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星」隕落,「荊楚好老師」寧津生院士逝世

2021-01-15 楚天都市報

武大櫻花開了,這位紮根珞珈山大半輩子的老人卻看不到了。

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88歲。

湖北省優秀教師、全國測繪行業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荊楚好老師、湖北省師德標兵、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感動中國測繪人物、測繪地理信息傑出成就獎、衛星導航定位科學技術終身成就獎……這位榮譽等身的科學家,最喜愛的稱謂,是他80壽辰時,學生們送上的尊稱「大地之星」。

去年還在推廣慕課

寧津生院士祖籍安徽桐城,1932年10月22日出生於天津。1951年至1956年在同濟大學測量系學習,大學畢業後進入武漢測量製圖學院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3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至1988年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1988年至1997年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1991年7月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18年12月光榮退休。

寧津生院士最被大眾所熟知的,是他發起的一門「最奢侈的基礎課」。

1996年,寧津生院士提議「院士同上一門專業基礎課」,得到了測繪領域院士們的積極響應。1997年9月,《測繪學概論》正式開課。每年武漢大學新生入學時,寧津生院士都會主講《測繪學概論》的第一堂課,陳俊勇、李德仁、劉經南、張祖勳、龔健雅院士也會各負責一個章節。作為課程組組長,寧津生院士每年都要組織修改完善課程內容和大綱。

去年1月,已經87歲高齡的寧津生院士,還出現在武漢大學MOOC(慕課)項目考核會上,親自參與項目答辯。「將《測繪學概論》錄製成慕課推向全社會,希望更多的學生對測繪學感興趣,進而投身測繪事業,為祖國的測繪事業做出貢獻。」考核會上,寧津生用十分鐘介紹了項目建設想法,還與臺下評委交流互動了十分鐘。他介紹,該課程具有師資力量在全國同類課程中最強、教材建設在全國同類課程中最好等特點。該課程由六位院士、4位知名教授授課,師資力量之強,在全國幾十所大專院校的同類課程中是唯一的。

老師們介紹,寧津生院士每年給新班上課時,都會將原來的講稿重新整理一遍,加入一些自己研究或查閱到的新知識。他在講課時特別注意用通俗的語言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學生們聽懂聽明白。同時他還緊跟時代腳步,不斷學習進步,不僅自己能熟練使用電腦、手機,還在課堂上用電子潮品演繹測繪科學。

六院士同上一門課,執著堅守二十年的事跡經本報報導後,贏得了廣泛的讚譽。2017年,《測繪學概論》課程榮獲「第五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獎」,寧津生和其他五位院士一起獲評首屆「荊楚好老師」「荊楚楷模」年度人物等榮譽稱號。

一輩子專注於大地測量

寧津生院士長期從事物理大地測量的理論與方法研究,是該領域著名的專家和學術帶頭人。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他主要研究我國天文重力水準的理論、方法和精度,其研究成果完善了當時由蘇聯專家為我國設計的天文重力水準布設方案,部分成果被收入修訂後的我國《天文重力水準測量細則》,作為我國重力測量實際作業的依據和標準。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在國內率先開展「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確定相對大地水準面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其成果為確定我國大地水準面提供了一種新方法。80年代中後期,他重點研究全球重力場的逼近理論,由他主持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技術項目和國家測繪科技發展基金項目,建立了我國當時階次最高、精度最好的WDM89(180階次)和WDM94(360階次)地球重力場模型。

近10多年,寧津生院士投身於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研究,先後完成了「地理世情監測的戰略研究」、「測繪科學與技術轉型升級發展戰略研究」等中國工程院重點諮詢項目,為國家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

寧津生院士出版專著、合作編著、翻譯出版教材和外文文獻15部,發表論文200餘篇。主持或參加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省部級項目,榮獲2004年度和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推動中國測繪教育事業

寧津生院士為我國測繪高等教育傾注了畢生心血。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副校長、校長10餘載,擔任國家測繪局、教育部高等學校測繪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兩委會」主任近30年。在他擔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期間,學校的辦學方向和教學質量發生了質的飛躍。在「兩委會」的推動下,我國開設測繪本科專業的學校,已從原來的30餘所,發展到至今近159所,還有200餘所高職高專學校設置了測繪專業,為推動中國測繪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贏得了測繪教育界高度讚譽。

寧津生院士從教60餘年,他治學嚴謹,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深受師生愛戴。他主講《地球重力場》專業課30多年,每次上課前,都要重新備課,在講義中增加學科前沿知識和技術最新發展。他指導和培養的博士生、碩士生,其中許多學生已經成為我國測繪和地理信息領域的中堅力量。

武漢大學表示,遵照寧津生院士生前遺願並考慮到當前疫情防控,寧津生院士喪事從簡,不接收花圈,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在網上設立紀念堂。

楚天都市報記者柯稱 綜合武大官方微信等

相關焦點

  • 寧津生院士逝世 著名大地測量學家
    光明日報武漢3月16日電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同志,於2020年3月15日因病醫治無效,在湖北武漢逝世,享年88歲。寧津生,祖籍安徽桐城,1932年10月22日出生於天津,1956年畢業於同濟大學,先後在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武漢大學工作。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長期從事大地測量學研究,在全球和局部重力場逼近理論以及我國大地水準面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
  • 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在武漢逝世 被譽為"大地之星"
    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送別!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逝世#】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3月15日於武漢逝世。
  • 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和教育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
  • 「大地之星」寧津生院士逝世 一生在大地測量領域躬耕不輟
    「大地之星」寧津生院士逝世 一生在大地測量領域躬耕不輟  Evelyn Zhang • 2020-03-16 10:16:34 來源:前瞻網 E10227G0
  • 深切悼念丨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和教育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寧津生院士祖籍安徽桐城,1932年10月22日出生於天津。1951年至1956年在同濟大學測量系學習,大學畢業後進入武漢測量製圖學院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 巨星隕落!武漢大學痛失院士,我國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據光明日報消息,我國著名大地測量專家,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教授於3月15日在武漢逝世。武漢大學又失去了一位院士,在2019年8月,武漢大學一周之內痛失兩位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逝世
    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3月15日於武漢逝世。寧津生,1932年10月出生於天津,安徽省桐城縣人。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長期從事大地測量領域的研究,在大地水準面、地球重力場模型、國家天文重力水準網等方面成果顯著,被譽為「大地之星」。在武漢大學,由他發起開設的多位院士和知名專家聯袂講授基礎課「測繪學概論」,改變了新生對測繪專業的認知。
  • 武漢大學驚爆噩耗:「大地之星」的院士、武大教授寧津生病逝!
    武漢大學15日晚發布訃告,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因病醫治無效,於3月15日16時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其長期從事大地測量領域的研究,在大地水準面、地球重力場模型、國家天文重力水準網等方面成果顯著,被譽為「大地之星」,更是我國學術界為數不多的「巨星」,巨星隕落,讓無數人深感痛心。寧津生於1932年出生,1951年寧津生進入同濟大學工程測量專業學習。1953年,寧津生進入北京俄語專科學校學習。
  • 追憶寧津生院士:一生相許測繪事業,被後輩稱為「大地之星」
    寧津生 本文圖均為 武漢大學 圖 (除署名外)「地球重力場,天地大舞臺。」2020年3月15日,一顆「大地之星」悄然隕落,「天地大舞臺」上卻永遠留下了他的名字——寧津生。據武漢大學官方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寧津生院士祖籍安徽桐城,1932年10月22日出生於天津。
  • 巨星隕落!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逝世
    原標題:深切悼念丨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和教育家寧津生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
  •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病逝,今年已有10位院士逝世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6日訊 日前,武漢大學官網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8歲。
  •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3月15日,巨星隕落,被譽為「大地之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逝世。又一位院士離我們而去。2003年寧津生在指導博士生2013年,同濟大學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將這門課程移植過去,並由寧津生、陳俊勇、李德仁、劉經南、張祖勳、李建成、龔健雅七位院士共同主講。他的辦公室裡掛著四個大字「大地之星」。
  •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
    3月15日,巨星隕落,被譽為「大地之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逝世。又一位院士離我們而去。1995年,寧津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坎坷求學,緣系測繪寧津生與測繪結緣似乎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1932年,寧津生在天津出生。他的父母由此給他取名為「津生」。1951年,寧津生高中學業,被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系錄取。
  • 「大地之星」離世:曾確定我國「大地原點」,開設「最奢侈的基礎課」
    3月15日,巨星隕落,被譽為「大地之星」的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逝世。又一位院士離我們而去。他的辦公室裡掛著四個大字「大地之星」。寧津生院士在辦公室(來源:武漢大學新聞網)寧津生幽默地說:「學生們送我『大地之星』,
  • 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追憶著名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院士
    3月15日,我國著名大地測量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寧津生因病逝世,享年88歲。為緬懷寧津生院士,我們特選登他的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副校長李建成撰寫的紀念文章。
  • 武漢大學副校長:追憶我的老師「大地之星」寧津生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測量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寧津生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3月15日16時06分在武漢逝世。寧院士的學生,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副校長李建成撰寫此文,緬懷恩師。1990年至今,我師從寧津生老師已有30年了,這是我的幸運。
  • 又一巨星隕落!今年,已有30位院士離開了我們
    「守護大自然的綠色之美,也是守住人類的生存底線」是張新時的畢生追求。寧津生3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逝世。寧津生長期從事大地測量領域的研究,在大地水準面、地球重力場模型、國家天文重力水準網等方面成果顯著,被譽為「大地之星」。
  • 又一巨星隕落!今年,已有30位院士離開了我們……
    「守護大自然的綠色之美,也是守住人類的生存底線」是張新時的畢生追求。>寧津生3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逝世。寧津生長期從事大地測量領域的研究,在大地水準面、地球重力場模型、國家天文重力水準網等方面成果顯著,被譽為「大地之星」。
  • 又一巨星隕落!今年,已有24位院士離開了我們……
    這些「國之脊梁」,值得我們銘記 ↓↓↓蔣洪德1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因病在京逝世,享年78歲。身邊人覺得他像個老頑童,他也曾說,「玩」與動手是自己的專業「啟蒙老師」,正是「玩」培養了對科學的興趣,也正是動手,讓他除了理論學習外,具備了紮實的實踐分析能力。沙慶林2月2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公路工程專家沙慶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 又一巨星隕落!今年,已有24位院士離開了我們
    1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葉輪機械與動力工程專家蔣洪德,因病在京逝世,享年78歲。寧津生3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地測量學家寧津生在武漢逝世。寧津生長期從事大地測量領域的研究,在大地水準面、地球重力場模型、國家天文重力水準網等方面成果顯著,被譽為「大地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