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碧鳳蝶起約源於五千萬年前
記者19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進化基因組學與基因起源研究組近日發布了中華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根據所構建的進化樹提示,這種美麗的物種竟起源於約五千萬年前。李學燕副研究員介紹,研究組曾在2015年完成所有蝴蝶模式種金鳳蝶及其近緣種柑橘鳳蝶兩種鳳蝶基因組的基礎上,對廣泛分布在東亞、南亞以及東南亞並對體色進化及物種分化具有重要研究意義的碧鳳蝶進行了基因組研究。他們運用三代長讀長測序技術,結合高通量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成功地組裝了碧鳳蝶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共有29條常染色體和1條性染色體。
-
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發布 揭示鳳蝶屬起源於39-57百萬年之間
原標題: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發布 揭示鳳蝶屬起源於39-57百萬年之間 碧鳳蝶雌性個體圖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發布了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並進一步揭示鳳蝶屬起源於39-57百萬年之間,碧鳳蝶與柑橘鳳蝶和金鳳蝶的分歧時間在
-
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公布
高質量參考基因組是研究碧鳳蝶特殊生物學特性的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基礎,目前尚無利用三代測序和Hi-C技術組裝蝴蝶染色體水平參考基因組的報導實例。組裝基因組大小~421.52Mb,約為預測基因組大小的85%,scaffold N50為13.12Mb,是目前已發表的蝴蝶基因組中最長的scaffold N50。BUSCO資料庫評估該基因組完整性為96.90%,二代和三代數據回比率也均在96%以上,表明該組裝基因組具有很高的質量。
-
昆明動物所發布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
碧鳳蝶Papilio bianor Cramer, 1777進行了基因組研究。該基因組總長約為421.52 Mb,contig N50與scaffold N50分別高達5.50 Mb和12.51 Mb。
-
翩飛在山頂的5000隻中華虎鳳蝶
山峰間落差很大,最大相對高差近1000米,生態環境獨特,山頂芭茅草被生態學家們所「憎恨」,但卻正好是中華虎鳳蝶的「天堂」。6au瀟湘晨報網6au瀟湘晨報網劉國華(左) 和張文武在觀察寄在植物細辛上的中華虎鳳蝶的蛹。
-
不一樣的精彩人生,飛舞的精靈,碧鳳蝶帶給我們深思
01在中國南方的許多城市邊緣,有一種頭很大的碧鳳蝶,它們不像其他蝴蝶那樣棲息於高山上或者叢林裡。眾所周知,蝴蝶非常美麗,而碧鳳蝶簡直就是蝴蝶中的西施。碧鳳蝶喜歡吃竹葉,因此它的卵一般產在竹葉上,因為當卵成長為蛹時,蛹愛吃竹葉。
-
中華麝鳳蝶生活史
《阿惠的蝴蝶生活簡史》中華麝鳳蝶(Byasa confuses(Jordan,1896))中大型鳳蝶,雌雄異型,雌蝶正面土黃色
-
蝴蝶觀察之:鳳蝶
鳳蝶形態優美,許多種類的後翅上還有修長的尾突,飛起來十分飄逸。全世界約有500多種鳳蝶。武漢周邊常見的鳳蝶大約有10種。1、柑橘鳳蝶柑橘鳳蝶屬鱗翅目,鳳蝶科,翅展61~95mm。識別特徵是翅面淺黃綠色,脈紋兩側黑色;前後翅外緣有黑色寬帶,寬帶中有月形斑。
-
2018年天津「水教育」進校園,康師傅與碧鳳蝶共同綻放公益新活力
9月27日,由康師傅聯合天津市節水辦、天津市外企協會、碧鳳蝶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共同主辦的主題為「知水、愛水、節水」的「水教育」活動在海河教育園南開學校正式啟動。天津市節水辦錢俊平副處長、天津市外企協會秘書長王昌盛先生、康師傅控股華北東地區董事武惠梅女士等嘉賓出席了啟動儀式,與約100位小學生們共同參與了一場形式新穎的「水教育」校園行活動。「水教育」項目是以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為組織單位,在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和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的支持和指導下,在全國包裝飲用水行業中發起的一項長期推廣的公益活動。
-
南京23個點調查中華虎鳳蝶 繪製國內首張虎鳳蝶地圖
年南京中華虎鳳蝶同步調查」,將於3月10日在南京地區開展。◎南京是中華虎鳳蝶最佳觀測地點之一據了解,中華虎鳳蝶每年大約在三月中上旬驚蟄節氣前後羽化,也被稱為「驚蟄蝶」,南京是長江中下遊地區觀賞中華虎鳳蝶的最佳觀測地點之一。選擇3月成蟲發生高峰期進行同步調查,對一年一代的中華虎鳳蝶尤為合適。
-
國內首次開展南京中華虎鳳蝶同步調查
「2018年南京中華虎鳳蝶同步調查」,將於3月10日在南京地區開展。這將是全國首次針對南京地區的中華虎鳳蝶種群受脅狀況進行的一次大規模同步調查。同時也將首次採用多地點直播的方式對調查過程進行跟蹤記錄。同步調查將為保護提供有效途徑和措施據了解,中華虎鳳蝶每年大約在3月中上旬驚蟄節氣前後羽化,也被稱為「驚蟄蝶」,南京是長江中下遊地區觀賞中華虎鳳蝶的最佳觀測地點之一。
-
常州茅山地區發現20多隻「國寶」中華虎鳳蝶
中華虎鳳蝶常報全媒體訊 上周末,由常州、南京、連雲港三地蝴蝶保護志願者組成的隊伍來到茅山常州界進行2019中華虎鳳蝶觀測活動。最終,他們觀測到我國珍稀蝶種——中華虎鳳蝶20餘只,還發現了大量中華虎鳳蝶的寄主植物杜衡以及杜衡葉背上的120多粒蝶卵。
-
"蝴蝶先生",常州境內首次"捕獲"中華虎鳳蝶
3月底一次「巡山」,監測到5隻中華虎鳳蝶作為一名資深蝶迷,巡山時發現中華虎鳳蝶,一直是章麗暉最大的心願。一般情況下,中華虎鳳蝶在3月中下旬開始產卵,經過十至二十天幼蟲「破卵而出」。幼蟲5次脫皮長大後,便在枝幹或樹皮上、枯枝敗葉下及石塊縫隙中躲藏起來化蛹,直到第二年的三月初方羽化成蝶。
-
合肥首次發現中華虎鳳蝶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眾所周知,中華虎鳳蝶在南京非常受重視,甚至還專門成立了中華虎鳳蝶自然博物館,但虞磊告訴記者,其實在安徽它的分布地更加廣泛。虞磊走在隊伍最前方,氣喘籲籲地爬到一個小山頂的時候,突見一隻虎鳳蝶迎面飛來,一身黑黃相間的虎紋,美麗極了。僅此一隻,真正棲息地還未被找到虞磊回憶,1999年他曾經在霍山的一片油菜地裡發現過一隻中華虎鳳蝶。
-
冬去春來珍稀昆蟲中華虎鳳蝶又到羽化產卵期
冬去春來,又到了中華虎鳳蝶的羽化、產卵期。「我在南京老山上發現了兩隻中華虎鳳蝶。」3月11日上午,南京蝴蝶協會志願者武先生在浦口老山幸運地尋覓到中華虎鳳蝶的身影,真令人驚喜。上午,武先生從老山半山腰樹林叢中,一路尋覓中華虎鳳蝶。武先生稱,中華虎鳳蝶幼蟲唯一的食物叫杜蘅。
-
一隻小小的蝴蝶也是國家保護動物,中華虎鳳蝶就是這麼牛
比如說鱗翅目、鳳蝶科、虎鳳蝶屬下的中華虎鳳蝶就隸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行列。今時今日中華虎鳳蝶共計有兩個亞種,其一是中華虎鳳蝶李氏亞種,其二是中華虎鳳蝶指名亞種。這兩種虎鳳蝶都是我們國家所特有的物種。曾幾何時中華虎鳳蝶的數量也是比較多的,其分布範圍更是遍布了河南、江西、江蘇、浙江、安徽等好幾個省份。
-
合肥首次發現中華虎鳳蝶 昆蟲專家: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幸運的是,這一次他們與被譽為「國寶」的中華虎鳳蝶偶遇,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這一物種。》》》推薦閱讀:勇救合肥落水女童的男子找到了 家屬渴望當面致謝遭婉拒發現合肥首隻中華虎鳳蝶3月30日,廬江某山上,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虞磊,滁州學院昆蟲專家諸立新等人早早來到了這裡。
-
森林戀歌黎氏青鳳蝶與它的馬褂木
在疲倦與燥熱雙層打擊下,一隻遠看漆黑的藍鳳蝶飄然而至,然後迅速落在一棵燈臺樹或灌木林裡去了,你會抖擻精神,在前方的路上去發現另一隻藍鳳蝶、碧鳳蝶或者寬邊黃粉蝶。它們是一路中,最常見的體形稍大的蝴蝶。 8月13日中午,在往來古丈縣高望界麻溪村的公路上,剛下過一場雨,十幾隻大型鳳蝶圍繞著充滿發酵酸味的地面,狂舞不已。外圍是藍鳳蝶,它們沒有尾巴而極易分辨。
-
安徽境內蝴蝶至少304種 發現中華虎鳳蝶等珍稀種類
5月20日上午,《安徽蝴蝶志》在省城正式首發,首次對我省蝶類區系進行了系統整理,收錄了我省境內發現的150屬304種蝴蝶,包括中華虎鳳蝶等珍稀種類。蝴蝶常常被稱為生態環境的「指示燈」,我省蝴蝶專家也表示,受到氣候變暖等因素影響,近年來我省一些珍稀蝴蝶的分布和數量也在發生變化,一些珍稀種類越來越難看到。
-
老山驚現中華虎鳳蝶 市民觀察1年拍攝成長全過程
隨後,市民武先生用了一年時間,把中華虎鳳蝶的全蟲態,也就是從卵、幼蟲、蛹和羽化成蟲等全過程用鏡頭隱蔽拍攝下來,真是妙趣橫生。 中華虎鳳蝶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發育階段。人們在野外看到的中華虎鳳蝶,大多是它們的成蟲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