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胡海文 谷芳平)4月12日,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來了一大波客人——來自海內外的多名教育專家,美國、澳大利亞的海外代表團,北京、上海等10個省外教育代表團以及浙江省137所學校的代表齊聚於此,圍繞新時代「智慧」教育的發展方向展開討論。原來,這是杭州市江幹區第十七屆「錢塘之春」教育高峰論壇:「網際網路+」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暨江幹區第五屆教育信息化推進會系列活動的現場。據介紹,本次活動設了各大分會場,多地實時互動直播,對「網際網路+」智慧教育的應用體現得淋漓盡致。論壇由杭州市江幹區教育局副局長費蔚主持。
論壇會場
近年來,江幹區積極探索「網際網路+社會治理」新模式,已成為杭州的智慧新城區。據江幹區教育局副局長許海明介紹,三年來,無線網絡、千兆網工程已在全區中小學全面實施,交互式多媒體配備率達100%,特色實驗室、智慧教育項目以年均20個以上的量開展建設。現在運用江幹教育信息一站式平臺構建的各類系統平臺已達35個,各類系統平臺基本實現教育與行政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教學管理的科學化、高效化。
江幹區教育局副局長許海明
許海明認為,教育信息化的關鍵是人的信息化基本素養的培育。為此,江幹也有相應做法,從分級培訓、專題培訓、系列培訓等方面切入培育教師,每次每項的培訓均輔以實踐性的培訓實效考核,使每次每期培訓均有實效,並將技術培訓情況納入年度考核中,更好地培養教師的信息化素養。「信息技術促使傳統課堂向數位化、智能化、泛在化方向發展,我區許多學校開展『電子書包』『智慧教室』『一對一數位化學習』『智能學習終端』等教學實踐,對智慧課堂教學進行了有益地探索。」許海明說。
卡布裡尼國際學院副院長Paul
當今,「網際網路+」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技術已成為世界教能夠育領域關注的熱點。在美國,智慧技術已經深入到每一個領域。而技術的無處不在,不斷引發著人類的思考。卡布尼裡國際學院副院長Paul Wright認為,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人類的社交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人們主要通過技術和設備去交流。同時,道德是技術運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於科技的應用,要融入道德準則,我們有義務確保網上技術的安全性,要懂得如何去分享技術,也要控制這種擴張式的社交方式,同時要通過預見未來合理應用技術。」
智慧教育專家祝智庭
華東師範終身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祝智庭在專題講座《智能技術促進智慧教育》中談到,信息技術,是人類的第二次進化。智慧技術進駐教育領域,為翻轉課堂、智慧課堂,思維教學、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深度學習提供了可能。他認為,教育信息化要以「信」字當先,要注重智慧教育的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智慧化不僅影響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也影響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更使得整個教育趨向於『人』的發展。」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校長吳樹超認為,智慧化教育能讓老師們站在高位上發展,能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拓寬了師生的成長空間。丁蕙實驗小學的成長起點就是對智慧化教育的探索,學校科學化、信息化、智慧化的特色日漸明顯。
浙師大附屬丁蕙實驗小學吳樹超校長接待卡布裡尼國際學院副院長Paul Wright
為了本次活動,蕙實驗小學還精心準備了智慧展廳,其中包括包智慧萬象的智慧小巷、體現童心童趣的童心蕙園,還有揭秘大自然的三生體驗館,這些展品都藉助智慧手段呈現了學校不一樣的智慧形態。「智慧化已是大勢所趨,我們教育人要以積極的姿態迎接教育的這一大變革。」吳樹超說。
據悉,此次教育高峰論壇聯結了中外四方,將國內外的智慧教育聯結在一個共同體中,共商、共謀智慧教育的發展。活動現場,美國費城中心與杭州市江幹區教育局籤訂友好合作協議,澳洲桉樹山小學與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締結為友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