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北京門頭溝區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而此前北京曾出現過「放射雲」。5月19日,石家莊上空出現罕見的「日暈」,今日,西安天空又出現「日暈」。太陽周邊圍著一圈彩虹,色彩斑斕絢麗迷人。有傳言將氣象變化與地震關聯,稱「地震前天空中出現了『地震雲』」「日暈過後會有旱災、地震等災難」。那麼,「地震雲」「日暈」能預測地震嗎?
根本不存在所謂「地震雲」
今日,應急管理部和中國地震臺網速報官方微博相繼闢謠。事實上根本不存在所謂「地震雲」,「地震雲學說」從未被主流科學界接納。看似怪異的「放射雲」「魚鱗雲」等都只是常見的雲彩。
△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闢謠。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官方微博闢謠。
上海市地震預測與分析中心主任馬欽忠在接受上海闢謠平臺記者採訪時曾明確表示,目前對地震還沒有準確的預測方法。對於地震,必須依靠專業儀器的微觀監測為準。天空出現條狀、肋骨狀、輻射狀、魚鱗狀等雲彩,都不能作為地震預測的判斷依據。目前尚未找到地殼運動與短時間氣象變化相關聯的理論證據。
據中國江西網報導,大家看到的「排骨雲」「魚鱗雲」其實名為「透光高積雲」,其特點是雲層較高,雲塊較薄且輪廓分明,有扁圓形狀、瓦塊狀、魚鱗片狀或是水波紋的密集雲狀,成群、成行、成波狀排列,雲塊間通常有明顯縫隙,即使無縫隙,雲塊邊緣也較明亮,一般存在於高空。透光高積雲是強冷空氣到來時,可能會出現的一種雲層,它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變為降雨雲團,俗話說:「天上魚鱗鱗,地上雨淋淋」,指的就是這種雲。透光高積雲只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雲,並不能作為預測地震的依據。
那些看似反常的「地震雲」,只不過碰巧出現在某次地震前而已。造謠者隔三差五發個「疑似地震雲」,「地震預測」的帖子,蒙不中了悄悄刪掉,蒙中了立刻就說自己最靈。
日暈是大氣現象,也與地震無任何關聯
據河北天氣官方微博介紹,日暈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形成的原因是在5000米的高空中出現了由冰晶構成的卷層雲,卷層雲中的冰晶經過太陽照射後會發生折射和反射等物理變化,陽光便分解成了紅、黃、綠、紫等多種顏色,這樣太陽周圍就出現一個巨大的彩色光環,稱為暈。
△5月19日,石家莊出現日暈。
民間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諺語,意思就是若出現日暈的話,夜半三更將有雨,若出現月暈,則次日中午會颳風。
專家表示,日暈形成的氣象條件是比較苛刻的,它是在高層雲的水汽含量較為充足的情況下形成冰晶,日光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要有適量的雲,充足的水汽,較小的風速,種種條件共同作用,才能形成這樣「美麗的巧合」。日暈的形成說明高層有充足的水汽,水汽充足確實容易帶來降水和強對流天氣。但是並非絕對,出現日暈不一定就會下雨,具體的情況還要綜合其他條件進行分析。雲層中冰晶含量越大,光環也就越顯著,也越容易使人觀察到奇景。反之,則無法形成日暈,或者即使形成,人們也無法站在地面上用肉眼清楚地觀察到這一奇觀現象。日暈產生機理與地震無任何關聯,也無任何證據表明日暈是地震的前兆。
△網絡傳言。
因此,短時間氣象變化與地殼運動之間並無證據證明關聯性。北京市地震局官方微博提醒,此次地震屬於正常地震活動,發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請廣大網友安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