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1日訊(記者 陳淋)這是一堂由成都市天府第四中學紀德奇老師主講的歷史課《原始農耕生活》,教育科技賦能後,課堂秒變「移動歷史教室」,看似枯燥無味的歷史通過720度VR全景多角度真實地呈現,一下就抓住了同學們的心。
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白雲松老師的地理課《經緯網和地球的運動》,同樣科技感十足。無論是「AR立體模型」360°演示,還是「3D考點視頻」演繹知識必考點、「地理知識PK賽」激發興趣,所有的環節和內容完全不同於傳統的課堂,讓人眼前一亮。
上述智慧課堂均來自四川智慧教育聯盟第六屆智慧教學研討暨成果匯報活動現場,成都、南充、瀘州、福州等省內外的20位優秀教師,呈現了涵蓋二年級至九年級的精彩「智慧課堂」。據了解,交互式一體機、智能平板、反饋器、AR技術等有效應用於課堂教學,創設了以知識建構和能力發展為核心的智能學習空間;TBL、PBL、電子書包等各種模式有效融合了課前、課中和課後,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教學流程得以再造,課堂結構發生變革,課堂互動有效開展,實現了資源推送智能化、教學決策數據化、學生思維可視化、交流互動立體化、評價反饋及時化,形成了教育信息化推進教學變革的有效教學模式,有效推進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
日前舉行的四川智慧教育聯盟第六屆智慧教學研討暨成果匯報活動,以「聚焦課堂革命,推進融合創新」為主題,活動既是全面貫徹習總書記「因應信息技術的發展,推動教育的變革與創新」的全新要求和落實「深化應用、融合創新」、推進信息化課堂革命的重要舉措;也是探尋人工智慧背景下,如何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去破解當前教育教學中的關鍵問題和難點問題,通過加強課堂應用、融合創新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培育創新型人才的根本目的。
據悉,四川智慧教育聯盟自2014年成立以來,成員達到320多所,覆蓋四川、雲南、貴州、重慶、陝西、新疆等8省市,為聯盟學校和老師搭建了學術交流、教學研討、教師專業學習的廣闊平臺,成為推動基礎教育信息化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當天的會上,聯盟向在2020年教育信息化付出辛勤勞動的領導和老師代表頒發榮譽證書,本年度有55人榮獲智慧教育卓越領導獎、83人榮獲智慧課堂優秀教師。
受聯盟理事長委託,成都師範學院教育信息化推進辦公室副主任唐瓷副教授介紹了聯盟2021年工作計劃。他談到,聯盟將堅定「先進性、公益性和推廣性」原則,致力於開展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指導、校-校互助、智慧課堂教學模式研究推廣、教師教育信息化應用能力提升、信息化教學評價、智慧課堂觀摩示範和教研課題研究等活動,全面提高學校信息化領導力和教師智慧教育專業能力,有效推進學校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進一步擴大聯盟橫向聯繫和縱向溝通,全方位拓展聯盟的服務平臺和渠道,與各級教研機構、學術研究團體、教育信息技術企業開展廣泛深入合作,為聯盟成員單位提供更為廣泛的交流展示與應用平臺。同時,聯盟還將探索後疫情時代學校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提升聯盟學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推進智慧課堂教學創新應用,指導智慧教學示範學校創建,推進「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建設。
成都師範學院黨委副書記未也表示,希望全體聯盟成員單位繼續堅持服務於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初心使命、堅持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把信息技術創新應用作為推進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的關鍵基礎和戰略支撐。讓每所學校、每個教師都成為教育信息化2.0的參與者、實踐者、推動者和創造者,全方位、多層次推進「聯盟」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以實際行動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圖片由成都師範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