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鵬鯤:每月一座水電站,中國水電為何全球開花

2020-11-30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餘鵬鯤】

自從今年以來,中國水電行業已經保持了幾乎每月竣工一個海外水電站,每月拿下一個海外水電站主體項目的紀錄。

今年 1月11日,電建國際公司與剛果(金)KIPAY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籤署松博維水電站合作協議。

1月25日,中國能建與尼泊爾薩尼瑪集團在京舉行了尼泊爾上塔木爾河水電項目EPC合同籤約儀式。同月尼泊爾上塔馬克西水電站項目廠房土建工程完工。

2月,中國水電國際工程與幾內亞相關部門籤署庫庫塘巴水電站項目商務合同,壩址位於幾內亞和馬裡邊境上遊150公裡處的Bafing河上。

3月前後葛洲壩集團與寮國寮國vase公司籤署寮國南巴尤水電站項目合同。同月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承建的坎大吉水電站正式開工,尼日共和國總統伊素福馬哈馬親臨開工儀式為工程奠基。

考慮到一個中大型(在當地幾乎都算大型)水電站幾乎都要經過以十年計的醞釀,並要經過五年左右的施工才能竣工。這樣的紀錄可以說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

那麼中國水利水電行業是如何全球開花,創造這樣的奇蹟呢?

中國水電能全球開花的主要原因是技術先進、質量可靠

今年一月,蘇丹央行發行了一版新的貨幣,其中100蘇丹鎊的背面印著三座水壩,巧得是這三座水壩都和中國有著很強的聯繫。其中麥洛維大壩、上阿特巴拉水利樞紐都是由中國企業承建的,羅賽雷斯大壩是由中國企業加高的(工作量和新建一座也差不了太多)。更巧的是第三座水壩的加高項目和前兩座一樣都是由中國水利電力對外有限公司承建的。

(新版100蘇丹鎊的圖案)

三座大壩出自同一家公司當然是巧合,但是也說明中國水電行業技術雄厚、質量可靠。

這三座水壩中,麥洛維電站是最大的。建成投產後,蘇丹國家電費降低了25%-30%,促進廣大蘇丹人民切實享受到發展成果。

麥洛維大壩位於蘇丹首都喀土穆以北約350公裡處,包含五種壩型,全長9,285米,是當時非洲最大的水壩。單論壩體長度是三峽工程水庫的3.97倍(高度、發電量和蓄水量則遠不如三峽工程)。麥洛維大壩2003年6月正式開工,工程歷時五年半完工。

這座水壩的修建可著實讓中國企業非常頭疼,蘇丹是非洲大陸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卻也是自然條件最惡劣、最不發達的國家。蘇丹首都喀土穆最熱月為5月最高氣溫能達到42度,最冷月為1月最低氣溫也有16度,年平均氣溫30度。而且還特別潮溼,整體地形和國內的武漢非常類似,被兩條江切割成為「三鎮」。奇高的氣溫和當地惡劣的衛生條件給工程的施工造成了難以想像的問題。

更為令人揪心的是蘇丹國內政局一直不穩,曾被失敗國家指數列表評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國家」。就在幾天前,蘇丹蘇丹武裝部隊政變後發布重要聲明,宣布解除總統奧馬爾·巴希爾(Omar Al-Bashir)的一切職務。

在工程進行期間,蘇丹同樣面臨著內戰的威脅。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中國建設者克服了氣溫高、衛生環境差等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用短短六年時間保質保量的完成了西方公司據稱要用十幾年才能完成的項目。

無獨有偶,2015年幾內亞發行的新版20000幾內亞法郎的紙幣上也印刷著一座由中國公司承建的水電站,這座水電站還是由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建設的。

(幾內亞20000法郎背後的圖案)

這座水電站被命名為凱樂塔水利樞紐位於幾內亞西部的孔庫雷河流域,凱樂塔水電站的竣工,使幾內亞的發電量增加兩倍,首都許多居民因此第一次用上穩定的電。凱樂塔水電站的建成不僅對幾內亞,而且對西非多國都有重要意義,它也是中國和幾內亞合作的最大項目。

施工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是當地基礎設置薄弱、物資短缺。可以說買啥啥缺,要啥啥沒有,很多普通的零件和工具都必須從他國購買或者從國內費九牛二虎之力運過去。

2014年至今年西非地區暴發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伊波拉疫情時,西方公司的員工逃離了,而中國的建設者們施工仍未停止。今年7月,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完成凱樂塔水電站的建設,結束了幾內亞首都科納克裡的長期電力短缺問題。

修建此類海外工程,最難的就是組織協調和保證質量。中國的建設者們面對疫情和惡劣的安全局勢,不僅沒有人因此傷亡,而且還高質量的完成了工程項目。確實說明了中國水電行業極強的技術能力和出色的協調能力、組織能力,為走向海外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大型水電站的特殊性決定了政治氣質佳的中國隊伍更易脫穎而出

中國目前已經實現了工業化,部分東部地區已經基本實現了工業現代化,有些人可能已經不能理解水利工程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實際上我們翻開史冊不難看到大禹治水、西門豹治鄴水、鄭國主持修建鄭國渠、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等一系列和水利工程有關的故事,訴說著水利工程對農業的重要性。

(中國的都江堰,始建於2000多年前,至今仍在發揮作用,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奇蹟)

而目前的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農業成分依然還很大,而國土面積並不大。對於水壩這樣顯著改變整個國家水資源分布的工程,其敏感性不言而喻。

同時還有很多克服困難堅持上馬大型水電站的國家,是希望能夠利用豐富的水資源進行發電,來部分的回收投資改善社會民生。由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與中國水利水電建設集團公司聯手承建的蘇丹的麥洛維大壩就是這樣的例子。

水壩建成後裝機容量達125萬千瓦,相當於蘇丹全國當時裝機容量的2倍以上。可為尼羅河兩岸方圓400平方公裡內的灌溉渠道供水,並利用強大電力在上遊建成一系列提灌站,從而在尼羅河兩岸形成萬頃綠洲和良田。

(雄偉的麥洛維大壩)

蘇丹的麥洛維大壩3日正式落成並向蘇丹電網發電,蘇丹總統巴希爾、阿拉伯國家投資方代表、中國承建方代表及當地民眾萬餘人出席儀式。巴希爾代表蘇丹政府籤署大壩接收文件,並在慶祝儀式上致辭。他說,麥洛維大壩是一項世紀工程,也是蘇丹結束貧困的開始。他同時宣布,因麥洛維大壩開始發電,從今年6月30日起,蘇丹民用電和工業用電費用降低25%,農業用電降低30%。

相比過去只能依靠出產的石油進行發電,中國建設者為他們提供了更加廉價、環保和可靠的選擇,帶去了實實在在的實惠。這一工程也在2015年被中國日報網評選為「中國政府援非八大重點工程」。

目前非洲最大的水電站——吉布3水電站同樣也是中國人修建的,同樣也給當地百姓帶去清潔的能源和實惠。

(吉布3水電站全景,圖源見水印)

這座水電站是衣索比亞的國家重點項目,也是衣索比亞的最大能源項目。機電設備及金屬結構部分從2011年開工,發電機組完全來源於中國,歷時5年建成。從2015年10月1日機組投運,到2016年8月全部機組投運,僅用了10個月的時間。

投運後吉布3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187萬千瓦,相當於之前衣索比亞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近一倍。過去即使是衣索比亞首都也飽受用電高峰「停電」的折磨,水電站建成之後除了滿足日常用電需求外還有相當一部分電力可供出口,賺取外匯。

這樣的水電站無疑是當地社會穩定發展的定海神針,為什麼這些國家願意把這些最重要、最敏感的水利水電工程交給中國企業呢?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企業真心實意在當地搞建設、世界各國都認為中國企業在政治上靠得住、可以信賴。

中國水電企業在建設時如果當地已經有一定的技術積累時,往往選擇和當地企業一同承建,提升當地的水利水電項目施工管理水平。如馬來西亞的巴貢水電站主體土建工程就是由中國水電集團和馬來西亞當地公司組成的馬中水電聯營體承建的。

在建成後一般交由當地的公司或團隊進行運營,而且和運營相關的資料往往毫無保留的交給當地團隊。也有的水電站出於對中國和中國央企的信任由中國團隊和當地聯合運行,中國公司的報價也是公平合理的,既沒有獅子大開口,也沒有當地管理人員不得進入的「透明房子」,和某些西方公司大異其趣。

這樣的良好風貌和高尚品格正在為中國水電贏得更多的海外訂單。

中國水電行業出去得最早,很成熟

中國的水利水電行業與高鐵、輕軌、工業民用建築相比,「走出去」的現狀要好很多。不僅市場份額高,中國電建副總經理曾興亮在2014年接受中國證券報採訪時說:「全世界90%以上水電市場都被中國佔據」,而且盈利水平高於國內相關項目。同時風險也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內,接受採訪時中國電建管理層認為,海外水電市場的競爭遠未到慘烈的程度,公司出現異常風險的海外項目比例不到1%,風險完全在公司可控且能承擔的範圍內。

不過時間往前推20年時,情況則遠遠沒有這麼樂觀。因為中國水利水電行業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時間比其他中國基建家族的兄弟們都早,所以政策一推動當時有很多企業就像5到10年前的中國鐵路行業一樣,一窩蜂的就出去接項目了。第一批出去的企業比較盲目,人情地理也不熟悉,也沒有頂層規劃,虧損的情況不少。經過僅十年的內部整合,避免互相壓價,同時加強項目的風險控制,中國水電「走出去」才逐漸起飛。

針對國內基建企業「走出去」,國內外的非議都很多,國外的媒體無非是說中國企業的工程建設是「軟殖民」。這一宣傳在越來越多的事實面前有日漸破產的趨勢,相反國內有一種「務實」的聲音則很有市場。

這種觀點認為,作為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去這些不發達的國家搞基礎建設是浪費錢。同時更進一步的認為某些國家不發達是他們人懶,而且這些國家沒有感恩之心,中國的幫助是肉包子打狗,連句實惠都撈不著。

這些觀點短期內來看是很有迷惑性的,實則不然。中國嚴重虧損的海外工程往往發生在該企業第一次興建項目或是該次興建項目的規模比過去在當地的項目有了很大提高之時。目前雖然各大基建領域的國企都完成了統一整合,但內部還存在海外項目上的「新兵」。中國水電行業的成功證明了,只要內部整合好,既堅持合作共贏、又兼顧適當利潤,是能夠實現共贏的。

另一方面,某些地區和國家確實存在缺點,但這些缺點是受制於經濟發展、海外幹預等諸多原因共同構成的,中國應當充當嚮導的角色而不是笑話甚至歧視。

中國交建援建肯亞的蒙內鐵路施工時,噹噹地工人通過中國工人明白這條鐵路的對他們國家的重要意義、受到中國工人的愛國熱情所激勵、了解到這項工程工作崗位數量很充分時,也能在中國工人的帶領下為了順利實現工程預定工期而實行「三班倒」的工作制度——這在非洲可謂是空前奇蹟。

同時中國對這些國家的幫助也是絕對能得到當地人肯定和感謝的,只要不傻正常人都能明白誰更真心地為了自己的發展而考慮。但是這種感恩不會立刻就發生,受到西方國家以及當地利益集團的抹黑甚至在很長時間內中國在當地會受到誤解。但是我們要有耐心,相信不用很久他們就能充分認識到中國的幫助是可貴的。

之前提到的2015年幾內亞最大面值的貨幣印上中國水利電力對外公司承建的凱樂塔水電站時,凱樂塔水電站甚至還沒來得及達到最大裝機容量。今年1月,蘇丹央行發行的紙幣印上中國承建的三座大壩時,最早的一座水壩11年才完工,最晚的一座15年才開始蓄水。即使其他國家有存在誤解的情況,社會心理的轉變也就是長一些,遲早要發生。

行文至此,筆者想起了我國著名的航海家、外交家鄭和訪問古裡時所立的碑文「其國去中國十萬餘裡,民物鹹豐,熙皞同風,刻石於茲,永昭萬世」

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不應當收緊,反而應該擴大,中國的參與對建設世界而言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這對中國也很重要。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院士談 | 陳祖煜:白鶴灘工程是我國水電建設的又一座高峰
    院士談 | 陳祖煜:白鶴灘工程是我國水電建設的又一座高峰 2017-08-15 09: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球5大水電站有4座在我國,三峽外還有誰?
    說到水電站,我們通常首先都會想到三峽水電站,其實如今我國已經是全世界水電第一大國,擁有大大小小的水電站有5萬座左右,裝機容量約3.56萬億千瓦時,都高居世界第1位。在三峽水電站之外,我國還有溪洛渡、白鶴灘、烏東德等水電站也很著名,在全球排名前20位的水電站中,我國佔了11個,全球裝機容量前5位的水電站中,我國佔了4個。
  • 一座小水電站,卻是國家工程,還跟兩彈一星有關係
    在阿爾泰山中部南麓,深山裡有一座水電站。我去年親自去看過,但是非常遺憾,無法拍攝這一座水電站的全貌。因為,水電站是建設在山腹中的,從外面根本看不出來。這是中國西北最深的水電站,在全國也僅次於福建省的地下水電站。 這一座水電站總裝機1.9萬千瓦。
  • 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將不再是三峽水電站,貧窮國家後來居上了?
    還有許許多多的成就都是由中國人親手創造的,這也足以說明了中國正在騰飛,以極快的速度發展,並向世界各國展示風採。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還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電站。三峽水電站是中國人的驕傲,不過很多人都只是「聞其名,不知其貌」。知道三峽水電站,卻從未親眼見過三峽水電站的整體規模以及現實模樣。如果你有幸到三峽水電站現場,那你肯定會被宏偉的景象給震撼到。
  • 我國已有三峽大壩,為何還在雅魯藏布江修水電站?印度反對什麼?
    大家都知道,三峽大壩水電站不僅是我國現如今最大得工程項目之一,也是全球規模最大得水電站。可就在二零二零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我國官方發布了一則消息,表示即將在我國雅魯藏布江下遊建造全球最大得水電站。這一工程建成後規模可達到三峽大壩水電站得三倍,將一舉超越三峽大壩水電站。
  • 世界第七、中國第四大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
    據媒體報導,6月29日,投資超千億元的巨型水電站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6號、7號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標誌著中國又一座千萬千瓦級巨型水電工程——金沙江烏東德水電站首批機組正式投產發電。烏東德水電站由三峽集團於2015年12月全面開工建設,位於雲南省昆明市祿勸縣和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交界處,是金沙江下遊河段四個水電梯級(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的第一個梯級。電站總裝機容量1020萬千瓦,年均發電量389.1億千瓦時,是目前國內第四大、世界第七大水電站,也是「西電東送」戰略的骨幹電源。
  • 中國翹首以盼的墨脫水電站開建?雅魯藏布江已有多座水電站建成
    雅魯藏布江是我國境內最大的河流,一共有2057千米,水流落差能夠達到5435米,這麼大的水流落差,非常適合建造水力發電廠,我國在雅魯藏布江上已經有多座的水電站建成或者投入使用,我國準備規劃建造一座更大的墨脫水電站,發電量能夠達到三峽的3倍。
  • 世界最大水電機組落戶白鶴灘水電站
    世界最大水電機組落戶白鶴灘水電站 中國水電裝備進入「無人區」  燈光璀璨的「四葉草」、設施齊全的展區……這是不久前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給中外參展商留下的美好印象。盛會的成功舉辦離不開一流的能源保障。此次進博會,大批「黑科技」電力裝備上崗,為「世界的會客廳」提供了安全穩定的能源支持。
  • 中國水電「十最」:最大水電最高水頭等在列
    中國水電「十最」:最大水電最高水頭等在列 來源: 中電新聞網      日期:15.05.25        在第五屆世界水電大會勝利召開之際,《中國電力報》記者收集整理了中國水電站特色「十最」,他們代表了中國水電發展歷程上的十座裡程碑。
  • 全球水電業暢想2050年2050GW目標 中國企業藉機推出海「升級版」
    同期參會的世界能源理事會也發出了相似的預測:按照最高情景,全球水電市場將在2050年達到2161GW,佔全球電力裝機容量的16%;在稍低的情景下,水電裝機也能達到1575GW,佔全球裝機容量的11%。由於中國是全球水電第一大國和水電技術實力最強的國家,2050GW的遠期目標將為中國水電企業參與「一帶一路」打開龐大的市場。
  • 中國水電站特色「十最」
    中國水電站特色「十最」,他們代表了中國水電發展歷程上的十座裡程碑。1.最早的水電站——石龍壩水電站。1910年7月開工,1912年5月發電。 最初裝機容量480千瓦。經過30多年的新建、擴建和改建,到1949年總裝機容量達到2920千瓦。
  • 單機容量百萬千瓦 中國水電裝備進入「無人區」
    中新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 劉育英)隨著位於金沙江的白鶴灘水電站全面開工建設,中國水電開發在全球奠定引領者地位,中國水電裝備已經進入「無人區」。值得關注的是,白鶴灘水電站將首次採用100萬千瓦發電設備,這在全球水電開發領域都沒有先例,而且全部實現國產化。這意味著中國將全面掌握100萬千瓦級水輪發電機組的設計、製造、安裝、運行等核心技術,牢牢確立中國水電在世界上的引領地位。近日,記者走訪向家壩水電站。
  • 中國最大私營水電站老闆,耗資超過200億,如今卻成失信被執行人
    因為李河君發家於水電站,最終因薄膜太陽能而成為中國首富。除此以外,李河君還創造了兩個中國商界的傳奇。如此一位成功的首富,為何會淪落至如今的地步?這一切,或許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經註定。在所有關於李河君的介紹中,有將近9年的經歷是完全空白的。1989年,李河君大學畢業一年後向自己的大學老師借了5萬塊錢,由此開始了白手起家。
  • 雅魯藏布江水不能白流,多座水電站已開建或運營,期待最大那一座
    雅魯藏布江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河流,全長2057千米,主河道奔遊在喜馬拉雅山的北麓,總落差達5435米,堪稱世界之最,而出境處的年徑流量達到了1600億立方米,相當於三條黃河的流量,因此這條河流匯集了巨大的水能,堪稱全球水能蘊藏量最密集的河流,因此在這條河流上建設水電站,發電能力將十分驚人。
  • 我國在雅魯藏布江幹流首座大型水電藏木水電站投產發電
    藏木水電站首臺機組投產發電,標誌中國對雅江幹流巨大水能資源開發啟實質性啟動 藏木水電站位於海拔3300米以上的雅魯藏布江中遊、山南地區加查縣境內的加查峽谷位,具體位置是加查縣拉綏鄉藏木村境內,距拉薩市直線距離約
  • 【水電】小水電站基本知識
    5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國家能源局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排查工作的通知》,通知稱,近期有關部門調查發現,長江經濟帶部分地區存在小水電開發管理不規範造成生態環境損害問題。此次排查擬進一步梳理小水電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提出針對性政策措施,督促相關省份完善小水電管理制度,對發現的造成嚴重生態環境問題予以嚴肅處理。
  • 中國雅魯藏布江建全球最大水電站或刺激印度
    中國官方11月26日確認了在雅魯藏布江建規模相當於3個三峽大壩的水電站,消息稱這將每年為「貧窮」的西藏帶來200億元人民幣(1元約合人民幣0.14美元)的收入,並且為中國兌現其2060年「碳中和」承諾做出貢獻。不過,鑑於這一計劃的敏感性,相信印度會再度表示強烈反對。
  • 中國又一超級水電工程曝光 2020年將全面建成
    長江幹流剖面圖因此,國家對於金沙江水電基地的建設十分重視,將其排在「中國十三大水電基地規劃」首位。(二)長江上遊的梯級開發,20座水電站齊發力其實,金沙江水電基地並不是一座單一的水電站。為了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金沙江的全部落差,整個水電基地設置了20座水電站,力圖對金沙江的全線水資源進行掌控。
  • 中國電建西北院:西北水電的「拓荒者」
    新華網西安11月5日電(劉嬌 韓笑)從1912年第一座水電站石龍壩建成,到如今水電裝機容量和發電量居世界第一,中國水電歷經百年,已經從「跟跑者」成為「領跑者」。正是一代代逐夢人砥礪奮進,築起了「世界水電看中國」的自信。
  • 中國能源大亨:打破壟斷,建世界最大私營水電站,曾為中國首富!
    而漢能控股集團的創始人李河君曾在2015年以1600億元的身家榮登中國首富,是名副其實的中國能源大亨。1993年,國家政策改革,開始允許民營資本有限制地進入水電行業。此時,李河君瞄準了清潔能源行業,他把手裡的產業停的停,賣的賣。1999年,李河君籤下了位於廣東河源的粵北東江木京水電項目,並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申請了50%的廣東省電力基建貸款。就這樣,3萬千瓦裝機的木京水電站,從2000年開始建設,2001年就併網發電,成為當時民營企業的壯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