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皮的孩子愛打架,熊孩子常會闖的一種禍,就是一記重重的耳光下去,把小夥伴的鼓膜給弄穿孔了。鼓膜位於耳道的最深部,具有一定的彈性和韌性,在正常生理情況下是不容易損傷或穿孔的,但是在生活中,鼓膜穿孔的事情並不鮮見,引起鼓膜穿孔的原因也很多。
鼓膜穿孔後,會使中耳與外界相通,細菌容易進入引起中耳炎,而反覆的中耳炎又會使鼓膜穿孔增大,中耳粘連硬化,帶來聽力下降。如果治療不當,可引起內耳神經功能下降,帶來聽力的永久損傷。中耳反覆發炎,還可以導致骨瘍型或膽脂瘤型的中耳炎,骨頭受侵蝕時可導致面神經癱、腦膜炎、腦膿腫等併發症,嚴重時可危及生命。那麼,有哪些原因可引起鼓膜穿孔?鼓膜穿孔有什麼症狀?該如何處理呢?讓測驗內容給您提供答案吧。
問題 關於鼓膜穿孔的描述,您認為下列哪一項是正確的?
備選答案
A只有暴力外傷才能造成鼓膜穿孔
B嬰兒餵奶不當也會引起鼓膜穿孔
C潛水不會帶來鼓膜穿孔
D挖耳是安全的,不可能帶來鼓膜穿孔
正確答案 B嬰兒餵奶不當也會引起鼓膜穿孔
答案解釋
鼓膜穿孔的最常見的原因是中耳的急性細菌性感染,在嬰幼兒則主要是經咽鼓管方向引起的感染,因為嬰兒的咽鼓管短而粗大,也較直,鼻分泌物或餵奶不當將奶汁嗆入或流入中耳,就容易引起急性中耳炎,中耳化膿後,膿液腐蝕鼓膜,就可造成鼓膜穿孔。
直接造成鼓膜穿孔的原因,可以是挖耳時不慎損傷,也多見於頭部外傷合併顳骨骨折時的鼓膜損傷;強烈的水柱或氣流噴射、化學腐蝕劑或金屬渣屑濺入耳道、咽鼓管吹張等也能直接損傷鼓膜導致穿孔。
間接造成鼓膜穿孔的原因主要是氣壓傷,是鼓膜外側的氣壓高於鼓膜內側的氣壓,在飛行或潛水時,外界氣壓改變的情況較常發生,如果做吞咽動作或捏住鼻子、閉上嘴巴呼氣,咽鼓管就會開放,氣體進入中耳,使鼓膜兩側的氣壓相等;如果不是這樣做,進入中耳的氣體不足,就會造成氣壓傷。較輕的氣壓傷會帶來耳痛和暫時性的耳鳴,嚴重的氣壓傷就會造成鼓膜穿孔,會有中耳出血、眩暈,甚至造成內耳損傷使聽力喪失。
發生鼓膜穿孔後,首先是要針對病因治療,比如抗感染等,然後視情況可考慮鼓膜修補,修補的方法主要有手術及燒灼這兩種。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