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近一月,金裳鳳蝶終於安然度過「孕期」,順利「生產」。
有人稱金裳鳳蝶是「國內體型最大的蝴蝶」,明明拿的是「大女主」的劇本,卻硬生生上演「小作精」的戲碼,還差點因此把自己給「作死」。
剛羽化的金裳鳳蝶雌蝶,後翅有黑色斑紋,形成5個金色的大寫「A」字,前翅淺色脈紋呈鳥翼狀圖案。林海倫 攝
「老天爺賞飯吃」
金裳鳳蝶能拿下「大女主」劇本,完全是「老天爺賞飯吃」。
它通體以金黃色為主,配有黑色斑點。這樣的配色,放在時尚圈,相當於是「大氣」「高級」「優雅」的代名詞。
不止於此,它的胸部和頸部還點綴有深紅色茸毛,平添幾分「高貴」與「別致」。
它的前翅有鳥翼狀的淺色脈紋,後翅黑色斑紋較多,形成五個大寫「A」字形圖案,因此也常被人戲稱為「5A」級的蝴蝶。
它的身形放在茫茫「蝶」海,也是相當出挑。什麼「國內體型最大」「國內翅展最長」的稱號可不是隨便叫叫的,尤其是雌蝶,前翅翅展最長可達18釐米。
金裳鳳蝶最早在寧波被發現並記錄是2009年7月。它也是當時寧波有記錄的第193種蝴蝶。
它最早出現在鄞州瞻岐。之後的11年裡,它的身影陸續在鄞州東吳、餘姚四明山等地被「捕捉」到,但數量不多,用「珍稀」來形容它,並不誇張。
剛羽化的金裳鳳蝶雄蝶。雄蝶的後翅呈金黃色,「金裳」之名由此而來。林海倫 攝
「救命稻草」變成「致命武器」
這群差點自己把自己「作死」的金裳鳳蝶生活在四明山上。今年9月上旬被發現時,它們還都是幼蟲的狀態,總共20多條,生活在同一片馬兜鈴藤條上。
「群居」對金裳鳳蝶來說,是必然,但也異常。
它的幼蟲食量很大,而且偏愛馬兜鈴的枝葉。馬兜鈴是一種多年生纏繞性草本植物,具有較高的腎毒性。
長期「服毒」,幼蟲體內積聚了一定量的毒素,這也使得其在自然界中幾乎沒有天敵。這個套路是不是像極了武俠小說裡那些以身試毒練就蓋世神功的高手?
「挑食」使得金裳鳳蝶的幼蟲通常只出現在馬兜鈴上,「食量大」又使得金裳鳳蝶通常只會在同一片馬兜鈴上產下很少量的卵,以保證幼蟲能有足夠的食物。
當用於寄生的馬兜鈴上的「蟲」口密度過高時,意味著部分幼蟲會因為吃不飽而被餓死。
就像在這片馬兜鈴上,一些相對老熟的幼蟲已經找到僻靜的角落吐絲化蛹。不過,由於此處的馬兜鈴已經被吃得所剩無幾,剩餘的幼蟲只能開始啃食粗莖的基部。
事實上,不僅是這片馬兜鈴上的金裳鳳蝶面臨著「生存危機」。
馬兜鈴本身在我市野外的分布就不是很廣。再加上隨著人類活動範圍不斷擴大,它的生存環境也在不斷被壓縮,這也決定了我市境內金裳鳳蝶的種群數量將維持在較低水平。
金裳鳳蝶的蛹有兩種完全不同的顏色,一種與葉片顏色接近,另一種與枝條或枯草顏相似,都是典型的保護色。林海倫 攝
金裳鳳蝶的雄蝶剛從蛹內鑽出來,翅膀已伸長完畢,但還十分柔軟,無法飛舞。林海倫 攝
像雛鷹一樣「試飛」
金裳鳳蝶的「作」,不僅體現在對食物的挑剔上。
眼看幼蟲可能被餓死,發現這些金裳鳳蝶的市昆蟲研究專家、中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終身會員林海倫將其中10多條幼蟲帶回家中餵養,「因為我家裡剛好種養了不少生長良好的馬兜鈴。」
經過一周的餵養,這10多條幼蟲都正常化蛹。
金裳鳳蝶的蛹有兩種顏色,多數呈綠色,與植物葉片顏色相近;少數呈枯葉色或棕褐色,與樹枝的顏色更為相似。回歸到自然環境中,蛹的這兩種顏色都是典型的保護色。
在經歷20天左右的蛹期後,金裳鳳蝶開始羽化,首先「探頭」的是個頭略小的雄蝶,雌蝶緊隨其後。
和普通的鳳蝶相比,金裳鳳蝶的體型要大許多,翅膀也要厚實一些。
剛剛羽化的金裳鳳蝶翅膀還比較柔軟,是無法飛行的,而是要先經歷一段較長時間的振翅練習,就像雛鷹在翱翔前要扇動翅膀進行試飛一樣。
記者 石承承
【來源:寧波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