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精彩人生,飛舞的精靈,碧鳳蝶帶給我們深思

2021-01-07 中學數學精準輔導

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說過:「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說明客觀世界是在不斷運動變化著的,我們必須具備憂患意識,才能更好地看清前方的路,做好與困境鬥爭的準備。「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句話植根於事情是不斷變化的,也是面對變化最好的策略。

01

在中國南方的許多城市邊緣,有一種頭很大的碧鳳蝶,它們不像其他蝴蝶那樣棲息於高山上或者叢林裡。眾所周知,蝴蝶非常美麗,而碧鳳蝶簡直就是蝴蝶中的西施。

碧鳳蝶喜歡吃竹葉,因此它的卵一般產在竹葉上,因為當卵成長為蛹時,蛹愛吃竹葉。

竹枝上的蛹分為兩種,一種貪圖竹葉的美味和竹枝的安逸,仍生活在竹枝間;而另一種卻不甘安逸,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食物充足的棲息地,一路跋涉,遷徙到刺槐樹上,這裡「缺衣少食」,生存環境惡劣,刺槐樹上那鋒利的尖刺隨時都有可能傷及蛹的身體。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生活在竹枝間那種「豐衣足食」的蛹,幾乎都難以成活;而生活在刺槐樹上那支「缺衣少食」的蛹卻成活了下來,一代又一代繁衍著碧鳳蝶。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碧鳳蝶的蛹有一種天敵,那就是棕頭鴨雀,它們總是成群結隊地飛往竹枝間,貪圖竹枝那安逸環境的蛹,還沒有成蝶就成了棕頭鴨雀的果腹之物。

生活在刺槐樹上的蛹,棕頭鴨雀當然也愛吃它們,但刺槐樹上那鋒利的尖刺是一道屏障,阻擋了棕頭鴨雀接近蛹,這樣,生活在刺槐樹上的蛹就幸運地生存了下來。

令人稱奇的是,在這種不利的環境下,碧鳳蝶的數量非但沒有減少,還在不斷地增加。因此,很多專家對碧鳳蝶的繁殖產生了研究興趣。

也有一位生物學家經過仔細的研究,揭開了這個秘密。原來,生物學家曾在刺槐葉、桑葉等多種樹葉上發現過碧鳳蝶的蛹,經過觀察,他得出了一個結論——碧鳳蝶是個優秀的旅行家。

每年都會有一部分碧鳳蝶在成蛹之後,為躲避其他動物的侵害,而毅然選擇離開食物充足的棲息地,長途跋涉,去其他地方尋找安身之處,然後羽化成蝶。也正是因為敢於勇敢地離開安逸的「故土」去求生,碧鳳蝶的數量才不斷地增加。

碧鳳蝶的兩種蛹,其實也是兩種人生的寫照。一種人生貪圖安逸,在安逸中不能自拔;一種人生在安逸中想到了憂患,努力地去掙脫安逸。於是,一種人生「生於憂患」;另一種人生「死於安樂」。

02

碧鳳蝶能夠不斷地增加,是因為它們敢於離開安逸的「故土」,去挑戰未知的世界。很多時候,人們願意在一個安逸的環境中漸漸地消沉,等到失敗降臨到頭頂的時候,又開始抱怨老天的不公,卻不曾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是否有離開安逸,去挑戰未知世界的勇氣。

馬克思資本論中曾對人性的欲望做過精準的註解:當利潤達到10%的時候,他們將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他們將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100%的時候,他們敢於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當利潤達到300%的時候,他們敢於冒死刑的危險。

俗話說:「高飛之鳥,亡於貪食。深潭之魚,死於誘餌。」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但欲望無度的話便成了貪婪。人的很多痛苦,都來源於自身的欲望無法得到滿足;

貪婪讓人心亂,急功近利,導致一事無成。

做人,要知足常樂,不可做欲望的奴隸。

網上曾有人做過一份針對60歲以上老人的調查:你這一生最後悔的一件事是什麼?

有75%的人為自己年輕時不夠努力,一事無成,所以感到後悔。

年輕的時候,人的身體、精神都處於巔峰狀態,如果不在這個時候拼命工作,等到體力、精力都不足以支撐你去拼搏的時候,再後悔,就遲了。

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讀這麼多書有什麼用?能派上用場嗎?」、「拼命工作有什麼用?你能比那些富二代更有錢嗎?」

也許都不能,但不可否認的是,越是月薪高的人,越不會容忍自己懶惰,因為他們知道,只有拼命工作,不斷學習,才能永不落伍。

真正的智慧,是一種超越苦難的智慧,而不是只能在順境中安逸生活的東西。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說過這麼一個觀點:「更偉大的智慧,存在於豐富的不幸之中。」當一個人在面對別人眼中的苦難時,仍然不覺得苦,甚至覺得那是一種快樂的體驗時,他才真正超越了苦難。這個時候,他才能成為一隻在大道上奔馳的獅子。

身處今天的節奏,不斷變化的社會,我們要懂得居安思危,要知道,危機並不代表滅亡,而恰恰可能是一種契機。我們經由這些危機,往往會發現自己的真正的價值所在,激發出深藏於心得巨大力量,從而使人生更加精彩。

03

有人說努力的人生是苦半輩子,不努力的人生是苦一輩子。北宋詩人林逋說:少不勤苦,老必艱辛;少能服老,老比安逸。

佛說眾生皆苦。老話說生活有五味,酸甜苦辣鹹。苦是生命所不能避免的一味,叔本華說:「人生就是痛苦,我們可以把痛苦轉換成幸福」,努力就是轉化的過程,儘管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能會感到更加辛苦。

苦,是人生的必經過程。人生就是一個「享受」痛苦和磨難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值得體會和擁有的。

人生本身就是一場與痛苦並存的旅行,並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麼輕鬆,從生下來的那一天,我們就開始了人生的修行。

人生晚吃苦,不如早吃苦;你現在不累,以後就會更累。你要知道,現在吃的苦,其實是以後享的福。

曾國藩曾說:「百種弊病,皆從懶生。懶則弛緩,弛緩則治人不嚴,而趣功不敏。」

孔子也曾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做人眼光要放長遠,不能只貪一時的安逸,讓內心的懶惰控制你的生活。

努力的苦,是暫時的。現在不少孩子都吃不了苦,碰到一點挫折,一點困難就要放棄。

浙大一位學霸曾因一張密密麻麻的作息表走紅。

作息表的安排,從每天早上6點開始,一直到晚上12點半,一周每個時間段的學習內容都精確到幾點幾分,學習狀態可謂是分秒必爭。這張作息表,處處流露出實打實的努力。

學霸之所以是學霸,並不是他比別人聰明,而是他比別人用更多時間來學習。在他們的眼中,學習是每時每刻的。沒有誰的幸運,可以憑空而來?再厲害的人,都是用努力和汗水澆灌出來的。成功離不開拼搏,人生只有拼出來的美麗,沒有等出來的輝煌。學習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只有扎紮實實走好每一步,才有可能換來最後的成功。

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青春最厚重的底色是奮鬥,最可貴的精神是拼搏,別在最好的時光裡選擇安逸,人生越懶,越安逸,你就越可能錯過美好的風景。

不想苦一輩子,就要苦一陣子。扛得住艱難,才能配得上夢想。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恐鵜鴃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

所有的苦難都會成為你成功的墊腳石,讓我們克服一切苦難,讓成功在苦難的土壤下生根發芽,結出香甜的果實!

努力吃苦,苦一陣子;貪圖安逸,苦一輩子!

相關焦點

  • 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公布
    高質量參考基因組是研究碧鳳蝶特殊生物學特性的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基礎,目前尚無利用三代測序和Hi-C技術組裝蝴蝶染色體水平參考基因組的報導實例。基因組組裝 // 研究人員利用二代測序數據進行基因組調研分析,預測碧鳳蝶基因組大小為496.05Mb,雜合度高達1.81%。
  • 中華碧鳳蝶起源於約5000萬年前
    記者19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進化基因組學與基因起源研究組近日發布了中華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根據所構建的進化樹提示,這種美麗的物種起源於約5000萬年前。蝴蝶自達爾文時代就作為研究物種適應性進化的重要類群之一,近幾年更被認為是研究形態遺傳、進化和發育的理想模型,已成為發育生物學、進化生物學、種群遺傳學、保護生物學和生態學等研究領域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
  • 昆明動物所發布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
    碧鳳蝶Papilio bianor Cramer, 1777進行了基因組研究。運用三代長讀長測序技術(PacBio),結合高通量染色體構象捕獲(Hi-C)技術,成功地組裝了碧鳳蝶染色體(29條常染色體和1條性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這是首個利用
  • 中華碧鳳蝶起約源於五千萬年前
    記者19日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該所進化基因組學與基因起源研究組近日發布了中華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根據所構建的進化樹提示,這種美麗的物種竟起源於約五千萬年前。李學燕副研究員介紹,研究組曾在2015年完成所有蝴蝶模式種金鳳蝶及其近緣種柑橘鳳蝶兩種鳳蝶基因組的基礎上,對廣泛分布在東亞、南亞以及東南亞並對體色進化及物種分化具有重要研究意義的碧鳳蝶進行了基因組研究。他們運用三代長讀長測序技術,結合高通量染色體構象捕獲技術,成功地組裝了碧鳳蝶染色體水平的基因組,共有29條常染色體和1條性染色體。
  • 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發布 揭示鳳蝶屬起源於39-57百萬年之間
    原標題: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發布 揭示鳳蝶屬起源於39-57百萬年之間  碧鳳蝶雌性個體圖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發布了碧鳳蝶染色體水平基因組,並進一步揭示鳳蝶屬起源於39-57百萬年之間,碧鳳蝶與柑橘鳳蝶和金鳳蝶的分歧時間在
  • 黃裳鳳蝶 草嶺小學飛舞
    照片/草嶺小學教師羅右翔提供  華夏經緯網1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古坑鄉草嶺小學校園,昨天出現一隻保育類的「黃裳鳳蝶」,老師羅右翔拍下圖片,作生態教學。 據了解,羅右翔指出,臺灣有五種保育類蝴蝶:黃裳鳳蝶、珠光鳳蝶、大紫蛺蝶、寬尾鳳蝶及曙鳳蝶。
  • 高原蝴蝶,飛舞的精靈
    巴黎翠鳳蝶。異型紫斑蝶。彩裙麝鳳蝶。 寬帶青鳳蝶。珍珠絹蝶。展翅。彩裙麝鳳蝶、金裳鳳蝶、喜馬箭環蝶、牛郎美鳳蝶、織女美鳳蝶、克裡翠鳳蝶、巴翠蛺蝶、聯珠絹蝶……相信大家聽到這些蝴蝶的名字,都會覺得非常詩意。而且不可思議的是這些蝴蝶在西藏都有分布。
  • 蝴蝶觀察之:鳳蝶
    5、碧鳳蝶碧鳳蝶,鳳蝶科,翅展約110mm。該蝶蟲體黑色,翅底色也為黑色,但翅面布有藍色及綠色亮鱗。翅呈三角形,後翅外緣波狀,後翅亞外緣有多個紅色或藍色。碧鳳蝶常見,漂亮、理想的模特。我見到的藍鳳蝶多數鱗片掉的差不多了,加上光線原因,感覺基本是黑色,一點也不藍。
  • 上海動物園第八屆蝴蝶展9月26日開幕,這個十一假期,與「飛舞的精靈...
    上海動物園第八屆蝴蝶展9月26日開幕,這個十一假期,與「飛舞的精靈」相伴 2020-09-25 15: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精彩!南京市民拍下中華虎鳳蝶的成長過程
    揚子晚報網5月15日訊(記者 梅建明 通訊員 武家敏)今年3月5日,南京蝴蝶保護協會的志願者在南京老山森林公園觀察蝴蝶時,意外發現樹林中有一群彩蝶飛舞。經仔細觀察辨認,發現雙翅黑與黃色相間、酷似老虎皮紋的蝴蝶,竟然是「國寶」中華虎鳳蝶,而且數量特別多,令人喜出望外。
  • 甬城飛舞「暗夜精靈」 部分蛾類迎來繁殖期
    白天,翩翩起舞的彩蝶招人喜愛,但是到天黑才出來、喜歡在燈光下飛舞的「暗夜精靈」———蛾子,卻不怎麼招人待見。可事實上,蛾類中也有許多美麗的品種。這段時間在野外常見的還有榆鳳蛾,其成蟲與鳳蝶十分相似,翅底呈灰白色,翅面有整齊而醒目的黑色脈紋,後翅外緣還有一排紅色斑點,加上紅色的腹部,在蛾子裡面也算顏值較高的。與蝴蝶是「表兄妹」林海倫告訴記者,蛾子與蝴蝶是「表兄妹」關係,都是鱗翅目這個大家族中的成員。
  • 2018年天津「水教育」進校園,康師傅與碧鳳蝶共同綻放公益新活力
    9月27日,由康師傅聯合天津市節水辦、天津市外企協會、碧鳳蝶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共同主辦的主題為「知水、愛水、節水」的「水教育」活動在海河教育園南開學校正式啟動。形式新穎的水教育互動體驗課吸引孩子們積極的參與,現場康師傅與碧鳳蝶青少年公益發展中心志願者和孩子們一起通過在動手和互動的過程中理解科學,通過「節水飛行棋,水源地保護」的有趣課程,形象生動地讓孩子們學習水源地保護的重要性,日常節水的小竅門,讓他們感受環保,從身邊小事做起,樹立節能環保的生活態度。
  • 詩詞鑑賞-十三首有關蜻蜓的詩詞,飛舞在夏日的精靈,你喜歡嗎?
    濃蔭綠意,蟬鳴陣陣、荷花正香,幾隻蜻蜓舞動著輕盈的身姿飛舞其間,為這煩悶的夏日增添了許多樂趣!作為這沉悶夏日裡靈動的精靈,自古以來無數的詩人畫家留下許多絢麗的詩詞來歌詠它:杜甫有「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楊萬裡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範成大有「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等等許多優美的詩句,你喜歡這飛舞在夏日的精靈嗎?
  • 冬去春來珍稀昆蟲中華虎鳳蝶又到羽化產卵期
    冬去春來,又到了中華虎鳳蝶的羽化、產卵期。「我在南京老山上發現了兩隻中華虎鳳蝶。」3月11日上午,南京蝴蝶協會志願者武先生在浦口老山幸運地尋覓到中華虎鳳蝶的身影,真令人驚喜。上午,武先生從老山半山腰樹林叢中,一路尋覓中華虎鳳蝶。武先生稱,中華虎鳳蝶幼蟲唯一的食物叫杜蘅。
  • 森林戀歌黎氏青鳳蝶與它的馬褂木
    在村寨與山脈犬齒交錯的邊緣,我們拿著捕蟲網,扛著長焦距的鏡頭,開始尋找蝴蝶。這裡亦是張佑祥監測活動的第二條樣線,很快我們走完200米,來到標記點,陽光才剛剛穿透雲層,我們只記錄到了旖弄蝶與寬邊黃粉蝶,看來潮溼的天氣對蝴蝶的出行帶來了影響。
  • 科普 | 柑橘鳳蝶
    在每年四五月交間的北京,能看到一種黑白花的蝴蝶,飛舞在花朵間尋找花蜜吃,這就是柑橘鳳蝶(Papilioxuthus)。柑橘鳳蝶也叫花椒鳳蝶、橘黃鳳蝶、燕子鳳蝶、橘鳳蝶。是一種中等體型的蝴蝶。北京市區常見的蝴蝶,除了顏色單調白不拉幾的菜粉蝶、雲粉蝶,重口味的黃鉤蛺蝶、白鉤蛺蝶,最好看的就是柑橘鳳蝶了。
  • 飛舞的蝴蝶
    我回答道:「它的中文名是碧鳳蝶,要說學名那是拉丁文,中文裡面是沒有學名這麼一說的......」有個路人還借了我的網,捕到幾個蝴蝶問我。因為都是常見種,我向他們簡單介紹了一下便全部放飛了。他們都對我的「特異功能」感到非常驚訝。實際上,經過我的簡單介紹,我想他們也能認得一些了。可惜時間有限,我沒有辦法向他們仔細「科普」一番。鑑定昆蟲並不是什麼很難的事情,各位看官可以聽我細細道來。
  • 泰順烏巖嶺首次發現6粒「金斑喙鳳蝶卵」 系珍稀一級...
    近日,浙江烏巖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金斑喙鳳蝶調查項目組在寄主植物——深山含笑上發現6粒蝴蝶的卵,通過仔細對照參考文獻、比對鑑定和諮詢專家,確認為金斑喙鳳蝶的卵。2020年5月17日發現「金斑喙鳳蝶」的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