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0日,蝴蝶保護協會武先生在攀登南京浦口青老山時,在山路旁的草叢內,竟然發現了「國寶」虎鳳蝶的蟲籽。隨後,武先生用了一年時間,把中華虎鳳蝶的全蟲態,也就是從卵、幼蟲、蛹和羽化成蟲等全過程用鏡頭拍攝了下來,真的是妙趣橫生。
據介紹,中華虎鳳蝶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發育階段。人們在野外看到的中華虎鳳蝶,大多是它們的成蟲蝶。這4個發育階段的外部形態毫無共同之點,人們很難想像美麗的虎鳳蝶竟然是由醜陋甚至可怕的黑毛毛蟲蛻變而來的。在生物學上,蝴蝶是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蝴蝶由卵到成蟲,經過四個明顯不同的發育階段,這四個階段依次循環,周而復始,形成一圈,稱為世代,也就是蝴蝶的生活史。
虎鳳蝶卵是蝴蝶發育的第一階段,2017年3月20日,虎鳳蝶產下的蟲籽形狀大小不到1毫米,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晶瑩剔透的螢光綠。這些蟲籽整齊的排列在杜蘅葉子上,好像一隊士兵整裝待發。
4月20日,幼蟲咬破卵殼而外出,稱為孵化。剛孵化的幼蟲為1齡。虎鳳蝶幼蟲只吃杜衡這一種植物為生,它的口器是咀嚼式。象家蠶一樣,虎鳳蝶幼蟲在生長過程中要蛻皮,生長到一定時期,就要靜止蛻皮。每脫一次皮,就增加1齡,蝴蝶幼蟲一般要脫5次皮,才能變成老熟幼蟲。幼蟲的大小、體色、斑紋隨齡期增加會有所變化。幼蟲生長發育到成熟階段,就停止取食,選擇適當場所,準備化蛹。
5月20日,虎鳳蝶幼蟲老熟後,在寄生杜衡植物上先吐一團絲,把胸部和植物圍繞起來,象電工在電線桿上操作時,腰部和線杆用安全帶固定牢,接著脫掉最後一層皮,形成縊蛹。蛹期在外表上看是個靜止階段,不吃不動,實際上蛹期內部在進行著劇烈的變化,進行著向成蟲形態、器官轉化的過程。
據一年時間觀察研究,中華虎鳳蝶一年發生一代,一年裡有300天左右都是蛹期,如此貪「睡」,真是名副其實的懶蟲,一般只在3月至4月間羽化為蝶。
2018年3月11日,成蟲在蛹殼內300天發育成熟後,就從蛹殼內爬出來,這種現象稱為羽化。剛羽化的虎鳳蝶翅膀柔軟皺縮,在數十分鐘內,翅迅速伸展,隔1~2小時就可四處飛舞了。雄蝶一般比雌蝶早羽化幾天。成蟲的任務是雌、雄交尾,雌蝶尋找寄生植物產卵,繁衍後代。
據了解,中華虎鳳蝶是我國獨有的一種野生蝶類,由於其獨特性和珍貴性,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被昆蟲專家譽為「國寶」。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中華虎鳳蝶的生存環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數量急劇減少,已經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國家林業局《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蝴蝶保護協會武先生說,中華虎鳳蝶曾一度被認為在老山絕跡,去年發現近百顆蟲卵群,如今醜小鴨已變成天鵝啦!成為「國之一寶」在樹林間翩翩起舞,真讓人驚喜。
交匯點記者 梅建明
照片由武家敏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