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現「地震雲」? 其實是透光高積雲[圖]

2020-12-08 東方網

網友「陳又YOYO」昨天下午在高架上拍攝的照片。

  東方網10月15日消息:據《青年報》報導,「上海上空出現很明顯的地震雲,是什麼情況?」昨天16時24分,網友「陳又YOYO」在微博上發布了攝於高架路上空的照片。記者獲悉,昨日有多位網友在上海各區拍攝到疑似地震雲的照片。綜合網友照片分析,上海氣象局解釋這是透光高積雲,而地震專家則聲稱,地震雲這一命名本身就缺乏科學依據。

  眾多網友目擊「地震雲」

  「上海上空出現很明顯的地震雲,是什麼情況?」昨天16時24分,網友「陳又YOYO」在微博上發布了攝於高架路上空的照片。從照片上記者看到雲朵顯得密密麻麻卻很有層次,就像一片雲朵「夾」著一片藍天那樣「有序」。而在論壇上,網友「lidaishi」也以「上海出現地震雲」為主題發了一張攝於昨日16時16分的照片,而從這張照片中可以看到雲朵是一條一條平行,類似於被「一刀切」的感覺。記者獲悉,昨日多位網友在上海各區拍攝到疑似地震雲的照片。

  對於這般奇特雲圖,網友則持正反兩面態度。一派網友稱上海上空的「地震雲」是地震震後形成的雲層。「本次地震雲規模主要來自東南方上海東南部,是臺灣。10月13日臺灣臺北、南投、花蓮皆發生4級至4.3級地震,是這三個地區地震後地震波向外傳輸過程中引發的雲層共振等並推動雲層運動導致的地震震後雲,只是一種奇特的地震震後形成的雲層。」支持這一觀點的網友還舉出了日本氣象廳發布的昨天14時34分發布的信息:「在巖手県沖發生4.0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0公裡。」

  當然也有網友認為「地震雲」是被誤解的。「這種被人們誤認為『地震雲』的飄帶狀白雲,學名叫做『飛行雲跡』,主要是由於高空溫度較低,飛機經過時所造成的景象。」

  氣象局稱為「透光高積雲」

  結合網友陳又YOYO」和「lidaishi」的兩張照片,上海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滿莉萍解釋稱,昨天下午各氣象觀測站觀測到的雲狀實際叫透光高積雲,高度在3500米左右,屬於中雲類。「透光高積雲呈白色,常形成一個或兩個方向整齊地排列,雲塊之間有明顯的縫隙,即使無縫隙,雲邊緣明亮,可見陽光或月光。」

  滿莉萍進一步表示,所謂「地震雲」中的一種,是震區上空出現不同顏色的輻射狀的帶狀雲,這種「地震雲」高度可達6000米以上,相當於氣象雲中的高雲類。因此可以確定,昨天本市上空的雲並非「地震雲」,而是透光高積雲。

  氣象部門表示,目前「地震雲」的形成還沒有統一的認識,且「地震雲」也並非能準確預報非常複雜的地震過程。

  地震雲並無地震科學依據

  對於網上的盛傳的「地震雲」圖片和由此引發的紛紛議論,上海地震局韋曉博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昨日上海上空雲朵是否為「地震雲」這一問題實則沒有意義。「地震雲」這一命名本身和以此預報地震的說法,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所謂「地震雲」預測地震最早出現在我國,《宋史》上有記載:「時夏秋霪雨,京師地震。」古書還有記載,古人認為太白晝見、冰雹赤雪、淫雨水旱、季節反常等天氣現象與隨之發生的地震有聯繫。

  雖然我國的老祖宗對天象與地相頗有心得,但現代科技無法對「天」與「地」之間的確鑿關係做出結論。所謂的「氣象雲」一說,在科學角度來看並不合理。

  韋曉解釋稱,直至今日,國內外地震學家仍無法確定地震雲出現時間、地點和強弱與地震三要素(時間、地點、震級)之間的量化關係,也沒找到氣象雲與地震雲的判別依據。因而所謂地震雲,基本上都只是民間地震愛好者肉眼經驗判別,並無科學依據。「所以,如果要論證天氣與地震的關係,還有待科學家深入研究,不能憑肉眼看看,就輕易下了結論。」

相關焦點

  • 申城出現美麗「高積雲」,除了它還有哪些美麗的雲?
    經過昨晚的小雨洗禮,申城秋高氣爽,一早的天空變得澄澈,藍天、白雲……白云為何是條狀?」 ,主要是透光高積雲 ,呈現出波狀、絮狀、魚鱗狀等。,除了高積雲,還有很多不同形狀的雲。江西去年出現的波狀層積雲 2017年7月28日,長春刷爆朋友圈的「地震雲」,其實是透光高積雲。
  • 德州:朋友圈瘋傳"地震雲" 其實是"高積雲"
    原標題:德州:朋友圈瘋傳"地震雲" 其實是"高積雲"   近日,不少山東德州網友的朋友圈被雲朵刷屏了。猶如片片魚鱗,又似滾滾波浪,這樣的雲讓網友們大喊「漂亮」的同時,也有人擔心,稱這些雲是「地震雲」,並擔心會「發生地震」。  然而記者查詢相關資料了解到,網友所說的「地震雲」其實是「透光高積雲」,是由高空氣流和太陽光反射造成的。只是平常有低雲的遮擋,不常見到。  針對此事,德州齊魯網記者也諮詢了德州市地震局副局長張海燕。他認為,根據云的出現推斷地震發生沒有直接的科學依據。
  • 魔都上空出現難得一見的「雲洞」!還有美麗的高積雲,你拍到了嗎?
    今天天氣晴朗,魔都上空又現高積雲,你有沒有拍到呢?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張瑞怡說,今天申城天空主要是透光高積雲,薄的高積雲穩定少變,一般預示天晴。如雲層增厚則往往有天氣變化。今天的「雲洞」主要是較薄的由液態過冷水滴組成的高積雲受到擾動形成的。高積雲的某些部分瞬間變成冰晶並下降形成雲層空洞。擾動可能是氣流本身也可能是外物,如飛機等。來看網友們的美圖吧!
  • 你看你看天上的雲 它的專業術語叫做「透光高積雲」
    看看這張「雲圖」,大小、形狀相似的雲塊排列整齊,疏密有致綿延開去,湛藍的天空,仿佛蓋上了一層軟綿綿的白色絨毯。  有人問:這是魚鱗雲嗎?  有人猜:怎麼有點像前段時間民間地震預測者曬過的「地震雲」?  這樣的雲,到底是什麼來頭?記者請教了杭州市國家基準氣候站專業人士朱先生。
  • 網傳唐山上空現「地震雲」 實則與地震無關(圖)
    微博上某網友曬出在唐山拍到所謂的「地震雲」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紀哲)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災害發生後,網絡上出現了一些有關「地震雲」的言論。其中有網友指出,近日在唐山上空出現了「地震雲」。針對此事,記者聯繫了唐山地震局和唐山氣象局,雙方均表示,學術上對「地震雲」一說沒有明確的定義。  唐山地震局工作人員表示,「地震雲」理論在官方和學界均沒有定義,網傳在唐山出現的「地震雲」與8日在九寨溝發生的7級地震沒有直接關係。
  • 今天的雲有點意思☁☁☁☁(透光高積雲,有冷空氣的時候……
    今天的雲有點意思☁☁☁☁(透光高積雲,有冷空氣的時候…… 2020-11-11 0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北京地震前有「地震雲」?「日暈」能預測地震?其實沒關聯
    5月26日,北京門頭溝區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而此前北京曾出現過「放射雲」。5月19日,石家莊上空出現罕見的「日暈」,今日,西安天空又出現「日暈」。太陽周邊圍著一圈彩虹,色彩斑斕絢麗迷人。有傳言將氣象變化與地震關聯,稱「地震前天空中出現了『地震雲』」「日暈過後會有旱災、地震等災難」。
  • 九寨溝地震前又現「地震雲」,你是不是差點就信了
    比如「條帶狀地震雲」,其實是莢狀層積雲或者莢狀高積雲。當年拍攝的「條帶狀地震雲」(《初論地震雲》,自然雜誌,1986年)再比如「輻射狀地震雲」,其實是輻輳狀高積雲。當年拍攝的「輻射狀地震雲」(《初論地震雲》,自然雜誌,1986年)再再比如「幹涉條紋狀地震雲」,其實是波狀高層雲。
  • 廈門昨驚現「地震雲」? 專家:透光高積雲和地震無關
    「地震雲」出現了?昨日下午,魚鱗一般排鋪有致的雲層出現在鷺島的天穹,在夕陽的映照下透出金光,格外靚麗。恰好昨日中午,臺灣臺東縣附近海域發生了3.9級的地震,於是就有人在微信朋友圈稱廈門出現了「地震雲」。
  • 海口天空現大面積「魚鱗雲」
    (圖/文 董立就)6月3日早晨,海南海口天空現大面積「魚鱗雲」,波光粼粼十分美麗。「魚鱗雲」在氣象學上叫「透光高積雲」,民間有「天現魚鱗雲,不雨風也顛」的說法,預示近期天氣會不穩定。(圖/文 董立就)6月3日早晨,海南海口天空現大面積「魚鱗雲」,波光粼粼十分美麗。
  • 北京7月2日出現「魚鱗雲」 又稱「透光高積雲」
    7月2日,北京天氣晴朗,空中出現「魚鱗雲」新華社記者李明放攝7月2日,北京天氣晴朗,空中出現「魚鱗雲」。當日,北京天氣晴朗,空中出現「魚鱗雲」。當日,北京天氣晴朗,空中出現「魚鱗雲」。 新華社發(郝遠徵 攝)    延伸閱讀:    7月2日傍晚,北京市區天空點綴著形似魚鱗的白雲,一排排一列列,這種現象隨著夜幕來臨漸漸消失。
  • 北京現帶狀雲 專家:為透光層積雲 無關地震(圖)
    北京現帶狀雲 專家:為透光層積雲 無關地震(圖) 2014-07-23 04:11:16拍者高志星  「京城出現地震雲,我要注意我家狗狗的反映是否異常。」昨日,不少京城網友表示看到了成片的帶狀雲,並紛紛上傳圖片,驚問這是不是地震雲。  昨日,北京市氣象臺臺長喬林解釋,大家看到的「怪」雲叫做透光層積雲,跟地震無關,出現此雲意味著近日天氣溼熱,但不會出現強降雨。  網友:  這片怪雲是地震雲嗎?
  • "地震雲"未卜先知?官方:九寨溝地震和雲沒關係
    中新社鄭州8月9日電 (記者 李志全)「地震和雲沒關係!」河南氣象部門9日通過社交平臺連用三個「澄清」回應。在四川九寨溝7.0級地震後,遠在千裡之外的河南民眾一度被「地震雲」的說法莫名「刷屏」。事件起因是,8日早上,河南鄭州出現久違的藍天白雲,雲彩形狀各異。當天就有網友質疑,這是否符合「地震雲」的條件?
  • 鄭州滿天透光高積雲 宣告晴熱天氣回歸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 文圖告別了有雲無雨、有風不溼的周末,鄭州徹底宣告和周末的這場強降雨無緣。早高峰期間,天上的雲排列成行,並逐漸碎裂,慢慢變淡,隨著太陽光的強烈,藍天也隨之增多。天上飄滿了透光高積雲,這預示著晴天的到來,還是雨天的駕臨?大河報記者了解到,隨著雲層的變薄、變淡,它預示著晴好天氣的回歸。今天的早高峰,天上正在進行著一場云為主演的表演。抬頭向東看,太陽正在緩慢上爬,攔在太陽前面的是一排排的不太規則的白色雲條。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原本比較緊密的雲開啟變得淡薄、分散,雲塊變得更小更碎,藍天也變得更多更廣。
  • 烏魯木齊上空現魚鱗雲 網友說是地震前兆專家闢謠
    原標題:首府上空魚鱗雲 攪動微信朋友圈 核心提示:近日,烏魯木齊上空出現了魚鱗狀雲彩,有人將其與地震聯繫在一起。專家闢謠,這不過是秋冬常見的高積雲。 網友拍的魚鱗狀雲彩 近日,烏魯木齊上空出現了魚鱗狀雲彩,有人將其與地震聯繫在一起
  • 烏魯木齊上空現條狀雲 專家否認地震雲
    天空中出現大片條狀雲塊,酷似西瓜皮的紋路。13日晚,新疆網胡楊林網友將一組雲層照片傳到網上,稱是13日20時許在烏魯木齊拍攝的。而部分網友認為這種雲層為「地震雲」。 13日20時許,烏魯木齊上空出現罕見的條狀雲塊,整體呈東西走向,持續半小時左右後逐漸消散 天空中出現大片條狀雲塊
  • 今天廣東上空現奇特雲層 網友稱其地震雲 氣象專家:這只是透光高...
    金羊網訊 記者張愛麗報導:昨日,廣東包括廣州、佛山在內的多地網友紛紛拍到了天空中奇特的雲,有網友笑稱「老天爺在玩PS」;還有網友說「天空開了一半的窗簾」;甚至部分網友說,這是地震雲,預示著有地方要地震了。
  • 今天申城的透光高積雲你拍到了嗎?
    今日,上海天空出現了大範圍如魚鱗,又似細波的透光高積雲。如此壯麗的場景,大家有沒有留下美麗瞬間?一起來看看各位拍攝的精彩大片吧!
  • 吉林松原5.7級地震,10天前現地震雲預告?專業機構又雙叒叕闢謠
    網上隨即出現大量關於東北曾出現「地震雲」的傳言,稱「10天前,在瀋陽上空出現地震雲,預測東北三省會有地震……看來天象還是準的,怪不得古人都看天象」。傳言還配上多張所謂的「地震雲」的照片,「有圖有真相」。
  • 絢麗朝霞原來是高積雲
    對於這樣的絢麗朝霞,有網友表示,這和傳說中的「地震雲」很像。對此,對雲頗有研究的科普作家張超表示,南京昨日上空出現的為透光高積雲,並不算罕見,因為早晨的太陽光穿過大氣,藍色削弱,紅色透過後照射在雲彩上,產生散射效應,雲彩就發紅了,所以增加了觀賞性。「朝霞有雨晚霞晴」配合著昨日天氣的發展,似乎很有道理。張超表示,這也不是絕對的。他告訴記者,高積雲都可與高層雲、層積雲、捲積雲相互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