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飛在山頂的5000隻中華虎鳳蝶

2020-11-29 瀟湘晨報

6au瀟湘晨報網

今年春天,一隻羽化的中華虎鳳蝶。這種看似「飛蛾」的蝶現在是烏雲界的寶貝。供圖/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6au瀟湘晨報網

6au瀟湘晨報網

中華虎鳳蝶產在細辛葉片背後的卵塊。6au瀟湘晨報網

6au瀟湘晨報網

烏雲界主峰海拔1028米,峰頂建有火情瞭望塔。山峰間落差很大,最大相對高差近1000米,生態環境獨特,山頂芭茅草被生態學家們所「憎恨」,但卻正好是中華虎鳳蝶的「天堂」。6au瀟湘晨報網

6au瀟湘晨報網

劉國華(左) 和張文武在觀察寄在植物細辛上的中華虎鳳蝶的蛹。6au瀟湘晨報網

  中華虎鳳蝶。鳳蝶科,虎鳳蝶屬,虎鳳蝶種亞種。一種翅面斑紋黃底黑條猶如虎斑的蝴蝶,展翅長度平均不過6公分多一點兒。如果從眼前飛過,誤將它當做「飛蛾」也不奇怪。6au瀟湘晨報網

  但它的確是一種古老珍貴的物種。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受威脅的世界鳳蝶》紅皮書中,一直被列為K級(險情未詳)。著名昆蟲分類學家周堯先生發起創立的中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其會徽圖案就是中華虎鳳蝶。6au瀟湘晨報網

  1979-1983年,湖南省林業廳和林科所組織全省森林昆蟲標本的普查採集工作,編寫了《湖南森林昆蟲圖鑑》,其中沒有中華虎鳳蝶的記載。4年前第一次在烏雲界無意中被發現,理應成為烏雲界的圖騰之一。6au瀟湘晨報網

  2009年一個早春,太陽很猛烈。湖南農業大學即將畢業的博士研究生李密與烏雲界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海拔近1000米的山頭,意外捕到一隻中華虎鳳蝶。6au瀟湘晨報網

  「當時不確定是鳳蝶還是絹蝶,很少見,憑感覺知道這是個好東西。直接打電話給在農大的師妹查證,她判斷是虎鳳蝶屬的。」6au瀟湘晨報網

  這個消息讓李密非常興奮。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為中國所獨有,十分稀少。他把標本帶給村民們辨認,「他們說經常看到,都以為是蛾子」。6au瀟湘晨報網

  此前,在湖南,還沒有過關於中華虎鳳蝶的發現記錄。6au瀟湘晨報網

  發現:蝴蝶大多生活在低海拔地方,沒想到在海拔1000米的山頂遇到它們6au瀟湘晨報網

  2013年8月6日,桃源縣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6au瀟湘晨報網

  早上七點,我們從海拔高度290米左右的樅樹坡出發,向僅低於主峰的烏雲界哨所位置行進。在馬尾松、闊葉箬竹與臘瓣花、水馬桑灌叢混雜的原始次生林裡摸爬了好幾個小時,沒有任何防備的,忽然就一腳踏上了芭茅叢生的高山草甸。此時站立的這道東西走向的山脊,也恰是一道鮮明的分界:南面山谷坐落著幾戶安化人家,北面則是桃源境內的莽莽群山。視野陡然開闊。陽光不顧立秋在望,仍是盛夏氣勢。藍天上雲朵低懸,它們的陰影緩緩撫過四周連綿起伏的山巒。6au瀟湘晨報網

  山頂的芭茅有半人高,蜿蜒其中的小路上遍布羊糞,一直延伸到山頂。居住在南邊山谷的安化村民,常常將羊群趕上來自由放養。風極大,只有茅草繁榮茂盛,很難看到高大的樹木。但山坡上種滿了一種叫凹葉厚樸的藥用木本,樹徑盈可一握,高約兩三米,看樣子,至少生長了四五年。長圓形革質葉的頂端凹缺成淺淺鈍形裂口,這是它與厚樸唯一明顯的區別。住在山上的黃宏德後來告訴我,厚樸也是安化村民承包種植的,它的樹皮是著名中藥,可以化溼導滯,而且「種得越高,皮越厚,藥用價值就越高」。厚樸的樹蔭帶來了不少清涼。它也是烏雲界上發現的另一種珍貴蝴蝶——寬尾鳳蝶的寄主植物。這種蝴蝶喜歡在它的葉片上產卵。6au瀟湘晨報網

  坐在一棵白櫟樹下休息時,看見幾隻蝴蝶在大風和草叢中翻飛,鮮豔的橙黃色,體形大而優美。同行的「嚮導」——保護區工作人員張文武仔細端詳了一會,肯定地說:「這是豹紋蛺蝶。」張是沙坪鎮人,畢業於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保護區工作快五年了。每每隨各路專家上山考察,他學會了辨識不少動植物。6au瀟湘晨報網

  按規律,鳳蝶類蝴蝶夏季數量較多,但我們卻無法在此時看到羽化的中華虎鳳蝶。它的成蟲只出現於每年3月底或者4月初,羽化的高峰期也在3月底。現在,正是它成蛹的時期。6au瀟湘晨報網

  從2008年至2009年,當時還在湖南農業大學讀博的李密,連續兩年來到烏雲界,根據溪流走向、林相分布與功能區劃類型,在保護區內選取能跨越試驗區、緩衝區和核心區的3個樣點,長10km左右的4條樣線上進行考察。6au瀟湘晨報網

  2009年3月,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劉國華,帶著李密在保護區接連走了好幾天。來到離哨所位置不遠的地方時,李密已經累到不行,「那個山頭非常陡峭,從海拔400米直接上到1000米,我真不想上去。因為蝴蝶大多生活在低海拔地區,山上可能什麼都沒有。」此前,他已採集了不少蝴蝶標本,但直到猶豫著要不要爬上山頂的那一刻,沒有一個人知道這裡存在著一種珍稀瀕危的昆蟲。6au瀟湘晨報網

  最後,「想上去吹吹風」的念頭鼓動他爬上了山頂。在山頂芭茅叢裡,他捕到了一隻長著黑色橫條紋的小蝴蝶。就這樣,中華虎鳳蝶第一次在湖南境內被發現。6au瀟湘晨報網

  2011年,李密完成了他的博士畢業論文:《烏雲界國家自然保護區蝴蝶保護生物學研究》,其中一章,從生物學特徵、生境選擇和量化、種群動態、瀕危機制等方面,對湖南首次發現的中華虎鳳蝶烏雲界種群進行了研究探討。「可以說,因為虎鳳蝶,我的論文出了點彩」。6au瀟湘晨報網

  生境:中華虎鳳蝶是細辛的殷切追隨者,而細辛對環境有諸多奇怪要求6au瀟湘晨報網

  8月10日,湖南省林業科學院,見到在森林資源保護研究所任職的李密。6au瀟湘晨報網

  回想當年發現的經過,他感嘆自己的幸運:「我們當時再晚十天就看不到了。」中華虎鳳蝶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年生一代,一生要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一般在驚蟄節氣羽化,成蝶後就開始交配、產卵,氣溫一上升,成蟲就死去。6au瀟湘晨報網

  李密笑說自己可能是進出烏雲界次數最多的科研人員。他先後去過南嶽衡山、壺瓶山和八大公山。「這幾個自然保護區,山頂都缺乏中華虎鳳蝶需要的生境。」按照他的分析,虎鳳蝶作為一種比較原始的物種,一開始應該是廣泛分布的,只要有細辛(虎鳳蝶的寄主植物)就會有它的存在。但後來環境發生了改變,細辛這種藥用植物被大量挖掘採集,生境破壞嚴重。而虎鳳蝶需要廣闊空間,潔淨的水源,於是被逼迫棲上了高山。6au瀟湘晨報網

  由是可知,中華虎鳳蝶是細辛的殷切追隨者。而野生細辛,簡直是一種對環境有諸多奇怪要求的植物。它喜歡深厚的腐質層,肥沃的灌叢,林緣地帶,討厭強光直射。可是,過於鬱閉的林下,它又懶於生長;稍微充沛的雨水,則會讓它患上葉枯病。烏雲界海拔800-1000米處,那漫山遍野的芭茅叢,仿佛才是細辛的樂土。這裡沒有高大喬木,陽光通透無礙,它低伏在茅草中,不至於被暴曬;而位於安化暴雨中心的地理位置,每年可享受高達2500毫米的降水,保證了土質的溼潤。這些先天優勢,是許多高山無法擁有的,如壺瓶山,山頂以灌叢居多,無法生長細辛,自然也難見到它的擁躉了。6au瀟湘晨報網

  每年春天,適逢度過一冬的虎鳳蝶羽化,細辛茁發嫩芽,飛行能力較強的雄蝶會挑選晴朗的日子,尋找雌蝶交配。據李密的觀察,雌蝶交尾一天後,就把卵產在細辛的腎形葉片背後,孵化出來的幼蟲就以細辛的嫩葉為食。6au瀟湘晨報網

  「那對於細辛而言,虎鳳蝶豈不就是一種害蟲?」6au瀟湘晨報網

  「不不不,虎鳳蝶的幼蟲從不吃細辛的老葉,只吃嫩葉。而且,它也從不會把所有的葉片吃光,它有一個『度』在那,不然這個種群就沒有食物可吃了。」李密覺得它是一種有「智商」的生物。6au瀟湘晨報網

  不過,細辛並不是它唯一的寄主。同為馬蔸鈴科,細辛屬的杜蘅,也常成為它的美食。這兩種植物,只有極微小的區別。據李密的考察報告,在保護區,杜蘅主要分布於海拔400一800m的山腰地帶,且大多數生長於茂密的叢林中或者低矮灌木下;細辛主要分布於海拔較高(900一1000m)地帶,生長於高山草叢或者山溝兩側,常年受到太陽普照,僅有少數被茅草覆蓋。6au瀟湘晨報網

  雖然烏雲界自然保護區內有大量杜蘅,但是中華虎鳳蝶卵塊卻幾乎沒有在這種植物上發現過;唯一附有卵塊的,只有寄主植物細辛,且僅僅分布在海拔900一I000m的烏雲界頂。6au瀟湘晨報網

  8月7日,我們在下山途中,見到了一棵生長在路邊的細辛。撥開葉片,沒有蛹粘附在植株上。對於容易受驚擾的中華虎鳳蝶來說,路邊,可不是合適的棲居地。6au瀟湘晨報網

  保護:這個孤立種群,經不起「越冬蝶蛹批發,需要請聯繫」這樣的摧殘6au瀟湘晨報網

  李密把幾株帶有中華虎鳳蝶卵塊的細辛帶回長沙,嘗試在實驗室裡培育這種珍稀蝴蝶。6au瀟湘晨報網

  在培育中,他發現溫度高低能促進和延緩幼蟲的發育,每年3月到5月,正是湖南地區從低溫到高溫的一次轉變,對氣溫的適應能力保證了它能成功進入蛹期。這是中華虎鳳蝶與自然共同進化的結果。6au瀟湘晨報網

  但是李密帶回的二十幾粒卵,順利羽化的僅有少數。「主要是細辛沒有栽活,幼蟲沒有食物吃。我到嶽麓山上去找過細辛,也沒有找到。」他打開電腦,給我看了一張剛剛羽化的虎鳳蝶照片,美麗的蝴蝶匍匐在一朵粉色石竹花上,波浪形後翅上5個紅色斑點格外醒目。6au瀟湘晨報網

  8月8日,我們在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一間辦公室裡看到了兩盆移栽的細辛。葉片下、花盆邊緣附著十幾個帶有光澤,質地堅硬的茶褐色蝶蛹。這是今年4月,保護區的幹部劉國華和張文武,從烏雲界頂採集的。他們為此作了詳細的觀測記錄,從4月13日到5月13日,僅僅一個月的時間,中華虎鳳蝶就完成了從卵孵化成幼蟲再化蛹的過程。接下來,它們將在蛹中度過漫長的秋冬,直到來年三月,破蛹而出。6au瀟湘晨報網

  根據李密兩年的觀測,無論室內飼養還是野外跟蹤調查發現,中華虎鳳蝶幼蟲孵化率均達到100%,但是室內飼養成蟲羽化率卻不明原因地相對較低。他期待明年能看到保護區的人工飼養羽化情況報告。至於野外虎鳳蝶的羽化率,情勢亦不容樂觀。脆弱敏感的蝶類,已經被公認為是一種可以監控環境系統、生境破碎和喪失、外來物種入侵和氣候變化的指示物種,些微的風吹草動都能讓它們感到不安。6au瀟湘晨報網

  「虎鳳蝶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是一個孤立的種群,它的卵、蛹、幼蟲,基本上都分布在一塊,跟外界關係不大,一旦有天災,或者有人上山來破壞寄主植物,它就會受到很大傷害。」李密憂慮目前的自然環境是否能成為中華虎鳳蝶種群良好生存的樂園。6au瀟湘晨報網

  連續的雨天、天敵是影響中華虎鳳蝶成蟲活動的重要因子。在李密的記錄中,2009年,從3月19日至21日,連續陰雨天氣,致使溫度下降,導致成虫部分凍死,而且對成蟲的羽化、交尾、產卵等極不利。2010年3月29日,他發現不少低飛的虎鳳蝶成蟲,被地面的蜘蛛網網住,不能動彈。6au瀟湘晨報網

  聯想到目前中華虎鳳蝶種群主要的分布地區——南京牛首山和紫金山的現狀,更讓人多了幾分擔憂。自從2005年牛首山劃為自然保護區後,此前15年未曾見到的中華虎鳳蝶,重又飛臨,而且出現了兩個種群。但到2008年時,成蟲數量又急劇減少。2009年南京某昆蟲論壇上甚至出現了「越冬蝶蛹批發,需要請聯繫」的廣告帖。蝶商的濫捕,杜蘅、細辛的過度採摘,園林部門不合理的「改變林相」的做法,都直接間接地給這柔弱的昆蟲以致命打擊。6au瀟湘晨報網

  烏雲界雖然地處湖南兩大山脈(武陵山脈和雪峰山脈)的交接地,但四周分布不同城鎮,容易受到人為幹擾,車輛進出、樹木砍伐,都會使生境遭到破壞。6au瀟湘晨報網

  在和李密的交談中,曾經有那麼一刻,因為這個話題而沉默了。我想起他說過的關於中華虎鳳蝶的特性:「它的名字中有一個虎字,並不完全是因為斑紋像虎紋,而是因為它的習性如虎,佔山為王,一個種群佔據一個山頭。」千萬年來,這種本應翩躚在平原、丘陵地帶的美麗生物,為了給自己爭取一點潔淨的水源、蜜源,一處幽靜的空間,就這樣一直退啊退,退到了深山的最高處。如果我們真正了解它的退讓與堅持,了解它在黑暗的蛹中長達300餘日的漫長等待,又有何理由不憐惜珍重那區區二十天的自由飛翔?6au瀟湘晨報網

  四五千隻中華虎鳳蝶飛舞通過保護種群有所擴大6au瀟湘晨報網

  張文武 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資源保護科副科長6au瀟湘晨報網

  這兩年通過我們的保護,中華虎鳳蝶的數量增加了很多,去年和今年的春季,我們在山頂觀察到了大約四五千隻中華虎鳳蝶,非常壯觀。和第一次發現時相比,種群應該有所擴大,但由於每年春天適逢雨季,無法上山,只能通過斷續的觀測來推斷。6au瀟湘晨報網

  我們還加大了對細辛的保護。向採藥的村民宣講保護區的有關規定,不允許採挖這種植物。以前邊界的安化村民總是嫌茅草太深,妨礙走路,為了方便,他們就一把火燒掉茅草叢,使得叢中的細辛也燒掉了,現在保護區的巡防員會定期巡視,杜絕這類事件發生。我們還申請了在山上人工種植細辛的項目,想專門開闢一塊細辛種植地。山腳的一處保護所,以後將成為人工培育中華虎鳳蝶的實驗室,雨季時,就可以幫助虎鳳蝶順利孵化幼蟲和成蛹。6au瀟湘晨報網

  日誌 30天中華虎鳳蝶幼蟲化蛹觀測日誌(節選)6au瀟湘晨報網

  時間:2013年4月13日-5月13日6au瀟湘晨報網

  地點:湖南桃源烏雲界自然保護區烏雲界村、桃源縣烏雲界保護區管理局科研所辦公室6au瀟湘晨報網

  記錄者:烏雲界國家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研究所 劉國華 張文武6au瀟湘晨報網

  2013年4月13日 晴 烏雲界村 發現中華虎鳳蝶卵塊,共14粒。6au瀟湘晨報網

  4月13日 晴 烏雲界村黃宏德家中 將卵塊連細辛採下,裝入有少量清水的礦泉水瓶中。6au瀟湘晨報網

  4月15日 晴 辦公室(下同) 昨晚已孵出一齡幼蟲13條。進食。6au瀟湘晨報網

  4月19日 雨 休息,有9條在一葉上,似有群聚現象。6au瀟湘晨報網

  4月24日 晴  栽培細辛的花盆裡有叢聚的糞便,黑色,粟米大小。6au瀟湘晨報網

  4月25日 陰雨 兩條有蛻下黑皮痕跡,進入三齡幼蟲,體形特徵無明顯變化。6au瀟湘晨報網

  4月27日 晴 蛻皮,迅速長大,約1釐米,頭部黃色觸角明顯,食量大增,估計四齡。6au瀟湘晨報網

  4月28日 晴 食量大增,每條一天約食四分之一片寬大葉片,頭部黃色觸角長約0.4釐米。6au瀟湘晨報網

  4月30日 陰 休息中,觀測到已蛻皮,體長增大,五齡。6au瀟湘晨報網

  5月3日 晴 休息中。全身共12節。未見蛻皮的幼蟲體型猛增,至今共食葉片43枚。6au瀟湘晨報網

  5月4日 晴 休息中。有兩條周圍有白色細絲線,猜測可能要化蛹。6au瀟湘晨報網

  5月8日 陰 兩隻已化蛹,另一隻正在花盆壁上化蛹。化蛹時圍繞胸部的白色線圈固定在花盆壁上,尾部亦有分泌物牢固地粘在花盆壁上。身體不停地扭動,頭部先分泌出嫩黃色如奶油狀汁液,同時破口蛻皮,隨後身體各部分亦分泌出同樣汁液。整個化蛹過程中,身體扭曲幅度很大。化蛹後期,蛻皮從尾部脫落。化蛹完成後,蛹呈淡黃色,葫蘆狀,頭胸部較小,腹部較大。整個化蛹過程約15-25分鐘。6au瀟湘晨報網

  5月11日 陰 11隻已全部化蛹。6au瀟湘晨報網

相關焦點

  • 合肥首次發現中華虎鳳蝶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幸運的是,這一次他們與被譽為「國寶」的中華虎鳳蝶偶遇,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這一物種。發現合肥首隻中華虎鳳蝶3月30日,廬江某山上,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虞磊,滁州學院昆蟲專家諸立新等人早早來到了這裡。這座山的海拔不算高,但生態環境被保存得比較好。尋找珍稀蝴蝶物種,對於從事調查的專家們來說,充滿了不確定性,一次次撲空也是常有的事。
  • 合肥首次發現中華虎鳳蝶 昆蟲專家: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幸運的是,這一次他們與被譽為「國寶」的中華虎鳳蝶偶遇,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這一物種。》》》推薦閱讀:勇救合肥落水女童的男子找到了 家屬渴望當面致謝遭婉拒發現合肥首隻中華虎鳳蝶3月30日,廬江某山上,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虞磊,滁州學院昆蟲專家諸立新等人早早來到了這裡。
  • "蝴蝶先生",常州境內首次"捕獲"中華虎鳳蝶
    3月底一次「巡山」,監測到5隻中華虎鳳蝶作為一名資深蝶迷,巡山時發現中華虎鳳蝶,一直是章麗暉最大的心願。一般情況下,中華虎鳳蝶在3月中下旬開始產卵,經過十至二十天幼蟲「破卵而出」。幼蟲5次脫皮長大後,便在枝幹或樹皮上、枯枝敗葉下及石塊縫隙中躲藏起來化蛹,直到第二年的三月初方羽化成蝶。
  • 南京23個點調查中華虎鳳蝶 繪製國內首張虎鳳蝶地圖
    年南京中華虎鳳蝶同步調查」,將於3月10日在南京地區開展。◎南京是中華虎鳳蝶最佳觀測地點之一據了解,中華虎鳳蝶每年大約在三月中上旬驚蟄節氣前後羽化,也被稱為「驚蟄蝶」,南京是長江中下遊地區觀賞中華虎鳳蝶的最佳觀測地點之一。選擇3月成蟲發生高峰期進行同步調查,對一年一代的中華虎鳳蝶尤為合適。
  • 國內首次開展南京中華虎鳳蝶同步調查
    「2018年南京中華虎鳳蝶同步調查」,將於3月10日在南京地區開展。這將是全國首次針對南京地區的中華虎鳳蝶種群受脅狀況進行的一次大規模同步調查。同時也將首次採用多地點直播的方式對調查過程進行跟蹤記錄。同步調查將為保護提供有效途徑和措施據了解,中華虎鳳蝶每年大約在3月中上旬驚蟄節氣前後羽化,也被稱為「驚蟄蝶」,南京是長江中下遊地區觀賞中華虎鳳蝶的最佳觀測地點之一。
  • 冬去春來珍稀昆蟲中華虎鳳蝶又到羽化產卵期
    冬去春來,又到了中華虎鳳蝶的羽化、產卵期。「我在南京老山上發現了兩隻中華虎鳳蝶。」3月11日上午,南京蝴蝶協會志願者武先生在浦口老山幸運地尋覓到中華虎鳳蝶的身影,真令人驚喜。上午,武先生從老山半山腰樹林叢中,一路尋覓中華虎鳳蝶。武先生稱,中華虎鳳蝶幼蟲唯一的食物叫杜蘅。
  • 老山驚現中華虎鳳蝶 市民觀察1年拍攝成長全過程
    隨後,市民武先生用了一年時間,把中華虎鳳蝶的全蟲態,也就是從卵、幼蟲、蛹和羽化成蟲等全過程用鏡頭隱蔽拍攝下來,真是妙趣橫生。虎鳳蝶幼蟲只吃杜衡這一種植物為生,它的口器是咀嚼式。象家蠶一樣,虎鳳蝶幼蟲在生長過程中要蛻皮,生長到一定時期,就要靜止蛻皮。每脫一次皮,就增加1齡,蝴蝶幼蟲一般要脫5次皮,才能變成老熟幼蟲。幼蟲的大小、體色、斑紋隨齡期增加會有所變化。幼蟲生長發育到成熟階段,就停止取食,選擇適當場所,準備化蛹。
  • 一隻小小的蝴蝶也是國家保護動物,中華虎鳳蝶就是這麼牛
    比如說鱗翅目、鳳蝶科、虎鳳蝶屬下的中華虎鳳蝶就隸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行列。今時今日中華虎鳳蝶共計有兩個亞種,其一是中華虎鳳蝶李氏亞種,其二是中華虎鳳蝶指名亞種。這兩種虎鳳蝶都是我們國家所特有的物種。曾幾何時中華虎鳳蝶的數量也是比較多的,其分布範圍更是遍布了河南、江西、江蘇、浙江、安徽等好幾個省份。
  • 南京老山現中華虎鳳蝶 一市民觀察1年拍攝成長全過程
    2017年3月20日,蝴蝶保護協會武先生在攀登南京浦口青老山時,在山路旁的草叢內,竟然發現了「國寶」虎鳳蝶的蟲籽。隨後,武先生用了一年時間,把中華虎鳳蝶的全蟲態,也就是從卵、幼蟲、蛹和羽化成蟲等全過程用鏡頭拍攝了下來,真的是妙趣橫生。
  • 常州茅山地區發現20多隻「國寶」中華虎鳳蝶
    中華虎鳳蝶常報全媒體訊 上周末,由常州、南京、連雲港三地蝴蝶保護志願者組成的隊伍來到茅山常州界進行2019中華虎鳳蝶觀測活動。最終,他們觀測到我國珍稀蝶種——中華虎鳳蝶20餘只,還發現了大量中華虎鳳蝶的寄主植物杜衡以及杜衡葉背上的120多粒蝶卵。
  • 中華碧鳳蝶起源於約5000萬年前
    記者19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進化基因組學與基因起源研究組近日發布了中華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根據所構建的進化樹提示,這種美麗的物種起源於約5000萬年前。蝴蝶自達爾文時代就作為研究物種適應性進化的重要類群之一,近幾年更被認為是研究形態遺傳、進化和發育的理想模型,已成為發育生物學、進化生物學、種群遺傳學、保護生物學和生態學等研究領域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
  • 安徽境內蝴蝶至少304種 發現中華虎鳳蝶等珍稀種類
    5月20日上午,《安徽蝴蝶志》在省城正式首發,首次對我省蝶類區系進行了系統整理,收錄了我省境內發現的150屬304種蝴蝶,包括中華虎鳳蝶等珍稀種類。蝴蝶常常被稱為生態環境的「指示燈」,我省蝴蝶專家也表示,受到氣候變暖等因素影響,近年來我省一些珍稀蝴蝶的分布和數量也在發生變化,一些珍稀種類越來越難看到。
  • 陝西首次揭示周氏虎鳳蝶的奧秘
    本報訊 自從蝴蝶學專家壽建新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袁向群於2006年在陝西發現了周氏虎鳳蝶後,今年壽建新和蝴蝶收藏家雷生輝又發現了周氏虎鳳蝶的兩種形態,通過對卵、幼蟲、蛹、成蟲4個階段的觀察研究,壽建新首次發現並揭示了周氏虎鳳蝶的奧秘。
  • 南京市民老山發現虎鳳蝶 觀察1年拍下成長全過程
    隨後,市民武先生用了一年時間,把中華虎鳳蝶的全蟲態,也就是從卵、幼蟲、蛹和羽化成蟲等全過程用鏡頭隱蔽拍攝下來,真是妙趣橫生。  中華虎鳳蝶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發育階段。人們在野外看到的中華虎鳳蝶,大多是它們的成蟲蝶。這4個發育階段的外部形態毫無共同之點,人們一般很難想像美麗的虎鳳蝶是由黑毛毛蟲變來的。
  • 南醫大小夥養蝶十年給保護虎鳳蝶提建議
    2005年,尹方韜正式開始養蝴蝶,「我家後院種了金桔樹,常有蝴蝶飛來飛去,樹上也有毛蟲,養大後才知道那是玉帶鳳蝶。」尹方韜的業餘時間分三塊,除了讀臨床專業書籍就是上山抓蝴蝶幼蟲,再者就是拍蝴蝶。方山、紫金山、寶華山是他最經常出沒的地方,「每種蝴蝶都有自己喜歡的樹,所以找蝴蝶得先把每一種樹認全了。」他飼養了二三十種蝴蝶,每種都要吃不同的樹葉,他得一遍遍上山去找對應的樹葉。
  • 鏡頭全紀錄——中華虎鳳蝶成長記
    中華虎鳳蝶的一生要經過羽化為蝶、產卵、幼蟲和蛹4個發育階段。人們在野外看到的中華虎鳳蝶,大多是它們的成蟲蝶。由於四個發育階段的外部形態毫無共同之點,人們一般很難想像美麗的虎鳳蝶是由醜陋甚至可怕的黑毛毛蟲變來的。  在生物學上,蝴蝶是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
  • 南京市民拍下中華虎鳳蝶的成長過程
    經仔細觀察辨認,發現雙翅黑與黃色相間、酷似老虎皮紋的蝴蝶,竟然是「國寶」中華虎鳳蝶,而且數量特別多,令人喜出望外。隨後,蝴蝶保護志願者用了大約70天時間,將一群中華虎鳳蝶的全蟲態,也就是從羽化為蝶、產卵、幼蟲和蛹等全過程拍攝下來,十分難得。 據介紹,中華虎鳳蝶的成長過程一般只在3月初開始,就從蛹殼內爬出來,這種現象稱為羽化。
  • 金斑喙鳳蝶全球第五號標本[圖]
    在江西境內就有著近500種不同的蝴蝶,其中還包括大名鼎鼎的「國蝶」金斑喙鳳蝶、中華虎鳳蝶等一大串珍稀品種,它們被發現的過程也都帶著傳奇色彩。蝴蝶的斑斕世界裡究竟有怎樣的生命奧秘呢?這四枚指名亞種金斑喙鳳蝶標本的採集,圓了我國自然科學工作者在模式標本採集地採到模式標本的百年夢想。  據說有人曾出價10萬美元收購一隻雌性「金斑喙鳳蝶」,但遭到拒絕。2007年5月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又在野外採集到一隻雄性金斑喙鳳蝶,屬於五個亞種中哪一亞種尚待鑑定,這隻金斑喙鳳蝶的首次現身,成為羅霄山脈的新紀錄。
  • 我省發現黃黑兩種周氏虎鳳蝶(圖)
    壽建新、雷生輝展示兩種形態的周氏虎鳳蝶。 本報記者 晁陽攝  本報訊 (雷曉娟記者晁陽)2006年5月,我省蝴蝶學專家壽建新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士袁向群發現了周氏虎鳳蝶。隨即,蝴蝶學專家壽建新和蝴蝶收藏家雷生輝近期首次發現了周氏虎鳳蝶竟存在著兩種形態:黃色型和黑色型。
  • 蝴蝶學專家發現珍稀蝴蝶:周氏虎鳳蝶的兩種形態
    陝西蝴蝶學專家壽建新和蝴蝶收藏者雷生輝經過長期觀察,發現了珍稀蝴蝶——周氏虎鳳蝶的兩種形態,這是關於同一種虎鳳蝶具有兩種形態的首次發現。虎鳳蝶因翅膀呈虎皮色而得名,在國內外均被列為二級保護動物。成蟲每年4月前後活動,分布在我國和俄羅斯、朝鮮、韓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