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到底是什麼影響了準確率?

2020-12-03 天眼新聞

近日,成都新百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對病毒核酸提取試劑盒進行質量檢測。新華社記者 劉坤 攝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根據《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程序》,目前已有7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經過應急審批。近日,有報導稱,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出現一名三次咽拭子檢測均為陰性、通過檢測下呼吸道樣本才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患者。  為什麼核酸檢測結果會出現假陰性?不同企業的試劑檢測產品有何異同?  擴增讓新冠病毒現形  大多數生物體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例如這次的新冠病毒。為了知道人體內是否含有新冠病毒,需要採集人體樣本進行檢測。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冠病毒的RNA。  但實際上,樣本中病毒的遺傳物質極其微量。而且與DNA相比,RNA極易降解。問題來了,樣本中的RNA病毒量少又不穩定,怎樣才能逼這隻妖怪「現形」呢?  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技術(RT-PCR技術)就是「照妖鏡」。該技術能將病毒的RNA合成為DNA,然後對合成DNA進行擴增,再通過螢光探針檢測這些擴增產物。螢光探針就像雷達一樣,一旦鎖定目標就會發出信號。  擴增產物越多,累積的螢光信號就越強。核酸檢測就是通過檢測螢光信號的累積來確定樣本中是否有病毒核酸。目前,獲批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使用的均是RT-PCR技術。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講席教授程京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除RT-PCR這一熱循環擴增技術之外,等溫核酸序列擴增技術(NASBA技術)和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LAMP技術)等恆溫擴增技術也在分子診斷領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目前,獲批的核酸檢測試劑產品都是單一指標的,即只能用於檢測新冠病毒這一種病毒。」程京坦言,對於大量疑似病人來說,這類檢測試劑作用有限,臨床上急需能一次性檢測多個病原體的檢測試劑產品。  審批從簡但該有的流程不會少  為應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國家藥監局迅速啟動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程序,加快審評審批速度,擴大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供給。在獲取新冠病毒RNA序列後,多家企業在短短幾天內迅速生產出檢測試劑產品,並很快獲批以供應前線需求。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系教授楊蓉西撰文稱,正常情況下,核酸檢測試劑從研發到臨床再到拿證需要3—5年,甚至更長。但緊急情況下,簡化流程符合需要。「質量檢和正式臨床試驗可以暫時不做,但是基本的研發流程,少量的預臨床試驗,以及標準化生產都是需要的。」  2月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藥監局器械註冊司稽查專員江德元對有關核酸檢測試劑有效性的質疑作出回應。他表示,已批准的產品都有相應的臨床使用實驗,完成了產品的註冊檢驗,質量管理體系檢查,提交了臨床評價資料和相應的研究資料,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相關資料表明,產品性能能夠達到技術要求的規定,產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靠性可以得到保障。  程京也告訴記者:「檢測試劑還要通過3家以上獨立醫學機構的臨床樣本檢測並出具臨床試驗報告。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也會測試產品性能,給出鑑定報告,判定檢測試劑產品是否滿足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滿足不了這些硬性指標,檢測試劑在實驗室的效果再好,也不會拿到註冊批文。」  也就是說,雖然特事特辦,但國家藥監局還是遵循「統一指揮、早期介入、隨到隨審、科學審批」的原則,確保產品安全、有效、質量可控。  多種因素導致檢測結果有偏差  有疫情一線的醫生反映,一些患者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但CT影像卻顯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情也在不斷發展。  「當前,用核酸檢測新冠肺炎敏感性即陽性率只有30%—50%,假陰性帶來的漏檢是個大問題。」丹娜(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周澤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為何核酸檢測結果會出現假陰性?  程京在採訪中表示,這可能由多種因素導致。「首先,試劑盒研發需要十幾種關鍵化學原材料,比如酶、合成DNA等。不同企業選擇的原材料供貨方不同,酶的活性、DNA的純度就會有差別,這都會影響到核酸檢測試劑的準確度。」程京說。  「而在試劑盒產品研發過程中,原材料製備、生產工藝選擇、研發人員能力、技術手段使用,每一個環節都有可能產生偏差,誤差累計起來也會導致試劑盒產品靈敏度出現差別。」程京說。  再者,取樣過程不規範也會影響後續的分離和測定結果。以使用最普遍、操作簡單的咽拭子採集為例,由於咽部的新冠病毒含量少,所以有可能造成漏檢。「雖然只是在咽部拿棉籤劃幾下,但如果沒有良好的專業實操技能,樣本的採集部位和手法可能不符合規範,就可能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程京表示,此外,剛被感染的病人因體內帶毒數量有限,也可能出現檢測結果為陰性。  送樣本時必須採取冷鏈運輸,如果在運送過程中樣本受損,也會影響檢測結果。  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的問題,一度引發用CT影像代替核酸檢測試劑確診新冠肺炎的呼聲。近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中,在「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之外新增了一個「臨床診斷病例」,並將「疑似病例具備肺炎影像特徵者」作為其診斷標準(只限於湖北省之內),這也意味著CT影像結果成了「臨床診斷病例」的判定依據。  浙江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放射科主任醫師、中國醫師協會放射醫師分會呼吸專委會主任委員張敏鳴教授曾指出,CT影像結果陽性也存在誤診可能。他還提到,如果都去做CT檢查而忽略防護,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專家表示,無論是CT檢查還是核酸檢測,都不能保證絕對的準確性。   「儘管核酸檢測存在假陰性問題,但核酸檢測是病原診斷的一個依據,也是目前確診的最重要依據。」國家醫療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

來源 科技日報

編輯 王澤堂

編審 李劼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 到底是什麼影響了準確率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 到底是什麼影響了準確率 2020-02-14 20:32:23 來源:光明網  |  作者:佚名新華社記者劉坤攝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根據《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程序》,目前已有7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經過應急審批。近日,有報導稱,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出現一名三次咽拭子檢測均為陰性、通過檢測下呼吸道樣本才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患者。為什麼核酸檢測結果會出現假陰性?不同企業的試劑檢測產品有何異同?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 是什麼影響了準確率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 是什麼影響了準確率 2020-02-13 13:24:20 來源:科技日報  |  作者:佚名新華社記者劉坤攝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網站顯示,根據《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程序》,目前已有7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經過應急審批。近日,有報導稱,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出現一名三次咽拭子檢測均為陰性、通過檢測下呼吸道樣本才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患者。為什麼核酸檢測結果會出現假陰性?不同企業的試劑檢測產品有何異同?
  • 什麼是核酸檢測「假陰性」?
    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採用的是逆轉錄-多聚酶鏈反應(RT-PCR)的方法,理論上這種檢測方法的敏感性是很高的,也即陽性率很高。然而,之前媒體多次報導,這次新冠肺炎病毒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並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檢測出核酸陽性,即核酸檢測結果出現了假陰性。比如,英雄李文亮醫生的前兩次核酸檢測結果一直是陰性,直到第三次檢測才是陽性,在一定程度上耽誤了病情的診斷治療。
  • 核酸檢測新冠肺炎敏感性只有30%-50% 是什麼影響了檢測準確率
    為什麼核酸檢測結果會出現假陰性?不同企業的試劑檢測產品有何異同?今天的科技日報也發表文章:《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出現假陰性到底是什麼影響了準確率》,詳細分析了為什麼核酸檢測結果會出現假陰性?不同企業的試劑檢測產品有何異同?
  • 新冠病毒檢測為何出現假陰性?
    在尚無法準確預測疫情拐點的當下,如果唯一的確診手段無法保證,出現錯檢和漏檢,直接後果將是,很多核酸檢測陰性但仍攜帶病毒的人得不到隔離,他們將成為新的傳染源。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天津一女性感染病例,1月21日出現發熱後,前後共做了三次核酸檢測均呈陰性,2月1日第四次檢測後才呈陽性。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假陰性/假陽性問題探索及解決方案
    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作為最終確診的關鍵性技術,核酸檢測發揮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近期關於核酸檢測準確性問題的討論甚囂塵上,如何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如何減少假陰性/假陽性成為困擾檢測工作者的重要難題。
  • 核酸檢測為陰性並不代表就是安全,應展開抗體全面檢測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核酸檢測」這一相對生僻的醫學術語已經成了大家日常談論的高頻詞。6月13日新發地出現聚集性疫情以來,本市對「應檢盡檢」人群,漸次開展核酸檢測。按照「願檢盡檢」原則,市民也可預約登記進行核酸檢測。那麼為什麼新冠病毒的檢測需要用咽拭子核酸檢測?這種檢測方法的準確率有多高?今天,我們請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二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來為您詳細解讀。
  • 你需要做核酸檢測嗎?準確率多高?有效期多長?一文讀懂
    那麼為什麼新冠病毒的檢測需要用咽拭子核酸檢測?這種檢測方法的準確率有多高?北京佑安醫院感染中心二科副主任醫師李侗曾來為您詳細解讀。為什麼用核酸檢測?常用的傳染病化驗檢查包括微生物培養、病毒分離、核酸檢測、抗體檢測等。微生物培養一般用於細菌檢查。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到底檢測了啥?
    新冠疫情發展至今,已成全球之勢,中國的疫情基本已得到控制,亦有能力幫助其他國家,援助各種醫療資源,例如醫護人員、口罩、檢測試劑、呼吸機等。而3月23日,西班牙媒體報導了一則「西班牙衛生部購買了新冠病毒快速檢測假試紙」的新聞,其中西班牙一家試驗室聲稱其從中國購買的新冠病毒快速檢測試劑有效率僅為30%,跟宣稱的80%準確率相去甚遠。在這風口浪尖,還有企業敢賣假貨?
  • 抓住新冠病毒的尾巴
    2020年6月,武漢完成了全民核酸檢測,北京出現疫情反彈後迅速組織對新發地市場有關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核酸檢測成為了一個高頻詞,核酸檢測陽性是確診新冠肺炎的重要標準。核酸檢測的原理到底是什麼?核酸檢測為什麼會出現假陰性?除了核酸檢測,還有哪些技術可以檢測新冠病毒呢?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用的試劑盒到底是什麼東西?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是RNA病毒,中國科學家已向全世界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組序列,檢測方法一般是核酸檢測,最常用的方法是實時定量螢光PCR(Real-time PCR),這種方法可以在體外放大擴增病原體的核酸(RNA),並通過螢光探針來實檢測擴增產物。  在疫情發生初期,確診人數較少,有一部分限制因素是檢測時間長,每天的檢測數量有限,這都會影響確診進度。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漏檢,問題出在哪兒
    2020年2月5日,在與央視主持人白巖松主持的《新聞1+1》節目的連線中,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王辰教授提到:「目前(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方式主要還是對於病毒核酸的檢測,但新冠病毒有一個特點,並不是所有感染的患者都能測出核酸陽性。
  • 核酸檢測究竟是怎麼回事
    那麼為什麼新冠病毒的檢測需要用咽拭子核酸檢測?這種檢測方法的準確率有多高?今天,我們來為您詳細解讀。  為什麼用核酸檢測  常用的傳染病化驗檢查包括微生物培養、病毒分離、核酸檢測、抗體檢測等。微生物培養一般用於細菌檢查。例如血液微生物培養可以發現血液中的細菌到底是鏈球菌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 「提示」降低「假陰性」出現概率!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核酸標準...
    如果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比作一把秤,經常用砝碼校準,是確保其精準的關鍵。市市場監管局說,近日,上海研製的「新冠病毒體外轉錄RNA標準物質」被批准為國家級標準物質,能有效評價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的準確性。
  • 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到底是什麼?
    核酸檢測,使用實時聚合酶鏈式反應,就是 RT-PCR 技術,它不能測出病毒的每個字母,但是可以判斷它是否存在。要完成核酸檢測,主要需要三方密切配合,醫護採樣,試劑盒研發和實驗室檢測。首先醫生採集病人的樣本,這是一個採集鼻咽拭子示範,距離較近,可能會引起感染。其次核酸檢測是非常複雜的生化反應,識別 SARS2 病毒,需要針對性研發試劑盒,完成生產。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什麼意思?如何進行核酸檢測?試劑盒是什麼?
    目前核酸檢測是確認新冠病毒的重要手段,也是患者確診的重要流程之一,但你知道新冠病毒是如何進行核酸檢測的麼?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核酸檢測全過程。第四,擴增後分析區就是分析樣本內核酸能能否與標準樣配對,通過儀器檢測的到,就判斷成陽性,如果檢測不到就是陰性。本工作區域應設置為負壓狀態,空氣流向為由外向內,以防止擴增產物的氣溶膠的流出。實驗室內核酸檢測流程多,時間長,檢測能力有限,於是就有了核酸檢測試劑盒,試劑盒究竟是什麼?
  • 為什麼抗體檢測能給核酸檢測的「假陰性」兜底?-虎嗅網
    出品| 虎嗅科技組作者| 石晗旭封面| 視覺中國2月7日,是四川資陽市疑似新冠肺炎病例唐某某被隔離的第6天。她開始咳嗽,肺部也出現片狀陰影。隔離期間,她陸續接受了8次核酸檢測,結果均呈陰性。 2月24日,隔離的第23天,她做了第9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終被確診。 唐某某的經歷並非個案。進來頻發的「假陰性「案例令人質疑,一向被視作新冠肺炎確診金標準的核酸檢測好像也不是那麼靈。
  •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11次才「顯陽」,為什麼?
    科技日報:有人11次核酸檢測才顯示陽性,說明核酸檢測不準嗎?劉向禕:當然不能。一般而言,新冠病毒96小時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內被發現,可以通過咽拭子採集標本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以往有報導,並非所有的新冠患者都能檢測出核酸陽性。那麼,為何要對一個病例進行連續11次的核酸檢測?
  • 天津一名超市員工IgM陽性,核酸檢測結果陰性,到底怎麼回事?有傳染...
    IgM假陽性不是實驗做錯了,而是因為檢驗方法的局限性,由於試劑本身陽性判斷值原因,或者體內存在幹擾物質或者標本原因,抗體檢測可能會出現假陽性。有的人根本沒有感染新冠病毒,但是他的IgM就是陽性,這種情況是存在的。所以國家的防控方案中並不單純以IgM陽性來診斷是否為新冠病例。袁玉華:血清抗體IgM和IgG出現陽性,都是說明人體出現抗病毒抗體,對病毒進行抵禦的情況。
  • 核酸檢測與抗體檢測各自有什麼用途?
    相信對於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這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確診病例的有效手段,但是對於血清抗體檢測卻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