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兩隻、三隻……」細細數來,大約有十多隻蟲寶寶正躲在卵圓形的樹葉下面,享受著美食。它們身上布滿了紫褐色的棘突,中部有一條亮色的「飄帶」,受到驚嚇時,頭頂一對明豔的黃色腺體從內翻出,仿佛在說:「寶寶生氣了,離寶寶遠點!」
▲裳鳳蝶幼蟲
這些都是裳鳳蝶(Troides helena Linnaeus)的蟲寶寶,是首次在華南植物園栽培的馬兜鈴屬植物上發現的蝴蝶幼蟲(蝴蝶的幼蟲是蟲寶寶,您知道嗎?),而耳葉馬兜鈴、廣西馬兜鈴也是首次被發現為該蝶類的寄主植物。
▲裳鳳蝶幼蟲
▲耳葉馬兜鈴
▲廣西馬兜鈴
裳鳳蝶是鳳蝶科(Papilionidae)裳鳳蝶屬的一類大型蝶種,被列為國際瀕危級保護蝴蝶種類,對生活環境的要求很嚴格,常以馬兜鈴和管狀馬兜鈴為寄主植物。隨著生境的破壞和環境汙染的蔓延,這類美麗的蝴蝶我們以前也只是在鼎湖山的老鼎附近和雲南西雙版納目睹其風採。它前翅黑色,後翅有金色的斑紋,飛舞花叢時,如翩翩起舞的金色仙女,裳鳳蝶也因此而得名。
▲裳鳳蝶成蟲
裳鳳蝶的寄主植物——馬兜鈴屬植物算得上是一類很奇特的植物。它們大多是藤本,有著腎形或圓形的葉片。與其它藤本植物一樣,它們的莖、葉向著上方和陽光伸展,待到花開時,您就會著實感嘆大自然的神奇了:管花馬兜鈴,花不大,小小的,細管狀,淡黃綠色,下面吊著個小兜兜,毫不起眼;菸斗馬兜鈴,花真是像極了中世紀的紳士們喜愛的菸斗,只是這淡綠色的方物不食人間煙火;開口馬兜鈴,花開時如一條巨蟒,張開了「血盆大口」,那紫紅色斑紋和開張的大口多少帶著點張揚和肆意;最為罕見的要數巨花馬兜鈴,整朵花開時長達40到50釐米,如一個巨大的鵜鶘的嗉囊,堪稱馬兜鈴中的「巨無霸」。
▲開口馬兜鈴
▲菸斗馬兜鈴
▲巨花馬兜鈴
▲美麗馬兜鈴
據科學家研究,馬兜鈴屬的植物中,含有馬兜鈴酸和其他一些特有的成分,正是這些物質,吸引了裳鳳蝶和其他一些珍稀蝶類造訪。花兒為蝴蝶提供花蜜,反過來蝴蝶為花兒授粉,而聰明的裳鳳蝶媽媽將卵產在這些馬兜鈴植物的葉背面,等蟲寶寶孵出來後,這些樹葉就是蟲寶寶們賴以生存的美食。
如今,華南植物園藤本園內管花馬兜鈴植株上,蟲寶寶正在長大,不久它們就會化蛹、蛻變,它們將怎樣蛻變成美麗的蝴蝶?又會張開怎樣的美麗翅膀?等著您來欣賞!
蝴蝶冷知識:蝴蝶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它們的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形態完全不同的階段。圖中所見的裳鳳蝶幼蟲到蛹期需要40多天,蛹期需要20-22天。華南植物園藤本園馬兜鈴植株上的裳鳳蝶現正處於幼蟲期,快的下星期就可以見到蛹,8月初就能見到成蟲(蝴蝶)啦。
溫馨提示:
欣賞美麗蝴蝶的同時,把幼蟲、成蟲給馬兜鈴留下,手別動,手別動,手別動,答應我們好嗎(擔心ing)
文、圖:彭彩霞、陳玲、杜志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