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特種氣體行業專題報告:「創新」引領特氣投資新時代

2021-01-12 未來智庫

報告摘要:

氣體類資產備受資本青睞。其中特氣類資產估值中樞由2019年上半年的50倍PE提升至當前的平均近100倍PE,空分類資產估值中樞由2019年上半年不到 20倍的PE提升至當前30倍以上。

氣體:工業的「血液」:特種氣體為工業氣體的重要分支,其中電子半導體為特種氣體的重要市場。

半導體電子特氣應用於沉積、光刻、刻蝕、熱處理、摻雜等晶圓製造的各個環節。主要的氣體大類為氟碳類(刻蝕、清洗為主)、單質類(稀釋,絕緣, 氧化)、摻雜類(砷烷、磷烷等)、光刻類(惰性氣體混合氣)、CVD類(矽烷、鍺烷等)等。

壁壘:技術為本,服務為綱

技術壁壘。半導體電子特種氣體在生產過程中涉及合成、純化、混合氣配製、充裝、分析檢測、氣瓶處理等多項工藝技術,每一步均有嚴格的技術參 數要求和質量控制措施,保證「超純超淨」。認證壁壘。驗證周期長(審廠+產品驗證,大約2-3年),試錯成本高(產品出現問題對於整條產線影響重大),原有供應商穩定。服務壁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鋪點建設,不斷擴大營銷服務網絡,以滿足下遊客戶對氣體種類、響應速度、服務質量的高要求。氣體下遊客 戶需要的服務則包括包裝容器處理、檢測、維修及供氣系統的設計、安裝乃至氣體供應商的配送服務等。過程中要做好規範的變更管理、鋼瓶管理、 持續的質量監控,保證異常時數據的可追溯性以及處理異常事件的能力。空間:產能東進,需求提升

長期來看,汽車電子、AI、IOT發展有望帶動半導體景氣度提升。2019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4065.9億美元,同比下降13.3%,主要由於行業受到 DRAM及其他晶片價格下跌、貿易摩擦及手機等終端需求增速下滑等多重因素影響。長期來看,未來5G、汽車電子、IOT的發展,有望帶動半導體行業進 入新的增長期;晶圓製造材料整體市場規模變化與半導體市場規模整體變化一致。半導體行業東進趨勢明確,有望強化本土配套優勢。由終端需求拉動的第三次產能轉移持續推進,2018年國內晶圓廠設備投資額總計為131.1億美元,是 2014年的3.0倍,2014-2018年的複合增速達31.6%,均高於世界其他國家及地區。根據IC Insights數據,中國IC自產率有望在2024年提升至20%以上, 2019-2024年複合增速達17.13%。2015年以前,國內大型晶圓廠以外資為主,而2015年以後,內資晶圓廠大規模崛起,其在中國大陸的設備投資額近幾年穩中有升,未來有望超過外資晶圓 廠。從歷史數據來看,本地化配套是半導體產業的長期趨勢,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的半導體配套廠商在本地的營收佔比持續高於海外。內資晶圓廠 的崛起有望強化本地化配套優勢。電子特氣、靶材、拋光材料是半導體材料中,國內技術水平相對較高,進口替代進程更快的方向;華特氣體中高純四氟化碳、高純三氟甲烷等產品已達到14nm乃至7nm製程中應用的要求。電子特氣為第二大半導體材料市場,佔比在13%左右,僅次於矽片;刻蝕類、CVD類氣體為半導體特氣的主要品類。在半導體特氣中,NF3和矽烷是兩大類,另外體量比較大的有氟碳類氣體、離子注入型氣體等。特氣全球空間469億美元。全球範圍來看,2019年,全球特種氣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469億美元,2014-2019年的CAGR為7.95%。國內特氣超百億元市場空間,近幾年保持高增速。國內範圍來看,2018年,我國電子氣體市場規模達到了121.6億元,較上年同比增加了11.2%,2013-2018年的CAGR達13.3%格局:外資強勢,本土崛起

海外氣體巨頭佔據國內特氣市場主導權。海外氣體巨頭佔據國 內近90%的電子特氣市場,國內企業僅佔10%左右;國內企業從歷史積累、體量上存在明顯差距。海外法液空、林 德等巨頭歷史悠久,且有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資源整合能力;海外巨頭亞洲業務佔比持續提升;國內企業的取勝之道。未來國內企業的競爭優勢在於更低的運輸成本,更快的響應速度以及更具性價比的產品。進口替代優勢:產品質量提升、成本優勢、交期穩定(服務)、核心材料自主可控、驗證環節更為配合;進口替代困難點:上機驗證對產能影響大、質量標準不統一、價格無明顯優勢、半導體客戶少、研發門檻高及新品開拓性價比不足。報告節選:

(報告觀點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作者:長江證券,蒲東君、趙炯)

如需完整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

相關焦點

  • 特種氣體行業專題報告:電子工業「血液」,國產化勢在必行
    下遊需求旺盛,引領特氣行業高增長下遊產業發展迅速,引領特氣行業高增長 我國特種氣體行業在 2006 年後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廣泛應用於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纖光纜、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環保和醫療等新興產業領域,在《十三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產業政策的推動下,特種氣體的下遊產業迅速發展,同時產業創新、技術迭代帶來新工藝和新產品等,不僅在規模上增加了特種氣體的需求
  • 半導體材料專題報告:電子氣體投資寶典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1 、電子氣體是半導體製造的「血液」1.1. 集成電路是電子氣體主要應用領域 近年來,隨著電子工業的快速發展,電子氣體在半導體行業中的地位日益凸 顯。廣義的「電子氣體」指電子工業生 產中使用的氣體,是最重要原材料之一, 狹義的「電子氣體」特指電子半導體行業用的特種氣體。
  • 電子特氣:2022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規模將達到410億元(可下載)
    獲取《電子特氣:半導體材料黃金賽道》完整版,請關注綠信公號:vrsina,後臺回復「AR報告及白皮書」,該報告編號為20bg0018。電子特氣 市場空間廣闊,國產替代空間大:電子氣體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成本佔比 13%左右,是僅次於矽片的第二大半導體材料,國內 2018 年對應市場規模約 80 億元。2018-2022 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規模仍將以平均超過 15%的年增長率高速增長,到 2022 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規模將達到 410 億元,特種氣體將為中國新興產業的發展注入新動力。
  • 特種氣體行業領軍企業金宏氣體
    今日科創板我們一起梳理一下金宏氣體,主要從事工業氣體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公司通過外購原材料或回收化工企業的尾氣,加工後生產的特種氣體、大宗氣體和天然氣廣泛應用於電子半導體、醫療、環保、新材料和高端裝備製造等行業。
  • 特種氣體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現代工業「糧食」
    2017 年,全球特種氣體市場規模 241 億美元,其中電子領域的特種氣體市場規模超過 100 億美元。根據卓創資訊的統計,2010-2017 年中國特種氣體市場平均增速 15.5%,2017 年中國的特種氣體市場規模約 178 億元,其中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纖光纜等半導體領域的特種氣體市場規模約 100 億元。
  • 萬字長文看懂半導體關鍵原料電子特氣-半導體,電器...
    半導體特氣應用於晶圓製造的各個環節。狹義的「電子氣體」特指電子半導體行業用的特種氣體,主要應用於前端晶圓製造中的化學氣相沉積、光刻、刻蝕、摻雜等諸多環節。在含氟電子特氣領域,公司下屬黎明院主要產品六氟化硫、三氟化氮國內領先,在建六氟化鎢產能。黎明院是國內最早從事六氟化硫研發的企業,亦為國內僅有的高純度六氟化硫研製企業。公司下屬光明院的特種氣體產品在國防化工新材料、半導體集成電路、氣體分析等領域具有行業領先優勢。光明院在建高純電子氣體項目,將開發 8 英寸以上集成電路製造用乙硼烷、三氟化硼、電子混合氣等電子氣體產品。
  • 2020年中國電子特氣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國家政策推動國產...
    1、電子特氣行業產業鏈分析電子特氣,即電子特種氣體,是工業氣體行業的細分行業之一,根據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標準,電子特氣行業歸屬於「C2619-其他基礎化學原料製造」。
  • 半導體材料電子氣體投資寶典(附59頁深度)
    報告導讀  疫情放大供需矛盾+晶圓廠密集投產=電子特氣國產代替速度超預期。《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在電子專用材料製造的重點產品部分將電子氣體分為了電子特種氣體和電子大宗氣體。電子特氣是集成電路、平板顯示、發光二極體、太陽能電池等半導體行業生產製造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性化工材料,被廣泛的應用於清洗、刻蝕、成膜、摻雜等工藝。在半導體工藝中,從晶片生長到最後器件的封裝,幾乎每一步、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電子特氣,因此電子氣體被稱為半導體材料的「糧食」和「源」。
  • 一文看懂半導體關鍵原料電子特氣
    半導體特氣應用於晶圓製造的各個環節。狹義的「電子氣體」特指電子半導體行業用的特種氣體,主要應用於前端晶圓製造中的化學氣相沉積、光刻、刻蝕、摻雜等諸多環節。另一方面,為了保持氣體供應穩定,客戶在與氣體供應商建立合作關係後不會輕易更換氣體供應商,且雙方會建立反饋機制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客戶粘性不斷強化。因此,對新進入者而言,長認證周期與強客戶粘性形成了較高的客戶壁壘。行業還具有營銷網絡、服務壁壘。
  • 半導體系列之電子氣體投資機會分析
    根據製備方式和應用領域的不同,可分為大宗氣體和特種氣體,大宗氣體主要包括氧、氮、氬等空分氣體及乙炔、二氧化碳等合成氣體,對氣體純度要求並不高,主要用於冶金、石化、煤化工、鋼鐵,而特種氣體品種較多,主要包括高純氣體、混合氣體等,主要用於電子、光伏、醫療等新興領域,製作半導體所用的電子氣體就屬於特種氣體。
  • 半導體材料之電子特氣深度報告:晶圓製造之血液
    電子氣體,半導體行業重要原材料電子氣體簡介 電子特種氣體(簡稱電子特氣)是特種氣體的一個重要分支,是集成電路(IC)、平面顯示器件(LCD、LED、OLED)、太陽能電池等電子工業生產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 半導體電子氣體的國產機會
    要聞 半導體電子氣體的國產機會 2020年2月23日 12:18:44 國盛證券本文來自 國盛證券,摘自《中國半導體材料產業投資手冊 ——政策驅動疊加產能轉移,國產替代勢在必行》。電子氣體是指用於半導體及相關電子產品生產的特種氣體,應用範圍十分廣泛。
  • 電子特氣行業深度報告:國產化迎歷史性機遇
    投資聚焦報告背景在微電子、光電子器件生產過程中,從晶片生長到最後器件的封裝,幾乎每一步、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電子氣體,因此電子氣體被稱為半導體材料的「糧食」和「源」。電子氣體成本佔 IC 材料總成本的 5%-6%,雖然看似佔比不大,但是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半導體器件性能的好壞。電子氣體純度每提高一個數量級,都會極大地推動半導體器件質的飛躍。電子特氣行業的技術壁壘:一是深度提純技術難度較大。
  • 華特氣體:特種氣體國產替代先行者
    隨著國內這些下遊新興產業的技術更迭和快速發展,特種氣體作為其中關鍵性材料國產化勢在必行。華特氣體正是致力於特種氣體國產化的民族氣體廠商,主營業務包括特種氣體業務、普通工業氣體和設備與工程服務。公司特種氣體產品有230多種,已實現六氟乙烷、四氟化碳、光刻氣等20多種產品的進口替代,廣泛應用於集成電路、顯示面板、光伏能源,光纖光纜等新興產業。
  • 杭氧股份深度解析:工業氣體行業屬性優秀,公司層面拐點顯現
    根據目前中標的新項目來看,2020 年公司氣體業務資本開支依然會持續加大,建成投產的項目也會持續增加,公司工 業氣體的產氣量穩定增長,根據目前在手的項目測算 2020 年產量預計增長 13%, 2021 年產量預計增長 23%。3.2. 杭氧半導體供氣取得關鍵突破,開啟特種氣體業務成長新空間3.2.1.
  • 「兩化」合併,中國特種氣體產業格局或將改變
    據氣體圈子了解,「兩化」在特種氣體研發及產業化、氣體裝備、氣體物流、產業投資等領域早有布局,這次合併更是強強聯合,中國特種氣體產業格局或將更加清晰。9月28日即將在上海舉辦的2020第五屆國際氣體產業發展高峰論壇特設電子特種氣體專題論壇,將邀請資深分析師從特種氣體產業技術路線、市場現狀以及產業變革等做深入分析。
  • 電子特氣有望實現全面國產化替代
    原標題:電子特氣有望實現全面國產化替代   電子特氣由於其獨特的產品特性、較大的市場空間以及較快的國產替代進度,預計會成為電子材料國產化替代大潮下最早實現全面國產化替代的細分領域
  • 海關助力特種氣體走出國門,登上國際「大舞臺」
    在半導體材料行業,特種氣體被稱作「糧食」和「源頭」,是半導體製造不可或缺的戰略物資。據廣州海關統計,今年1—10月,廣州海關共監管出口氣體3137.6噸,貨值1568.9萬美元。近年來,國內特種氣體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了較強的研發及生產能力。
  • 半導體材料行業深度報告:疫情之下,材料崛起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1、為什麼看好半導體材料投資機會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歐美、日本以及韓國等國家正經受疫情爆發的 考驗,而我們國內由於得到國家的強力控制,目前疫情已初步得到控制。大基金一期在半導體設備和 半導體材料領域的投入相對較少。在投資項目上,大基金一期重點投資半導體製造和設計行業,大基金二期將更關注 半導體材料及半導體設備的投資。特別是受日韓貿易戰事件影響,國人更加清醒認 識到半導體材料的重要性。即使是被認為半導體強國的韓國,有著三星、SK 海力 士等國際半導體巨頭,但由於在半導體材料領域沒有話語權,也將受到極大的制約。
  • 中國三氟化氮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年版)
    《中國三氟化氮行業現狀調查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17年版)》在多年三氟化氮行業研究結論的基礎上,結合中國三氟化氮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三氟化氮市場各類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三氟化氮行業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