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醫大小夥養蝶十年給保護虎鳳蝶提建議

2020-12-07 網易新聞

走進南京醫科大學二棟宿舍129室,最裡面一張床鋪的書柜上有個小盒子,裡面常年放有二三十條毛毛蟲。盒子的主人叫尹方韜,是基礎醫學院2013級臨床專業大二學生,作為」蝴蝶愛好者「,他喜歡去野外尋找各種蝴蝶、拍攝觀察它們的成長過程。除了把蝴蝶幼蟲當寵物養,尹方韜還致力於蝴蝶保護工作。

2005年,尹方韜正式開始養蝴蝶,「我家後院種了金桔樹,常有蝴蝶飛來飛去,樹上也有毛蟲,養大後才知道那是玉帶鳳蝶。」

尹方韜的業餘時間分三塊,除了讀臨床專業書籍就是上山抓蝴蝶幼蟲,再者就是拍蝴蝶。方山、紫金山、寶華山是他最經常出沒的地方,「每種蝴蝶都有自己喜歡的樹,所以找蝴蝶得先把每一種樹認全了。」他飼養了二三十種蝴蝶,每種都要吃不同的樹葉,他得一遍遍上山去找對應的樹葉。「越是美貌的蝴蝶,越喜歡吃花椒樹的葉子。」

尹方韜更致力於蝴蝶保護,今年,他和南京曉莊學院的「蝴蝶教授」李朝暉一起加入了環境監測和保護行列。「環境變化對蝴蝶影響很大,溫度、人為對環境的作為都會影響到蝴蝶的數量,如果蝴蝶幼蟲依賴的植物大面積被破壞,很可能會引起某類蝴蝶的滅絕。」他和李朝暉教授會利用課餘時間,探訪南京周邊的山林,監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虎鳳蝶,並將發現的情況及時報給環保局。此外他還參加了今年江蘇蝴蝶監測項目研討會,籌建有「江蘇蝴蝶監測網」等等。他說,能為自己最愛的蝴蝶做事很開心。

通訊員 陳思宇 範潔 田天

東方衛報記者 傅靜怡

本文來源:南京龍虎網-東方衛報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合肥首次發現中華虎鳳蝶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上周,滁州學院、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與廬江縣林業局專家一起在廬江來了一次與蝴蝶的邂逅。幸運的是,這一次他們與被譽為「國寶」的中華虎鳳蝶偶遇,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這一物種。發現合肥首隻中華虎鳳蝶3月30日,廬江某山上,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專家虞磊,滁州學院昆蟲專家諸立新等人早早來到了這裡。這座山的海拔不算高,但生態環境被保存得比較好。
  • 合肥首次發現中華虎鳳蝶 昆蟲專家: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上周,滁州學院、安徽省珍稀鳥類保護工作者聯合會與廬江縣林業局專家一起在廬江來了一次與蝴蝶的邂逅。幸運的是,這一次他們與被譽為「國寶」的中華虎鳳蝶偶遇,這也是合肥首次發現這一物種。這次考察只發現了這一隻中華虎鳳蝶,虞磊分析,顯然它在這座山的真正棲息地還沒有被找到。來自滁州學院的蝴蝶專家、《安徽蝴蝶志》的作者之一諸立新告訴我們,中華虎鳳蝶不僅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因為外形絢麗、數量稀少被認為是蝴蝶中的「明星蝶」,被昆蟲專家譽為「國寶」。中華虎鳳蝶目前在我省僅分布在滁州、六安、馬鞍山、宣城、安慶等少數地方,每年3月才會現身一次。
  • 一隻小小的蝴蝶也是國家保護動物,中華虎鳳蝶就是這麼牛
    但即便只是昆蟲的身份,其中也有許多屬於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的種類。比如說鱗翅目、鳳蝶科、虎鳳蝶屬下的中華虎鳳蝶就隸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行列。今時今日中華虎鳳蝶共計有兩個亞種,其一是中華虎鳳蝶李氏亞種,其二是中華虎鳳蝶指名亞種。這兩種虎鳳蝶都是我們國家所特有的物種。
  • 南京23個點調查中華虎鳳蝶 繪製國內首張虎鳳蝶地圖
    200多位專家將在同一時段內進入南京23座山和丘陵,進行同步調查,在國內尚屬首次,也為中華虎鳳蝶保護提供詳細的數據支撐。以後這一活動將每年開展,並對國內中華虎鳳蝶的棲息地進行大規模的調查。揚子晚報也將跟進這一調查,並在現場進行直播。
  • 老山驚現中華虎鳳蝶 市民觀察1年拍攝成長全過程
    在山路旁的草叢內,竟然發現了「國寶」虎鳳蝶的蟲籽,並有幸拍攝到了虎鳳蝶蟲籽孵化的畫面。   中華虎鳳蝶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發育階段。人們在野外看到的中華虎鳳蝶,大多是它們的成蟲蝶。   虎鳳蝶卵是蝴蝶發育的第一階段,3月20日,虎鳳蝶產下的蟲籽
  • 南京市民老山發現虎鳳蝶 觀察1年拍下成長全過程
    中國江蘇網訊  早在2017年3月20日,蝴蝶保護協會的武先生在攀登南京浦口青山綠水的老山時,在山路旁的草叢內,竟然發現了「國寶」虎鳳蝶的蟲卵,並有幸拍攝到了虎鳳蝶蟲卵孵化的畫面。隨後,市民武先生用了一年時間,把中華虎鳳蝶的全蟲態,也就是從卵、幼蟲、蛹和羽化成蟲等全過程用鏡頭隱蔽拍攝下來,真是妙趣橫生。  中華虎鳳蝶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4個發育階段。人們在野外看到的中華虎鳳蝶,大多是它們的成蟲蝶。這4個發育階段的外部形態毫無共同之點,人們一般很難想像美麗的虎鳳蝶是由黑毛毛蟲變來的。
  • 冬去春來珍稀昆蟲中華虎鳳蝶又到羽化產卵期
    冬去春來,又到了中華虎鳳蝶的羽化、產卵期。「我在南京老山上發現了兩隻中華虎鳳蝶。」3月11日上午,南京蝴蝶協會志願者武先生在浦口老山幸運地尋覓到中華虎鳳蝶的身影,真令人驚喜。上午,武先生從老山半山腰樹林叢中,一路尋覓中華虎鳳蝶。武先生稱,中華虎鳳蝶幼蟲唯一的食物叫杜蘅。
  • 國內首次開展南京中華虎鳳蝶同步調查
    「2018年南京中華虎鳳蝶同步調查」,將於3月10日在南京地區開展。這將是全國首次針對南京地區的中華虎鳳蝶種群受脅狀況進行的一次大規模同步調查。同時也將首次採用多地點直播的方式對調查過程進行跟蹤記錄。同步調查將為保護提供有效途徑和措施據了解,中華虎鳳蝶每年大約在3月中上旬驚蟄節氣前後羽化,也被稱為「驚蟄蝶」,南京是長江中下遊地區觀賞中華虎鳳蝶的最佳觀測地點之一。
  • 南京老山現中華虎鳳蝶 一市民觀察1年拍攝成長全過程
    2017年3月20日,蝴蝶保護協會武先生在攀登南京浦口青老山時,在山路旁的草叢內,竟然發現了「國寶」虎鳳蝶的蟲籽。隨後,武先生用了一年時間,把中華虎鳳蝶的全蟲態,也就是從卵、幼蟲、蛹和羽化成蟲等全過程用鏡頭拍攝了下來,真的是妙趣橫生。
  • "蝴蝶先生",常州境內首次"捕獲"中華虎鳳蝶
    今年春天,他又收穫大驚喜——「蝴蝶先生」,常州境內首次「捕獲」中華虎鳳蝶這個春天,對於「蝴蝶先生」章麗暉和他的同好來說,是值得慶祝的。3月底一天,他們一行9人在茅山常州一側,監測到了5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虎鳳蝶。這一發現,結束了常州這一珍貴野生蝶類沒有完整監測信息的歷史。
  • 翩飛在山頂的5000隻中華虎鳳蝶
    6au瀟湘晨報網今年春天,一隻羽化的中華虎鳳蝶。這種看似「飛蛾」的蝶現在是烏雲界的寶貝。供圖/烏雲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6au瀟湘晨報網6au瀟湘晨報網中華虎鳳蝶產在細辛葉片背後的卵塊。就這樣,中華虎鳳蝶第一次在湖南境內被發現。6au瀟湘晨報網  2011年,李密完成了他的博士畢業論文:《烏雲界國家自然保護區蝴蝶保護生物學研究》,其中一章,從生物學特徵、生境選擇和量化、種群動態、瀕危機制等方面,對湖南首次發現的中華虎鳳蝶烏雲界種群進行了研究探討。「可以說,因為虎鳳蝶,我的論文出了點彩」。
  • -絲帶鳳蝶 絹蝶 青鳳蝶 蝴蝶會...
    一直致力於江蘇蝴蝶監測項目的南京曉莊學院應用生態研究所李朝暉教授介紹說,比如絲帶鳳蝶,專愛以馬兜鈴為食,但馬兜鈴這種野生植物已經被清除得差不多了,絲帶鳳蝶也隨之銳減。還有漂亮的翠藍眼蛺蝶,以前在南京城區也經常可見,但是隨著城市改造,以及草坪替代了自然雜草,這種蝴蝶也已經很少了。  在「消失」的蝴蝶中,張氏蜘蛺蝶更是19年不曾見到了。
  • 沅陵驚現「國蝶」寬尾鳳蝶
    沅陵驚現「國蝶」寬尾鳳蝶 來源:人民網-湖南頻道    2015年07月26日09:05 人民網懷化7月25日電 7月24日,筆者從沅陵縣林業局獲悉,日前,懷化市林業有害生物普查組一行在借母溪自然保護區考察時,發現了多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寬尾鳳蝶成蟲。
  • 懷化市再次發現「國蝶」寬尾鳳蝶
    我市再次發現寬尾鳳蝶● 是我國特有的瀕危蝶類資源,被譽為「國蝶」● 首次發現時間為1976 年意外發現的寬尾鳳蝶末齡幼蟲懷化新聞網訊 日前,我市有害生物專項調查組在靖州排牙山林場開展全國第三次林業有害生物普查時,在鵝掌楸樹林中意外的發現了一隻寬尾鳳蝶的末齡幼蟲,觸碰它時,它會模擬毒蛇吐出「丫狀舌頭」,模樣太萌了
  • 鏡頭全紀錄——中華虎鳳蝶成長記
    中華虎鳳蝶的一生要經過羽化為蝶、產卵、幼蟲和蛹4個發育階段。人們在野外看到的中華虎鳳蝶,大多是它們的成蟲蝶。由於四個發育階段的外部形態毫無共同之點,人們一般很難想像美麗的虎鳳蝶是由醜陋甚至可怕的黑毛毛蟲變來的。  在生物學上,蝴蝶是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
  • 安徽境內蝴蝶至少304種 發現中華虎鳳蝶等珍稀種類
    5月20日上午,《安徽蝴蝶志》在省城正式首發,首次對我省蝶類區系進行了系統整理,收錄了我省境內發現的150屬304種蝴蝶,包括中華虎鳳蝶等珍稀種類。蝴蝶常常被稱為生態環境的「指示燈」,我省蝴蝶專家也表示,受到氣候變暖等因素影響,近年來我省一些珍稀蝴蝶的分布和數量也在發生變化,一些珍稀種類越來越難看到。
  • 懷化發現寬尾鳳蝶 被譽為「國蝶」
    6月17日,在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排牙山林場發現的寬尾鳳蝶末齡幼蟲劉京陽 攝  湖南日報6月23日訊(記者 肖軍 黃巍 通訊員 劉京陽)「在鵝掌楸樹林的樹葉上,我們意外地發現了這隻寬尾鳳蝶的末齡幼蟲,觸碰它時,它會像毒蛇一樣吐出『丫狀舌頭』,模樣太萌了。」今天,懷化市有害生物專項調查工作人員拿著一張照片欣喜地告訴記者,這是他們近日在靖州排牙山林場開展全國第3次林業有害生物普查時拍攝的。
  • 紅珠鳳蝶當選新加坡「國蝶」
    本報訊 最近,紅珠鳳蝶以37%的得票率當選為最能代表新加坡的蝴蝶。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為配合慶祝新加坡獨立50周年,新加坡自然學會在今年3月21日至4月30日發起投選「國蝶」活動,邀請公眾選出最具代表性的蝴蝶,希望以此提高公眾保護蝴蝶及生態環境的意識。
  • 常州茅山地區發現20多隻「國寶」中華虎鳳蝶
    中華虎鳳蝶常報全媒體訊 上周末,由常州、南京、連雲港三地蝴蝶保護志願者組成的隊伍來到茅山常州界進行2019中華虎鳳蝶觀測活動。最終,他們觀測到我國珍稀蝶種——中華虎鳳蝶20餘只,還發現了大量中華虎鳳蝶的寄主植物杜衡以及杜衡葉背上的120多粒蝶卵。
  • 南京市民拍下中華虎鳳蝶的成長過程
    隨後,蝴蝶保護志願者用了大約70天時間,將一群中華虎鳳蝶的全蟲態,也就是從羽化為蝶、產卵、幼蟲和蛹等全過程拍攝下來,十分難得。 據介紹,中華虎鳳蝶的成長過程一般只在3月初開始,就從蛹殼內爬出來,這種現象稱為羽化。剛羽化的虎鳳蝶翅膀柔軟皺縮,在數十分鐘內,翅膀迅速伸展,隔2小時左右就可四處飛舞了,而雄蝶一般比雌蝶早羽化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