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假陰性,數字PCR技術更準確檢測新冠病毒

2021-01-10 騰訊網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檢測,實時定量PCR一直是金標準。不過對於某些患者,qPCR的結果似乎每天都在變化,而且有不少假陰性。近期的研究表明,ddPCR檢測能夠減少假陰性結果,而Bio-Rad Laboratories公司也利用其微滴式數字PCR系統開發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產品。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檢測,實時定量PCR(qPCR)一直是金標準。不過對於某些患者,qPCR的結果似乎每天都在變化,而且有不少假陰性。近期的研究表明,ddPCR檢測能夠減少假陰性結果,而Bio-Rad Laboratories公司也利用其微滴式數字PCR系統開發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產品。

數字PCR(ddPCR)不像傳統的RT-qPCR那樣需要根據標準品進行校準。而且,PCR反應被分割成數萬個小液滴,在這種情況下,PCR抑制劑對樣品的影響較小,檢測靈敏度提高。在病毒載量低的情況下,例如SARS-CoV-2病毒感染的早期或無症狀感染,這種檢測尤為重要。

Bio-Rad數字生物學中心的生命科學營銷主管Carolyn Reifsnyder表示,ddPCR對包含抑制劑的複雜樣品具有特殊優勢。「我們的檢測是終點PCR,因此不存在qPCR所具有的抑制問題,」她解釋說。「數字PCR讓您更有信心,不會出現假陰性。」

我國的研究人員本月在medRxiv上發表了兩項小型研究,表明數字PCR具有更高的靈敏度,並且能夠檢測出金標準RT-qPCR所錯過的感染。

第一項研究是在武漢疫情暴發期間對ddPCR檢測的評估。這項研究是由中國計量科學院、武漢和北京的疾控中心以及重慶大學聯合開展的。研究人員利用Bio-Rad的QX200系統,對103名疑似患者、75名密切接觸者和16名康復期患者進行檢測,並將結果與三種不同的RT-qPCR試劑盒進行比較。他們發現ddPCR的檢測限是兩個拷貝,總體準確度約為96%。

對於疑似感染SARS-CoV-2的發燒患者,使用ddPCR的檢測率從28%提高到87%。對於密切接觸者,陽性率從21%降低至1%。研究人員還發現,年長的康復期患者在較長時間內具有較高的病毒載量。他們認為,ddPCR的靈敏度提高,特別適合判斷這些患者是否應解除隔離。

第二項研究是由武漢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展的。他們採集了57名患者的咽拭子,並比較了ddPCR和RT-qPCR的結果。研究人員在兩種檢測方案中使用了相同的引物和探針,發現ddPCR的檢測限比RT-qPCR低500倍以上,總體準確度大約為94%。而且,在14名康復期患者中,9名患者的RT-qPCR檢測結果為陰性,但實際上通過ddPCR可以檢測到病毒。

文章的資深作者、武漢大學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陳宇教授指出,咽拭子的病毒載量較低,而且由於大量的假陰性報告不可避免,導致未能及時診斷,儘早治療或中斷傳播鏈。

他指出,儘管小規模使用時ddPCR的成本略高於RT-PCR,但如果大規模使用,則成本幾乎相同。此外,考慮到ddPCR檢測的準確性更高,因此可能不需要像RT-PCR那樣對患者進行重複檢測,在這種情況下,ddPCR實際上比RT-PCR更便宜。

「我們建議將ddPCR作為標準RT-PCR的補充。RT-PCR陰性的結果可利用ddPCR再次檢測,因為RT-PCR的陽性結果是可靠的,」陳宇指出。他認為,目前應對COVID-19危機時,所有診斷SARS-CoV-2的方法(包括RT-PCR、ddPCR、IgM/IgG抗體檢測和CT掃描)都有所幫助,應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

Bio-Rad的檢測策略

根據Reifsnyder的說法,Bio-Rad一直在開發基於探針的三重檢測,也就是檢測SARS-CoV-2 N基因上的兩個靶點,以及Rpp30基因,後者是人RNase P基因的標誌物,可作為陽性對照。該檢測使用鼻咽拭子和多孔板,因此可以同時運行96名患者的樣品。「不需要qPCR那樣的標準曲線,因此您不會浪費任何孔,」她說。檢測時間大約為五個半小時。

Bio-Rad與Biodesix合作開發了ddPCR檢測,並申請美國FDA的緊急使用授權,以便用於CLIA實驗室的檢測服務。此外,他們自己也在開展研究,爭取成為EUA的檢測製造商。同時,Bio-Rad還在與全球其他監管機構積極展開對話。

這款ddPCR檢測可在QX200系統以及QXDx系統上運行,QXDx系統在去年2月獲得了美國FDA的許可。Reifsnyder解釋說:「QX200和QXDx基本上是同一臺儀器。QXDx根據美國的臨床應用進行了調整,而QX200通過了CE-IVD認證。不過,隨著全球監管要求的放鬆,在疫情期間許多實驗室也能夠在RUO儀器上檢測SARS-CoV-2。」

除了臨床檢測,Bio-Rad還提供了多個產品來支持COVID-19的研究和診斷開發。例如,他們提供了一步法RT-qPCR預混液,該預混液經過優化,可直接從RNA中擴增靶點,此外還有SARS-CoV-2標準品以及陰性標準品。這些材料是由去年被Bio-Rad收購的Exact Diagnostics公司開發的。當然,還有CFX實時定量PCR檢測系統,包括CFX96 Dx、CFX96 Touch和CFX384 Touch。

Reifsnyder表示:「如今,我們正在全天候工作,向包括公司和政府實驗室在內的世界各地的實驗室提供qPCR產品。」 Bio-Rad並沒有透露具體的儀器安裝數量,但表示到目前為止已經放置了數千臺QX200儀器,而且QXDx的數量也在激增。「我們的製造工廠仍在運轉中……我們的QX200和CFX生產線仍在滿負荷運轉,全天候生產儘可能多的儀器。」

參考文獻

Highly accurate and sensitive diagnostic detection of SARS-CoV-2 by digital PCR

ddPCR: a more sensitive and accurate tool for SARS-CoV-2 detection in low viral load specimens

相關焦點

  • 已成功研發新冠病毒高靈敏數字PCR檢測方法和試劑盒,減少假陰性!
    日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前沿中心生命科學計量團隊成功研發了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新型檢測方法和對應試劑盒——高靈敏數字PCR檢測法和檢測試劑盒。該方法較現行通用的RT-PCR法靈敏度顯著提升,已進行驗證測試,並將同步有序開展推廣應用。
  • 新冠病毒檢測為何出現假陰性?
    在尚無法準確預測疫情拐點的當下,如果唯一的確診手段無法保證,出現錯檢和漏檢,直接後果將是,很多核酸檢測陰性但仍攜帶病毒的人得不到隔離,他們將成為新的傳染源。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天津一女性感染病例,1月21日出現發熱後,前後共做了三次核酸檢測均呈陰性,2月1日第四次檢測後才呈陽性。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 是什麼影響了準確率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 是什麼影響了準確率 2020-02-13 13:24:20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佚名擴增讓新冠病毒現形大多數生物體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例如這次的新冠病毒。為了知道人體內是否含有新冠病毒,需要採集人體樣本進行檢測。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冠病毒的RNA。但實際上,樣本中病毒的遺傳物質極其微量。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 到底是什麼影響了準確率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 到底是什麼影響了準確率 2020-02-14 20:32:23 來源:光明網  |  作者:佚名擴增讓新冠病毒現形大多數生物體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例如這次的新冠病毒。為了知道人體內是否含有新冠病毒,需要採集人體樣本進行檢測。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冠病毒的RNA。但實際上,樣本中病毒的遺傳物質極其微量。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到底是什麼影響了準確率?
    為什麼核酸檢測結果會出現假陰性?不同企業的試劑檢測產品有何異同?  擴增讓新冠病毒現形  大多數生物體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例如這次的新冠病毒。為了知道人體內是否含有新冠病毒,需要採集人體樣本進行檢測。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冠病毒的RNA。  但實際上,樣本中病毒的遺傳物質極其微量。而且與DNA相比,RNA極易降解。問題來了,樣本中的RNA病毒量少又不穩定,怎樣才能逼這隻妖怪「現形」呢?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假陰性/假陽性問題探索及解決方案
    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作為最終確診的關鍵性技術,核酸檢測發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近期關於核酸檢測準確性問題的討論甚囂塵上,如何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如何減少假陰性/假陽性成為困擾檢測工作者的重要難題。
  • 臻準生物科技:數字PCR的推動者,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更精準!
    「Ct值在37—40的灰度區間時,陰陽性難以判定;由於靈敏度問題,針對尚未表現出症狀的患者,在核酸檢測時可能由於體內病毒含量過低而判斷為陰性,出現漏檢的可能。」疫情發生後,市場上的螢光PCR試劑在對病患進行核酸檢測時的一些局限不斷被顯現出來。
  • 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可降低「假陰性」概率
    新京報訊(記者 倪兆中 俞金旻)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被批准為國家級標準物質。今日(3月25日),新京報記者前往其實驗室探訪,研發人員介紹,該標準物質能有效評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準確性,大大降低「假陰性」的出現概率。
  • 什麼是核酸檢測「假陰性」?
    北京中日友好醫院的一位武漢來京發熱肺炎患者,入院前3次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甲流核酸檢測陽性,因此於1月30日以「重症甲流」收入院。患者入院後插管上呼吸機,通過肺泡灌洗檢測,直到2月5日才發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數字PCR法新冠檢測試劑盒獲FDA EUA授權,全封閉數字PCR系統優勢凸顯
    美國時間6月25日,銳訊生物開發的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數字PCR法)FastPlex Triplex SARS-CoV-2 detection kit (RT-Digital PCR),配合銳訊生物DropX-2000系列全封閉高度自動化的數字PCR系統,獲得美國食藥監局(FDA)應急使用授權
  • 張鋒團隊推出新一代 CRISPR 檢測技術,或將用於新冠病毒家庭檢測
    (來源:McGovern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該檢測過程中不需要從患者樣本中純化 RNA,並且將檢測新冠病毒所需的化學反應步驟在一個試管中完成。在檢驗 12 個新冠病毒陽性和 5 個新冠病毒陰性樣本的實驗中,這一檢測達到 100% 的特異性和 97% 的靈敏度。
  • 「提示」降低「假陰性」出現概率!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核酸標準...
    如果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比作一把秤,經常用砝碼校準,是確保其精準的關鍵。市市場監管局說,近日,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被批准為國家級標準物質,能有效評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準確性。
  • 新冠病毒檢測走向「物美價廉」
    比如,有些簡易的檢測方法可在15分鐘或更短時間內診斷出新冠病毒;也有科學家利用「當紅」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來快速得出檢測結果。使用該方法時,檢測人員首先直接從患者體內收集病毒RNA——通常是將棉籤插入鼻腔深處收集,隨後,在臨床實驗室將病毒的RNA轉化為DNA,然後用專門的儀器加熱和冷卻該DNA,使其複製增加,以更易於檢測出病毒。此過程重複進行約一小時後,可獲得新冠病毒檢測結果。
  • 病毒照妖鏡——聚焦實時螢光PCR檢測
    新冠肺炎爆發至今,已波及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戰「疫」是全世界面臨的重要任務,而快速確診是疫情防控的基礎。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以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第四版)》記載,利用實時螢光PCR進行核酸檢驗是主要診斷手段。作為當下新冠肺炎確診的「金標準」,實時螢光PCR功不可沒。
  • 張鋒教授團隊推出新一代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讓即時檢測更便捷
    今年2月,張鋒教授和他的合作夥伴曾經開發出一項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技術,不需要複雜的設備, ,就能檢查出新冠病毒RNA的存在。  這款最新的檢測手段比2月份的檢測技術更進一步,檢測過程中不需要從患者樣本中純化RNA,並且將檢測新冠病毒所需的化學反應步驟在一個試管中完成。
  • 為什麼抗體檢測能給核酸檢測的「假陰性」兜底?-虎嗅網
    上海長寧區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流程/來源:新華社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樣本來自於咽拭子採集,醫護人員使用無菌試紙在被採集人雙眼側扁桃體及咽喉壁擦拭5~10次,隨後將樣本浸入細胞保存液中留取樣本,密封后送至實驗室檢測。
  • 張鋒團隊推出新冠病毒CRISPR檢測技術
    今年2月,張鋒教授和他的合作夥伴曾經開發出一項基於CRISPR的新冠病毒檢測技術,不需要複雜的設備,三步檢測僅需約1個小時,就能檢查出新冠病毒RNA的存在。這款最新的檢測手段比2月份的檢測技術更進一步,檢測過程中不需要從患者樣本中純化RNA,並且將檢測新冠病毒所需的化學反應步驟在一個試管中完成。
  • 上海新冠病毒RNA標準物質獲國家批准,有效減少核酸檢測「假陰性...
    近日,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被批准為國家級標準物質。這是首個由地方研製成功並獲國家批准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可供國內外核酸試劑盒生產企業和研發機構使用,幫助其將試劑盒的研製及審批時間從一年以上縮短至兩個月。
  • Adaptive開發的新冠免疫力檢測據稱比市售抗體檢測提供更準確的結果
    據外媒BGR報導,一家稱為Adaptive Biotechnologies的公司開發了一種新冠病毒免疫力檢測,據說可以比一些市售抗體檢測提供更準確的結果。現在,輝瑞公司的中期數據顯示,BioNTech實驗藥物的有效性超過90%,第一個新冠候選疫苗看起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漏檢,問題出在哪兒
    2020年2月5日,在與央視主持人白巖松主持的《新聞1+1》節目的連線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教授提到:「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方式主要還是對於病毒核酸的檢測,但新冠病毒有一個特點,並不是所有感染的患者都能測出核酸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