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浙江大學第六屆學生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頒獎典禮在紫金港校區舉行。教育學院2016級本科生戚博特「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Chronic Traumatic Encephalopathy Research from 1999 to 2019」、生命科學學院2019屆本科生朱鑫海「『黃堡窯劇變』與山西呂梁山中-南段地區五代北宋窯業技術源流的探索——從裝燒工藝流變的視角」、心理與行為科學系2017級直博生周焱琳「農村留守家庭祖父母與孫子女關係質量與幸福感的二元關係:心理韌性的中介作用」三項學生成果獲特等獎。教育學院鄒昱、藝術與考古學院陳虹、心理與行為科學系張瓊獲最佳指導老師獎。人文學院、管理學院、教育學院獲最佳組織獎。
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講話
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為特等獎獲得者頒獎並講話。副校長何蓮珍宣讀獲獎名單並為最佳指導老師獲獎者頒獎。
浙江大學黨委書記任少波頒發特等獎
副校長何蓮珍為最佳指導老師頒獎
任少波表示,一流大學必須擁有一流的文科,同學們要自覺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傳承文脈、勇擔使命、追逐夢想。希望大家堅持文以載道,在紮根大地中勇擔使命、服務時代;堅持文以養德,在求學問道中實現尊德性與道問學的統一;堅持文以立身,在探索實踐中培養全面的素質和過硬的能力;堅持文以化人,在啟智增慧中涵育卓爾不群的精神氣質。
特等獎獲獎學生的學術脫口秀
頒獎典禮上,特等獎獲獎學生通過學術脫口秀形式展示科研成果和學術風採。指導老師代表陳虹在發言中鼓勵大家深耕學術,學業有成。
本屆學生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2020年7月啟動,共從119個申報項目中評選出30項獲獎成果,其中特等獎3項、一等獎13項,二等獎14項。
學校相關部門和院系負責人、各文科院(系)師生代表、獲獎學生親友代表出席頒獎典禮。
(文 樊暢/攝影 朱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