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自司法部啟動全國司法行政「數字法治 智慧司法」信息化體系建設以來,四川監獄緊跟上級步伐,紮實貫徹頂層設計,進一步細化「智慧監獄」建設的任務和措施。截止目前,我省已有13所監獄通過司法部「智慧監獄」驗收,一起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應用如何吧?
01
智能化助力日常管理工作
智能巡航——構建立體安防體系
內江監獄著力打造安全穩定的獄內環境,結合點多面廣的實際,組建無人機專業駕駛隊伍,利用前沿無人機偵測及防禦技術,全方位監測獄內安全,進行周界安全巡邏,真正實現了監獄立體安防全覆蓋。
網上辦公——確保業務辦理「網上見面」
根據防控要求,優化網上辦公系統,重新設置《物品進出監獄AB門審批表》《外來車輛進出監獄AB門審批表》電子模板並實行網上審批程序;利用綜合業務一體化平臺,實現獄政管理、生活衛生、教育改造、刑罰執行等十大業務板塊的「網上見面」。
數字建檔——實現信息化罪犯管理
嘉陵監獄利用生物識別技術系統實現罪犯管理。即系統採用固定人臉和移動指紋識別端相結合方式,快速、準確識別人員身份。在PC端通過兼容罪犯檔卡系統,預留出接入兩級指揮平臺數據接口,通過不同顏色標識,採用語音和文字對警情予以提示。
在移動端,信息採用水印保護,既有保密提醒作用,又提供了信息外洩情況下的可追溯性。生物識別技術系統使用靈活、直觀明了,有效減少了設備部署數量和後期維護工作量,便於民警及時掌握和處置警情,既方便系統部署,也防止形成信息孤島。
02
智能化助力罪犯改造工作
電教平臺——實現教育改造雲上「微課堂」
疫情期間,自貢監獄通過電教平臺,強化罪犯身份意識教育和行為養成教育,引導罪犯過好入監「第一關」--微課堂。
通過電教平臺錄製認罪悔罪、政治教育、服刑指導、心理健康、防疫知識等入監教育系列講座,組織視頻教學,確保防疫期間入監教育不打折扣。
遠程會見——「一站式」的家門口會見
遠程視頻會見可稱得上是「家門口的會見」了,比起傳統會見,罪犯家屬可免去路途遙遠、舟車勞頓的困擾,特別對於一些年邁不便遠行、家庭經濟困難的家屬而言都有極大的便利。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隔著屏幕,相互鼓勵,相互支持,用特殊的方式,助力罪犯教育改造工作。
視頻會見應注意什麼
申請視頻會見的「親屬」是指因婚姻、血緣、法律擬制與罪犯形成的社會關係。會見一般每月1次,每次會見時間一般不超過30分鐘,每次會見人數一般不超過3人。(由於各地遠程會見系統的使用情況不同,家屬需要申請遠程會見的,詳細諮詢戶籍地或居住地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司法局、司法所)。)
03
智能化助力刑罰執行工作
遠程法庭——確保刑罰執行高效變革
內江監獄啟動罪犯減刑「雲庭審」以來,憑藉遠程科技、視頻接入的方式將高清實時影音圖像同步到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行機關坐席及監獄法庭的電子顯示屏,確保了庭審證據的完備,推進了庭審方式變革,保證了刑罰執行工作順利開展,做到了疫情防控不停步,案件審理不斷線。
視頻坐診——確保疾病診療精準高效
監獄醫院承擔著治理犯罪的重任務,主要負責所有服刑人員的入獄體檢、醫療救治工作。在監獄智能化的大背景下,監獄醫院也搭上了「智慧醫療」的高速列車的機會。
在內江監獄,通過遠程醫療系統監獄醫院可以提前將病犯病例、體檢報告、化驗單、DR胸片等相關材料傳送到定點合作醫院,實現醫療數據無縫對接,在保障罪犯生命健康權的同時保證罪犯改造工作有序開展。
按照司法部「數字法治 智慧司法」的總體規劃,四川已完成「信息監獄」建設目標,並全面向「智慧監獄」邁進。通過在各單位廣泛開展的業務培訓 ,信息化的全面使用已成為監獄民警行政辦公、監管執法的得力幫手。
原標題:《來看看四川的智慧監獄長什麼樣子!!》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