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特氣:2022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規模將達到410億元(可下載)

2021-01-16 新浪VR

獲取《電子特氣:半導體材料黃金賽道》完整版,請關注綠信公號:vrsina,後臺回復「AR報告及白皮書」,該報告編號為20bg0018。

電子特氣 市場空間廣闊,國產替代空間大:電子氣體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成本佔比 13%左右,是僅次於矽片的第二大半導體材料,國內 2018 年對應市場規模約 80 億元。

2018-2022 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規模仍將以平均超過 15%的年增長率高速增長,到 2022 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410 億元,特種氣體將為中國新興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而在全球範圍內,特種氣體同樣保持了較高的增速,2017 年全球特種氣體市場規模 241 億美元,較 2016 年同比增長 11.55%,特種氣體市場空間廣闊。

對於整個電子特氣行業而言,2018 年國內市場規模約 120 億元,半導體行業協會預計到 2024 年行業規模將接近翻番,到達 230 億人民幣。而隨著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向國內轉移, 國內電子氣體市場增速明顯,遠高於全球增速。近年來國內半導體市場發展迅速,在建和未來規劃建設的產能為電子氣體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新浪VR知識星球報告庫以近五千分,所有新浪VR報告都將由管理員上傳

(包含部分未在其他平臺發布的非網際網路相關報告)

VIP用戶福利不定時開啟,前1000名還能領領優惠券性價比更高!

新浪VR,早一天看見未來。

相關焦點

  • 特種氣體行業專題報告:電子工業「血液」,國產化勢在必行
    目前,全球工業氣體需求的主要市場仍然是北美和歐洲,但增速顯著放緩;亞太地區近年來發展很快,已成為拉動全球市場增長的主要引擎。我國工業氣體行業在 80 年代末期已初具規模,到 90 年代後期開始快速發展。近年來我國工業氣體行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由 2010 年的 410 億元上升至 2018 年的 1350億元,2010-2018 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 16.05%。
  • 特種氣體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現代工業「糧食」
    2017 年,全球特種氣體市場規模 241 億美元,其中電子領域的特種氣體市場規模超過 100 億美元。根據卓創資訊的統計,2010-2017 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平均增速 15.5%,2017 年中國的特種氣體市場規模約 178 億元,其中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纖光纜等半導體領域的特種氣體市場規模約 100 億元。
  • 半導體特種氣體行業專題報告:「創新」引領特氣投資新時代
    氣體:工業的「血液」:特種氣體為工業氣體的重要分支,其中電子半導體為特種氣體的重要市場。半導體電子特氣應用於沉積、光刻、刻蝕、熱處理、摻雜等晶圓製造的各個環節。主要的氣體大類為氟碳類(刻蝕、清洗為主)、單質類(稀釋,絕緣, 氧化)、摻雜類(砷烷、磷烷等)、光刻類(惰性氣體混合氣)、CVD類(矽烷、鍺烷等)等。壁壘:技術為本,服務為綱技術壁壘。
  • 2020年中國電子特氣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國家政策推動國產...
    1、電子特氣行業產業鏈分析電子特氣,即電子特種氣體,是工業氣體行業的細分行業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標準,電子特氣行業歸屬於「C2619-其他基礎化學原料製造」。
  • 特種氣體行業領軍企業金宏氣體
    2010 年,公司創新研發的 7N 電子級超純氨生產運營,打破了過去我國超純氨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且公司生產的超純氨品質和穩定性已達到進口替代水平,目前中國超純氨市場已經基本實現了進口替代,公司是我國少數能夠生產超純氨的企業之一。
  • 一文看懂半導體關鍵原料電子特氣
    從近幾年大陸半導體材料、設備的需求佔比來看,大陸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佔全球的比重由 2013 年的約 4%提升到 2018 年的約 16%,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佔全球比重由 2016 年的約 16%提升到 2018 年的約 20%。而可預見的未來,國內半導體產能的增加將進一步帶動本地半導體材料需求。
  • 2020年中國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未來市場...
    2019年,根據SEMI公布的區域規模佔比及市場整體情況,前瞻初步估算中國大陸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市場規模約為412億元。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0-2018年電子特種氣體行業市場規模一直呈現高速增長趨勢,2018年已經達到121.56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16.1%。
  • 萬字長文看懂半導體關鍵原料電子特氣-半導體,電器...
    從近幾年大陸半導體材料、設備的需求佔比來看,大陸半導體材料市場規模佔全球的比重由 2013 年的約 4%提升到 2018 年的約 16%,大陸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佔全球比重由 2016 年的約 16%提升到 2018 年的約 20%。可預見的未來,國內半導體產能的增加將進一步帶動本地半導體材料需求。
  • 預計到2022年,中國自動化市場規模將達到2085億元
    打開APP 預計到2022年,中國自動化市場規模將達到2085億元 佚名 發表於 2020-11-17 16:40:15 2019年中國自動化市場規模達到1865億元,較2018年增長1.8%。
  • 華特氣體:特種氣體國產替代先行者
    客戶對氣體供應商的選擇均需經過審廠、產品認證2輪嚴格的審核認證,其中光伏能源、光纖光纜領域的審核認證周期通常為0.5-1年,顯示面板通常為1-2年,集成電路領域的審核認證周期長達2-3年;另一方面,電子特氣在下遊製造過程中的成本佔比相對較低,但對電子產品性能影響較大,一旦質量出現問題,下遊客戶將會產生較大損失。為了保持氣體供應穩定,客戶在與氣體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後不會輕易更換氣體供應商。
  • 半導體電子氣體的國產機會
    而由於我國電子特氣行業一直重生產而輕檢測,因此分析方法和分析儀器同外國廠商相比都比較落後;3)氣體的運輸和儲存:高純特氣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要求使用高質量的氣體包裝儲運容器、以及相應的氣體輸送管線、閥門和接口,確保避免二次汙染。市場規模2016年全球集成電路用電子特種氣體的市場規模36.8億美元。
  • 2020年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超淨高純試劑...
    中國市場的崛起---特種電子氣體和超淨高純試劑2014-2018年,中國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市場規模穩定增長,2018年,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市場規模為182億元,同比增長17.2%。矽片和封裝材料行業的市場已經趨向於飽和,未來晶片用特種電子氣體和超淨高純試劑將成為集成電路用電子化學品的新動能。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0-2018年電子特種氣體行業市場規模一直呈現高速增長趨勢,2018年已經達到121.56億元,較2017年同比增長16.1%。這些年增長的主要原因:下遊半導體行業的快速發展。
  • 電子特氣有望實現全面國產化替代
    原標題:電子特氣有望實現全面國產化替代   電子特氣由於其獨特的產品特性、較大的市場空間以及較快的國產替代進度,預計會成為電子材料國產化替代大潮下最早實現全面國產化替代的細分領域
  • 半導體材料之電子特氣深度報告:晶圓製造之血液
    電子氣體主要應用於半導體、平面顯示、太陽能電池等領域,國內市場需求 80 億元。根據中國工業氣體工業協會統計,2019 年國內電子特種氣體需求達 80 億元,其中集成電路用特種氣體需求為 35 億元,平面顯示用特種氣體需求為 22 億元,太陽能電池用需求為 8 億元。
  • 半導體材料電子氣體投資寶典(附59頁深度)
    2、 三百億空間已到來:根據國內晶圓廠的建設速度和規劃,預計2022年國內電子氣體市場是2019年的兩倍,電子氣體市場迎來高速發展期。根據2019年的20億美元的市場空間,預計2022年,中國大陸電子氣體市場空間將會接近300億元大關。
  • 「兩化」合併,中國特種氣體產業格局或將改變
    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均為世界財富500強公司,兩者在2019年的排名分別為第88位和第144位。據氣體圈子了解,「兩化」在特種氣體研發及產業化、氣體裝備、氣體物流、產業投資等領域早有布局,這次合併更是強強聯合,中國特種氣體產業格局或將更加清晰。
  • 這產業海外巨頭佔據八成市場,這些上市公司要爭一口「氣」
    而作為半導體產業鏈上的一環,以電子特氣為代表的特種氣體也正在走入人們的視線。隨著我國半導體、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產業快速發展,業內人士普遍預計特種氣體行業將迎來國產替代的歷史性機遇。我國特種氣體下遊細分領域佔比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根據卓創資訊的預計,2018年至2022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規模將以平均超過15%的年增長率高速增長,到2022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規模將達到411億元,特種氣體將為中國新興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 半導體材料專題報告:電子氣體投資寶典
    但是隨著 5G 市場的換機潮來領,全球晶圓產能將在 2020 年至 2022 年迎 來增加高峰期,三年增加量分別為 1790 萬片,2080 萬片和 1440 萬片,在 2021 年將創下歷史新高。這些晶圓產能將 會在韓國(三星,海力士),中國臺灣(臺積電)和中國大陸(長江存儲,長鑫存儲,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等等)。 其中中國大陸將佔產能增加量的 50%。
  • 凱美特氣:電子特氣逐步放量 傳統氣體盈利穩健
    原標題:凱美特氣:電子特氣逐步放量 傳統氣體盈利穩健   凱美特氣新產能電子特氣在1月份實現試生產,並已在七月份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實現電子特氣量產
  • 電子特氣行業深度報告:國產化迎歷史性機遇
    我們區別於市場的觀點國內電子特氣的市場規模在 2010 年至 2018 年期間一直維持著高速的增長,在 2018 年已達 121.56 億元。目前全球主要的跨國氣體公司均在中國設有生產基地,國內近 85%的電子氣體市場被外資企業壟斷,電子特氣的國產化需求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