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智慧教育與學校治理的行動實踐「落地生花」?高新區為教育...

2021-01-14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3日5時45分訊(馮一鳴)智慧教育是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抓手,也將成為學校治理現代化的突破口。

然而,如何讓智慧教育與學校治理的行動實踐「落地生花」?1月12日,重慶市大學城第一中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年會聚焦智慧教育、推進學校治理,為高新區「科創高新、智慧教育」吹來教育提質「東風」。

據悉,此次工作年會由重慶市大學城第一中學校主辦,華龍網教育頻道、高新區中學聯盟協辦。

一場「變道突圍」!

聚焦「智慧教育」與「學校治理」 吹來教育提質「東風」

十九大以來,推動教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熱門的公共政策話語,而教育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實質還是學校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重慶市大學城第一中學校校長王海洋深度解讀智慧教育與學校治理的行動實踐 彭雲升 攝

會上,大一中校長王海洋圍繞《智慧教育與學校治理的行動實踐》為題,從國家戰略熱詞說起,分智慧教育解讀、學校治理解讀和結構提質行動等三個方面,以及基本內涵、體系建構、標準維度等角度辦學進行深度解讀。

在他看來,治理現代化是系統性的辦學行動,其中,需要有戰略主題和具體的行動策略。因此,結合學校校情,通過對學校管理各要素的結構化和結構優化的「結構提質」,以「變道突圍」的方式實現了大一中辦學品質的提升。

重慶市高新區公共服務局教育管理科科長劉小紅作智慧教育工作講話 彭雲升 攝

「今天的學術年會既有智慧教育與學校治理的實踐探索,又有課堂教學工具開發運用的展示,還有教材培訓與學科組建設的探索」,重慶市高新區公共服務局教育管理科科長劉小紅坦言,這是一場難得的思想碰撞和教育探究。

同時,她希望高新區教育人能心中有夢想,眼中有光芒,胸中有志向,手中手中有力量,繼續堅定初心,堅守使命,堅持奮鬥,發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新發展「拓荒牛」、艱苦奮鬥「老黃牛」的三牛精神,為西部重慶科學城建設聚勢賦能,用教育事業高質量跨越發展譜寫高新區科學城奮進的新篇章。

大一中初中數學教研組長王康分享教學 彭雲升 攝

大一中高中英語教研組長陳紅分享教學 彭雲升 攝

一次思想碰撞!

教育專家「坐而論道」 「大一中樣本」獲贊連連

課堂教學工具如何開發與應用?如何巧用新教材、助推學科組建設?大一中初中數學教研組長王康、高中英語教研組長陳紅現場作項目匯報。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學校智慧管理的「大一中樣本」躍然眼前。

構建思維導圖、教案表格化、學科知識管理、課堂教學任務轉化及管理應用、線上線下精心教研、精品課程探索……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案例獲贊聲一片。

九龍坡區教師進修學院院長鍾及龍點評 彭雲升 攝

「站位很高、視野很廣、落地很穩、行動強勁、實證有效」,九龍坡區教師進修學院院長鍾及龍對此次的教育教學交流給予高度評價。他表示,智慧教育與學校治理的行動實踐,展現了高新區這片熱土上欣欣向榮的教育發展趨勢。同時,鍾及龍結合國家戰略,深入淺出地剖析了智慧教育的內涵,為下一步高新教育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華龍網教育頻道主編、重慶教育輿情研究院院長王大倫點評 彭雲升 攝

「高新區智慧教育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今天的年會,正是這股學術與思想碰撞的東風。」華龍網教育頻道主編、重慶教育輿情研究院院長王大倫聚焦「智慧」「治理」等關鍵詞,從思想現代化、管理現代化、課程現代化、育人現代化、學校現代化等五個方面為現代化智慧學校提出新思路。

西南大學教授、美育研究院院長趙伶俐以《結構的魅力》為題作專題講座 彭雲升 攝

萬物皆有結構,萬物也皆因結構而美妙。西南大學教授、美育研究院院長趙伶俐以《結構的魅力》為題作專題講座,啟發與會嘉賓辦學要有結構思維目標、有方法、有制度、有評價,明確辦學、教學的兩大系統,重新梳理各類教學環節,為學校結構提質進一步指明了方位。

除此之外,當天下午還開展了智慧課堂教學展示、課例點評及智慧教學項目交流、聯盟校代表研討會等活動。一所所學校正乘著科學之城、創新高地的東風,在成為重慶市一流重點中學的道路上奮力前行。

合影 彭雲升 攝

相關焦點

  • 王歡:對未來學校教育的思考與實踐
    節點之間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使得治理結構呈現出扁平化的特點。在未來社會,原來依靠行政力量建立的權威會被新生力量所瓦解,這種現象同樣存在於學校的治理結構中。 史家教育集團基於「分布式領導」「參與式領導」「平行領導」相關理念,變「管理」為「治理」,進行「教師領導型治理結構」的實踐探索,充分喚醒教師在改革中的主體作用,為課堂變革提供治理支撐,確保各項改革任務在集團各校區同時順利推進。
  • STEM教育在學校如何真正落地
    在這種大背景下,倡導多學科融合、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STEM教育引起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近年來,江蘇、廣東、山東、河南等地陸續出臺政策文件,引導學校積極開展SETM教育,並結合數學、科學、信息技術、綜合實踐活動等學科內容,開展了一系列富有價值的課程教學創新。這些一線實踐改善了原有的課堂面貌,推動了教師觀念與教學行為的轉變,提升了學生的核心素養,取得了良好效果。
  • 智慧入甬!聯想為寧波教育提速
    傾情教育30載,場景化方案助智慧教育落地聯想36年前成立之初就把教育行業確定為重要領域,至目前聯想已為全國20多萬所院校提供服務,積累了大量的成功案例和實踐經驗寧波是全國有名的院士之鄉,教育氛圍濃厚,師資發達、教育信息化水平居在浙江前列;目前已經有許多院校、教育局選擇聯想的智慧教育解決方案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智能服務。聯想的備授課和IDV雲教室解決方案幫助教師可以靈活運用雲中心的優質資源實現智能備課,實現數據互通、可視化報告、個性化教學等智能應用。
  • 制度自信教育的戰略意義與實踐路徑
    制度自信實踐探索日益豐富,特別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擘畫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美好藍圖,進一步在實踐中明晰了制度自信的奮鬥方向,實現了制度自信從理念到實踐的重大飛躍。面對當前複雜的國際環境和疫情帶來的嚴峻經濟發展形勢,如何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主旋律,全面開展制度自信教育,是當前和今後教育工作亟待完成的重大戰略任務。
  • 聯想RISE智能化戰略落地蘭州 舉辦智慧教育論壇打造西部教育高地
    如何用智慧助力教學模式創新?」等話題進行探討,希望找到一條通往智慧教育的光明大道。聯想智慧教育再添戰略夥伴 攜手西北師範大學助力教育創新發展聯想深耕教育領域30多年裡,聯想在國內服務了20多萬所學校,深入一線和廣大的教育工作者齊心推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 職業教育數據治理的基本邏輯與行動框架
    為有效實現大數據驅動職業教育治理的創新變革,就要在技術邏輯、功能邏輯、價值邏輯、規則邏輯等方面深刻把握並遵循職業教育數據治理的基本邏輯和發展規律,並在此基礎上圍繞行動理念、行動工具、行動場域、行動方式、行動支撐等要素搭建職業教育數據治理的行動框架,樹立「循數而行」的治理理念,採取「依數而動」的治理模式,拓展「因數而聯」的治理網絡,設計「憑數而決」的治理機制,構建「聯數而安」的治理保障,從而勾畫出合理可行的職業教育數據治理實踐路線圖
  • 人工智慧融入學校教育的發展趨勢
    本文旨在回顧人工智慧的發展歷史,分析人工智慧進展的動力來源,從技術和教育的視角審視人工智慧教育應用的特徵和規律,試圖回答人工智慧融入學校教育的潛能、可能面臨的挑戰和主要研究趨勢,以期促進新一代人工智慧助力學校教育發展,從而為構建智能化、網絡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教育體系貢獻智慧。
  • 後疫情時代教育發展思考:如何識別、防範、治理教育風險?
    教育風險沒有統一定義。倪娟等學者認為,教育風險是指在教育實踐以及改革過程中,由社會、政治等各個領域及教育系統內部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對教育整體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造成損害性影響的一種可能性。[1] 簡單來說,教育風險可以理解為教育主體在實現教育目標的過程中生成的偏離教育主體願望、而對主體造成的潛在損失危害的不確定性。因此,教育風險是一個動態性、前瞻性的可能狀態,也是一種負向性的教育發展狀態。
  • 智慧教育已成大勢所趨 中外教育專家共研「智慧化」教育發展新思路
    「信息技術促使傳統課堂向數位化、智能化、泛在化方向發展,我區許多學校開展『電子書包』『智慧教室』『一對一數位化學習』『智能學習終端』等教學實踐,對智慧課堂教學進行了有益地探索。」許海明說。智慧技術進駐教育領域,為翻轉課堂、智慧課堂,思維教學、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深度學習提供了可能。他認為,教育信息化要以「信」字當先,要注重智慧教育的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智慧化不僅影響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也影響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更使得整個教育趨向於『人』的發展。」
  • 網易公益"一塊屏"走進重慶巫山 公益合力助推智慧教育落地
    量體裁衣 探尋教育公益新解法相較於此前網易公益「一塊屏」落地的偏遠地區,重慶市巫山縣高度重視通過科技等手段推動縣域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這對此次捐贈內容的智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年,重慶市頒布了智慧教育五年工作方案,對開設中小學編程教育課程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巫山縣已完成中小學「三通兩平臺」和計算機網絡教室建設,實現了學校無線網絡覆蓋。
  • 重慶市沙坪垻區教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現代學校治理高峰論壇圓滿
    、健全現代教育治理體系,沙坪垻積極探索現代學校治理之道。2020年12月18-19日,重慶市沙坪垻區教育學會2020年學術年會暨現代學校治理高峰論壇在重慶南開中學隆重舉行,在西南教育界引起熱烈反響。本屆論壇由重慶市沙坪垻區教育學會及沙坪垻區教育基金會主辦、《學校品牌管理》雜誌承辦,重慶南開中學、重慶市第一中學校、重慶市沙坪垻區融匯沙坪垻小學校、重慶新東方教育培訓學校有限公司為支持單位。
  • 從雄安新區智慧教育五年行動計劃,看學校信息化計劃怎麼做
    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要求各學校要撰寫學校信息化規劃,很多學校不知道從何下手,正好大陳近日看到了2020年12月雄安新區發布的《雄安新區智慧教育五年行動計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該行動計劃無論從框架到細節,都非常值得各位借鑑。
  • 攜手「懂行人」,西安航天基地踏上智慧教育之旅
    在學校建設層面,打造智慧校園模塊、綜合評價體系、校長決策平臺、學校特色應用等模塊,為每一所學校的個性化智慧校園建設提供支撐。項目建成投用後,不僅可以更好地解決校長決策、教師教研、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實際問題,還能優化學校業務流程、管理流程,保障業務數據的連續性、穩定性,實現以服務教育、服務師生為出發點,推動學校在教育信息化上的應用創新,打造特色鮮明
  • 新工科教育治理的中國情境與模式
    充分發揮政府主導新工科教育治理的制度優勢。2017年被稱為新工科教育元年,「復旦共識」「天大行動」和「北京指南」構成了新工科教育的「三部曲」,迅速掀起了全國新工科教育熱潮。「復旦共識」第一次面向公眾拋出了「新工科」的概念;「天大行動」形成了「新工科建設路線圖」,明確了新工科的歷史任務、建設階段、建設路徑等重大基本問題;「北京指南」,形成了新工科建設項目指南,為大規模開展新工科教育提供了理論指導和實踐導向。
  • 施強教育攜手瑞安新紀元實驗學校,共同打造智慧學習生態圈
    11月26日上午,溫州市基於技術的教與學方式變革研討活動在施強教育合作學校——瑞安市新紀元實驗學校隆重舉行。本次活動以"基於技術的課堂教學方式變革"為主題,採用線上和線下同步的方式進行,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研討熱烈,為智慧教學方式的變革指明了方向。
  • ...少年科學院院長聶麥花:開創全國標杆 看勞動教育引發「蝴蝶效應」
    以勞動教育為切入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辦青島人民滿意的勞動實踐教育。談到綜合實踐教育集團對勞動教育的推動作用,聶麥花介紹說,綜合實踐教育中心有兩方面的職責定位,一方面,面向市內三區進行綜合實踐學科的教學,自2003年成立青島市少科院後;另一方面,面向全市青少年做科技普及教育和科技賽事的承辦工作。
  • 江西「5G+智慧教育」示範校啟動 簡極科技智慧足球方案將在全省推廣
    簡極科技、鷹潭聯通和歐菲達源強強聯手為貴溪「5G+智慧足球」建設提供實踐樣板,簡極科技的智慧校園足球解決方案也將做為江西聯通5G+智慧教育的標杆應用開始在全省推廣落地。貴溪市教體局副局長徐國勝、貴溪市第二小學校長盧華、貴溪聯通總經理徐斌、簡極科技CEO陳偉丹、BrainCo陳珊晴女士參加出席了本次儀式。
  • 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飛龍實驗小學:「綠色智慧」課程 讓教育帶著...
    原標題: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飛龍實驗小學:「綠色智慧」課程 讓教育帶著溫度落地顧秉鈞先生在《三智九慧五個基礎能力》一書中闡述道:人的思維功能是先天的,智慧思維方法不能天生。每個人出生後只要大腦健康,就要由簡到繁、由淺入深地進行相應的教知育智。
  • 桑植四中科技教師黃國輝:科技教育生夢想
    桑植四中科技教師黃國輝:科技教育生夢想。紅網時刻張家界12月2日訊(通訊員 毛賢成 王成均)2018年到2020年,張家界有一所學校在全市全省科技體育競賽中呈現驕人的業績,連續三年時間,該學校參加全市、全省賽事,獲得各類獎項100多項。
  • 國家教育治理職能重心的轉變
    英國國家教育治理職能重心的轉變對於我國國家教育行政機構如何改革以及如何優化中國教育行政管理職能具有啟示意義。[13]為實現為每個兒童未來發展打好基礎的目標,1998年《學校標準與框架法案》(School Standards and Framework Act)中提出了提高教育標準的具體措施:限制學前班級的規模;明確教育發展目標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門在提高教育標準方面的職責;實行教育行動區計劃,由地方教育當局直接介入學校管理來提高教育質量;規定由地方教育當局負責本地區公立學校的設立、變更以及撤銷事宜,豐富公立學校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