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已成大勢所趨 中外教育專家共研「智慧化」教育發展新思路

2020-12-05 中國教育在線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記者 陳顯婷 通訊員 胡海文 谷芳平)4月12日,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來了一大波客人——來自海內外的多名教育專家,美國、澳大利亞的海外代表團,北京、上海等10個省外教育代表團以及浙江省137所學校的代表齊聚於此,圍繞新時代「智慧」教育的發展方向展開討論。原來,這是杭州市江幹區第十七屆「錢塘之春」教育高峰論壇:「網際網路+」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暨江幹區第五屆教育信息化推進會系列活動的現場。據介紹,本次活動設了各大分會場,多地實時互動直播,對「網際網路+」智慧教育的應用體現得淋漓盡致。論壇由杭州市江幹區教育局副局長費蔚主持。

論壇會場

  近年來,江幹區積極探索「網際網路+社會治理」新模式,已成為杭州的智慧新城區。據江幹區教育局副局長許海明介紹,三年來,無線網絡、千兆網工程已在全區中小學全面實施,交互式多媒體配備率達100%,特色實驗室、智慧教育項目以年均20個以上的量開展建設。現在運用江幹教育信息一站式平臺構建的各類系統平臺已達35個,各類系統平臺基本實現教育與行政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教學管理的科學化、高效化。

江幹區教育局副局長許海明

  許海明認為,教育信息化的關鍵是人的信息化基本素養的培育。為此,江幹也有相應做法,從分級培訓、專題培訓、系列培訓等方面切入培育教師,每次每項的培訓均輔以實踐性的培訓實效考核,使每次每期培訓均有實效,並將技術培訓情況納入年度考核中,更好地培養教師的信息化素養。「信息技術促使傳統課堂向數位化、智能化、泛在化方向發展,我區許多學校開展『電子書包』『智慧教室』『一對一數位化學習』『智能學習終端』等教學實踐,對智慧課堂教學進行了有益地探索。」許海明說。

卡布裡尼國際學院副院長Paul

  當今,「網際網路+」背景下的智慧教育技術已成為世界教能夠育領域關注的熱點。在美國,智慧技術已經深入到每一個領域。而技術的無處不在,不斷引發著人類的思考。卡布尼裡國際學院副院長Paul Wright認為,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人類的社交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地變化,人們主要通過技術和設備去交流。同時,道德是技術運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對於科技的應用,要融入道德準則,我們有義務確保網上技術的安全性,要懂得如何去分享技術,也要控制這種擴張式的社交方式,同時要通過預見未來合理應用技術。」

智慧教育專家祝智庭

  華東師範終身教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術標準委員會主任祝智庭在專題講座《智能技術促進智慧教育》中談到,信息技術,是人類的第二次進化。智慧技術進駐教育領域,為翻轉課堂、智慧課堂,思維教學、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深度學習提供了可能。他認為,教育信息化要以「信」字當先,要注重智慧教育的科學性、技術性、藝術性和人文性的有機統一。

  「智慧化不僅影響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也影響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更使得整個教育趨向於『人』的發展。」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校長吳樹超認為,智慧化教育能讓老師們站在高位上發展,能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拓寬了師生的成長空間。丁蕙實驗小學的成長起點就是對智慧化教育的探索,學校科學化、信息化、智慧化的特色日漸明顯。

浙師大附屬丁蕙實驗小學吳樹超校長接待卡布裡尼國際學院副院長Paul Wright

  為了本次活動,蕙實驗小學還精心準備了智慧展廳,其中包括包智慧萬象的智慧小巷、體現童心童趣的童心蕙園,還有揭秘大自然的三生體驗館,這些展品都藉助智慧手段呈現了學校不一樣的智慧形態。「智慧化已是大勢所趨,我們教育人要以積極的姿態迎接教育的這一大變革。」吳樹超說。

  據悉,此次教育高峰論壇聯結了中外四方,將國內外的智慧教育聯結在一個共同體中,共商、共謀智慧教育的發展。活動現場,美國費城中心與杭州市江幹區教育局籤訂友好合作協議,澳洲桉樹山小學與浙江師範大學附屬丁蕙實驗小學締結為友好學校。

相關焦點

  • 打造「3E」未來教育 華漁智慧教室亮相教育裝備展
    10月23日—25日,第78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在重慶召開。網龍旗下教育子公司網龍華漁教育攜101智慧教室、5G全息投影、AI教育機器人等多款解決方案及智慧教育產品亮相展會,並在現場以AI課件、101教育PPT等產品開設體驗課,為參展觀眾呈現未來教育樣板。
  • 聯想RISE智能化戰略落地蘭州 舉辦智慧教育論壇打造西部教育高地
    11月5日,作為聯想RISE智能化服務生態戰略在全國落實的重要一步,「聯想智慧中國行——智慧教育分論壇」在古城蘭州落地。論壇聚焦教育行業智慧化變革趨勢,探討教育信息化時代下的機遇與挑戰。
  • 智慧樹幼教雲平臺助推幼兒園智慧教育升級
    家長、老師、教育工作者和相關部門應群策群力,努力為孩子成長提供肥沃的土壤,激發孩子的興趣和潛能,點燃孩子心靈中的火焰。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中國目前的幼兒園教育仍存在優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安全管理不善、教學模式不靈活、家長和老師溝通不暢等問題。在移動網際網路的衝擊和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推動下,中國幼教行業正在逐步發生著改變,教育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活躍的、互動的、個性化的共進演變過程。
  • 如何讓智慧教育與學校治理的行動實踐「落地生花」?高新區為教育...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3日5時45分訊(馮一鳴)智慧教育是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重要抓手,也將成為學校治理現代化的突破口。然而,如何讓智慧教育與學校治理的行動實踐「落地生花」?
  • 智慧入甬!聯想為寧波教育提速
    11月25日,「聯想智慧中國行——智慧教育論壇」在美麗的的寧波隆重召開。來自當寧波及周邊地市地教育界、信息技術界學者、專家以及聯想生態合作夥伴200餘人出席論壇,聯想東南大區總經理袁樹新、中國教育技術協會首席專家施建國、中國教科院未來實驗室副主任羅夫運、寧波大學圖信中心主任杜曉毅以及聯想智慧教育總經理王琳發表演講。
  • 疫情時期的網絡與智慧教育論壇舉行,共話後疫情時代網絡與教育
    12月3日,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第二十七屆學術年會疫情時期的網絡與智慧教育論壇分論壇在深圳舉行。  疫情時期的網絡與智慧教育論壇由深圳大學信息中心主任王志強主持,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華南師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北京大學和山東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智慧校園建設模式、在線教育模式、在線教學直播雲平臺建設等主題發表報告。
  • 首屆MEET教育科技創新峰會啟動 匯聚全球大咖共探智能教育未來
    與上述情形鮮明對照的是,近段時間以來,「動輒數萬元、一分鐘可閱讀上萬字量子波動速讀培訓」等種種收割「智商稅」的偽教育科技類產品,也層出不窮,引發教育與科技融合的諸多爭議和反思。教育科技的本質和邊界是什麼?科技如何真正助力教育,促進技術與內容有機融合?教育信息化如何加速實現教育個性化、公平化和智慧化?
  • 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的設想
    他所強調的傑出人才,是指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上有重大突破和發明創造的人才和帥才,他認為科學精神的靈魂就是創新。       今年夏天當他又見到溫總理時,雖然他已97歲高齡,心中想說的話很多,但主要牽掛的還是中國的教育事業,因為他深深地感到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在青年」。當今,科技和教育將成為影響世界各國發展的關鍵因素。
  • 學習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座談會在北京飯店舉行
    錢學敏、幾十年如一日,協助錢學森、在哲學社會科學和教育方面的工作。她保存了約五百封與錢學森往來的信件,並撰寫專著和多篇論文論述錢學森的教育思想。李敏生在講話中感謝錢學敏教授對錢學森大成智慧教育思想的深刻全面論述。根據多年的研究,綜合古今中外的經驗成果,錢學森的教育設想在當代高科技的條件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目標。
  • 101教育攜手中國電信DICT生態圈,構建智慧教育新時代
    在線教育服務提供商——101教育近日加入了中國電信DICT生態圈,這將推動人工智慧+教育的加速發展。101教育入圍DICT生態圈共推教育生態建設和發展為承接中國電信戰略轉型3.0,快速響應市場需求、規模拓展業務,中國電信北京公司攜手合作夥伴打造DICT合作生態圈,優先選擇在特定領域或者關鍵技術行業領先的合作夥伴。
  • 網易公益"一塊屏"走進重慶巫山 公益合力助推智慧教育落地
    量體裁衣 探尋教育公益新解法相較於此前網易公益「一塊屏」落地的偏遠地區,重慶市巫山縣高度重視通過科技等手段推動縣域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這對此次捐贈內容的智慧性提出了更高要求。2019年,重慶市頒布了智慧教育五年工作方案,對開設中小學編程教育課程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巫山縣已完成中小學「三通兩平臺」和計算機網絡教室建設,實現了學校無線網絡覆蓋。
  • 核心素養視角下的智慧教育體系構建
    從這兩個對高端創新人才的研究結果來看,個體造就自己良好的未來,都必須要把握自己成長和發展過程中反映「非智」的方面。這種「非智」的不斷沉澱和內化,對個體的成功乃至成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個人的核心素養內化,反映了個體對培養自己的迫切需求,這促使智慧教育需要從微觀層面考慮人的培養問題。
  • 以智慧校園建設為藍圖,哈職大步邁向教育現代化發展之路
    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是關鍵路徑和有力支撐,促進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助力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的改革發展,這也是《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提出的發展方向。教育信息化是順應教育發展環境的必然選擇,並已掀起一股教育信息化變革的浪潮。
  • 聚焦智教生態價值投資 中國智慧教育三十人論壇在京舉行
    作為「百年大計」的教育事業,圍繞新技術應用、「十四五」戰略規劃等,社會各界都在思考和研究中國教育的未來發展和智慧發展。為此,在論壇主分享環節,智教研究院院長馬鐵鷹以《學習者中心視角下智慧教育生態投資》為題探索了其在智慧教育、未來教育等方向的研究內容,並以更加長遠的投資視角,解構智慧教育的未來生態與投資價值。
  • 景區「潮汐現象」明顯 中英智慧教育植入研學營地是個好路子嗎?
    並且,核心團隊成員一直從事教育行業,從產品設計團隊到銷售團隊一直深耕教培行業,陳元媛說從大學教師到中英智慧教育,從科班出身轉入非剛需的教育產品行業,自己已在教育行業深耕了10來年。中英智慧深耕營地也是看重它能解決旅遊端的「潮汐現象」,因為研學營地產品消費時間段多是在非周末、非節假日,可以帶來大量的人流。研學旅行和營地教育作為「文旅+教育」的重要結合點,可以說正在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文旅產業也將為研學旅行及營地教育提供更多的場景和內容。
  • 科大訊飛與南昌一中簽約合作 攜手推動智慧教育發展
    9月22日,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大訊飛」)與南昌市第一中學(以下簡稱「南昌一中」)籤署智慧校園示範校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科大訊飛教育產品的有效應用與南昌一中豐厚教育資源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校和企業各自優勢,共同打造全國智慧教育應用示範學校。
  • 攜手「懂行人」,西安航天基地踏上智慧教育之旅
    ;探索構建區域智慧校園服務體系;促進融合應用與創新,構建基於信息化的人才培養新模式;依託大數據推動區域教育治理的精細化,實現「教」與「學」的精準化和個性化。藉助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應用,西安航天基地將通過智慧教育雲建設,打造未來學校的六大中心:校長決策中心、學生成長發展中心、教師發展中心、創新中心、學習中心、安全中心,從而實現學生綜合素養指標數據的採集及展示。
  • 智慧教育學加家:積極布局未來教育十大發展場景
    2019年,是中國教育改革踐行路上的關鍵一年,也是人工智慧與教育進一步深度融合的一年。在教育領域的數位化轉型進一步加速的背景下,未來「智慧教育」的發展方向正受到廣泛關注。    誰能代表教育的未來?面向未來,「教育+」又將會與哪些產業打通,實現教育智能化?
  • 智慧課堂又有哪些科技範兒?看看四川智慧教育聯盟的老師如何呈現
    上述智慧課堂均來自四川智慧教育聯盟第六屆智慧教學研討暨成果匯報活動現場,成都、南充、瀘州、福州等省內外的20位優秀教師,呈現了涵蓋二年級至九年級的精彩「智慧課堂」。據了解,交互式一體機、智能平板、反饋器、AR技術等有效應用於課堂教學,創設了以知識建構和能力發展為核心的智能學習空間;TBL、PBL、電子書包等各種模式有效融合了課前、課中和課後,打破了傳統教學的局限,教學流程得以再造,課堂結構發生變革,課堂互動有效開展,實現了資源推送智能化、教學決策數據化、學生思維可視化、交流互動立體化、評價反饋及時化,形成了教育信息化推進教學變革的有效教學模式,有效推進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創新
  • 江西「5G+智慧教育」示範校啟動 簡極科技智慧足球方案將在全省推廣
    5G+智慧教育落地提供實踐支持國家03專項智慧教育試點在鷹潭,鷹潭亮點在貴溪。省委書記點讚:智慧校園足球要在全省推廣2019年鷹潭聯通的《「5G+智慧教育」建設項目》成功申報了江西03專項,隨後簡極科技與中國聯通鷹潭市分公司、歐菲達源籤署了關於「5G+智慧教育」的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智慧教育區域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