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現疑似"地震雲" 專家稱其是"濃積雲"[組圖]
【
大 中 小】 【
列印】
網友拍攝的南京怪雲
網友拍攝的南京怪雲
現代快報7月8日報導 昨天快報頭版刊登了地震過後南京上空的雲彩出現異常的圖片。與此同時,不少市民也在網絡上上傳圖片,稱看見「地震雲」了。市民劉小姐撥打快報熱線96060,通過彩信向記者發了一張疑似「地震雲」的照片,照片上明亮的天空中飄著很大的一朵雲,就像花椰菜一樣,雲朵鑲著白邊,中間呈火紅的顏色;奇怪的是,在這片紅彤彤的雲彩後面,還疊著另外一層雲,呈放射狀,像北極光一樣。
那麼,前天晚上南京上空出現的異常雲彩是不是傳說中的「地震雲」?記者就此問題分別採訪了地震專家和氣象專家。
地震專家:「地震雲」至今還是謎
昨天上午,南京市地震局副局長徐徐在網上看了幾張網友們拍攝的「疑似地震雲」照片,他告訴記者,照片上的雲彩和他以往看到的「地震雲」都不一樣。資料上的地震雲有「線狀」、「草繩狀」或「宛如長蛇」等等,但是網友們的照片大多都像蘑菇雲一樣,一團一團的。加上這些異常的雲彩都是在地震之後出現的,那麼就不太可能是地震雲。
徐徐告訴記者,地震雲是雲彩的異常。但是雲彩異常覆蓋的範圍很大,它可能覆蓋全國甚至是其他國家,時間和尺度也很大。地震雲對實際作出地震的判斷並沒有太直接的聯繫,對實際的地震短、臨預報意義不大。對於地震雲,目前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說法。對於地震雲的形成原因眾說紛紜,雖然各有道理,但是都不能完整地解釋地震前出現地震雲的這種現象,所以至今還是個謎。
前晚,句容發生地震之後緊接而來的是一場雷陣雨。那麼,地震和雷陣雨是否有聯繫呢?江蘇省地震局預報研究中心研究員謝華章也告訴記者,地震和雲一個屬於固體圈,一個屬於大氣圈,偶合的可能性很小。汶川大地震之後,之所以能下起暴雨,可能是地殼釋放出大量的熱量和灰塵,形成了下雨的條件。但是前天的地震只有3.6級,不足以影響到地球的大氣圈。所以,前晚的雨與句容地震並沒有必然聯繫。
氣象專家:怪雲其實是「濃積雲」
前天傍晚6點左右,南京大學大氣系教授餘志豪在清涼山公園散步時,發現天空的雲彩已經有些不對勁:一大朵一大朵地堆積在一起。「可能要下雷陣雨了。」餘教授心裡想。對於「地震雲」的說法,餘教授並不贊同。他解釋說,天空中出現的怪雲其實就是雷陣雨之前的「濃積雲」。
餘志豪告訴記者,雷陣雨之前,天空中的一塊雲彩會慢慢回籠,就像白花菜一樣,這時候空氣中的水汽還在不斷往高空衝,雲彩越積越厚,雲頂變得非常光滑,形成一個雲泡,就像花椰菜。由於濃積雲不易透過陽光,所有凹凸的雲表面明顯明一塊暗一塊。隨著水汽不斷積累,濃積雲變成了積雨雲,雲彩漸漸發黑,雲裡還暗藏著閃電——這個時候就意味著雷陣雨要來了。一般來說,整個雷陣雨過程持續時間大概在兩三小時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