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現不明動物 專家稱其是野生狗獾(圖)

2020-11-22 大江網
       頭扁、鼻尖、耳短,尾巴較短,四肢短而粗壯,爪有力適於掘土,經常在洞裡生活。頭部有白色縱毛三條。腹部以及四肢都呈棕黑色。多棲息在溪流湖泊,山坡丘陵的灌木叢中。食性很雜,喜食植物根莖、玉米、豆類、昆蟲、蚯蚓、青蛙、鼠類等。

 

       屬靈貓科,是珍貴的毛皮和肉用的野生動物。眼下及耳下具白斑,背部體毛灰棕色。尾長,約為體長的三分之二。在兩廣地區,常被用以食用。2004年香港及廣東專家檢測結果顯示,廣東市場上的果子狸SARS冠狀病毒基因結構與2003年12月的疑似病例(後為確診病例)基因片斷相似,進一步提示人類的SARS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果子狸。

 

       食肉目犬科的一種。外形似狐,但較肥胖,吻尖,耳短圓;四肢和尾較短,尾毛長而蓬鬆;體背和體側毛均為淺黃褐色或棕黃色。分布於蘇聯亞洲部分、朝鮮、日本和中國。


  近日有網友爆料,南京市清涼山附近的居民經常看到像狗又像狐狸的小動物。「不明動物」引起了市民的強烈興趣。記者聯繫上爆料者朱立俊先生,他說最多的一次看到11隻。朱先生稱可能是狗獾,但他的鄰居又認為是果子狸。記者將拍攝的照片提供給動物專家,有專家認為是狗獾,但也有專家說更像是貉。

  這些野生動物究竟是什麼?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平時的生活狀態又是如何?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這幾年清涼山其實很不清靜,豬獾、野兔、野貓都在鬧騰。

  清涼山探幽

  小傢伙叼起饅頭就跑不見影了

  爆料者朱立俊先生是南京水科院教授,住在水科院小區。他家在4樓,樓下就是清涼山公園的圍牆,從陽臺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園。得悉記者採訪意圖後,他熱情地帶記者到清涼山公園探訪。

  往靠近水科院宿舍樓的方向走,記者發現這裡樹林叢生,幽靜宜人,不像有野生動物。記者順著少有人走的小道下到隔在宿舍樓和清涼山之間的圍牆根兒,但是沒聽到一點動靜。見記者疑惑,朱立俊笑著說:「我叫它就出來!」朱先生邀請記者到他家做客,路上還買了幾個大饅頭。

  從朱先生家的陽臺看下去,只有灌木與野草。但當朱先生把一個饅頭扔到草地上後,馬上有了動靜。三個小傢伙一下從叢林裡竄出來,尖尖的嘴巴,臉很小,遠遠看著像狐狸;全身是棕色的毛,尾巴很短,肚子倒肥肥的,煞是可愛。

  「你看,搶到饅頭的那隻也不馬上吃,而是叼跑了藏到你看不到的地方。」朱先生和他的鄰居介紹說:「這種動物的膽子很小,白天有人的動靜,它們不會出現。不過到了夜間,它們就開始狂歡了,住戶每夜都能聽到它們的嘶叫打鬧聲。或者,趁夜間它們就溜到山下找水喝。」此前清涼山負責保安工作的羅先生也對記者說,夜裡還見過它們在公園大門溜達呢。

  附近居民為它們闢出「投食空地」

  「今天下雨,它們出來的不多。天好的時候,會有十多隻一起來搶饅頭。」朱立俊教授和他的鄰居們,開始向記者講述與這些小生靈和諧相處的故事。朱教授說,水科院小區北側緊挨著清涼山公園的樓共有4幢,每幢樓都有住戶餵這些小動物,投送的食物有饅頭、餅乾、骨頭等。在朱教授的引薦下,記者採訪了住在3樓的張友群爺爺。張爺爺可能是最喜歡這群小動物的居民了。他今年81歲了,是南京水利水電科學院的退休職工。

  張爺爺說,他基本上是隔一天就買饅頭給它們吃,每次買8個,家裡人吃3個,剩下的5個就給它們了。而沒有饅頭的日子,它們的食譜也可謂花樣多多,有餅乾、骨頭、包子、吃別人吃剩下的蛋糕。為了給小傢伙們解渴,張爺爺還還會餵它們梨子、桃子、西瓜、哈密瓜,雖然這些基本是從水果市場上撿回來的。

  張爺爺已經跟它們形成默契了,他每天固定在早上7點半左右,傍晚的4、5點餵食。張爺爺不在家時,老伴、外孫女就代替他讓它們準點就餐。餵得多了,它們也不那麼膽小了,經常聚在張爺爺家對面的草叢裡候餐。

  記者注意到,樓下成片的灌木叢中,有一塊裸露的地面。張爺爺說,那片地就是他砍出來的。為了能把這些小傢伙看清楚一點,他不顧81歲的高齡,一個多星期前,自己拿著砍刀,沿著人跡罕至的小山道下到圍牆根下,砍去一片灌木亂草,露出一片空地。「之前餵食的時候,都看不清它們在哪!現在就看得清楚了。亂草剛被砍去的那幾天,小傢伙們沒有現身,我還擔心它們不來了呢。後來它們覺得依舊安全,就又來了。」張爺爺說。

  在長達兩三百米的水科院小區對面的山林裡,人們都發現過這些小動物。爆料者朱教授粗略估計,目前怎麼說也得有30隻。

  身世揭秘

  它們是誰?

  動物專家排除了貉和果子狸,認為是狗獾

  清涼山的這些小動物究竟是什麼?得知記者前來探尋「不明小動物」時,清涼寺前聚集了很多市民。一位叫周京生的先生說,「肯定是狗獾子,到晚上可多了,拿著手電往樹林裡一照就能看到它們亂竄。」另一位女士也表示經常見到。這時,負責清涼山巡邏的宋隊長卻接話說,它們不是狗獾子,而是果子狸,公園管理處的其他工作人員也認為是果子狸。

  由於大家意見不一,記者便將拍攝的照片發送給野生動物專家研究。讓記者意外的是,專家們還有新的說法。

  記者首先找到了紅山動物園負責動物救治的李明傑主任。他仔細看了照片上動物的五官後,認為有點像貉,不過由於清晰度不夠,也不確定。李明傑又推薦記者找主管動物分科的傅兆水專家看一看。

  傅兆水接到記者發去的照片後,則給出了另一個答案:是狗獾!根據動物五官、身長、習性,傅先生詳細地向記者解釋了這幾種相似動物的區別:「狗獾是犬科動物,窩居,喜居丘陵地帶,嘴尖毛棕色;貉亦是犬科動物,但多居北方,身毛更粗;而果子狸是靈貓科動物,又叫花面狸或白鼻子,最明顯的特徵是面部中間延伸到後頸為白色。」

  傅先生的解釋終於讓不明小動物有了名分,是狗獾!根據維基百科的動物分類,狗獾與黃鼠狼、水獺是表親,同屬鼬科,而鼬科是哺乳動物下食肉目熊型總科中的一科。狗獾並不會對人形成威脅,傅先生介紹狗獾很膽小,一般見生人就跑掉了。

  它們從哪裡來?

  也許是大別山的「亞當」「夏娃」被放生清涼山

  狗獾是野生動物,最初的狗獾是如何跑到地處鬧市區的清涼山公園裡來的呢?難道像《馬達加斯加》中的動物們厭倦了動物園裡的表演,歷盡萬難逃向真正的野生叢林?亦或是像《裡約大冒險》中的金剛鸚鵡為了和地球上另一隻同伴會合,隻身遷徙過來的?

  記者再次走訪了水科院小區的居民以及公園管理方。一直在清涼山公園巡邏的羅先生告訴記者,山上清涼寺內僧人經常放生,可能是他們所放。記者尋到清涼寺,但僧人們堅決否認。

  家住水科院的劉勇民先生給記者提供了這樣一個版本,大約六七年前,公園巡邏人員看到有人送來公母狗獾各一隻,隨後它們不斷繁衍成了今天的規模。而且據說這對狗獾是喜歡野生動物的人從大別山帶回來的,放在家裡養不了了,最後選擇清涼山作為放生地。此版本屬實與否已經無從考證,但正像網友所說,野生動物願意安家在此便是對生態環境的認可了。

市民餵食引來小動物。

 

照片由本報熱心讀者朱立俊提供。


  多一點關愛

  但家養狗會對其造成傷害

  雖然受周圍居民寵愛,但饅頭等食物,它們只是偶爾得之,大部分的口糧還要自己解決。傅兆水專家說,狗獾是雜食動物,它們的生存能力很強,對食物的要求很低,吃的東西包括植物的根莖、花生、菜類、瓜類、豆類、昆蟲、其他小哺乳類、小爬行類等,清涼山上植物種子、老鼠、小動物、甚至街邊戶家吃剩的東西也能滿足狗獾的生存要求。

  吃的東西不愁,狗獾的生存安全是否也沒有問題?水科院居民劉勇民先生表示不容樂觀。他家常年養狗,晚上9、10點還會經常到山上遛狗。在3年前的一天晚上,他目睹一隻狗獾被一條家養的狗追咬死了。那該如何保護它們呢?

  對此公園管理處外宣室的魯敏女士表示,公園是禁止狗入內的,小野生動物都很膽小,大狗尤其不能入園,它們肯定會對野生動物造成傷害。希望周圍的居民,管好狗,這也是對小傢伙們的善待。

  它們雖然弱小

  卻有自己的生存法則,最好回歸自然

  幾年前,這裡的住戶還很少能見到,明顯感到狗獾數量的增加,朱教授和一些居民擔心太多會不利於它們的生存,那是不是應該把它們保護起來。

  對此,傅兆水先生認為,狗獾自有它自己的生存法則,不需要把它們抓到動物園養起來。如果清涼山滿足不了它們的生存需求,它們自然會遷徙到別的地方。「也許就跑到紫金山上了!」傅先生笑著說。對此李明傑先生持有相同見解,他說保護動物是要遵照它的天性,讓它回歸自然,而並非把它們收在一定的地方才叫保護,不要驚擾它們就是保護它們了。

  專家們還說,如果市民朋友某夜看到狗獾翻過圍牆,穿過高樓,遊蕩於馬路,不要太驚訝,最好也不要驚嚇它。

  它們還有其他夥伴

  這樣的市內「動植物園」很難得

  清涼山是南京為數不多的一座市內園林,人們往往不會把它與野生動物聯繫起來。據公園保安隊的羅先生稱,豬獾也是這裡的常客;朱立俊先生也稱早在2004年看到一種黑色的身上光滑滑的動物;這裡的老職工還介紹,山上還有野兔、野貓、貓頭鷹、寺廟放生的烏龜等,清涼山成了熱鬧的「動植物園」。

  傅兆水先生解釋到,一個城市綠化好,自然會吸引鳥蟲等生物逐漸遷徙過來,這些生物自己形成穩定的生物鏈,每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存方法,人們尊重它們的存在就好了。反過來,良好的生態環境對人居環境也會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採訪中有附近居民對記者說,近年來到清涼山公園遊玩的遊客不多,人少了,野生動物就多。這或許也是清涼山不清靜的原因吧。見習記者 陳婧

相關焦點

  • 南京清涼山現不明動物 專家稱是野生狗獾[組圖]
    「不明動物」引起了市民的強烈興趣。記者聯繫上爆料者朱立俊先生,他說最多的一次看到11隻。朱先生稱可能是狗獾,但他的鄰居又認為是果子狸。記者將拍攝的照片提供給動物專家,有專家認為是狗獾,但也有專家說更像是貉。  這些野生動物究竟是什麼?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平時的生活狀態又是如何?記者在採訪中還了解到,這幾年清涼山其實很不清靜,豬獾、野兔、野貓都在鬧騰。
  • 新疆裕民縣:公安民警「抓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
    7月4日,新疆塔城邊境管理支隊裕民縣哈拉克米爾邊境派出所成功解決一起不明野生動物襲擊家禽事件,並將該事件的主角——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轉交給裕民縣林業派出所。
  • 黑河: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狗獾」受傷獲救,小樣楚楚可憐~
    黑河: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狗獾」受傷獲救,小樣楚楚可憐~ 2020-05-12 0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市重點保護動物狗獾重返上海 加速修復生物鏈[圖]
    東方網5月22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頭扁、鼻尖、耳短、四肢短粗,擅長掘土,既可破壞農作物、堤壩,也可食昆蟲、鼠類……這種讓人愛恨交加的動物,就是狗獾。曾在上海一些郊區廣為分布的狗獾,現在卻生存「告急」,根據調查顯示,上海野生狗獾的數量已經不足25隻,隨時有消失的可能。
  • 投資5億的奉賢世外學校,12隻上海野生狗獾的家:
    (IC Photo/圖)(本文首發於2019年11月21日《南方周末》)為什麼不把學校建在南邊而保留狗獾的家?一位曾參與過項目的設計專家猜測,關鍵在於建設用地指標。該地塊原本是個半廢棄的培訓中心,土地性質屬於建設用地,不需要建設用地指標的狗獾卻佔據著最為稀缺的資源。
  • 狗獾重返上海加速修復生物鏈
    食性很雜,喜食植物的根莖、蚯蚓、青蛙、鼠類和其他小哺乳類動物等。據專家介紹,狗獾是現在上海市境內體型最大的野生哺乳動物。早報記者 餘夢 頭扁、鼻尖、耳短、四肢短粗,擅長掘土,既可破壞農作物、堤壩,也可食昆蟲、鼠類……這種讓人愛恨交加的動物,就是狗獾。
  • 咬死家禽元兇可能是狗獾或貉
    近一周時間內,距離上海野生動物園不遠的宣橋鎮項埭村居民十分煩惱,多戶居民家中飼養的約200隻雞鴨兔等小動物莫名死亡。現場遍地是掉落的羽毛,有些是連皮帶肉整塊掉落在地。柵欄倒塌,漁網上有個足球大小破洞,疑似遭不明動物入侵,撕咬致死。經過宣橋鎮鎮政府、浦東警方及上海野生動物園的調查,神秘元兇極有可能是狗獾或貉。目前,有關方面正組織力量對其進行圍捕。
  • 深圳一隻野生狗獾被夾死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盜獵者可恨,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被夾死了   深圳市民馬先生是一位登山愛好者,1月28日,他在光明區阿婆髻山進行登山活動時,在山頂的偏僻草叢中,發現一隻野生動物被偷獵者的鐵夾子給夾住了。
  • 疫情防控期男子捕獵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狗獾
    2月12日,內蒙古烏海市森林公安局接到市溼地管理局工作人員報警稱,發現一名男子在龍遊灣國家溼地公園內形跡可疑,懷疑獵捕野生動物。民警立即趕到現場,這名男子已經被溼地工作人員發現。民警通過查看溼地公園監控視頻和對痕跡的追蹤,最終在蘆葦叢中發現了一隻動物死體。經民警初步判斷,這是一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狗獾。據了解,狗獾是屬於鼬科,狗獾屬的一種動物。經民警詢問,嫌疑人郭某在溼地公園遊玩時,發現蘆葦叢中一隻狗獾被困,隨手撿起一根棍子將其獵殺,將死體帶離時被溼地工作人員發現,遂將其扔到了蘆葦叢中,後被民警控制。
  • 村民200家禽被咬死引來擔心 可能是狗獾或貉
    據《勞動報》報導,近一周時間內,距離上海野生動物園不遠的宣橋鎮項埭村居民十分煩惱,多戶居民家中飼養的約200隻雞鴨兔等小動物莫名死亡。現場遍地是掉落的羽毛,有些是連皮帶肉整塊掉落在地。柵欄倒塌,漁網上有個足球大小破洞,疑似遭不明動物入侵,撕咬致死。
  • 南京現疑似"地震雲" 專家稱其是"濃積雲"[組圖]
    南京現疑似"地震雲" 專家稱其是"濃積雲"[組圖] 2008年07月08日 09:35網友拍攝的南京怪雲現代快報7月8日報導 昨天快報頭版刊登了地震過後南京上空的雲彩出現異常的圖片與此同時,不少市民也在網絡上上傳圖片,稱看見「地震雲」了。市民劉小姐撥打快報熱線96060,通過彩信向記者發了一張疑似「地震雲」的照片,照片上明亮的天空中飄著很大的一朵雲,就像花椰菜一樣,雲朵鑲著白邊,中間呈火紅的顏色;奇怪的是,在這片紅彤彤的雲彩後面,還疊著另外一層雲,呈放射狀,像北極光一樣。 那麼,前天晚上南京上空出現的異常雲彩是不是傳說中的「地震雲」?
  • 四川遂寧現不明動物 頭像狗鼻像牛爪子像虎(圖)
    四川遂寧驚現不明動物 頭像狗鼻像牛爪子像獅虎(圖)  本報訊 「我活了90來歲了,從來沒見過這種動物,不曉得它是啥子。」馬上滿90歲的老人劉昌靜看著關在籠子的小動物直搖頭,「狗獾子,我見過,野貓,我也見過,就是沒見過這個東西。」
  • 四川筠連發現不明野生動物 全身黑白色盤踞百米懸崖(圖)
    正在懸崖巖石洞窟中躺著的不明野生動物。四川新聞網6月8日訊(通訊員 張擇君 徐吉平)6月8日,四川省筠連縣騰達鎮利坪村民報料,稱在當地一小地名風崖的懸崖上發現一不明身份的野生動物。該縣森林公安局人員隨即趕往海拔1000餘米的利坪村。
  • 湖北一男子非法獵食野生狗獾,頂風作案被刑拘,自稱「貪心想吃點...
    大家都知道,我國一向重視保護野生動物,特別是今年疫情的原因,相關部門對於食用野味的行為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對於頂風作案的人員也會嚴懲。近日,湖北省十堰市公安局東嶽分局民警在巡查的過程中發現,張灣區方灘鄉有一位村民徐某,竟然在自家玉米地裡捕獵了野生狗獾,並將其拔毛蒸食。
  • 新疆阿勒泰消防指戰員成功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
    隨著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深入推進,吉木乃縣的生態環境逐步得以改善,各族幹部群眾的保護意識不斷加強。10月8日上午,吉木乃縣融媒體中心接到一個關於縣消防救援大隊指戰員救下一隻狗獾的消息,隨後記者立刻趕到現場探其究竟。
  • 南京野生動物首次「曝光」(圖)
    野豬現身南京大學,可以說是最近的熱點。有人表示,這是南京的生態環境變好了。南京的野生動物到底有多少種?有什麼比較少見的動物?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12月23日,「我們生活在南京」野生動物攝影科普展在南京科技館開幕,野豬、獐、虎鳳蝶、江豚等240多種野生動物都出現了。
  • 小區菜園現怪物嚇壞居民 眼睛發亮原為狗獾(圖)
    狗獾資料圖片  前天晚上,家住幸福世家的高阿姨遇到了一件驚心動魄的怪事。  動物 專家這是一隻狗獾  記者把高阿姨所見到的這隻怪物的形狀描述之後,寧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動物學專家張大治博士說,寧夏確實有獾,分豬獾和狗獾兩種,豬獾多見於寧夏南部山區的黃土高坡上,而狗獾全區均有發現。  「按照區域劃分來說,這可能是一隻狗獾。」
  • 水產市場門前現野生動物!誤入市區還是被人為捕捉?
    3月25日早晨,有市民在長春市長白路水產市場附近,發現了一隻長相奇特的動物,看著又像刺蝟又像狗,蜷縮在角落,好像受了傷,大夥想救助卻又不敢靠近。長春市東廣街道黨工委副書記 曹志勇:3月25日早晨,我們的社區巡邏員在長春市長白路與東六條交會處水產門前,發現有一隻外觀看似像兔子、又像刺蝟的一個動物。我感覺能有狐狸那麼大,不知道是什麼動物,趴在牆角哆嗦,懷疑這個動物可能有病了,它有沒有帶病菌也不知道,就告訴我們社區,居民也打了110。這時,現場有人認出了這隻動物,說它是狗獾。
  • 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圖)
    圖:我市各溼地系統野生動植物種群與數量顯著增加,環境明顯好轉。今年10月以來,我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我市,這個數量超過全球總數量的50%,是歷年同期數量的3倍多。昨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
  • 村民買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是放是養陷尷尬(圖)
    >4月9日,記者接到南部縣一村民報料,稱自己在鄉鎮上買了一隻野生動物,準備放生時發現該動物已經受傷。記者把他發來的照片轉給南部縣林業局工作人員,初步判斷是一隻狗獾,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南部縣以及南充市林業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均稱暫時沒有條件進行治療和收養,該村民目前對該保護動物是放是養陷入兩難境地。  11日下午,記者來到南部縣定水鎮廟子山村報料人蔣光定家裡,看到了他買回來的動物,跟網上搜尋出來的圖片進行對比,確定是叫狗獾的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