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震前有「地震雲」?「日暈」能預測地震?其實沒關聯

2020-11-24 騰訊網

5月26日,北京門頭溝區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而此前北京曾出現過「放射雲」。5月19日,石家莊上空出現罕見的「日暈」,今日,西安天空又出現「日暈」。太陽周邊圍著一圈彩虹,色彩斑斕絢麗迷人。有傳言將氣象變化與地震關聯,稱「地震前天空中出現了『地震雲』」「日暈過後會有旱災、地震等災難」。那麼,「地震雲」「日暈」能預測地震嗎?

根本不存在所謂「地震雲」

今日,應急管理部和中國地震臺網速報官方微博相繼闢謠。事實上根本不存在所謂「地震雲」,「地震雲學說」從未被主流科學界接納。看似怪異的「放射雲」「魚鱗雲」等都只是常見的雲彩。

△應急管理部官方微博闢謠。

△中國地震臺網速報官方微博闢謠。

上海市地震預測與分析中心主任馬欽忠在接受上海闢謠平臺記者採訪時曾明確表示,目前對地震還沒有準確的預測方法。對於地震,必須依靠專業儀器的微觀監測為準。天空出現條狀、肋骨狀、輻射狀、魚鱗狀等雲彩,都不能作為地震預測的判斷依據。目前尚未找到地殼運動與短時間氣象變化相關聯的理論證據。

據中國江西網報導,大家看到的「排骨雲」「魚鱗雲」其實名為「透光高積雲」,其特點是雲層較高,雲塊較薄且輪廓分明,有扁圓形狀、瓦塊狀、魚鱗片狀或是水波紋的密集雲狀,成群、成行、成波狀排列,雲塊間通常有明顯縫隙,即使無縫隙,雲塊邊緣也較明亮,一般存在於高空。透光高積雲是強冷空氣到來時,可能會出現的一種雲層,它累積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變為降雨雲團,俗話說:「天上魚鱗鱗,地上雨淋淋」,指的就是這種雲。透光高積雲只是一種非常普通的雲,並不能作為預測地震的依據。

那些看似反常的「地震雲」,只不過碰巧出現在某次地震前而已。造謠者隔三差五發個「疑似地震雲」,「地震預測」的帖子,蒙不中了悄悄刪掉,蒙中了立刻就說自己最靈。

日暈是大氣現象,也與地震無任何關聯

據河北天氣官方微博介紹,日暈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形成的原因是在5000米的高空中出現了由冰晶構成的卷層雲,卷層雲中的冰晶經過太陽照射後會發生折射和反射等物理變化,陽光便分解成了紅、黃、綠、紫等多種顏色,這樣太陽周圍就出現一個巨大的彩色光環,稱為暈。

△5月19日,石家莊出現日暈。

民間有「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的諺語,意思就是若出現日暈的話,夜半三更將有雨,若出現月暈,則次日中午會颳風。

專家表示,日暈形成的氣象條件是比較苛刻的,它是在高層雲的水汽含量較為充足的情況下形成冰晶,日光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要有適量的雲,充足的水汽,較小的風速,種種條件共同作用,才能形成這樣「美麗的巧合」。日暈的形成說明高層有充足的水汽,水汽充足確實容易帶來降水和強對流天氣。但是並非絕對,出現日暈不一定就會下雨,具體的情況還要綜合其他條件進行分析。雲層中冰晶含量越大,光環也就越顯著,也越容易使人觀察到奇景。反之,則無法形成日暈,或者即使形成,人們也無法站在地面上用肉眼清楚地觀察到這一奇觀現象。日暈產生機理與地震無任何關聯,也無任何證據表明日暈是地震的前兆。

△網絡傳言。

因此,短時間氣象變化與地殼運動之間並無證據證明關聯性。北京市地震局官方微博提醒,此次地震屬於正常地震活動,發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請廣大網友安心。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地震雲」是什麼?真的能預測地震嗎?是否有科學依據?
    「地震雲」是什麼?真的能預測地震嗎?是否有科學依據?地震一直是影響人類安全的一大自然災害,之所以我們對地震會如此的恐慌,是因為地震發生的頻率相對於其他的自然災害會更高一些,其次就是它不容易被預測到,就像是颱風,洪水,海嘯等等的發生,都可以被人類的設備所觀測到,地震則不同,通常在它到來前幾秒的時間,我們才發現原來是地震來了,在地震發生的過程中,山搖地動,心裡不免會有慌張的情緒,想要逃跑也會慌亂不已。
  • 地震前必有異象?民間有高人能預測地震?假的
    只看要點就夠了):地震預報只有滿足「不能老是虛報、漏報,限定發生範圍、時間、震級」,才能算作可靠、科學的地震預報。「地震前必有異象」「民間有高人能預測地震」「中國專家確實預測過地震」,這些說法都已經被證偽。
  • 「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
    它的誤傳一般是地震發生之前,不少人將一種自然現象誤認為是地震雲,所以準確地來說,地震雲是一種氣象術語,但也不完全是,也有不被認可的時候。地震雲通常情況之下,也是在我們生活之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現象,沒有什麼特殊的情況。至於地震之前為何出現這情況,其實這是大家心理上的一種說明。
  • 「地震雲」真的有科學依據嗎?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
    「地震雲」其實在科學之中都沒有這個說法,而在生活之中被不少人所傳播,那到底是怎麼回事情?它的誤傳一般是地震發生之前,不少人將一種自然現象誤認為是地震雲,所以準確地來說,地震雲是一種氣象術語,但也不完全是,也有不被認可的時候。
  • 地震前天空會形成「地震雲」?磁鐵可以預測地震?
    12日清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突發5.1級地震,隨後,再次發生2.2級地震、2.0級地震。圖片來源:中國地震臺網微博如何科學預測地震的來臨,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從古至今人們一直渴望解開的謎題,伴隨著謎題產生的還有數不盡的網絡謠言
  • 九寨溝地震前又現「地震雲」,你是不是差點就信了
    級地震前:「偽縣府庶務科長看見,在西北天空中有如煙雲的三系,其間帶有黃色而明亮」;……「地震雲」在民間始終存在,但它後來作為一種「學說」被發揚光大,日本一位市長鍵田忠三郎功不可沒。中國氣象局也曾表示「沒有充分的事實證明地震與天氣二者之間有內在關聯性,也沒有證據可以通過衛星雲圖來預測地震發生」。隨著專業科學認知的發展,「地震雲學說」逐漸絕跡於嚴肅期刊和出版物,但在民間依然擁有廣闊而深厚的土壤。迄今為止,很多人依然相信看雲就能預測地震,而一些民間「地震雲專家」也依然在矢志不移地發布自己看雲預測地震的消息,並擁有一定數量的信徒。
  • 北京發生3.6級地震是什麼原因,與地震雲有關嗎?
    作者:文/虞子期 5月以來,關於地震的發生可以說並不多,而根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和北京地震臺網震源機制解顯示,在北京時間2020年5月26日0時54分,北京門頭溝區發生了一次3.6級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這次地震的整體波及範圍還是有點廣,北京市除平谷區外,均有震感。
  • 地震前的美景:地震雲預測著地震到來的各種現象
    但由於地震雲對地震的預測準確性不高且沒有完善的理論知識支撐地震雲的預測,所以現在只有中國、日本和印尼對地震雲稍有研究,但中國民間卻對地震雲有較強的興趣。通過地震雲預測地震的方位、時間和強度,在我國古已有之。
  • 動物行為怪異,或天上出現地震雲,能預測地震發生時間嗎?
    只要有大地震發生,之後便會流傳出各種地震前的動物怪異行為,又或是一些人認為可以預測地震發生地震雲和地震魚。然而,時至今日依然沒有任何科學儀器可以做到預知地震的發生時間、地點和強度。那麼,一部分人信奉的動物行為怪異,或天上出現地震雲,真能預測地震發生時間嗎?
  • 你預測衝繩地震幾成勝算?八成!
    前天中午的日暈在朋友圈刷屏了浙江、江西特別明顯,在我眼裡就預示著衝繩一帶的地震,有好幾位朋友發我看了,我都告訴他們我的看法。雖然我個人解讀的思路是主流地震學者、主流氣象專家一而再、再而四地闢謠的——不存在地震雲,更遑論讓他們來認同「日暈也能預測地震「,所以,為了擴大朋友們的見識,我還轉發了人家微博的地址,讓大家開開眼也好,畢竟這種日暈也已經是奇觀了——重重疊暈。地址如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欣賞!
  • 何謂「地震雲」,有什麼科學依據,真的能夠預報地震嗎?
    現將一些中國記載摘錄如下:1624年,明天啟年間,義大利傳教士龍華明和高一志呈送給太宰崧毓的《地震解》一書曰:「晝中或日落後,天際晴朗,而有雲細如一線甚長,震兆也」;1680年9月9日雲南楚雄6.5級地震前「自西北起,黑霧彌天」;1815年10月23日山西平陸6.7級地震前「西南天大赤……夜有彤雲」;1935年,寧夏隆德縣《重修隆德縣誌》曰:「忽見黑雲如縷,宛如長蛇
  • 何謂「地震雲」,有什麼科學依據,真的能夠預報地震嗎?
    現將一些中國記載摘錄如下:1624年,明天啟年間,義大利傳教士龍華明和高一志呈送給太宰崧毓的《地震解》一書曰:「晝中或日落後,天際晴朗,而有雲細如一線甚長,震兆也」;1680年9月9日雲南楚雄6.5級地震前「自西北起,黑霧彌天」;1815年10月23日山西平陸6.7級地震前「西南天大赤……夜有彤雲」;1935年,寧夏隆德縣《重修隆德縣誌》曰:「忽見黑雲如縷,宛如長蛇,橫亙,久而不散,勢必地震
  • 地震前網友拍到「地震雲」 專家稱純屬巧合(圖)
    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次地震發生之前,早在前日下午,網絡上就出現「成都驚現地震雲」之類的帖文,展示出大量網友拍攝的類似排骨狀的雲朵圖片,甚至有人直接預測:「地震雲」表明可能會發生4-5級左右的地震……成都果真出現了「地震雲」?是巧合還是真有「前兆」?很多人展開了熱烈討論。
  • 科普:地震雲是什麼真的存在嗎?地震雲能否預測地震?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甲鑄)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然而就在地震發生兩小時後,各地關於地震的謠言也紛紛在自媒體上發酵。  有網友將臺灣高雄地震圖片說成是九寨溝地震後景象。有細心網友辨認,圖中有多處繁體字,垮塌樓房系2010年臺灣高雄地震場景。
  • 地震預警和地震預測有什麼區別?地震是可以預測的嗎?
    WX關注:超級預測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7月12日06時38分,在河北省唐山市古冶區(北緯39.78度,東經118.44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北京、天津、遼寧等地均有震感。北京市地震局稱:該地震發生在1976年唐山7.8級地震餘震區內。
  • 真的有所謂「地震雲」嗎?不存在!
    微博闢謠 北京地震 【真的有所謂「地震雲」嗎?不存在!】地震前天空中會形成預測地震的「地震雲」?事實上根本不存在「地震雲」,「地震雲學說」從未被主流科學界接納。看似怪異的「放射雲」「魚鱗雲」等都只是幾種常見的雲彩,在氣象學上都有合理的科學解釋。北京地震局回應門頭溝地震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唐山地震,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帶你快速了解地震
    幸好,這次地震的強度不算太為劇烈,據後續的報告稱,地震精確時間為7月12日6點38分,在河北唐山市古冶區發生了5.1級的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隨後,網友們表示說在北京、天津等地都有明顯震感。地震發生後,河北也是迅速的反應過來,啟動三級應急響應,消防救援隊迅速集結,趕往受災地。
  • 北京今日地震——能否帶來大數據全新預測技術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20年5月26日0時54分在北京門頭溝區(北緯40.04度,東經115.95度)發生3.6級地震,震源深度18千米。北京市地震局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歷史上,該地區自1970年以來,也發生過類似地震2次,此次地震屬於正常地震活動,請廣大網友安心。
  • 吉林松原5.7級地震,10天前現地震雲預告?專業機構又雙叒叕闢謠
    網上隨即出現大量關於東北曾出現「地震雲」的傳言,稱「10天前,在瀋陽上空出現地震雲,預測東北三省會有地震……看來天象還是準的,怪不得古人都看天象」。傳言還配上多張所謂的「地震雲」的照片,「有圖有真相」。
  • 全國多地出現「地震雲」,是地震預兆?專家:不能作為地震預判依據
    昨晚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昨天上午,有網友在西安、鄭州等地拍到放射狀、肋骨狀的雲,並發在微信朋友圈中。與圖片一同發布的文字稱:「今早天邊忽現奇異景象,放射雲,恐有不祥之兆,搜索百度,得知或為地震前兆,親友需警惕」。地震發生後,不少人把不同地區拍攝到的「地震雲」與地震聯繫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