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種!南京野生動物首次「曝光」(圖)

2020-12-08 江蘇頻道

野豬現身南京大學,可以說是最近的熱點。有人表示,這是南京的生態環境變好了。南京的野生動物到底有多少種?有什麼比較少見的動物?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12月23日,「我們生活在南京」野生動物攝影科普展在南京科技館開幕,野豬、獐、虎鳳蝶、江豚等240多種野生動物都出現了。

南京首次本土野生動物攝影展有240多種

翅膀五顏六色的碎斑青鳳蝶、長得像小浣熊又像狐狸的一丘之「貉」、有「凌波仙子」美譽的水雉……這是南京歷史上首次舉辦本土野生動物綜合類的攝影科普展,300多幅作品,包含了哺乳動物、鳥類、昆蟲、兩棲爬行動物等240多個種類。這些都是南京自然攝影師和自然攝影愛好者多年來在南京拍攝到的。

「這個展覽分別呈現南京城市、森林、溼地三個不同生境中生活的各種野生動物,我們希望通過圖文科普的形式來介紹南京本土的野生動物,展示人與野生動物的緊密關係和近年來南京生態保護工作成果,喚起民眾保護生態環境,關心身邊的野生動物。」布展人、守望自然科普中心主任姜盟說。

白鱀豚已經「功能性滅絕」 展覽只餘標本照片

展覽上有一組照片與眾不同,其它照片拍的都是活著的動物,只有這組照片拍的是標本。它就是白鱀豚,是江豚的「鄰居」,曾經一起生活在長江裡。白鱀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然而由於長江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白鱀豚數量不斷減少,甚至到了惡化的地步。2007年,白鱀豚被宣布「功能性滅絕」。

「最近水生所又重啟了一次科考,從武漢出發到宜賓,往下到長江口,他們已經宣布,這個航程沒有發現白鱀豚。」中國知名動物學家、中國鯨豚類研究的奠基人,今年86歲的周開亞教授表示,江豚的數量現在變多了,但是白鱀豚已經消失了。

近些年來,這位白髮老人一直很關心南京野生動物保護和公眾自然科普教育。「跟上世紀80年代比,現在的野生動物保護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因為全社會都很關注這個問題。」他表示,江蘇省或者南京市早日建成自己的自然博物館,完善自然科普教育的功能,為南京市野生動植物提供一個科普展示窗口,也呼籲更多市民和青少年能夠在專業場所內進行科普學習和教育,從而提高江蘇和南京全面自然科學素質,也為南京生態保護提供社會基礎。

跑到南大的野豬哪兒來的?野豬還多嗎?

野豬,最近可是風頭正足。由於出現在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的身影被人拍下來,放到了網上,引起了廣泛關注。段子手們也紛紛上線,有說這是小豬佩奇,有的說,南京大學或許要成為全國最佳生態校園。而之所以討論這麼熱烈,是因為太久沒有看到在城市或生活區出現的野生動物了。

△ 跑到南大的野豬圖片來源網絡

野豬的生存能力還是很強的,山地、丘陵、荒漠、森林、草地和叢林間都還能活。南京的野豬主要出現在丘陵山區。「野豬現在還是比較多的,江蘇省內的宜溧山區、寧鎮丘陵山區等都是有野豬的,我們估計南京大學出現的野豬有可能是從寶華山脈一帶下來的。」南京師範大學生科院教授常青專門研究過野豬,他表示,野豬應該是下來找吃的的。「春夏食物多,它們會往山上跑。到了冬天沒有吃的,它們就會往山下跑。」

不過,野豬多了也不是好事情。「野豬多了會對農業有些危害,我們現在考慮向有關部門建議,放開對野豬的狩獵。」常青說。

長相神似鹿的「獐」需要保護希望打造成南京城市名片

與野豬比起來,獐就少見的多了。現在很多人幾乎看不到獐,甚至不知道「獐」是什麼。「獐長得很像鹿,常常被認為是沒有尾巴或者斷了尾巴的鹿。它一般生活在近水的草叢、河灘。」姜盟介紹,獐是個非常害羞的動物,膽子很小,人靠近的話,就會跑開。加上現在野生獐的數量非常少,因此很難拍到它的清晰圖片。「我們這三張照片就是從三個攝影家那裡找來的,很不容易。」

目前在南京,野生獐的蹤跡也很難找到,紫金山有部分生存。「獐是我國二類保護動物,基本上就生活在長江中下遊地區。你在北京、武漢、重慶等別的地方是不可能看到獐的。這是有南京地區特色的動物,需要擬定計劃進行保護。」周開亞介紹,現在到底哪兒有獐、它們的活動規律是什麼,都不太了解。需要進行獐的野生種群分布和數量調查。「我們希望以後大家到紫金山、到老山去玩,獐就能在草叢邊跟大家打招呼,希望獐能成為南京的城市名片。」

五彩斑斕的蝴蝶為什麼看到的越來越少?

色彩斑斕的各色蝴蝶照片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至少有8種野生蝴蝶,包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中華虎鳳蝶。現在白色的粉蝶都已經很少見了,帶顏色的蝴蝶就更稀少了。「蝴蝶的生存期本就短,而且主要還和生態環境有關。比如說虎鳳蝶,南京曾經是主要分布地,但是後來城市發展,野外數量就急劇減少難得一見了。」守望自然科普中心工作人員王世成介紹,虎鳳蝶的卵要寄生在植物杜衡上,而杜衡現在只有老山等地有。

還有一些鳥類,比如東方白鸛、卷羽鵜鶘、短嘴豆雁等,屬於南京的過境動物,也就是到南京歇腳的。如果南京生態不好,它們就會繞道而行了。

相關焦點

  • 南京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開工建設
    一期將投放500餘種 3萬餘只野生動物  預計2018年5月1日開園   12月25日上午,伴隨著施工機械的轟鳴聲,南京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項目,在風景秀美的金牛湖畔正式開工建設。一期將投放動物500餘種、3萬餘只,不但有大熊貓、扭角羚等國寶級珍稀保護動物,更有考拉、食蟻獸等世界級珍稀保護動物;二期還將投放銀背大猩猩、霍加狓等在國內非常罕見的珍稀野生動物。同時,在同品種動物的數量上還將突出規模化,比如,僅長頸鹿一次就將投入40多頭,藍孔雀將達60隻,以及成百上千的海洋魚類等,給遊客以震憾的視覺效果。目前動物引進工作已完成約90%。
  • 南京現不明動物 專家稱其是野生狗獾(圖)
    根據動物五官、身長、習性,傅先生詳細地向記者解釋了這幾種相似動物的區別:「狗獾是犬科動物,窩居,喜居丘陵地帶,嘴尖毛棕色;貉亦是犬科動物,但多居北方,身毛更粗;而果子狸是靈貓科動物,又叫花面狸或白鼻子,最明顯的特徵是面部中間延伸到後頸為白色。」  傅先生的解釋終於讓不明小動物有了名分,是狗獾!
  • 南京迎來3大航母級野生動物園 最快3個月後就開業
    2018南京全面開掛:超10條地鐵同時開建、17家商業體即將開業、各區一大批新學校要來...如果你以為今年南京只有這些大動作,那就大錯特錯了!<<<速轉!今天河西傳來3個勁爆好消息,第一個就盼了很久重磅劇透:2018,南京將迎來三家航母級野生動物園!真實版瘋狂動物城即將上演!
  • 湖南寧遠九嶷山首次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供圖中新網永州12月7日電 (唐小晴 趙小兵 李嚴軍)地處湖南寧遠縣的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今年安裝了60臺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目前共收集到圖片及視頻資料72137份。」
  • 南京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10月1日起試運營
    2019-09-26 08:32圖文來源:揚子晚報享受鵜鶘在腳邊遊過的悠閒,感受黃金蟒盤旋在頭頂的刺激,隔著玻璃撫摸熊掌……位於六合區金牛湖西岸的南京金牛湖野生動物王國10月1日起就將進入試運營階段,揚子晚報記者帶您先睹為快
  • 寧遠九嶷山首次拍攝到多種珍稀野生動物
    今年,保護區安裝了60臺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彰顯多年來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實效。(圖為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黃腹角雉)                                (圖為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      今年5月,寧遠縣啟動野生動物紅外相機監測工作,目前已在九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和緩衝區放置紅外相機60臺,共收集到圖片及視頻資料72137份。
  • 深圳新發現5種陸生野生動物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林清容 通訊員 佟學文 文/圖)昨日,深圳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處發布了一項歷時3年完成的「深圳市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項目」的結果。該項目首次全面系統地開展了深圳市全境陸域(含海島)脊椎動物資源調查,基本摸清了深圳市陸生脊椎動物的區系狀況,共調查記錄了深圳市陸域脊椎動物總計498種(含亞種),其中鳥類最多,還發現了5個新物種、24個深圳新紀錄種。
  • 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
    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江蘇,魚米之鄉不可無魚11日,江蘇省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普查總體方案經專家論證通過,下月啟動普查。今後3年,江蘇將對全省近海及淡水水生野生動植物展開全面普查。這是近40年江蘇省首次普查水生生物資源,也是江蘇省首次調查水生動植物的數量和分布情況。
  • 19種野生動物首次來長沙安家 很多都是稀客/圖
    開園前,除了老動物園200種共2000多隻動物遷入外,該園還將新引進36種共315隻動物,其中19種還是首次落戶長沙。19種動物長什麼樣?都有些什麼特性?我們提前一睹其風採。  跳高紀錄1.8米的灰袋鼠     灰袋鼠產於澳洲的南部和西部。它的鼻孔兩側無黑色須痕;體毛呈深灰色。
  • 錦州閭山保護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首次登上央視
    近日,央視一套的《秘境之眼》節目播出了遼寧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狗獾特輯,讓全國觀眾對該保護區及生活在這裡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了更多了解。這也是該保護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首次登上央視。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 你見過幾種?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華南虎數量在90年代持續下降。2000年浙江曾有野外發現華南虎的報導,而後多方調查再無野生種群存在的證據,目前世界上存活的華南虎均為人工圈養個體。2014年,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從上海動物園和南昌動物園首次引進4隻華南虎,2015年成功繁育浙江首例華南虎(1隻)。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你見過幾種?
    10月4日還是世界動物日,小布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浙江的重點珍稀瀕危動物,咱也漲漲見識(๑•̀ㅂ•́)و✧  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2017—2020年)》實施以來,種群數量得到擴大,物種瀕危程度得到有效緩解,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拯救保護取得突破性進展。
  • 2月份禁食野生動物以來,64種在養野生動物,12月底前停止養殖
    今年2月份,國家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決定要求,在原有法律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的基礎上,全面禁止食用「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以及其他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
  • 事關這64種禁食野生動物
    其中竹鼠、果子狸、豪豬等45種野生動物今年12月底前要引導停止養殖刺蝟、豚鼠、眼鏡蛇等19種野生動物這是自今年2月份全國人大出臺禁食野生動物相關決定以來,國家主管部門首次明確劃出禁養的野生動物物種範圍。
  • 南京紫金山上野生動物遭襲擊 死獐子被剝皮取肉
    紫金山上可能有人偷獵野生動物  死獐子被剝得只剩皮和內臟  晨報84701110熱線報導 昨天,市民李先生給晨報打來熱線,稱有人在紫金山偷獵野生動物,他還拍到了一頭獐子被剝皮取肉的照片。前天,他像往常一樣去紫金山登高攝影,結果在紫金山索道第五個道柱口看到了讓他揪心的一幕,一頭動物屍體橫陳地上,血腥殘忍。「我開始以為是只狗,後來仔細辨認了一下,發現它是只偶蹄動物。它死得非常慘,只剩下一張皮,內臟被丟在一邊,肉都沒了。地上的血凝固成了黑色,觸目驚心。不知道是哪個無德的人做出這麼缺德的事。」
  • 中國本土已知12種野生貓科動物 甘孜新龍已確認有7種
    11月13日,成都商報記者從四川省野生動物資源調查保護管理站(以下簡稱省野保站)獲悉,甘孜州新龍縣貓科動物調查工作完成內外業調查,經整理,此次調查發現並確認記錄7種貓科動物:豹、雪豹、歐亞猞猁、亞洲金貓、豹貓、荒漠貓、兔猻。四川省野保站相關負責人認為,在一個縣域內發現如此多貓科動物,在已知的範圍內,新龍縣是四川省唯一確認7種貓科動物的縣。
  • 浙江柯城首次拍到黑麂等珍稀野生動物影像
    浙江柯城首次拍到黑麂等珍稀野生動物影像 2019-06-28 16近日,柯城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在提取第一批收集回來的紅外相機監測影像時,驚喜地發現,相機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黑麂,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鷳、勺雞以及黃麂等一批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活體視頻及照片,這是柯城歷史上首次拍攝到野生動物影像。
  • 安康市國家保護野生動物種類超過100種!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聯合公布了新調整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共列入野生動物980種和8類。
  • 浙江12種重點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湖州的這些你見過幾種?
    10月4日還是世界動物日,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浙江的重點珍稀瀕危動物,咱也漲漲見識浙江有29個重點珍稀瀕危物種(類),其中植物17種(類)、動物12種(類),自《浙江省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搶救保護工程行動方案
  • 南京清涼山現不明動物 專家稱是野生狗獾[組圖]
    根據動物五官、身長、習性,傅先生詳細地向記者解釋了這幾種相似動物的區別:「狗獾是犬科動物,窩居,喜居丘陵地帶,嘴尖毛棕色;貉亦是犬科動物,但多居北方,身毛更粗;而果子狸是靈貓科動物,又叫花面狸或白鼻子,最明顯的特徵是面部中間延伸到後頸為白色。」  傅先生的解釋終於讓不明小動物有了名分,是狗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