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百花湖畔 茶農清明前採茶制茶忙

2020-12-06 人民日報

2018年3月29日.陽光明媚.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郊百花湖畔的柏春神鵲茶場.當地茶農忙於採摘.製作明前茶.茶山一片繁忙景象. 賀俊怡(貴州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2018年3月29日.俯瞰柏春神鵲茶場.茶農勞作其間.當日.陽光明媚.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郊百花湖畔的柏春神鵲茶場.當地茶農忙於採摘.製作明前茶.茶山一片繁忙景象. 賀俊怡(貴州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2018年3月29日.兩位茶農在採摘明前茶.當日.陽光明媚.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郊百花湖畔的柏春神鵲茶場.當地茶農忙於採摘.製作明前茶.茶山一片繁忙景象. 賀俊怡(貴州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2018年3月29日.茶葉加工廠房內.茶企工作人員在對剛採摘的茶葉進行「攤青".當日.陽光明媚.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郊百花湖畔的柏春神鵲茶場.當地茶農忙於採摘.製作明前茶.茶山一片繁忙景象. 賀俊怡(貴州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2018年3月29日.一名茶農在茶山採摘明前茶.當日.陽光明媚.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郊百花湖畔的柏春神鵲茶場.當地茶農忙於採摘.製作明前茶.茶山一片繁忙景象. 賀俊怡(貴州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2018年3月29日.俯瞰柏春神鵲茶場.茶農勞作其間.當日.陽光明媚.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郊百花湖畔的柏春神鵲茶場.當地茶農忙於採摘.製作明前茶.茶山一片繁忙景象. 賀俊怡(貴州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2018年3月29日.一名婦女在採摘明前茶.當日.陽光明媚.位於貴州省貴陽市郊百花湖畔的柏春神鵲茶場.當地茶農忙於採摘.製作明前茶.茶山一片繁忙景象. 賀俊怡(貴州分社)/中新社/視覺中國

相關焦點

  • 貴陽:百花湖畔搶採「明前茶」
    隨著氣溫回升,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百花湖畔的神鵲茶場迎來「明前茶」採摘高峰,茶農忙趁晴好天氣採摘、趕製「明前茶」,供應市場所需。新華社發(楊文斌 攝)↑3月29日,茶農在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神鵲茶場採摘「明前茶」。↑3月29日,茶農在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神鵲茶場採摘「明前茶」(無人機拍攝)。↑3月29日,在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神鵲茶場的茶葉炒制車間,工人在加工茶葉。
  • 貴陽:百花湖畔春茶開採
    隨著氣溫回升,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百花湖畔的神鵲茶場迎來春茶採摘高峰,茶農忙趁晴好天氣採摘、趕製春茶,供應市場。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3月23日,村民在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神鵲茶場採摘春茶。
  • 陽春三月採茶忙 神鵲茶場首日近2000人採茶
    3月23號位於朱昌鎮的貴州柏春神鵲茶場首日開園採茶,我們的記者也第一時間來到了採茶現場,目睹了採茶盛況,一起來看看。 神鵲茶場坐落在百花湖畔,綿延700餘畝,分布在朱昌鎮高寨村和麥乃村。
  • 貴陽各茶園陸續開園 茶企100%復工復產
    隨著氣溫逐步回升,貴陽各茶園陸續開園,全市茶企100%復工復產,目前已生產春茶500餘噸。據統計,我市現有茶園面積28萬畝,主要分布在開陽、花溪、清鎮、烏當、觀山湖、修文等地,共有茶葉企業(合作社)近150家。
  • 潮汕集錦︳雲裡茶鄉·潮州鳳凰,高山鴨屎香穀雨前後採茶忙
    自古高山出名茶,烏崬山是鳳凰茶區原產地,山上林木蒼籠,溪水潺潺,常年雲霧縹緲,雨水充沛,日照時間短,優越的自然環境給茶葉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古人種茶不苟株行距,隨意取種苗在村前屋後或坡地石間種植,從不修剪任其自然生長成大樹,採茶時則留頂芽以保養茶樹,形成滿天星似的形狀各異片片古茶林和近兩萬株大茶樹資源寶庫。
  • 【鄉間米道】上海唯一本地茶,20畝佘山明前蘭茶開採
    日前,第一批明前蘭茶正式開採,上海地區唯一的產茶地——佘山茶園迎來了一年中最忙的日子。 採茶是有一定講究的,上等蘭茶的標準是一芽一葉,採摘的時候葉子不能太小,不然炒出來的茶葉不香;葉子老了也不能採,否則,炒出來的茶葉不夠鮮嫩。這就非常考驗採茶工的技術。 「這兩天,嫩芽初綻,竄頭的芽不多。昨天,採茶工們忙了一天,才採得5斤左右鮮茶。再過一周左右,這芽頭可就多得來不及採咯。」
  • 為什麼小茶農眼裡的茶葉等同於樹葉?
    2018年12月xx日/晴/周六本期《約茶日記》小約繼續為您講述約茶的經歷,帶您了解一下在普通茶農的家裡茶屬於什麼地位,他們又是怎麼看待自己家的茶的。上次說到,在和人約茶聊天時小約知道了新人為什麼容易入口普洱老生茶的事,這次小約問起了茶農大姐家茶的事。
  • 一山香茗呈青黛 且共春色入杯來|武義茶人三月採茶制茶忙
    陽春三月,正是採茶好時節。漫山遍野的茶園,將城郊點綴得綠意盎然。位於周嶺村的湯記高山茶葉有限公司被清香包裹著,那是炒制茶葉時散發出來的香味。「我正在炒綠茶呢。你們來看看,手工炒跟機器炒不一樣。」「這是我炒茶的『勳章』!手不離茶,茶不離鍋。從『殺青』、『回潮』,到『輝鍋』,每個步驟都講究火候和力度,這樣才能炒出形狀直、扁、挺,色澤嫩綠的好茶。說一千,道一萬,就是手要耐得住燙!」湯玉平說。現在武義市面上的明前茶,通常是三五百元一斤。老湯炒的茶3000元一斤,但客戶還得搶著買。「機器炒,一人一天可以炒50斤。我和3個師傅手工炒,一天只能炒10斤,都不夠賣的。」湯玉平喝了口茶說道。
  • 威寧選手在貴州省採茶技能競賽全省總決賽中榮獲銀手指獎
    陳豔的獲獎證書威寧農業農村局茶產業辦公室負責人陳仲國介紹,為積極響應貴州省脫貧攻堅「衝刺90天打贏殲滅戰」號召和全省採茶技能競賽活動的相關要求,推廣綠茶「雙手採摘」技術,提升茶農採茶技能水平,切實提高茶農收入,促進茶產業提質增效。
  • 安溪探茶:賣茶者說,對於老茶蟲,鐵觀音才是最有滋味的茶
    不久前到福建安溪探訪鐵觀音,沒有想到遇到清冷的茶葉市場與超低的鐵觀音價位。鐵觀音茶從當年的清高王子,似乎一下子被打入了十八層地獄,不僅當年的行情不在,很多人對鐵觀音茶避而遠之了,不買、不喝,甚至都不說了。
  • 慧眼識茶,白茶裡的荒野茶和拋荒茶,究竟要怎麼區分?
    春茶季剛開始的這些天,對茶農們來說特別珍貴。一寸春光一寸金,需要爭分奪秒的採茶、制茶。下午的時候,S師嫂泡了杯荒野銀針招待我們。那杯野韻十足的茶湯,讓人突然想起。春茶季開始的這些天,還沒有正式介紹過荒野茶。而現下,不少人將拋荒茶打著「荒野茶」的旗號橫行江湖,讓不少茶友廣受其害。
  • 【茗邊聚焦】貓狸坎:你也來學著做一回茶農
    很多人從事茶,是為生計,或是作為一項終身奮鬥的事業,但有些人涉茶,只是為了一個喜歡,玩著玩著便把這一份生計與事業也包攬了。置幾畝茶地,在青山綠水的茶園間蓋一處可以品茗的茶舍,忙時伺茶,閒來待客,以一顆茶心,芬芳了自己,也芬芳社交圈的所有朋友,這樣的茶家生活也是我們所嚮往的。
  • 不,這是一種蘑菇,有人在貴陽百花湖畔發現了它
    11月3日,一位攝影師在貴陽市百花湖畔偶然發現一批鳥巢菌,並用超微距鏡頭將其拍攝下來。酷似鳥巢的鳥巢菌據發現者艾先生介紹,當天他在百花湖畔巡湖,在旅遊碼頭附近的叢林裡發現了一群外形奇特的菌類,仔細一看,是他認識的鳥巢菌,也是他第一次在貴州看見,便用隨身攜帶的相機和超微距鏡頭將這些菌類拍攝了下來。
  • 大山裡的採茶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過著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在鎮安縣,有一個村莊因為盛產象園茶,而得名象園村,也是中國最北緣優質高山茶區。象園村有著300多年種茶歷史,村裡人大頭收入都是靠茶葉。每年清明一直到穀雨時節,他們都要在山裡忙碌。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安逸的生活。象園村地理位置偏僻,只有300多戶人家,之前是個貧困村,近年來因為茶葉產業,村民才慢慢過上好日子。
  • 不,這是一種蘑菇,近日,有人在貴陽百花湖畔發現了它
    據發現者艾先生介紹,當天他在百花湖畔巡湖,在旅遊碼頭附近的叢林裡發現了一群外形奇特的菌類,仔細一看,是他認識的鳥巢菌,也是他第一次在貴州看見,便用隨身攜帶的相機和超微距鏡頭將這些菌類拍攝了下來。在攝影師的帶領下,記者來到現場看到,這群鳥巢菌呈群落式散在生長,有的生長在雜草間,有的生長在朽木上,有的生長在碎木屑上。
  • 百峰村茶旅融合奏響鄉村振興新樂章
    當前是採茶旺季,眼下的香爐山,採茶工人們正搶抓晴好天氣抓緊採茶。在茶山不遠處,炒茶車間正開足馬力炒制茶葉,工人們採回來的鮮葉經過晾曬、殺青、炒制、揉茶、烘乾等一系列程序後製成幹茶上市銷售。時值周日,有不少各地遊客慕名而來,現場採摘、觀摩體驗制茶工序併購買成品茶。遊客: 今天下午,我們同學一起約到百峰這麼美好的地方,看到這麼美好的茶山,帶領小孩在這裡體驗下採茶,感受勞動的樂趣。
  • 阿里山茶農:很想去大陸看看
    &nbsp&nbsp&nbsp&nbsp黃麗紅和丈夫許盟宜在阿里山半山腰上擁有一片不大不小的茶園,5甲地(約等於5公頃),種著臺灣特有的金萱茶。茶園是一片朝東的山坡,「早上要有陽光,中午雲霧繚繞,下午雲開日出,茶就是要長在這樣的環境才好。」黃麗紅說。
  • 綠泉茶葉:用「網際網路+」改寫茶市格局
    為什麼好茶不好賣?  生於中國名茶「信陽毛尖」的主產區信陽市龍潭村,22歲的陳星是喝著茶長大的。父輩們是地地道道的茶農,身邊的鄉親們也大多終生與茶為伴,種茶、採茶、炒茶、賣茶,一年四季的話題離不開茶,陳星從小耳濡目染,自然與毛尖結下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