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重點保護動物狗獾重返上海 加速修復生物鏈[圖]

2020-11-23 東方網


從上世紀90年代末,上海野生狗獾的數量開始不斷減少。

    東方網5月22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頭扁、鼻尖、耳短、四肢短粗,擅長掘土,既可破壞農作物、堤壩,也可食昆蟲、鼠類……這種讓人愛恨交加的動物,就是狗獾。曾在上海一些郊區廣為分布的狗獾,現在卻生存「告急」,根據調查顯示,上海野生狗獾的數量已經不足25隻,隨時有消失的可能。

  為了挽救這種上海陸生體形最大的野生動物,本非珍稀的受保護的狗獾早已列入上海市重點保護動物的名錄。2007年底,上海又啟動了「上海地區獾類現狀調查及生態恢復」項目,到目前為止通過從外地引進狗獾、提供並恢復棲息地、加強保護等措施,僅在奉賢申亞生態林及其周邊,人工養殖狗獾的數量已經達到30-40隻,形成了數個狗獾家族群。負責「上海地區狗獾生態恢復」項目的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徐宏發說,要讓成群狗獾重現上海郊區,至少需要10年時間,「要達到狗獾種群穩定、自然繁殖,數量要在500隻左右,而這需要至少10年時間,只有這樣才能說狗獾真正回到上海。」

  棲息地大面積消失

  狗獾,又名獾、獾八狗子,原在上海郊區均有發現。根據徐宏發提供的上海陸生野生動植物調查資料顯示,2007年初期,上海郊區的嘉定、松江、金山、奉賢等四個區都發現了狗獾活動的痕跡,一共找到15個洞巢。2009年6月再次調查,發現分布於嘉定區、金山區、奉賢區張雲及松江區小崑山的5個狗獾洞巢已經遭到嚴重破壞,且未見洞巢中有狗獾生存,僅在松江區和奉賢區還有10處狗獾棲息地。而且各棲息地之間相互隔離,各種群之間相互獨立,種群間交流已經停滯。調查結果表明,野生狗獾的數量已經不足25隻。

  作為上海陸生野生動物中體型最大的狗獾,早被列入市重點保護動物之列,但由於城市的發展、棲息地的破壞,在上海處於野生動物食物鏈頂端的狗獾面臨滅絕的尷尬境地。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市野保站、奉賢區林業署的專家總結指出,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在於,城市發展破壞了狗獾棲息地並使其大面積減少。上世紀90年代末,由於上海中心城區人口的擴散、遠郊人口積聚和外來人口的湧入,上海各區縣的人口規模迅速擴大,伴隨而來的是各區縣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昔日適合狗獾生存的竹林、山地等環境被居民區和工業區代替,部分山林也逐漸被開發為旅遊景區,這導致狗獾的棲息地大範圍消失;另一方面,人為捕殺也是造成狗獾減少的重要因素。狗獾是雜食性動物,破壞農作物和堤岸,被很多人認為是害獸。調查發現,甚至曾有村民僱傭外來人員在當地捕殺狗獾,破壞狗獾洞穴。

相關焦點

  • 狗獾重返上海加速修復生物鏈
    曾在上海一些郊區廣為分布的狗獾,現在卻生存「告急」,根據調查顯示,上海野生狗獾的數量已經不足25隻,隨時有消失的可能。為了挽救這種上海陸生體形最大的野生動物,本非珍稀的受保護的狗獾早已列入上海市重點保護動物的名錄。
  • 投資5億的奉賢世外學校,12隻上海野生狗獾的家:
    狗獾掘洞而居,夜間行動,被列為上海市級重點保護動物。(IC Photo/圖)(本文首發於2019年11月21日《南方周末》)為什麼不把學校建在南邊而保留狗獾的家?一位曾參與過項目的設計專家猜測,關鍵在於建設用地指標。該地塊原本是個半廢棄的培訓中心,土地性質屬於建設用地,不需要建設用地指標的狗獾卻佔據著最為稀缺的資源。
  • 疫情防控期男子捕獵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狗獾
    2月12日,內蒙古烏海市森林公安局接到市溼地管理局工作人員報警稱,發現一名男子在龍遊灣國家溼地公園內形跡可疑,懷疑獵捕野生動物。民警立即趕到現場,這名男子已經被溼地工作人員發現。民警通過查看溼地公園監控視頻和對痕跡的追蹤,最終在蘆葦叢中發現了一隻動物死體。經民警初步判斷,這是一隻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狗獾。據了解,狗獾是屬於鼬科,狗獾屬的一種動物。經民警詢問,嫌疑人郭某在溼地公園遊玩時,發現蘆葦叢中一隻狗獾被困,隨手撿起一根棍子將其獵殺,將死體帶離時被溼地工作人員發現,遂將其扔到了蘆葦叢中,後被民警控制。
  • 錦州閭山保護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首次登上央視
    近日,央視一套的《秘境之眼》節目播出了遼寧醫巫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狗獾特輯,讓全國觀眾對該保護區及生活在這裡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有了更多了解。這也是該保護區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首次登上央視。
  • 南京現不明動物 專家稱其是野生狗獾(圖)
    根據動物五官、身長、習性,傅先生詳細地向記者解釋了這幾種相似動物的區別:「狗獾是犬科動物,窩居,喜居丘陵地帶,嘴尖毛棕色;貉亦是犬科動物,但多居北方,身毛更粗;而果子狸是靈貓科動物,又叫花面狸或白鼻子,最明顯的特徵是面部中間延伸到後頸為白色。」  傅先生的解釋終於讓不明小動物有了名分,是狗獾!
  • 新疆裕民縣:公安民警「抓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
    7月4日,新疆塔城邊境管理支隊裕民縣哈拉克米爾邊境派出所成功解決一起不明野生動物襲擊家禽事件,並將該事件的主角——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轉交給裕民縣林業派出所。
  • 新疆阿勒泰消防指戰員成功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
    隨著我國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深入推進,吉木乃縣的生態環境逐步得以改善,各族幹部群眾的保護意識不斷加強。10月8日上午,吉木乃縣融媒體中心接到一個關於縣消防救援大隊指戰員救下一隻狗獾的消息,隨後記者立刻趕到現場探其究竟。
  • 上海動物園鄉土區正式開園 20多種「土著」動物喬遷新居
    總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展區相當於4個標準足球場,打造了溼地生境和丘陵密林生境,入駐了20多種鳥類、食草和食肉動物,包括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水獺、獐、豹貓、華南虎、東方白鸛等,及本區域的代表性物種如豬獾、狗獾、貉、綠頭鴨等。
  • 四十年後,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重返阿幹林場
    時隔四十年,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馬麝重返阿幹林場。近年來,通過天然林保護工程、野生動植物保護等林業工程,該林場覆蓋率大幅提升,生態環境進一步轉好,以前的乾溝出現了細水長流的景象,幾乎絕跡的動物也陸續出現。阿幹林場中級林業工程師陳金賢說,2018年,他們聯合市林業局及蘭州大學開展野生動物監測和保護工作,並在植被較好、人為幹預較少的地方布設了8臺紅外相機。
  • 黃麂、狗獾、五步蛇……你沒聽過的我都捕過,所以我「進去」了
    我是黃麂(jǐ)是浙江省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我是狗獾(huān)也是浙江省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我是豬獾(huān)還是浙江省一般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我們是棘(jí)胸蛙和五步蛇我們更珍稀是浙江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我們都是《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的「三有」陸生野生動物(有重要生態價值、科學價值、社會價值)可是最近我們生活得非常緊張
  • 深圳一隻野生狗獾被夾死 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盜獵者可恨,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狗獾被夾死了   深圳市民馬先生是一位登山愛好者,1月28日,他在光明區阿婆髻山進行登山活動時,在山頂的偏僻草叢中,發現一隻野生動物被偷獵者的鐵夾子給夾住了。
  • 黑河: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狗獾」受傷獲救,小樣楚楚可憐~
    黑河: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狗獾」受傷獲救,小樣楚楚可憐~ 2020-05-12 0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京清涼山現不明動物 專家稱是野生狗獾[組圖]
    根據動物五官、身長、習性,傅先生詳細地向記者解釋了這幾種相似動物的區別:「狗獾是犬科動物,窩居,喜居丘陵地帶,嘴尖毛棕色;貉亦是犬科動物,但多居北方,身毛更粗;而果子狸是靈貓科動物,又叫花面狸或白鼻子,最明顯的特徵是面部中間延伸到後頸為白色。」  傅先生的解釋終於讓不明小動物有了名分,是狗獾!
  • 安徽省二級保護動物狗獾被埋渣土堆 村民救出歸放自然
    安徽省二級保護動物狗獾在菜地勞作時,聽到附近傳來奇怪的聲音,尋聲一看,竟然是一隻狐狸臉的小「怪物」被埋在了渣土堆下。原來這隻小「怪物」竟是安徽省二級保護動物——狗獾。7月21日上午9點多,蜀山區井崗鎮衛樓社區村民熊升雲正在自家菜地勞作時,附近卻傳來動物的叫聲,她走近一看,發現離菜地不遠的一處渣土堆裡一隻動物被土埋住了大半個身子,只剩下兩條腿露在外面扒拉著土。「看到時它身子不能動彈了,急的直叫喚。」
  • 咬死家禽元兇可能是狗獾或貉
    近一周時間內,距離上海野生動物園不遠的宣橋鎮項埭村居民十分煩惱,多戶居民家中飼養的約200隻雞鴨兔等小動物莫名死亡。現場遍地是掉落的羽毛,有些是連皮帶肉整塊掉落在地。柵欄倒塌,漁網上有個足球大小破洞,疑似遭不明動物入侵,撕咬致死。經過宣橋鎮鎮政府、浦東警方及上海野生動物園的調查,神秘元兇極有可能是狗獾或貉。目前,有關方面正組織力量對其進行圍捕。
  • ...鄉土,動物園,華南虎,種群,貉,白鸛,丹頂鶴,生境,-上海頻道-東方網
    園區以上海溼地生境、丘陵密林生境營造為主,展示在這兩種生境中棲息的動物物種,既有國家重點保護物種水獺、獐、豹貓、華南虎、東方白鸛等,也有豬獾、狗獾、貉、綠頭鴨等本區域的代表性物種。鄉土動物區成員——水獺  東方白鸛: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上海動物園於1982年實現該物種的國際上首次繁殖。東方白鸛的種群在上海地區主要分布於南匯東灘、橫沙東灘、崇明東部和北部。
  • 這些動物竟然曾經都在上海生存過
    東方網4月23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豹貓、華南虎、東方白鸛、丹頂鶴,豬獾、狗獾、貉、獐……昨天,上海動物園鄉土動物區正式向公眾開放,展示20多種本土鳥類、食草和食肉動物。讓人想不到的是,一些看似不可能的動物竟然曾經都在上海這片土地上生存過。據傳浦東航頭地區曾是丹頂鶴棲息地,史書上也記錄過上海有老虎活動的蹤跡。
  • 村民200家禽被咬死引來擔心 可能是狗獾或貉
    據《勞動報》報導,近一周時間內,距離上海野生動物園不遠的宣橋鎮項埭村居民十分煩惱,多戶居民家中飼養的約200隻雞鴨兔等小動物莫名死亡。現場遍地是掉落的羽毛,有些是連皮帶肉整塊掉落在地。柵欄倒塌,漁網上有個足球大小破洞,疑似遭不明動物入侵,撕咬致死。
  • 村民買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是放是養陷尷尬(圖)
    記者把他發來的照片轉給南部縣林業局工作人員,初步判斷是一隻狗獾,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南部縣以及南充市林業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均稱暫時沒有條件進行治療和收養,該村民目前對該保護動物是放是養陷入兩難境地。  11日下午,記者來到南部縣定水鎮廟子山村報料人蔣光定家裡,看到了他買回來的動物,跟網上搜尋出來的圖片進行對比,確定是叫狗獾的二級保護動物。
  • 津城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圖)
    圖:我市各溼地系統野生動植物種群與數量顯著增加,環境明顯好轉。今年10月以來,我市共監測到5000餘只東方白鸛遷徙至我市,這個數量超過全球總數量的50%,是歷年同期數量的3倍多。昨天,市政府新聞辦舉行「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 建設生態宜居天津」新聞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