷停止了論壇上的回覆。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那麼為什麼一定要研發ASICap電腦端,以及後來ASIStudio中的其他軟體呢?好好地做之前的安卓端軟體不就行了?誠如用戶所說,SharpCap、NINA、MDL等綜合拍攝軟體,不管是在成熟度還是內容豐富度上,早就已經領先了ASIStudio很多步,有沒有必要以卵擊石呢?
其實這就相當於是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好的軟體和研發人員豐富的開發經驗很多時候並不是直線式的因果關係,而往往成為並行的、共同推進的互為犄角之勢。因為我們一開始的經驗不豐富,所以ASICap不受大家看好,但是如果一直不開發,經驗得不到提升,那麼如何能最終成就一個「好的」軟體呢?
只有嘗試,才能進步,如果不嘗試,我們將永遠只能滿足於現有的ASI相機地位。
當然對於ZWO來說,開發ASIStudio也存在著許多的現實意義。
1彌補電腦端軟體短板
因為我們沒有開發過電腦端軟體,所以我們要整一個,這個理由是不是很叛逆哈哈哈?
實際上理由也差不多,從ZWO生態鏈構造的角度來講,電腦端軟體是一定要存在的。目前天文攝影還存在著大量的筆電黨,我們應該要顧及這部分人的相機使用體驗。早研發,早積累技術經驗,還能在研發過程中及時發現我們在驅動程度的缺陷。
2軟硬體深度結合
在我們現在這個時代,軟體和硬體綁定已經是一種非常流行的趨勢,軟體能為你的硬體提供更便捷、更穩定的支持服務。大疆的無人機有專門的「DJI」軟體,ASI相機也需要配套的電腦端操控軟體。不用說,依賴第三方軟體的風險係數往往要比自研軟體大得多。
3天文攝影領域的野望
從ZWO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在反覆強調一句話「讓天文攝影變得更簡單、有趣」。國外的軟體功能齊全,但是對國內的用戶來說,不僅有語言上的理解障礙,而且在使用習慣上也有很大的差異。從我們的個人經驗來說,一開始用SharpCap,其實這個軟體已經比較簡單了,但頭次用的時候我們居然連計劃拍攝在哪都找不到。後來再使用FC、MDL等,難度越發大,不仔細閱讀它的使用說明書的話,上手就是一頭霧水。
強者的世界有時候就是很難懂,sigh。
所以一個中文的、符合國人應用操作慣性的、簡單易上手的軟體,在當時是一件非常迫切的事情。
ASIStudio在研發之初就有一個小目標:讓用戶不通過說明書也能理解軟體操作,輕鬆完成拍攝,簡簡單單出大片。
其實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就不再提及。總結起來就是雖然明知不可為,但還是要盡力為之。這樣哪怕失敗了,也不會在未來某一天想起來恨得捶胸頓足。
ASIStudio的平臺構想
2018年2月ASICap的初始版本功能較少。在後面的版本中,我們才陸續添加了快捷工具欄、濾鏡輪控制功能、計劃拍攝、ST4導星、ADC校準等功能。從下面的V1.0和V2.0對比中,你能看出來,不僅是UI和界面變化,功能上也豐富了很多。
在ASICap電腦端逐漸穩定後,2019年9月份我們便開始了構建ASIStudio軟體平臺的準備。這裡以防有用戶還不知道ASIStudio,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但是我們希望不知道的用戶這裡裝作知道一下,給我們點面子,謝謝。
ASIStudio是什麼?
ASIStudio是電腦端一系列天文軟體的集合,目前均由ZWO自主研發構成,將來可能會增加更多的第三方軟體。
ASIStudio有哪些軟體
· ASICap
用於行星攝影,主要功能:計劃拍攝,ST4導星,EFA和EFW控制,WinJUPOS格式命名。
· ASIImg
用於深空攝影,Snap模式曝光,主要功能:預覽和計劃拍攝,直方圖拉伸。
· ASILive
用於深空攝影的實時疊加,偏向於圖像處理:去熱噪點,星點半寬檢測,平,暗,偏置場校準。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ASILive在實時疊加方面的簡單易用,已逐漸成為EAA領域的實用利器。
· ASIFitsView
Fits圖像瀏覽器,主要用於查看Fits圖像,直方圖拉伸,另存為png,jpg圖像。
ASIStudio可以在哪些平臺使用呢?
可以跨平臺使用,Windows,MacOS,Linux Desktop都可以。
在Mac上使用的ASIStudio
ASIStudio的目標是什麼?
一站式的天文圖像拍攝和處理的平臺,讓用戶使用ASIStudio就能完成圖像拍攝和後期處理兩個過程,不需要再使用額外的軟體。為什麼我們不做一個SharpCap那樣的集成式軟體?而要將行星攝影、深空攝影和實時疊加以及後期都切割成一個個小的軟體呢?
因為完全集成在一個軟體即意味著上手難度的加大,對應功能查找困難。通過將軟體功能分割,最終集成在一個統一平臺中,用戶能輕鬆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完成操作。
正因如此,ASIStudio給自己的定位也是和SharpCap這樣的軟體不同的,我們主打輕量化、簡潔化,目標人群是剛入門天文攝影的新手。新手能快速上手天文攝影,拓寬天文攝影愛好者的界限,就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但是目前呢,我們離這個一站式的構想還比較遙遠,有多遠呢?就大概這麼遠吧。
一點點遠
就這麼一點遠
大概這麼遠吧
在目前的版本中,有些功能還沒實現,比如解析、後期處理等等,這個我們沒有避諱的必要。正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要一直努力,就一定有都實現的一天。
就像ASICap雖然一開始被瘋狂吐槽,但是現在,老外到底還是紛紛表示真香。
爆料一下,自動對焦在安排了,估計下個版本就能上(wink~
基本上到這裡,ASIStudio的歷史就和大家聊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屬於未來的事情。這裡引用沃茲基·夏碩德的名言: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只有腳踏實地,打好基本功,做出好產品,才能更好地仰望星空。希望ASIStudio未來能成為一把劃破天文攝影界限的利刃,將星空帶給更多的群眾。
啊最後肯定有人要問新版本什麼時候發布,其實很快啦,預定下周就會發布。我們已經殺了一個程式設計師祭天,願天堂沒有bug。
文末附上 ASIStudio 下載地址: http://zwoasi.com/softwar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