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克」等4個國際單位制將於明年5月20日由常數定義

2020-12-03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2月11日電 (邢鄭) 11日上午,市場監管總局在京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

據謝軍介紹,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在法國巴黎召開,這是被科學界和世界媒體同行譽為翻開人類科技發展新篇章,具有跨時代、裡程碑意義的一次科技盛會。在這次會議上,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由常數定義,於明年的世界計量日——5月20日正式生效。

作為國際通用測量語言的SI國際單位制,幾乎是世界上所有國家的法定單位制。這次國際單位制的成功變革,實現了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定義常數之上,將保證SI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也將開啟任意時刻、任意地點、任意主體根據定義復現單位量值的大門。

謝軍表示,此次變革從表面來看,大家可能感覺不到發生的變化,就如同我們給房子換了一個更加堅固的地基,並不太會直接影響我們生活起居,但它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這次SI重新定義生效後,對於大多數科研人員以及產業發展、人們日常生產生活來說,不會直接造成大的改變,原有的測量結果仍將是連續的、穩定的。但從專業角度觀察,SI的重新定義,將改變國際計量體系和現有計量格局。

一是重新定義將實現量值傳遞溯源鏈路扁平化, 使量值溯源鏈條更短、速度更快、測量結果更準更穩。第1號決議實施後,可通過嵌入晶片級量子計量基準,將能把最高測量精度直接賦予製造設備並保持長期穩定,從而實現對產品製造全過程的更準確穩定地感知和最佳控制,有力支撐流程再造、節能減排和質量提升等。這將為當前世界範圍內正在進行的新一輪以信息技術、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為特徵的科技革命,插上飛翔的「翅膀」。

二是重新定義將催生新的測量原理、測量方法和測量儀器。集多參量、高精度為一體的晶片級綜合測量,不受環境幹擾無需校準的實時測量,眾多物理量、化學量和生物量的極限測量等將成為可能,測量儀器儀表形態將全面創新。這將為我國實施「科技強國」戰略,走向工業製造強國,帶來重要機遇,也將迎來重大挑戰。

三是重新定義和量子測量技術發展將使得計量基準可隨時隨地復現。通俗地說,就是我們在生產生活中都將能夠直接應用最準的「標尺」。無處不在的精準測量,將直接促進市場公平交易、實現精準醫療、改善環保節能等等,將進一步促進社會誠信建設、降低社會管理成本,將惠及人類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

謝軍介紹,我國目前獲得國際互認的校準和測量能力已躍居全球第三、亞洲第一。我國自主可控的國家時間基準、長度量子基準都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這次國際計量單位制重大變革中,作為國家計量院的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為SI溫度基本單位開爾文的修訂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國已獨立建立了基於新定義的千克復現裝置,並成功研製了真空質量測量和質量標準傳遞裝置,可以保障未來我國質量量值與國際等效一致。

此外,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從技術和應用層面出發,介紹了此次國際單位制變革的主要內容,並就新國際單位制的特點和意義,以及它將對人們日常生活乃至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進行了技術解讀。他認為,這次國際單位制的「基石」完全建立在「常數」上,使得全球測量體系發生了革命性變革。

方向指出,新定義用自然界恆定不變的「常數」替代了實物原器,保障了國際單位制的長期穩定性;「定義常數」不受時空和人為因素的限制,保障了國際單位制的客觀通用性;新定義可在任意範圍復現,保障了國際單位制的全範圍準確性;新定義不受復現方法限制,保障了國際單位制的未來適用性。

據悉,加之此前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至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

(責編:馬昌、袁勃)

推薦閱讀

中國人來到了太空11月上旬的珠海航展期間,首次對外公開亮相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展區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他就是航天英雄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託出徵,去探索太空。當指揮員倒計時口令傳來時,楊利偉情不自禁地舉起右手,向祖國和人民敬了個莊嚴的軍禮。【詳細】

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發布共同宣言聯合國世界地理信息大會21日在浙江德清縣落幕,大會就共享數字經濟、實現永續發展、建設智慧社會、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議題形成了諸多共識,達成並發布了《莫幹山宣言:同繪空間藍圖,共建美好世界》。【詳細】

相關焦點

  • 千克、安培等4個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
    千克、安培等4個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 2018日電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消息稱,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
  • 應對國際單位制變革,教科書裡的「千克」將被重新定義
    原標題:應對國際單位制變革,我國將加強計量量子化研究並修改教科書  根據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的決議,千克等計量單位將不再與實物關聯,全部通過量子等常數來定義,並於2019年5月20日生效。如何應對國際單位制改革?
  • 明年5月20日起1千克重新定義 中學物理教科書或改寫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今日(12月11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包括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記者從會上獲悉,下一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與教育部溝通,儘快聯繫改寫中學物理教科書。
  • 國際單位制邁入量子化時代:全部由常數定義突破時空局限
    新華網北京12月11日電(王忻)12月11日,市場監管總局在京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自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在法國巴黎召開,經包括中國在內的53個成員國集體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
  • 新國際單位制啟用常數定義
    據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5月20日起,全世界將採用新的國際單位制,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等7個基本單位全部從實物原器改為常數定義。這是國際單位制(SI)自1960年創立以來最重大的變革,標誌著其定義不再與實物關聯,而是根據定義復現單位量值。
  • 國際單位制進入常數時代 千克的定義變了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供圖   1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的新定義,並宣布明年5月20日起,作為國際計量局的成員,中國將與全球其他國家一致啟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
  • 國際單位制進入自然常數時代 千克定義變了!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供圖1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的新定義,並宣布明年5月20日起,作為國際計量局的成員,中國將與全球其他國家一致啟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
  • 單位制大變革!千克等4項國際單位制2018年將被重新定義
    一千克有多重?……2018年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會給出新的答案。據悉,即將於2018年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審訂新的SI修訂案,千克(kg)、開爾文(K)、摩爾(mol)、安培(A)4個基本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 「秒」、「米」等國際單位制啟用「常數」定義
    5月20日起,全世界將採用新的國際單位制,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等7個基本單位全部從實物原器改為常數定義。 國際單位制規定了7個具有嚴格定義的基本單位,分別是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 新的國際單位制啟用後,將會帶來哪些變化?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表示,新定義用自然界恆定不變的「常數」替代了實物原器,保障了國際單位制的長期穩定性。
  • 「千克」被重新定義 中學物理教材將改寫
    (原標題: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啟用新國際單位制,不會對生活產生即時影響「千克」被重新定義 物理教材將修訂)
  • 「千克」被重新定義 物理教材將修訂
    市場監管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啟用新國際單位制,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將改由基本物理常數重新定義。7個基本單位改由常數定義「2018年11月16日,貌似平淡無奇的一天,人類文明悄然度過了一個關鍵節點。」
  • 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實施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今天在中國正式實施。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等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意味著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所有國際單位制全部實現量子化重新定義。
  • 「秒」「米」「千克」……將被重新定義 7個國際計量單位20日起...
    湖北日報訊(記者彭一葦、通訊員郭珊珊)5月17日,省市場監管局舉行「國際單位制(SI)量子化變革暨計量服務湖北高質量發展」新聞通報會。記者獲悉,從今年5月20日第20個世界計量日起,國際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將全部由基於量子現象的自然常數定義,這7個基本單位將比過去更加精確,它們將對高新技術產業帶來重大變化,也將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漸進、長遠、深刻的影響。
  • 「秒」、「米」等國際單位制啟用「常數」替代實物原器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記者趙文君)5月20日起,全世界將採用新的國際單位制,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等7個基本單位全部從實物原器改為常數定義。
  • 今天是第20個「5·20世界計量日」,國際單位制今起重新定義
    通訊員 量載道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馬焱今天是第20個「5·20世界計量日」,當天下午,「計量單位制變革與國際互認」宣貫研討會在下沙檢測基地舉行。研討會由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浙江省計量科學研究院主辦。
  • 國際單位「千克」的定義變了!對日常生活有何影響
    國際單位「千克」的定義變了!總局計量司司長謝軍透露,明年5月20日,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此,我國將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  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透露,目前正與教育部溝通,儘快對教科書上的相關計量單位定義進行修改。據謝軍介紹,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在法國巴黎召開,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
  • 千克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
    12月1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召開國際單位制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計量司司長謝軍在發布會上透露,明年5月20日,我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為抓住此次變革帶來的歷史性機遇,我國將強化計量量子化戰略研究,並制定量子化時代的中國計量發展新規劃(2020年-2035年)。是不是感到一頭霧水?沒關係,這就給您細細講解。
  • 千克等四項國際單位制明年將被重新定義
    一千克有多重?……2018年答案又將有重大變化。&nbsp&nbsp&nbsp&nbsp《法制日報》記者從今天在京召開的「從實物到量子——原子時誕生50周年」學術報告會上獲悉,即將於2018年召開的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將審訂新的SI修訂案,千克(kg)、開爾文(K)、摩爾(mol)、安培(A)4個基本單位將被重新定義。
  • 千克定義將改用普朗克常數
    PingWest品玩11月19日訊,據Solidot消息,在巴黎舉行的國際度量衡大會上,六十個國家的代表投票決定永久性改變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的定義,結束用物理實體定義測量單位的歷史。現在所有測量單位將全部由自然界的常數去定義。
  • 「千克」明年退役 「普朗克常數」上崗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千剋死了,千克永存。」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日召開國際單位重大變革新聞發布會,隨著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從明年5月20日起,中國將開始使用新修訂後的國際單位制。屆時,「千克」不再依賴實物來體現,計量將會更加方便精準,其誤差將可以「忽略不計」。